动物中首次出现的结构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无脊椎动物
多孔动物门
腔肠动物门
两胚层、细胞外消化、组织分化、网状神经系统、两辐射对称
附门:栉水母动物门
神经索
扁形动物门
中胚层(无体腔)、两侧对称、器官系统水平、原肾管系排泄系统、梯形神经系统(有原始的中枢神经系统)、固定的生殖腺
纽形动物门
完全的消化管、初级的闭管式循环系统
假体腔动物
假体腔、筒状神经系统(有神经索)
环节动物门
真体腔、原始附肢、后肾管排泄系统、真正的循环系统、索状神经系统(有“脑”-脑神经节)
软体动物门
呼吸系统
节肢动物门
混合体腔(围心腔打开形成)、异律分节、分节附肢(PS:有爪动物与缓步动物的附肢不分节)
脊椎动物
注:
①为呈现方便,本表以《比解》为基础,采用的叙述逻辑为教材上经典的类群顺序,并不代表演化上的真实情况,请注意辨析。
②带括号“【】”的条目在鸟纲那一列中表示哺乳类没有的。(它俩本来就不在一支上)
③忽略无脊椎动物中的同名、同功结构。
(感觉有一点错误,欢迎检阅修正)
圆口纲 | 软骨鱼 | 硬骨鱼 | 两栖纲 | 爬行纲 | 鸟纲 | 哺乳纲 | ||
---|---|---|---|---|---|---|---|---|
皮肤 | 多细胞皮肤腺。
角质层(轻微) |
角质鳞片。爪。 | 【羽】。 | 毛。 | ||||
骨骼系统 | 头骨 | / | 初生颔——舌接型。 | 初生颚。次生颔。 | “自接型”。喉头软骨(来自第五对咽弓)。 | 次生颚(鳄鱼)。颞孔。眶间隔、眶后突。 | 无完整的次生骨质腭(裂状腭)。 | “颅接型”。甲状软骨、会厌软骨(来自第四对咽弓)。颧弓。下颌为单一齿骨。 |
其他中轴骨 | 躯干椎+尾椎。椎体。肋骨。 | 颈椎(寰椎)、荐椎。胸骨。 | 颈椎(枢椎)、腰椎。 | 【综荐骨、尾综骨】。【叉骨】。椎肋、胸肋【均硬骨】。【钩状突】。 | 胸肋为软骨。 | |||
附肢骨 | 成对附肢。 | 五趾型附肢。 | 跗间关节 | |||||
肌肉系统 | 皮肤肌[1]。 | 肋间肌。 | 膈肌。颊肌。 | |||||
消化系统 | 真牙。胃。胰脏[2]。 | 唾液腺。肌肉质舌。 | 盲肠。 | 【喙、嗉囊、肌胃】。 | 异型齿。结肠。 | |||
呼吸系统 | 肺。声带。气管 | 支气管。胸廓。 | 【气囊】。【鸣管、鸣膜】。 | 甲状软骨。会厌软骨。 | ||||
排泄系统[3] | 后位肾[4]。 | 导管膀胱 | 后肾。 | 髓袢。 | ||||
生殖系统 | 羊膜卵。 | |||||||
循环系统 | 血液循环 | 肾门静脉。 | 大静脉系统(Y型)。肺静脉。不完全双循环(心房开始出现分隔)。腹静脉。 | 完全双循环。【尾肠系膜静脉(通入肝门静脉)】。 | 左后主静脉——半奇静脉。
右后主静脉——奇静脉。 | |||
淋巴系统 | 胸腺 | 脾脏[5]。 | 淋巴管内瓣膜(少量),淋巴结,【腔上囊】。 | 乳糜池。淋巴管内大量瓣膜 | ||||
神经系统 | 五部脑。背根神经节。 | 髓鞘。
脑弯曲。专司感觉的背根。古纹状体。 (软骨鱼无完整的)交感神经干。 |
原脑皮。 | 新脑皮。新纹状体。颈弯曲。
副神经、舌下神经。(部分蛇缺少副神经) |
【上纹状体】。 | 大脑沟回。小脑半球。胼胝体。脑桥(所以只有哺乳动物才有脑干的概念)。四叠体[6]。 | ||
感官 | 视觉 | 眼。 | 眼睑、瞬膜。哈氏腺。鼻泪管。 | 泪腺。睫状肌[7](横纹肌)。巩膜骨。可活动的上眼睑。 | ||||
嗅觉 | 嗅囊。 | 成对嗅囊 | 犁鼻器。 | 鼻甲骨。 | ||||
听觉 | 半规管。 | 三个半规管。球囊、椭圆囊、瓶装囊。 | 中耳(中耳室、耳柱骨、鼓膜、耳咽管)。 | 蜗窗。外耳道。 | 锤骨、砧骨、镫骨、鼓骨(来自爬行动物下颌中的续骨)。 | |||
侧线 | 盲鳗无侧线,七鳃鳗尚未形成侧线管。 | 除银鲛等少数种类外,侧线管陷在皮肤内呈管状 | 神经丘裸露(表面神经丘),无侧线管。
陆生两栖类消失。 |
|||||
内分泌 | 甲状旁腺 | 成体两栖类出现。 | ||||||
后鳃体(分泌降钙素) | 体内也没有发现降钙素。 | 开始出现。 | 无。其功能由甲状腺滤泡旁细胞代替。 | |||||
肾上腺 | 开始有肾上腺的成分。 | 开始出现成形的独立的肾上腺。(皮内髓外) | 【无明显分界的皮质与髓质】。 | 皮外髓内。 | ||||
斯氏小体 | 仅有。可能分泌降钙素与肾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