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生宙演化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地质年代与生物演化口诀(显生宙篇)
寒武虫海震三叶,奥陶笔螺苔拓野
志留蕨出颌骨现,泥盆林起蛙虫跃
石炭巨虫煤成山,二叠爬行裸子崛
三叠恐龙初争霸,侏罗翼飞银杏叶
白垩花绽龙谢幕,新生乳哺被草延
逐句解析与扩展
- 寒武虫海震三叶
- 寒武纪(5.41亿年前):生命大爆发核心期,三叶虫统治海洋,奇虾等节肢动物称霸 早期脊索动物如海口鱼出现,为脊椎动物演化奠基
- 奥陶笔螺苔拓野
- 奥陶纪(4.85亿年前):笔石类浮游生物繁盛,巨型房角石(鹦鹉螺类)成为顶级掠食者 苔藓植物首次登陆,分泌酸性物质加速岩石风化,触发晚奥陶世冰期
- 志留蕨出颌骨现
- 志留纪(4.43亿年前):陆生维管植物(库克逊蕨)突破水域限制 1盾皮鱼类演化出原始颌骨,开启脊椎动物主动捕食时代
- 泥盆林起蛙虫跃
- 泥盆纪(4.19亿年前):蕨类森林形成(如古羊齿),大气氧含量升至35% 肉鳍鱼(如提塔利克鱼)登陆演化成两栖类,鱼类多样化(邓氏鱼、鲨鱼)昆虫出现
- 石炭巨虫煤成山
- 石炭纪(3.59亿年前):巨脉蜻蜓(翼展70cm)、节胸蜈蚣等巨虫横行 鳞木、封印木等石松类形成全球煤层,占现代煤炭储量50%以上
- 二叠爬行裸子崛
- 二叠纪(2.99亿年前):合弓纲(哺乳动物祖先)与蜥形纲(爬行类)分化 裸子植物(科达树)取代蕨类,末期因西伯利亚暗色岩喷发导致96%物种灭绝
- 三叠恐龙初争霸
- 三叠纪(2.52亿年前):主龙类崛起(始盗龙、板龙),哺乳形类(犬齿兽)出现 裸子植物(苏铁、银杏)成为优势植被,松柏类针叶林扩展
- 侏罗翼飞银杏叶
- 侏罗纪(2.01亿年前):蜥脚类恐龙(梁龙、腕龙)统治陆地,始祖鸟向鸟类演化 银杏、苏铁组成森林主体,成为重要造煤植物
- 白垩花绽龙谢幕
- 白垩纪(1.45亿年前):被子植物(古果、木兰)兴起,恐龙(暴龙、三角龙)灭绝于希克苏鲁伯撞击事件 昆虫与开花植物协同演化(如蜜蜂与显花植物)
- 新生乳哺被草延
- 新生代(6600万年前至今):哺乳动物辐射演化(剑齿虎、猛犸象),被子植物(禾本科、菊科)占据陆地主体 第四纪人类出现,开启文明纪元
记忆要点与关联
- 植物演化主线:藻类→苔藓→蕨类→裸子→被子
- 动物演化主线: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爬行→哺乳→人类
- 三次大冰期:震旦纪、石炭-二叠纪、第四纪
- 五次大灭绝:奥陶纪末、泥盆纪末、二叠纪末、三叠纪末、白垩纪末
一、前寒武纪的时间范围与划分
前寒武纪是地球历史上最漫长的阶段,占地球总历史的约87%,可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 冥古宙(45亿年前-38亿年前) 地球形成初期,地表被岩浆覆盖,无生命活动记录。
- 太古宙(38亿年前-25亿年前) 最古老的岩石和生命痕迹(如叠层石)出现,原始细菌和蓝藻开始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 元古宙(25亿年前-5.4亿年前)
- 中-新元古代(16亿年前-5.4亿年前):真核生物(如绿藻)出现,大气氧含量逐渐上升。
- 埃迪卡拉纪(6.35亿年前-5.41亿年前):末期出现埃迪卡拉生物群(如狄更逊水母、三辐射对称动物),但这些生物无硬骨骼、无运动器官,属于软躯体动物,尚未演化出脊索结构
二、脊索动物的起源时间
脊索动物最早出现于寒武纪初期(约5.4亿年前),其演化证据主要来自以下发现:
- 云南虫(Yunnanozoon) 2022年研究确认,5.18亿年前的云南虫咽弓具有脊椎动物独有的细胞软骨结构,是目前已知最原始的脊索动物,填补了无脊椎动物向脊椎动物过渡的关键环节 。
- 澄江动物群与寒武纪大爆发 约5.3亿年前的寒武纪初期,地球发生了“生命大爆发”,昆明鱼、海口鱼等原始鱼类化石的发现表明,脊索动物在此时已具备基本特征(如脊索、鳃裂、分节肌)
made by:用户:HuGo&Max
欢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