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子植物各科介绍
本页面基本按照 APG IV 顺序介绍重要的科的特征和与传统分类系统之间的变化。对于质疑和问题,请前往讨论界面。
被子植物基部类群(ANA Grade)
包含3目。需要注意的是,ANA Grade是一个分类阶元,而不是一个有效的分类单位(单系群)。因此在面对“ANA Grade是其他被子植物的姐妹群”的类似描述时需要斟酌。
无油樟目
仅一科一属一种,即无油樟,为现存其他所有被子植物的姐妹群。传统分类系统中,无油樟被列入樟目。
古神低吟——无油樟科
特征:常绿灌木;无导管;单叶互生,羽状脉,有浅裂。聚伞圆锥花序腋生,雌雄异株(ZW)型,偶有雄株产生两性花情况(万恶的某联赛题);花被片5至多数,基部稍联合;薄片状雄蕊多数,螺旋状排列,外层与花被合生三角形花药;雌花雌蕊多数,离生心皮螺旋状排列(lwp说是轮生)心皮顶开裂,胚珠1;聚合肉质核果,种子有胚乳,子叶2。
- 无油樟仅仅产于南太平洋新喀里多尼亚岛。
- 无油樟的线粒体基因组经历了来自于苔藓和绿藻的水平基因转移。
- 无油樟与流苏马兜铃是目前测序植物中唯二没有经历被子植物起源之后的全基因组加倍事件的物种。
睡莲目
包含独蕊草科、莼菜科以及睡莲科三科。

水中仙子——睡莲科
恩格勒系统采用广义睡莲科(包括如今的莲科),此后各种分类系统则多将其拆分为睡莲科和莲科,APG IV将莲科置于山龙眼目,而睡莲属于被子植物基部类群之一。
特征:水生草本;根状茎;叶盾状、心形或戟形,常常有缺刻。花单生;萼片通常4;花瓣缺至多数,常过渡至雄蕊,或无花萼花瓣之分;雄蕊多数,螺旋状排列;心皮2或3至多数,分离或合生藏于海绵质的花托内,子房上位至下位,胚珠多数;海绵质浆果。
代表种:睡莲(子房半下位)、芡、萍蓬草、王莲(知名摄影用植物,网络上可以找到众多的神秘坐莲人图片)。P.S. 根据科普中国、BBC的纪录片和Wikipedia,王莲的叶子确实可以承受一个人的重量,不过需要躺在上面。苗健老师说是假的,看来是没有依据的。
- “勾芡”一词就来自于富含淀粉的芡实所制作的芡粉,只不过现在一般用淀粉代替。
- 王莲身为睡莲科一员却不像睡莲在夜晚闭花,而是正好相反,暮开昼合
午睡莲。王莲的花随着开花后天数不同会神奇地改变花色。 - 睡莲科Nymphaeaceae的名称来自于希腊神话中的一种精灵宁芙,是少女的形象。蛱蝶科Nymphalidae的名称亦是如此。
当然这个词根有些释义不建议去查。
其他
莼菜科:有沉水叶和浮水叶之分,其供食用的浮水叶是杭州名菜,与茭白、鲈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菜”,“莼羹鲈脍”常常用来描述思乡之情。
独蕊草科:仅10种的小科,曾被错认为是单子叶植物。
木兰藤目
包含木兰藤科、苞被木科以及五味子科三科。其中木兰藤科仅一属一种木兰藤,分布于澳大利亚西北部;苞被木科产于印尼、新几内亚、澳大利亚与太平洋一带。
“八角科”——五味子科
传统分类系统中一般将此科置于木兰亚纲的木兰目或八角目下。现在此科反倒包含了以前多独立成八角科的八角属。
特征:藤本(五味子)或小乔木(八角);单叶多互生;花两性或单性异株,常单生于叶腋内;花被片5至多枚,螺旋状排列;雄蕊4至多数;心皮7至多数;单轮聚合蓇葖果(八角)或长穗状或球状聚合浆果(五味子)。
代表种:五味子、八角(大料)、红毒茴。
- 八角有时被称为八角茴香或大茴香,甚至直接称作茴香,但是其与伞形科的茴香(通称小茴香)没有近的亲缘关系。
- 辨别八角和红毒茴的方法:八角真的是八个角(心皮8-9个),果先端钝,无钩;红毒茴果实的心皮多为10-13个,果先端尖,有小钩。
- 五味子含有五味子素,可能具有药用功能。
单子叶植物
菖蒲目
仅一科一属两种(菖蒲、金钱蒲)。因为有肉穗花序,以前归属于泽泻目天南星科。APG IV 系统中表明其是其他所有单子叶植物的姐妹群,从属直接单立成目。
最基部类群——菖蒲科
特征:多年生草本,具根状茎;叶二列,如同鸢尾的叶片一样基部呈鞘状对折,互相套叠;肉穗花序,具佛焰苞;花两性,花被片6,雄蕊6,花丝长线形,与花被片等长;子房上位,2-3室;胚珠多数;浆果,花被宿存。
- 与天南星科的一些区别:等面叶,花序梗中有两个独立维管系统,无针晶体(草酸钙结晶),有外胚乳,油细胞。
- 菖蒲的叶有中肋,叶片长而宽;金钱蒲的叶则不具中肋,叶片狭而短。
泽泻目
本目包含14科,多为水生或沼生植物,是单子叶植物系统树上近基部的一个分支。
地上明星——天南星科
本科在 APG IV 系统中包含传统上分立的浮萍科,而菖蒲属则被分立为菖蒲目菖蒲属。
特征:草本。具富含淀粉的块茎、球茎或根茎。叶通常基生,如茎生则为互生,呈2行或螺旋状排列,形状各式,剑形而有平行脉至箭形而有网脉,全缘或分裂;基部有膜质鞘。肉穗花序,外具一佛焰苞;花小,两性或单性,典型的自下而上为雌花-雄花-附属物,有时中部具有中性花;两性花具4-6片鳞片状花被,单性花常无花被;雄蕊1至6,分离或合生成雄蕊柱;子房由1至数心皮合成,上位。浆果。
代表种:天南星、芋、半夏、绿萝(网状脉,教室里面的常见绿化植物)、大薸(浮水植物,可作饲料)、浮萍、魔芋、红掌、白掌、马蹄莲、海芋(滴水观音、姑婆芋)、龟背竹(三者均为常见观赏植物)。
- 天南星科包含了最大的花之一巨魔芋,以及最小的花之一无根萍。
- 天南星科是一个具毒大科,许多物种有毒。
- 浮萍通常只进行无性繁殖,与远处生长的植株相遇时才开始有性生殖。尽管花极小,但是浮萍同样具有佛焰苞,且也有防止自体受精的机制。
水中仁母——泽泻科
世界广布的水生植物科。
特征:水生或沼生草本;根状茎;叶常基生,基部有开裂的鞘,叶形多样。花两性或单性,总状或圆锥花序;花被6,二轮,外轮萼片状宿存,内轮花瓣状;雄蕊6至多数,稀为3枚;心皮6至多数,分离;子房上位,基生胚珠1-2颗;多瘦果,无胚乳,马蹄形胚。
代表种:泽泻、慈姑。
- 慈姑有沉水叶、浮水叶和挺水叶三种叶型;单性花,花序雌下雄上。
- 慈姑的食用部分是球茎,形似脱皮后的荸荠(莎草科)。
- “泽泻纹”是日本传统家纹,位列“十大纹”之一。
其他
水鳖科:水鳖、苦草。
- 苦草的传粉受精过程十分有趣:苦草雌雄异株,在一个佛焰苞内包含着极多的微小雄花,成熟时佛焰苞开裂,雄花上升到水面,在静电作用下互相连接,3片萼片张开利用表面张力将雄花微微托起;雌花有一螺旋状长花柄,直接将花托托举到水面,柱头正好高出水面1-1.5mm,与雄花花粉处在同一高度,完成传粉。雌花受粉后,花柄立刻卷曲紧缩,将雌花拉入水下发育成果实、种子。雄花对浮力的应用以及雄花与雌花的完美配合都令人赞叹。
- 黑藻作为课本上的观察胞质环流、叶绿体形态实验的材料,怎么能不熟呢?
眼子菜科:眼子菜(识图题常见水生植物,茎有凯氏带)、菹草。
岩菖蒲科:岩菖蒲(原置百合科,名菖蒲而非菖蒲)。
薯蓣目
本目包含沼金花科、水玉簪科以及薯蓣科三科。
一杯山药进琼糜——薯蓣科
传统分类系统中有时置于百合目。
特征:多年生缠绕草本;有块状或根状的地下茎;叶互生,稀对生,单叶或为掌状复叶,全裂或分裂,具网状脉;花多单性,单性异株;单生或穗状、总状或圆锥花序;花被片6;雄蕊6;子房下位;蒴果或浆果;种子具翅。
代表种:薯蓣(山药)、甘薯、薯莨(可作染料)、箭根薯(蒟蒻薯)。
- 薯蓣属的雄蕊有时有3枚退化;雌花有时也有退化的3-6枚雄蕊。
- 薯蓣的叶腋内有珠芽,又称零余子,可药用。
- 薯蓣属中有不少种类含有薯蓣皂苷,可用于生产甾体激素。
- 蒟蒻薯虽然名字里有蒟蒻,但是一般所说的蒟蒻为天南星科魔芋的制品。
其他
沼金花科:其中的肺筋草属(粉条儿菜属)传统上被置于百合科中。肺筋草在我国常见。
水玉簪科:腐生草本植物,传统上有时置于百合目或单立水玉簪目。
百合目
本目包含百合科、菝葜科、藜芦科、秋水仙科等10科.
家道中落——百合科
广义的百合科是包含240属4600余种的庞杂类群。近年研究表明,传统百合科是一个多系群,因此许多属种已移到其他科甚至目中。如今的百合科根据APG IV分类系统仅剩约15属600余种
她本是显赫单子叶植物的第一千金,却被分子生物学所害!家人弃她!师门逐她!甚至断她灵脉!重来一生,她定要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她的大名:*P3+3A3+3G(3:3:∞)
特征:多年生草本,具鳞茎或根状茎;叶基生或茎生;单花顶生或排成总状、伞形花序;花被片6,分离;雄蕊6,花药基着或丁字状着生;子房上位,3室,中轴胎座,每室2至多数胚珠;蒴果或浆果。
代表种:百合(野百合的变种)、卷丹、郁金香(不是郁金)、浙贝母(浙八味之一)、川贝母。
- 百合的食用或药用部分为鳞叶,虽然名为百合的药物有时来自于卷丹的鳞叶。
- 而贝母的药用部分则为鳞茎,是止咳名药。
- 百合的花因为大且整齐,常常被作为讲解花程式各部分的范例植物(虽然百合科没有花萼和花瓣的分化)。
单子叶的叛徒——菝葜科
仅1属菝葜属。传统分类系统中置于百合科。传统上属于菝葜科的鱼篓藤属(菝葜藤属)已经在 APG IV 中单立成鱼篓藤科(菝葜藤科)。
特征:多为多年生木本,根状茎富含淀粉;茎常有刺;叶互生;具有网状脉序,叶形变化极大;叶柄有鞘,上有托叶卷须;花单性异株,常排成单个腋生伞形花序;花被片6;雄蕊6;子房上位,3心皮3室,中轴胎座,每室1-2枚胚珠;浆果,颜色多样,种子少。
代表种:土茯苓、牛尾菜、各种菝葜。
- 菝葜科虽为单子叶植物,但拥有反直觉的木本和网状脉特征。但菝葜科植物与其他木本单子叶植物(丝兰、龙血树等)不同,应无次生生长(还待考证)。
- 来自北美的碳酸饮料沙士(Sarsaparilla)最初就是以菝葜为原料。现在该饮料也在台湾、香港、广东等地有一定人气。
据说很难喝。(哪里难喝了😡) - 土茯苓的入药部位是根状茎。虽然有这个名字,但是其与茯苓(甚至都不是植物,而是真菌的菌核)没有任何的关系。
其他
藜芦科:以往有许多属种都被置于百合科。代表种有藜芦、重楼、延龄草等。
秋水仙科:经典名药秋水仙碱的最初来源(虽然并不是只有该科植物含有秋水仙碱)。代表种有秋水仙、嘉兰、山慈姑等(分别是不是水仙的水仙、不是兰的兰、不是慈姑的慈姑)。
金钟木科:和菝葜科相似,但花两性单生。代表种有智利钟花(鸟媒花、智利国花)。
白玉簪科:腐生植物,叶退化成鳞片状。代表种有白玉簪(仅在广东发现,极其罕见),注意与天门冬科玉簪(有时也被称作白玉簪)相分别。
六出花科:分布于中南美洲,园艺观赏植物。
天门冬目
在传统的系统中通常不设立天门冬目,在APG4中,天门冬目是一个人丁兴旺的类群,包含14科。
空谷贤人——兰科
原来被认为最进化的科,现在在进化树上沦落到了天门冬目的基部。但是在结构上依然被认为是适应虫媒传粉的最高级类群。包含28000余种,是被子植物中仅次于菊科的第二大科。
兰目消失了,兰科的地位严重下降,成为天门冬目的基部类群!从前,以为她生于豪门贵族,现在知道她出身“低贱”。但是她不认命,逆袭为兴旺发达的高贵一族。——黎维平
特征:多年生陆生、附生或真菌异养草本,陆生或真菌异养种类常具根状茎或块茎,附生种有气生根;茎基部常膨大为假鳞茎;单叶二列互生;花多两性。两侧对称;花被片6,2轮,内轮中央一片常特化成唇瓣,子房常扭转180°使唇瓣位于下方;雄蕊常为1,与花柱合生为合蕊柱;花粉常集成花粉块;雌蕊3心皮1室,子房下位,侧膜胎座;柱头3,其中一个常成蕊喙;蒴果,微小种子极多。
传统上,分三个亚科:
亚科 | 雄蕊数 | 子房 | 合蕊柱 |
---|---|---|---|
假兰亚科 | 3 | 下位,三室,中轴胎座 | 有 |
杓兰亚科 | 2 | 下位,一室,侧膜胎座 | 有 |
兰亚科 | 1 | 下位,一室,侧膜胎座 | 有 |
代表种:各种兰(春兰、蕙兰、建兰、寒兰、卡特兰、蝴蝶兰、兜兰、杓兰、万代兰、美冠兰、鸢尾兰等)、石斛、天麻、白及。
- 关于其子房扭转:把你的五指张开,食指朝上,侧向抬平胳膊,现在你的胳膊就是兰科的子房,食指就是兰花的唇瓣——内轮、近轴的花被;现在,把手臂旋转,食指朝下,这时这枚原处于上方/近轴面的,形态最多样的唇瓣便朝下,适合昆虫停落。
- 兰科具有的特化的虫媒传粉途径实在太多,如精心安排昆虫在花内的路线,模拟雌虫(波杨氏拟态)等。此处不再赘述。
- 兰科的附生植物多花脆兰有特殊的合蕊柱结构,在雨水滴溅下能将花粉团翻绕270°越过蕊喙,直接落入柱头窝,完成自花传粉,使其成为了有花植物中首例真正意义上的雨媒植物。
- 天麻是兰科知名的真菌异养植物,靠蜜环菌提供营养,一生几乎都在地下生长,数年才从顶端长出花茎,结果后死去。天麻必须靠蜜环菌才能生长,因此产量低,其球茎是草药中的上品(也因此出现了许多造假现象,有人甚至拿烘干的土豆冒充天麻)。
- 蜜环菌作为常见的先锋腐生菌,主动进攻天麻,导致天麻被其寄生。但是令蜜环菌无法想到的是,天麻一 转 攻 势,将蜜环菌的菌丝消化,成功将蜜环菌变成自己的寄主,这样的寄主与寄生者互换位置的情形在整个生物界都是极为罕见的。
- 不过,天麻种子自身还需要在另一种真菌紫萁小菇分解有机物形成的营养基质上才能发芽。而且,在条件恶劣或天麻植株已经死亡的时刻,蜜环菌可能会重新变成寄生者分解天麻。因此,可以认为天麻和蜜环菌是共生+互相寄生的奇妙关系(详见马炜梁植物学,后文有许多同样来自于马炜梁植物学第13章的内容,此章又有许多内容出现在马炜梁教授的代表作《植物的“智慧”》中,是一本很适合植物学爱好者和学生的科普读物)。
彩虹与自由——鸢尾科
本科约2000种,在各分类系统中几乎无差异。
特征:多年生草本;具根状茎、块茎或鳞茎;叶基生或茎生,常为剑形,基部鞘状,叠合,两侧木质部对生,像扁化茎;常见蝎尾状花序;花被片6,2轮,下部合生;雄蕊3;子房下位,3室,中轴胎座;柱头3裂,显著与雄蕊对生(说明内轮雄蕊消失);蒴果。
代表种:鸢尾(注意兰科有鸢尾兰)、蝴蝶花、射(yè)干、马蔺(马兰花)、番红花(藏红花)、唐菖蒲(非菖蒲)、香雪兰(非兰)。
- 鸢尾的植物文化非常深厚,是法国的国花;梵高也有著名作品《鸢尾花》。鸢尾花纹是法国人钟爱的纹路(尽管在法语里它被叫做百合纹章),出现在许多旗帜上,如法国的许多王朝、加拿大魁北克省
、郇山隐修会等。
永恒离别——石蒜科
本科约有1600种。传统分类上常置于百合科或单立葱科的葱属带着上位子房和伞形花序,定居了石蒜科。克朗奎斯特系统不设石蒜科,而是全部置入百合科。
特征:多年生草本,常具鳞茎或根状茎;叶基生,条形;花常伞形花序,下有总苞;花两性,花被6,2轮,花瓣状,有时基部合生;有时有副花冠;雄蕊6;子房上位或下位,常3室,中轴胎座;蒴果或浆果。
代表种:石蒜、洋葱、葱、蒜、韭菜、藠头(薤、荞头)、水仙、君子兰、文殊兰(二者均非兰)、朱顶红、水鬼蕉、韭莲。
- 石蒜的别名非常之多:从华丽的龙爪花、金灯花,朴实的灶鸡花、老鸦蒜,到抽象的老死不相往来、平地一声雷、蟑螂花,与死亡和离别高度相关的彼岸花、幽灵花、死人花等等。
- 其中值得称道的是“曼珠沙华”这一名字。在佛经中,曼珠沙华是四种“天花”的一种,并没有直接指明是什么花。石蒜传入日本后,日本人根据佛经中描述曼珠沙华为“赤团华”的语句,将这一名字附会给石蒜,再随着日本ACG文化的广泛传播,从而让曼珠沙华成为了石蒜的知名代称。实际上,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其他佛教国家,从来都没有把曼珠沙华认为是石蒜,或者将石蒜作为佛教相关花卉的情况出现。佛经中的曼珠沙华其实更有可能指的是红色莲花。
- “彼岸花”这个比本名更知名的别称同样也来自于日本。在日本春秋分时期,人们会举行“春彼岸”与“秋彼岸”的活动,缅怀先祖,念佛扫墓。而鲜红色石蒜的花期恰逢夏秋之交,且石蒜有花叶永不相见的特征(石蒜叶秋季抽出,次年夏季枯萎,然后开花),受独特美学思想影响的日本人自然将石蒜与离别的伤感结合在一起,因此石蒜成了无情的彼岸花。这个名字同样随着日本文化的传播在中国深入人心。然而,在植物界,花叶不相见根本就不是什么罕见的现象(如木棉),因此这次真的可以算是日本人没见过世面了。诶
我草日本怎么那么坏 - 而且更让日本人伤心的是,类似石蒜的花叶不相见的植物,如果种植在湿热地区,是有可能花叶同时存在的
,花设崩塌。不过,血红的石蒜的确容易让人产生不祥感(相比之下黄色的中国石蒜就好很多),石蒜科也依然是重要的园艺观赏大科。
- 石蒜科葱属有多种广为栽培的重要蔬菜。虽然常说的蒜头和洋葱是植物的鳞茎,但实际上食用的蒜瓣是肥厚的鳞芽,蒜苗是叶片和叶鞘,蒜薹是未开花的花葶;而洋葱的大部分是鳞叶。
- 韭莲又称风雨花,叶像韭菜,花像百合科的。据说风雨前会盛开。
升起的新星——天门冬科
本科约2500种。有许多在传统分类系统中属于百合科的种属(甚至于许多分类系统不设天门冬科)。
特征:多年生草本,具鳞茎、球茎或根状茎;总状、穗状、圆锥或聚伞花序;花被片6,常分离;子房多上位,稀下位(龙舌兰族),3室,中轴胎座;蒴果或浆果。
代表种:麦冬(浙八味之一)、石刁柏(芦笋)、龙舌兰、风信子、文竹、万年青、吊兰(非兰)、蜘蛛抱蛋、假叶树、丝兰、龙血树(最后二者均为著名木本单子叶植物,有次生生长)。
- 天门冬科的一些植物具有叶状枝,真正的叶成鳞片状或退化。假叶树由于叶状枝,造成类似于“叶上开花”的奇观。
- 可食用的芦笋是石刁柏幼嫩的茎,还未出土的称白芦笋,已经出土见光变绿的称绿芦笋。实际上成年的石刁柏就有叶状枝,貌似文竹。
- 蜘蛛抱蛋的果实宛如一只蜷曲的蜘蛛紧紧怀抱着一颗“蛋”般的种子,故名(勿要像笔者一般以为是其叶子是蜘蛛,果实是蛋)。
其他
阿福花科:芦荟、萱草、黄花菜(金针菜,食用部分为其未开放的花)等,以前常置于百合科(克朗奎斯特系统中芦荟列为芦荟科)。草树等黄脂木属植物以前则多单立黄脂木科。
仙茅科:仙茅等。
————
- 下文的四个目组成鸭跖草类植物,为单子叶植物进化树上最顶端的一群,共衍征包括:细胞壁在紫外线下带荧光、叶中具有硅酸等等。
棕榈目
仅两科:棕榈科、鼓槌草科(该科直到 APG IV 才确定置于棕榈目下)。
热带风情——棕榈科
约2450种,广布世界热带。
特征:常绿乔木或灌木;叶互生,大型,掌状分裂或羽状分裂,叶柄基部常常有纤维状的鞘;肉穗花序,外有总苞;花两性或单性,同株(槟榔、椰子)或异株(棕榈、省藤);花被6;雄蕊6;子房上位,1-3室,每室1胚珠;核果或浆果。
代表种:蒲葵(蒲扇的原料)、棕榈、槟榔、省藤、椰子。
- 槟榔果是历史悠久、风靡我国南部和东南亚的嗜好品,但其在某些国家被视作毒品,且其与口腔癌发病高度相关(物理磨损黏膜+槟榔碱等化学物质),因此我国近年禁止了在电子媒体节目上宣传槟榔制品(在禁令之前,某槟榔品牌的广告还正铺天盖地)。
- 椰子是核果,食用方面,无论是白色的椰肉还是液体部分(椰子水)都是胚乳。
- 棕榈科虽然为木本,但是并无次生生长现象,故其茎上下等粗(与之相似的苏铁则有微弱的次生生长)。
- 知名甜品食材西米的原材料是棕榈科植物西谷椰茎内的淀粉,但目前市面上的西米基本都是由木薯淀粉制成。
鸭跖草目
包含鸭跖草科、雨久花科、田葱科等5个科。
鸭跖草科
草本;叶互生,有叶鞘;聚伞花序单生或集成圆锥花序;花多两性;萼片3,花瓣3,雄蕊常6;子房上位,2-3室,每室有胚珠1颗;多蒴果。
代表种:鸭跖草、饭包草、紫竹梅、紫露草、杜若。
- 本科植物花常为蓝色或紫色,部分植物还有紫色的叶,为重要的观赏植物科。花程式很难体现本科花的特色。
- 鸭跖草的花下有佛焰苞状总苞,遮住了退化的下花瓣,上面两花瓣蓝色,花中有四个特化的雄蕊(花药蝴蝶状)与两个功能性雄蕊。
其他
雨久花科:美丽的雨久花、以及臭名昭著的凤眼莲(水葫芦)。
田葱科:中国仅田葱一种。
姜目
包含8科。
- 整个姜目的雄蕊都很有意思,多是从六个丢失一个成为五个,有的丢失了远轴面的那一个,有的却丢失了近轴面的那个。
雄蕊痒痒的——姜科
约1300种。
特征:多年生草本,具块状根茎;叶基生或茎生,2列或有时螺旋排列,小或大,基部常鞘状;具叶舌;花两性,左右对称;花被片6,2轮,外轮萼状,常形成萼管,内轮花冠状,鲜艳;能育雄蕊1枚,退化雄蕊2或4,常花瓣状;子房下位,1-3室,胚珠多颗,中轴或侧膜胎座;蒴果或浆果。
代表种:姜、姜黄(咖喱主料)、郁金(不是郁金香)、温郁金(浙八味之一)、砂仁、莪术、豆蔻(是豆蔻年华的豆蔻,不是肉豆蔻)、草果。
- 姜科内轮仅一枚雄蕊可育,两枚雄蕊愈合,是花中最显著部分,称为唇瓣;外轮雄蕊剩两枚或全无,也是花瓣状。(一想到那么美丽的花朵居然是雄性生殖器官……)
- 用作香料的姜和姜黄是块状根茎,但是药用的郁金是块根。(有趣的是,姜黄的块根可以作为中药郁金出售,同时郁金的块茎可以当做姜黄)
大草——芭蕉科
40余种,产于热带。
特征:多年生草本,叶鞘重叠包成假茎;花单性或两性,一或二列簇生于大型、常有颜色的苞片内,下部苞片内的花为雌性或两性花,上部苞片内的花为雄花;花被片连合呈管状,内轮中央的一枚花被片离生,发育雄蕊5枚;子房下位,3室,胚珠多数,中轴胎座;肉质或革质浆果。
代表植物:香蕉、芭蕉、大蕉、地涌金莲。
- 香蕉由野蕉、小果野蕉等植物杂交而来,为三倍体,所以不产生种子。著名优质香蕉品种“大麦克”曾在20世纪早期为主要栽培品种,但在20世纪中期席卷全球的香蕉枯萎病中绝迹,人类因没有确保栽培植物多样性付出惨痛代价(如同19世纪的欧洲土豆疫情,间接导致了爱尔兰大饥荒)。
- 本科的大蕉因高淀粉含量在世界多地被作为主食,许多香蕉制品的真正原材料也是大蕉。
其他
美人蕉科:美人蕉是知名的不对称花,6片花冠大约只有1cm,几枚雄蕊却变得大,鲜艳,是观赏的主要部分(再加上唇瓣),只有半枚可育雄蕊保留了原有的形态和功能。
鹤望兰科:旅人蕉是常见观赏植物;鹤望兰别名天堂鸟,是观赏植物界当之无愧的T0级别,号称插花之王。舟状的鸟嘴部分是佛焰苞,橙色部分为萼片,深蓝色部分为花瓣。鹤望兰似鸟同时也是鸟媒植物,具有精妙的适应蜂鸟传粉的结构(详见马炜梁植物学)。
竹芋科:竹芋、孔雀竹芋等均为常见观叶植物。水竹芋的雌蕊受到应力刺激后会收缩,促使传粉昆虫挣扎从而沾上花粉,但有些不幸的小虫虫会被困死在里面,不过水竹芋并非食虫植物。
禾本目
现在新研究中它在和棕榈科抢鸭跖草类基部类群的地位,包含14科。
草——禾本科
被子植物第五大科,包含11000种以上,适应力极强,基本遍布世界所有有种子植物的地区。
特征:草本,少木本(竹亚科);地上茎(秆)多为圆柱形,有明显的节与节间,节间多中空,多以分蘖方式产生分支;单叶互生,排成2列,由叶片和叶鞘组成,叶鞘常开放,常有叶舌和叶耳结构,叶舌可以防止杂物进入叶鞘(竹亚科各称箨叶、箨鞘、箨舌、箨耳);花序以小穗为基本单位,再排成各式花序;每穗基部2枚颖片(legume);多两性花;基部有2枚稃片(外稃lemma,内稃palea);稃片间有2-3枚浆片(lodicule);雄蕊常3,花药丁字着生;雌蕊2心皮合生,子房上位,1室1胚珠,2羽毛状花柱;多颖果;种子胚乳丰富。
传统分类上分竹亚科、禾亚科2亚科:
竹亚科特征:多为木本;秆生叶(箨叶)和枝生叶具有明显差异,箨叶常缩小无明显主脉,箨鞘厚革质;枝生叶具叶柄和明显中脉,叶片易从叶鞘脱落;浆片3。
禾亚科特征:多为草本,叶具中脉,叶片不易从叶鞘脱落;浆片2。
也有其他的分法,但是,分子生物学家会出手(见图):

代表种:
竹亚科:刚竹属(毛竹属)、箬竹属(阔叶箬竹,叶可以作粽子皮)、簕竹属(孝顺竹,常见的丛生品种)。
禾亚科:小麦(顶生直立穗状花序,每小穗含3-9小花,颖果易与稃片分离)、稻(顶生圆锥状花序,小穗含3小花,两侧小花退化仅剩外稃,颖果难与稃片分离)、大麦、玉米(玉蜀黍,常有气生根,花单性同株,顶生雄性圆锥花序,腋生雌性肉穗花序,外有总苞,花柱伸出总苞为玉米须)、薏苡、黑麦、小米(粟)、狗尾草(和小米同属)、高粱、菰(茎被菰黑粉菌寄生后膨大成茭白)、芦苇、结缕草、稗、看麦娘、早熟禾、牛筋草、白茅、狼尾草、互花米草。
- 关于禾本科的花发育:科学家通过测定MADS-box基因(即ABCDE模型中的同源异型基因)的表达种类确定了外稃和内稃是特化的花被片,具体来说是萼片(而浆片则是花瓣)。这个知识点在2024、2025的联赛试题中接连被考查。这个说法与传统观点有一些不同,需要注意。
- 竹子开花曾被视作不祥之兆,据说孟加拉湾沿岸地区每隔48年的灾难与竹子开花有关(至今未知竹子虽然分蘖时间不一,为何全世界的竹子开花时间如此统一)。竹子开花之后,鼠群拥有了大量的食物来源,但在吃完之后,因食物匮乏,鼠群大军只好倾巢而出,致使粮食不足与鼠疫传播。
另一假说:竹子开花使大熊猫没得吃的,导致全国人民茶不思,饭不香。
真草——莎草科
约5400种。
特征:常多年生草本,常具根茎;地上茎(秆)多为三棱形,多实心,无节;叶基生或秆生,排成3列,由叶片和叶鞘组成,叶鞘闭合。花序以小穗为基本单位,再排成各式花序,花序下常有鳞片状总苞片(颖片);花两性或单性,生于颖片腋内;花被缺或退化;雄蕊常3;雌蕊2-3心皮合生,子房上位,1室1胚珠;小坚果或瘦果;有胚乳。
代表种:薹草、乌拉草(二者属于被子植物最大的属之一薹草属;乌拉草是东北旧三宝之一)、莎草、风车草、荸荠(马蹄)。
- 荸荠叶缺,仅保留叶鞘,球茎富含淀粉,可供食用,同时也是布氏姜片虫的传播媒介之一。
其他
凤梨科:菠萝(聚花果)、水塔花、铁兰、空气凤梨(少有的气生被子植物)。
灯芯草科:灯芯草叶片退化,茎行光合作用,产生类似栅栏组织的分化。
香蒲科:香蒲的花序外表奇特,内有白色毛(为不孕花)。
单子叶植物其他目
露兜树目:露兜树科露兜树,百部科百部、金刚大,翡若翠科芒苞草等。
无叶莲目:自百合科独立出(在克朗奎斯特系统中有无叶莲科,在霉草目),仅无叶莲科1科2属4种,无叶莲属3种,尾濑草属1种。无叶莲植株浅黄色,叶成鳞片状。
木兰类植物
木兰类分两类,木兰目和樟目互为姐妹群,胡椒目和白樟目互为姐妹群。
胡椒目
本目包含胡椒科、马兜铃科、三白草科3科。
金丸使者——胡椒科
5属,3600余种。
特征:草本、灌木或攀援藤本,常有香气;单叶常互生;穗状花序;花小,两性或单性异株,无花被;雄蕊1-10;子房上位,1室1胚珠;浆果有时干燥成核果或小坚果状。
代表种:胡椒、山蒟、草胡椒。
完美毒药——马兜铃科
5-8属,约600种。本科在 APG IV 中新加入了囊粉花科和鞭寄生科。
特征:灌木或多年生草本;单叶互生;花多两性;花被通常单层;雄蕊6至多数;心皮3-5,子房下位或半下位;蒴果蓇葖状、长角果状或浆果状。
代表种:马兜铃、细辛、马蹄香。
- 本科臭名昭著的马兜铃以及它内含的一级致癌物——马兜铃酸是亚洲多发肝癌和肾癌的罪魁祸首之一,含有马兜铃酸的中成药的全面禁售警醒民众要谨慎服用中药与中成药。当然,作为保留节目,现在还有不少所谓“中医专家”在为马兜铃洗地。
我做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 - 马兜铃还具有有趣的“诱捕-囚禁-释放”的传粉策略,即运用特殊香气吸引昆虫进入花内,再利用花的独特形状困住昆虫,昆虫只有在完成传粉之后才会被释放离开。这样高度适应于传粉的结构在木兰类植物中是很少见的。
- 细辛地生,但是花又醒目。
其他
三白草科:蕺菜(鱼腥草)的根茎是著名食材(叶子也可以吃!)(注:其实三白草科的次生代谢产物与马兜铃类似,但是致癌的那个产物合成的酶在三白草科中变成假基因失活了所以不致癌,有一段时间云贵川渝四省的忠实鱼腥草爱好者因此人心惶惶)。
木兰目
本目包含6科,是被子植物中比较原始的一个目,体现在木本、单叶、网状脉、虫媒花、单生花、花各部螺旋状排列、花药长于花丝、单沟花粉等特征。
天遣霓裳试羽衣——木兰科
约17属,300种,起源古老,在真花学说中被认为是被子植物最基部类群,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特征:乔木或灌木,具油细胞,有香气;单叶互生;托叶大,脱落后留下环状托叶痕;花大,单生,辐射对称,多两性;花托伸长或突出;花被片6-9,多不分化,花瓣状;雄蕊6-9,螺旋状排列于花托下半部,花丝短,花药长;心皮多数分离,螺旋状排列于花托上半部,每心皮含胚珠1-2;多聚合蓇葖果;胚乳丰富。
代表种:鹅掌楸、玉兰、辛夷、白兰花、天女花、含笑、厚朴。
- 在国外分类学界多支持将木兰科分为鹅掌楸属和广义的木兰属,在木兰属下再分各组;我国的分类资料多支持将这些组分为木兰属(北美木兰属)、玉兰属、含笑属等小属。
- 应注意的是,鹅掌楸的果实是聚合具翅小坚果。
- 木兰科的聚合蓇葖果开裂后,红色的种子(外种皮肉质,中种皮骨质,内种皮退化成膜质或纸质)通过假珠柄(梯纹导管连接种脐)与蓇葖果相连,从而悬垂,引诱鸟来食用,从而传播。
其他
番荔枝科:著名热带水果番荔枝(释迦果)。
肉豆蔻科:香料肉豆蔻。
樟目
本目包含7科。
南国树王——樟科
约45属,2000-2500种,我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经济植物大科,同时包括了许多省/市的省树/市树(诸如长沙、杭州等)。
特征:木本,仅一属藤本,常含油细胞;单叶互生,无托叶;圆锥花序或总状花序;花两性或单性,花被片6或4,两轮;雄蕊9或12,常排成3或4轮,花药瓣裂(每个药室各自打开一扇“活板门”释放花粉);子房上位,3心皮合生,1室1胚珠;浆果状核果;无胚乳。(质疑一下:中国植物志对樟科的描述为浆果或核果,有点怀疑是把樟树的特征搬上来了,浆果是无根藤的果实类型,在APGIV中依然属于樟科)
代表种:樟、肉桂、楠木、木姜子、山鸡椒、山胡椒(不是胡椒)、月桂、鳄梨(牛油果)。
- 樟科的雄蕊在发育上多4轮,从外向内,1、2轮雄蕊内向,第3轮通常外向且花丝两侧有腺体(一般为基部着生,但阴香的在花丝中部),第4轮常退化。
飞玉风骨——蜡梅科
3属11种的小科。
特征:落叶灌木,有油细胞;单叶对生,先花后叶;花黄色芳香,花被片多数,螺旋状着生于杯状花托外围,外轮的苞片状,内轮的花瓣状;雄蕊2轮,外轮发育,内轮不发育;心皮离生,每心皮有倒生胚珠2颗,有时仅仅发育1颗;瘦果。
代表种:蜡梅、柳叶蜡梅、夏蜡梅。
- 蜡梅的“蜡”字也可以作“腊”,但在植物学研究方面标准采用“蜡”字。
蜡梅和梅的区别是一个还没有被广泛挖掘的考点,值得记忆。 - 柳叶蜡梅的鲜叶可加工成香风茶或“畲药之王”食凉茶;夏蜡梅顾名思义,在夏季开花(实际上柳叶蜡梅也不在冬季开花),是国二兼傅承新第二版植物学封面。
金粟兰目分支
仅金粟兰科1科,4属75种。该分支依据目前的研究暂时认为与木兰类植物最为近缘。
特征:草本、灌木或小乔木;单叶对生;花小,两性或单性,若为单性则雄花多数雌花少数;穗状花序、头状花序或圆锥花序;无花被或有时雌花有浅杯状3齿裂花被;雄蕊1-3;子房上位或半下位,1心皮1室1胚珠;核果。
代表种:金粟兰、草珊瑚、银线草、雪香兰。
金鱼藻目分支
仅金鱼藻科1科,2属6种。该分支是真双子叶植物的姐妹群。
特征:沉水草本,无根;茎纤细;叶轮生,二叉状多数裂片;花序缩小成单花,单性同株;无花被;雄蕊3至多数,螺旋状排列;子房上位,1心皮1室1胚珠,花柱宿存;瘦果有刺。
代表种:各种金鱼藻,是水缸景观的常见植物。
真双子叶植物基部类群
- 真双子叶植物有一个重要的分类特征:三沟型花粉(虽然花粉粒的形态变异非常多样,并不是所有真双子叶植物都有三沟型花粉)。
- 注意,真双子叶植物基部类群与ANA Grade一样不是一个有效的分类单元,因此“真双子叶植物基部类群与核心真双子叶植物互为姐妹群”这样的说法同样是不严谨的。
毛茛目
本目与余下所有真双子叶植物互为姐妹群,包含7科,形态上与被子植物基部的木兰目具有相似性,传统观点认为其与木兰目相对近缘。
美丽的罪恶——罂粟科
约38属700余种,大多含生物碱,包含了在部分传统分类系统中单立的紫堇科(无乳汁、两侧对称、雄蕊定数),传统上有时被单列为罂粟目。
特征:多草本;常具有乳白色或黄色汁液(有节乳汁管);叶互生,无托叶;花多辐射对称;萼片2-3;花瓣4-6,覆瓦状排列,2轮;雄蕊多数或4-6,多离生,有时成二体;子房上位,2至多心皮,1室多胚珠,侧膜胎座;蒴果。
代表种:罂粟、虞美人、紫堇、延胡索、花菱草、博落回、荷包牡丹。
- 罂粟茎有毛,花在未开放前是下垂的,随着花的开放,2枚萼片脱落,花也慢慢变成了直立顶生状。罂粟未成熟果实乳汁含有吗啡等生物碱,是海洛因和鸦片的原料,常常在新闻和影视剧中出现的圆形罂粟蒴果给每个中国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与罂粟同属的观赏植物虞美人经常有被误认为罂粟遭到举报的情况发生。区别法:罂粟茎光滑,叶缘锯齿状,每株1花,果大;虞美人茎带刺,叶缘深裂,每株多花,果小(实际上就是非常相似)。同科的荷包牡丹如爱心般的花也让其成为了观赏植物。
- 延胡索的块茎是中药元胡,浙八味之一;以延胡索为代表的紫堇科多具块茎,总状花序,4枚花瓣中上面一枚延伸成距。
延胡索因为延胡索酸一战成名,成为每个生物学生心中挥之不去的神秘植物。
萼片和花瓣的千层套路——毛茛科
约35属900余种,有许多经济植物、药用植物、观赏植物和有毒植物。广义的毛茛科曾经包含芍药属,但 APG IV 中将芍药属单立为芍药科,属于超蔷薇类植物基部类群中的虎耳草目。
特征:多草本;叶互生或基生,全缘或分裂;花多两性,辐射对称或两侧对称;花萼花瓣常分化明显,常各5枚,有时延伸成距,有时花萼花瓣状而无花瓣;雄蕊和雌蕊心皮多数离生,螺旋状排列,子房上位;聚合蓇葖果或聚合瘦果。
代表种:毛茛、铁线莲、女萎、金莲花、银莲花、打破碗花花(不是打碗花,即打破碗碗花)、秋牡丹(前者的变种)、乌头、黄连、白头翁、唐松草、飞燕草、耧斗菜、侧金盏花(菊科有金盏花)、翠雀。
- 尽管毛茛的可爱小黄花形象作为毛茛科的代表深入人心,但是毛茛科的花被片形态变异实在过大,具体有但不限于如下:
- 铁线莲属的铁线莲萼片常6,无花瓣;威灵仙和女萎皆具白色萼片4,女萎的雄蕊明显伸出花外。
- 乌头属乌头有总状花序,萼片蓝紫色,吸引昆虫,上面一片为盔形,花瓣形成蜜腺和距(属实没想到是花瓣形成的)。乌头的心皮已经趋向定数(3)
- 金莲花属金莲花萼片与花瓣均成花瓣状,金黄色。
- 银莲花属银莲花白色萼片5-6(-10),无花瓣,打破碗花花花葶有柔毛,粉红色萼片5,无花瓣,其变种秋牡丹是20萼片的重瓣花。
- 唐松草属唐松草有伞房花序,萼片早落,多数的雄蕊是花的主要观赏部分。
- 飞燕草、耧斗菜、翠雀都有长的距(耧斗菜有五个距)(飞燕草是花萼来源,耧斗菜是花冠来源,翠雀,还亮草的萼距里面套着一花瓣形成的距),翠雀的雄蕊花瓣状。
- 不过,虽然花形变化极多,但是雄蕊和雌蕊的特征在毛茛科内基本是保守的。
- 铁线莲具有独特的叶柄卷须,根可入药。乌头虽然有毒,但根也同样可以入药,称附子;但黄连的入药部位是根茎。
天烛红豆——小檗科
15属,约650种。
特征:多灌木或草本;茎有时具刺(叶刺);单叶或羽状复叶;花两性,多3基数;萼片6-9,常花瓣状,2-3轮离生;花瓣6;雄蕊与花瓣同数对生;子房上位,1室,基生或侧膜胎座;多浆果或蒴果。
代表种:南天竹、六角莲、八角莲、小檗、淫羊藿、十大功劳。
- 南天竹具有长达30-50厘米的三回羽状复叶,有红色似红豆的浆果,常栽培作观赏。淫羊藿也有特殊的二回三出复叶,因此又被形象地称作“三枝九叶草”,这里的三枝九叶其实是一片叶。
- 六角莲和八角莲实际上叶片裂数均不定,并不能靠是六角叶片还是八角叶片分别出两种植物。六角莲的花出自叶柄交叉处,八角莲的花簇生与近叶基处。
让你失望了,其实并没有人总结过十大功劳是哪十大。(确切来说,十大功劳的“十”是虚指,说明其功效很多)
其他
木通科:木通、大血藤、野木瓜。
防己科:防己,叶子很怪,根可入药。
星叶草科:独叶草。
领春木科:领春木,东亚第三纪孑遗植物。
山龙眼目
本目共4科,与除了毛茛目外余下所有真双子叶植物互为姐妹群。虽然目的名字给人感觉很生僻,但该目不乏知名的植物。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科
仅1属2种,是少有的与人类关系极为密切的小科。部分传统分类系统将其置于睡莲科。
特征:多年水生草本;根状茎肥大,横走,具多节,节上生根,节间多孔(藕);叶盾状圆形,无缺刻,柄长,具浮水叶和高出水面的叶两种;花大,多数花被片螺旋状着生,外层4-5,较小,花萼状,向内渐渐变大成花瓣状;雄蕊多数;雌蕊12-40分离,埋藏于倒圆锥形海绵质花托(莲蓬)内,但是是子房上位;坚果(莲子)种皮海绵质。
代表种:莲。
其他
山龙眼科:澳洲坚果(夏威夷果,世界干果之王)、帝王花、银桦(非桦木科)。
悬铃木科:仅悬铃木属一属,悬铃木(法国梧桐)是著名行道树。常见的二球悬铃木是一球悬铃木和三球悬铃木的杂交后代(球指一条果枝上球型头状果序的数目),非常神奇地有一种数学美。
清风藤科:有清风藤、泡花树等,该科在传统分类系统中多置于无患子目,直到 APG IV 才彻底证明该科属于山龙眼目。
真双子叶植物基部类群其他目
昆栏树目:昆栏树、水青树。
黄杨目:黄杨、野扇花、板凳果。各种黄杨是常见的绿化植物。
核心真双子叶植物基部类群
- 核心真双子叶植物的特征之一是具有鞣花酸和没食子酸。
- 核心真双子叶植物由2大主要分支组成:超蔷薇类分支和超菊类分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2大分支不一定互为姐妹群(取决于五桠果目的分类地位,按照目前 APG IV 暂时的安排,这2大分支不互为姐妹群,五桠果目+超蔷薇类和超菊类才互为姐妹群)。且2大分支之间的过渡类群也依旧存在争议,区分并不绝对。
- “核心真双子叶植物基部类群”同样不是有效的分类单元,甚至都不算严格的并系类群。
大叶草目
与其他所有核心真双子叶植物(五瓣花植物)互为姐妹群。叶具齿,雌雄异株,花被片小或缺,含大叶草科和折扇叶科两科,大叶草为大型观叶植物。
五桠果目
APG III 没有设该目。五桠果曾经被作为克朗奎斯特系统中五桠果亚纲的冠名者,该传统亚纲下辖成分极其复杂,横跨整个核心真双子叶植物,实在没有了解的必要。该目的分类位置尚待确立,APG IV 目前认为其与超蔷薇类分支互为姐妹群。
大象苹果——五桠果科
共2属。在 APG III 中,五桠果科属于分类地位不明的科之一,直到 APG IV 才确认单立五桠果目。
特征:多木本;叶互生;萼片3-5个至多数,有时肉质;花瓣2-5,覆瓦状排列;雄蕊多数多轮,常有退化雄蕊;心皮1至多数,每心皮胚珠1至多数;浆果或蓇葖状果。
代表种:五桠果。
- 五桠果果实的5个裂片实际上是5个宿存的肉质化萼片,其是新兴的热带水果之一。
超蔷薇类分支基部类群
虎耳草目
本目与蔷薇类分支互为姐妹群,包含15个科。
迎雪夏花——金缕梅科
本科约27属,106种,主产于东亚亚热带。
特征:木本,具星状毛;花序头状、穗状或总状;花萼4-5;花瓣与花萼同数或缺;雄蕊4-5至多数;子房2心皮合生,胚珠多数,中轴胎座;木质蒴果。
代表种:金缕梅、银缕梅、马蹄荷、双花木、蚊母树、蜡瓣花、檵木。
- 金缕梅有美丽的4片金黄色如缕缕丝线的条状花瓣。金缕梅实际上在金缕梅科中是较为孤立的类群,其是这个产亚热带植物的科中少有的落叶植物和耐寒植物。
- 银缕梅以深红色的伸出花外的多数花药作为特点。银缕梅是我国特产的第三纪孑遗“活化石”植物,这一名称的确是我国科学家依据金缕梅起的名字。银缕梅属的名字也致敬了其研究的贡献者之一。
- 檵木的变种红花檵木对于南方的朋友来说是非常熟悉的常见行道灌木。其叶是紫红色,条状紫红色花瓣形状极似金缕梅(檵木花瓣为白色)。
国色天香——芍药科
本科1属约33种。传统分类系统中常置于毛茛科。
特征: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叶常为二回三出复叶;萼片5,花瓣5-10(栽培种类常多数);雄蕊多数;心皮2-5离生,每心皮1至多胚珠;聚合蓇葖果。
代表种:牡丹、芍药。
- 牡丹对于中国文化的重要意义无需多言。牡丹是多种野生牡丹(银屏牡丹、四川牡丹、卵叶牡丹、矮牡丹、滇牡丹)等的杂交后代。不过,如果以学习植物学为目的,不建议以类似于牡丹的重瓣栽培品种的花(康乃馨、栽培玫瑰等)作为解剖对象。
- 牡丹是亚灌木,而芍药是多年生草本。
迷人野花——虎耳草科

广义的虎耳草科包括约80属,APG IV 系统中采用的是狭义的虎耳草科,约38属620余种。
特征:多草本;单叶或复叶互生;多聚伞状、圆锥状或总状花序;萼片通常4-5;花瓣与萼片同数互生或缺;雄蕊与萼片同数或两倍;心皮多2,1-3室,中轴胎座或侧膜胎座,胚珠多数;蒴果或蓇葖果。
代表种:虎耳草、槭叶草、岩白菜、落新妇。
- 虎耳草2长3短的小白花很有辨识度,其花瓣上具紫红色斑点。

“多肉”——景天科
约35属1500种,世界广布。
特征:肉质草本至灌木;叶常互生或螺旋状排列,基部常集成莲座状;花序常顶生,常为聚伞圆锥花序;萼片4-5;花瓣与萼片同数;雄蕊与萼片同数或两倍;子房上位,心皮常4-5,离生,基部有鳞片状蜜腺包布,每心皮1室,具数至多胚珠;聚合蓇葖果。
代表种:杭州景天、八宝、瓦松、长生草、落地生根。
- 显而易见的,景天酸循环途径(CAM)最早就发现于这个旱生大科。
- 景天科具有很多园艺上所谓的“多肉植物”,因为其抗旱易养流行一时。不过,生石花以及与其同属的各种“XX玉”,虽然也是常见的“多肉”,但是属于另一个旱生大家族——石竹目的番杏科(据说是多肉第一大科)。
- 落地生根自然状态下常以叶片缺刻中长出新不定芽为繁殖方式,因此得名。
其他
小二仙草科:狐尾藻,常见水生植物。
连香科:连香树,第三纪孑遗植物。
虎皮楠科:交让木、虎皮楠。
蕈树科:蕈树(阿丁枫),顾名思义其花序或果序似一个个小蘑菇。传统上常置于金缕梅科,常见的还有枫香树。
茶藨子科:黑茶藨子(黑加仑)和醋栗(鹅莓)的浆果均是重要食用水果。
锁阳科:锁阳具有棒状茎和粗壮的肉穗花序,和肉苁蓉一样惨遭中医以形补形理论的毒手(“功效”由名字可得)。
蔷薇类分支基部类群
葡萄目
本目仅葡萄科一科,与真蔷薇类分支互为姐妹群。
青藤高缠——葡萄科
14-15属,约800种。
特征:多为木质藤本,具与叶对生的茎卷须(顶芽来源);单叶掌状分裂或复叶互生;花小,两性或单性,多聚伞花序;萼片4-5;花瓣与萼片同数,分离或有时帽状粘合而整块脱落;雄蕊与花瓣同数对生;花盘明显,环状或浅裂;子房上位,2心皮合生,2至多室,中轴胎座,每室2胚珠;浆果。
代表种:葡萄、蛇葡萄、地锦(爬山虎)、乌蔹莓。
- 很出乎意料的,葡萄科和鼠李科这两个以一轮雄蕊对瓣和具有花盘为共同特征的“死党”,居然实际上离得非常远。
- 葡萄果实具有双S型生长曲线(更具有代表性的是桃、李等),这与果实内较为发达的种子有关。但是其是非呼吸跃变型果实(另一个同为这两者的代表是樱桃)。
- 葡萄科卷须是顶芽来源和与叶对生这两个特征其实可以算作同一个,只要知道其茎是合轴分支就很容易理解。
- 爬山虎的吸盘是茎卷须的一种变态,其内有非常精妙的物理和化学双重吸附结构。
- 乌蔹莓与爬山虎的主要区别为:鸟趾状复叶而且卷须分叉、没有吸盘。
真蔷薇类分支-豆类植物
- 豆类植物可分为三支:蒺藜目植物、COM Clade和固氮分支,其中后两者互为姐妹群,而蒺藜目与后两者组成的群互为姐妹群。
蒺藜目
本目有蒺藜科和刺球果科2科。

挺立风沙——蒺藜科
本科约25属240种。传统分类系统中有时被置于无患子目。
特征:草本或灌木;叶对生,2小叶至羽状复叶或单叶,托叶宿存;萼片多5,稀4;花瓣多5,有时缺;雄蕊与花瓣同数或2-3倍;花丝基部常具有鳞片状附属物,有腺体1个;花盘发达;子房上位,通常5心皮,3-5室或多室,每室2至多胚珠;蒴果或分果,稀浆果。
代表种:蒺藜、霸王、驼蹄瓣、愈疮木。
- 蒺藜是常见的杂草,紧贴地面生长。其果实为五瓣的分果,具有尖锐的刺,不注意想捡起来的话会被狠狠的扎到。
————
- 接下来介绍的四个目组成了“固氮分支”,因为着其中包括了很多可以与根瘤菌共生固氮的植物——不仅是豆科。
豆目
包含8目76科,是固氮分支基部类群,与余下3个目组成的群互为姐妹群。


蛋白质女王——豆科
约750属19500种,世界广布,是被子植物第三大科。
特征:木本至草本,常具根瘤;叶互生,多羽状复叶或三出复叶;有托叶及小托叶,叶枕发达;总状、头状或圆锥花序;花萼通常合生,5裂;花瓣镊合状、上升覆瓦状或下降覆瓦状排列;雄蕊10枚,有时多数或5枚,常联合成二体雄蕊;雌蕊单心皮,子房上位,边缘胎座;荚果。
代表种:
含羞草亚科:合欢、含羞草、台湾相思;
云实(苏木)亚科:紫荆、羊蹄甲、宫粉羊蹄甲(洋紫荆)、红花羊蹄甲(紫荆花)、云实、苏木、皂荚、决明;
蝶形花亚科:大豆、蚕豆、落花生(花生)、豇豆、绿豆、赤豆(红豆)、豌豆、紫云英、苜蓿、白车轴草、黄芪、甘草、苦参、槐、刺槐、葛(在美国是恶性入侵植物)、紫檀、黄檀、紫藤、羽扇豆(鲁冰花)、猫尾草(区别于狗尾草属的尾草系列)。
- 关于豆科的分类:
- 恩格勒系统和塔赫他间系统分三个亚科:
- 含羞草亚科:花辐射对称,花瓣镊合状排列;雄蕊多数,花丝多离生。
- 云实亚科:花两侧对称,多假蝶形花冠(上升覆瓦状,花瓣多少不相似,从外到内依次是2分离的大龙骨瓣-2翼瓣-1旗瓣,但并不是亚科内普遍特征);雄蕊10,常分离。
- 蝶形花亚科:花两侧对称,蝶形花冠(下降覆瓦状,花瓣极不相似,从外到内依次是1大的旗瓣-2翼瓣-2常合生的龙骨瓣);雄蕊10,多结合成 (9)+1 或 (5)+(5) 二体或单体。
- 哈钦松系统和克朗奎斯特系统将上述三个亚科均独立成科置于豆目中。
- 但根据分子证据,云实亚科不是单系群,而是豆科剔除掉两个单系群——蝶形花亚科和含羞草亚科后剩下的一个多系群。现在,分六个亚科:
- 紫荆亚科、甘豆亚科、山姜豆亚科、酸榄豆亚科:均独立自原云实亚科。
- 云实亚科:残留的云实亚科+含羞草亚科。
- 蝶形花亚科:不变。
- 恩格勒系统和塔赫他间系统分三个亚科:
- 含羞草亚科的花观赏部位多是极长的多数有色雄蕊。台湾相思的幼年叶是豆科经典的羽状复叶,成年时小叶退化,叶柄变为叶状柄。
- 刺激含羞草的小叶时,感受刺激的细胞可能兴奋产生动作电位,经维管束传递到达叶枕细胞,膜在质子的吸收下快速去极化调节离子通道状态,细胞内的钾离子和糖快速流出,导致胞内渗透压下降,水分流出,细胞膨压下降而萎缩,叶柄和小叶下垂闭合。含羞草中似乎还有一种化学物质可能与细胞膨压改变有关,但不能很好解释其快速的运动。
- 关于紫荆和羊蹄甲们:
- 紫荆是云实亚科紫荆属植物,落叶灌木,叶近圆形,花紫红色,花形与羊蹄甲属植物有很大差异。
- 羊蹄甲属的下列三种植物形态非常相似,且都较为常见,在非花期几乎无法分别,具体区分方法如下:
- 羊蹄甲:具能育雄蕊3枚;花瓣较狭窄,有长的瓣柄;
- 宫粉羊蹄甲(洋紫荆):具能育雄蕊5枚;花瓣较宽阔,有短的瓣柄;总状花序极短缩,能结果;
- 红花羊蹄甲(紫荆花,香港标志花):前两者的杂交种;具能育雄蕊5枚,其中3枚较长;花瓣较宽阔,有短的瓣柄;总状花序开展,有时复合为圆锥花序,因是杂交种通常不结果。
- 豆科植物的羽状复叶前端常常有一些叶变态为叶卷须。豌豆的托叶比小叶更大。
- 皂荚的刺粗壮而有分支,是枝刺,而刺槐的刺是托叶刺。
- 落花生的花在受精后,花内会长出果针伸长插入地下(“下针”),在地下长成不开裂的特殊荚果。
- 紫檀和黄檀的荚果内种子都较少,前者具有圆形扁平荚果,周围具翅,后者具有长圆形果实。
- 白车轴草因为十分常见且具有有掌状三出复叶因此被俗称“三叶草”,其与正统三叶草——酢浆草科酢浆草的区别其实十分明显:酢浆草的小叶是倒心形的,而白车轴草的小叶是倒卵形的,上常有一圈白色条纹。至于爱尔兰的国花,非常明显是酢浆草(不过发现了四叶白车轴草也可以算自己幸运啦!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人类会把突变的植物当成幸运,换一个视角看,就好像一株白车轴草看到了一个3条腿的人,觉得幸运的自己今年一定能成功繁殖出最多的后代)。 - 真正的“红豆生南国”的“红豆”指的是海红豆的种子,有毒。
- “长歌怀采薇”的“薇”指的是本科的救荒野豌豆,种如其名,可以吃。
其他
远志科:远志、黄叶树、鳞叶草、蝉翼藤、齿果草。远志的龙骨瓣基部有显眼的流苏状附属物。
海人树科:海人树。
蔷薇目
包含9个科。本目是固氮分支的亚基部类群,在形态上差异很大,目内成员在传统分类系统中分居各处,分子生物学证据才支持目前这个目的建立。
蔷薇目最基部类群是蔷薇科,随后分为两支:一支称为“荨麻蔷薇类”,即原荨麻目;一支包含鼠李科和胡颓子科。
多变果实——蔷薇科
约90属2520种,是蔷薇目中的基部类群,也是与人类关系极为密切的一个大科。
特征:乔木、灌木或草本;叶多互生,多有托叶;花被与雄蕊常在下半部分愈合成一被丝托;萼片、花瓣和雄蕊均着生在托杯的边缘(有时造成上位子房周位花);雄蕊通常多数。
代表种:
绣线菊亚科:绣线菊、珍珠梅;
蔷薇亚科:玫瑰、野蔷薇、月季、金樱子、缫丝花(刺梨)、草莓、山莓、悬钩子(树莓)、覆盆子(红莓)、黑莓、蛇莓、棣棠、龙牙草、地榆、委陵菜、仙女木(寒冷气候指示植物,知名的新仙女木事件就得名于此);
苹果亚科:梨、苹果、海棠、枇杷、山楂、木瓜(不是番木瓜)、花楸、火棘;
桃(李)亚科:李、桃、杏、梅、各种樱花、樱桃。
- 关于蔷薇科的分类:
- 传统上分为四个亚科:
- 绣线菊亚科:木本,常无托叶;心皮常5,离生,子房上位;蓇葖果;
- 蔷薇亚科:木本或草本;叶常为复叶,托叶发达;心皮多数,离生,子房上位;聚合瘦果(蔷薇果)或聚合核果;
- 苹果亚科:木本;常单叶,有托叶;心皮2-5,合生,子房下位;梨果;
- 李亚科:木本;单叶,有托叶,叶柄顶端常有腺体;1心皮,子房上位;核果。
- 其中认为绣线菊亚科和蔷薇亚科较原始,李亚科和苹果亚科较为进化。
- 但根据分子证据,四个亚科只有苹果亚科是单系群:原蔷薇亚科包含了仙女木和棣棠等“外人”,原李亚科由两个独立的单系群组成,而原绣线菊亚科乱得一塌糊涂。现在,最新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支持分为三个亚科:
- 仙女木亚科:一个小亚科;
- 蔷薇亚科:剔除了几个“外人”的原蔷薇亚科;
- 桃亚科:原来的李亚科、苹果亚科、绣线菊亚科和几个被踢出来的类群(比如棣棠)组成。
- 三个亚科中哪两个亚科关系更近,尚没有定论。
- 传统上分为四个亚科:
- 春季赏花之桃李樱梅杏快速分辨指南:
- 学过植物学的学生应该能很快把梨、苹果、海棠一类的苹果亚科植物先区分出来;
- 樱花是多种植物的统称,其叶缘有重锯齿(锯齿上又有锯齿),其他四种具有单锯齿,且樱花梗长;
- 桃的叶腋三芽并生,中间的为叶芽,两侧的为花芽;
- 若叶腋仅一腋芽,且花叶同时开放,花梗长,则为李;
- 若花先于叶开放,则小枝为绿色,枝端变成小刺的是梅;小枝红褐色的则为杏。
- 如果是水果:首先应该没有人认不清樱桃和桃,其次果皮无毛的是李,表皮有毛且果核(内果皮+种子)与果肉(中果皮)难分离的是梅,易分离的是杏。
- 当然,作为一名有植物学素养的同学,唯一正确的做法是
使用形色随身携带检索表,现场根据特征查表。
- 关于蔷薇科的果实:
- 以苹果为例,梨果果实结构大致如下:
- 一般来说的果皮和果肉是萼筒(贴生愈合在心皮上的花被)与一小部分花托发育而成的;
- 从被称为果核的部分才开始是真正的子房发育而来的,苹果内部有标志性的五角星形空腔,是5心皮的中轴胎座。
- 与五角星的五个角相对处有可能可以看到5个心皮维管束,与五个内凹相对处可能可以看到萼筒维管束。
- 聚合瘦果草莓的食用部分是膨大的花托,其上的“籽粒”是真正的单个果实。
- 李亚科的子房内有2个胚珠,但最终一般只有其中一个发育成核果中的成熟种子。
- 以苹果为例,梨果果实结构大致如下:
- 山楂的刺是枝刺,而玫瑰和月季的刺是皮刺。
- 日本晚樱在马炜梁中说是山樱花的栽培品种,在傅承新中说是另一个物种,iPlant将其视作山樱花的一个变种。实际上其应为山樱花的一个变种。
- 目前,将樱属、桃属、杏属(包含梅)都归入李属。
- 酸梅汤的梅指的就是梅(Prunus mume)。
何处惹尘埃——桑科
约39属1125种,是产于热带、亚热带的一个较大的科。本科长期被当做柔荑花序类置于金缕梅亚纲。
特征:多木本,常有乳汁(无节乳汁管),有的含橡胶,叶内常有钟乳体;托叶早落,形成托叶环痕(特别是榕属);花单性,雌雄同株或异株,头状、穗状、柔荑、圆锥或隐头花序;花单被,花被片常4;雄花雄蕊与花被片同数而对生;雌花2心皮合生,子房上位,1-2室,每室有胚珠1颗;核果(桑属)或瘦果(榕属)聚生而成的聚花果。
代表种:桑、榕树、无花果、薜荔、菩提树、构树、柘树、见血封喉(箭毒木)、波罗蜜、面包树。
- 木兰科和桑科都是具有托叶环痕的木本植物。在野外遇到这样的植物时,为了区分是木兰科还是桑科,可以折断其叶柄等部位,观察是否有白色乳汁流出——桑科往往具有乳汁,但木兰科则不具有。
- 榕属植物凭借特征性的气生根,在热带雨林中体现出了绞杀现象和“独木成林”现象。
- 榕属植物与榕小蜂的高度专一互利共生关系在马炜梁植物学中有非常详细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二者协同进化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是用于第四模块出题的优良考点,可以注意(不过,虽然名曰“互利共生”,但是榕属植物有气味欺骗、精巧的花序内排布设计和开花时间控制,相反之下榕小蜂则基本都是凭借着繁殖的本能在行动。虽然演化没有思维和善恶,但也不禁让人感觉榕属植物更像是为了存留隐头花序这个保护花免受昆虫啃噬的重要特征而处心积虑奴役了榕小蜂)。
- 见血封喉中含有数十种强心苷,具有剧毒。不过有趣的是,有一种名为群辉椋鸟的鸟会取食见血封喉低毒性的果实,其粪便使其周围的土壤带毒,最终见血封喉自己毒死了自己……(再加上榕属植物在佛教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桑叶作为蚕的重要食物来源,虽然用人类的观念带入自然界法则是不可取的,但桑科这个大家族的众生相的确是充满了矛盾与魅力。)
- 桑科的头状以及隐头花序都是有限花序,值得注意。
刺毛之苦——荨麻科
约55属2000余种。
特征:多草本,无乳汁,表皮细胞常有钟乳体,有些属有螫毛;茎皮有较长的纤维;单叶互生或对生,常有托叶;花多单性,细小,排成聚伞花序、穗状花序或圆锥花序;花单被,花被片4-5;雄花雄蕊与花被片同数对生;雌花心皮1,子房上位,1室1胚珠;瘦果或核果;种子有胚乳。
代表种:荨麻、苎麻(重要麻纺织作物)、冷水花、花点草、紫麻。
- 荨麻的刺毛可以造成物理和化学两种性质的伤害,但苎麻和冷水花都没有螫毛。
普通话考试试题:荨(qián)麻和荨(xún)麻疹。有趣的是,中医有时用荨麻治疗荨麻疹。
簌簌衣巾落枣花——鼠李科
58属约1000种。
特征:乔木、灌木或攀援藤本,常有枝刺或托叶刺;单叶常互生,经常有三出脉序;花小,聚伞花序腋生;花萼、花瓣均4-5,雄蕊与花瓣同数对生;肉质花盘发达;子房上位或半下位,2-4室,每室1胚珠;核果、蒴果或翅果。
代表种:枣、酸枣(棘,枣的变种)、枳椇(拐枣)、雀梅藤、猫乳(冷知识:山拐枣是杨柳科的)。
- 披荆斩棘中的“棘”指的就是酸枣。汉语魅力时刻:“棗(枣)”这一字指的是乔木枣树,而“棘”指的便是灌木酸枣。
枣以 Ziziphus jujuba 这一学名荣获植物界十大朗朗上口学名奖。
风下落钱——榆科
约8属,35种。广义的榆科包含了许多现属于大麻科的属(见大麻科)。
特征:乔木;单叶互生,具托叶;花序成簇腋生;花两性或单性,雌雄同株或异株;花不显著,具花托杯;花被片4-9,雄蕊与花被片同数对生;2心皮合生,子房上位,顶生胎座;翅果或小坚果。
代表种:榆树、榉树。
- 榆的翅果近圆形,果核位于翅果中部,称为“榆钱”。
纸醉金迷——大麻科
10属约180种。现有的广义大麻科包括原来榆科的一些属,如青檀属、朴树属和糙叶树属等。
特征:乔木、藤本或草本;叶互生或对生,具腺毛;聚伞花序单生于叶腋;花单性,雌雄同株或异株,单被花;花被片5;雄花雄蕊与花被片同数对生;雌花子房上位,花柱2,1室,1枚倒生胚珠;核果、翅果或瘦果。
代表种:大麻(火麻)、啤酒花(藤本,果穗可用于制啤酒)、青檀(制作宣纸的原料)。
- 大麻是大麻属的唯一物种,分为两个亚种——原亚种(subsp. sativa)和印度亚种(subsp. indica),前者称工业大麻(汉麻),植株较高,分枝少,节间长而中空,主要用于生产纤维和油;后者称毒品大麻,植株较小,分支多,节间短而实心,含有较多的四氢大麻酚(THC),供药用或制作毒品。不过两个亚种之间可以轻松杂交,且工业大麻也含有一定的四氢大麻酚,因此在大部分国家认为两种大麻都属于毒品植物。
- 大麻中含有的另一种成分大麻二醇(CBD)曾被认为是不上瘾的、无害甚至有利的物质,因此部分国内外商家抓住人们的猎奇心理大肆宣传含有CBD的化妆品等。但是同99%的所谓草药和植物精华一样,CBD是否对健康有益并不能得到确认,且提取CBD时有很高的混入THC的风险,或者变相催生大麻种植合法化。因此近日,我国已经准备对含有CBD和工业大麻提取物的化妆品采取禁售措施。
- 事实上,尽管工业大麻的THC含量较低,但两种大麻在吸食者中都会被使用,分别就习惯称为 sativa 和 indica 。笔者为了写这一部分看了一些支持所谓“大麻合法化”的网站,实在感受到了大麻吸食者的无知可笑。
- 植物Quiz!有一种植物,原种的种加词是 sativa ,由林奈命名,其一个重要亚种的种加词是 indica ;起源于亚洲,人类已有数千年的种植历史,习惯于其产物的人很难放弃食用它,它就是——稻!
其他
胡颓子科:沙棘,可用于固沙和食用,是新兴经济植物。(——“吕梁野山坡”就是沙棘汁。其实沙棘本身非常酸,完全没甜味。)(也许你会想知道“吕梁”是山西的一个地级市。)
壳斗目
包含7个科,目内共同特征较多,如单性花,风媒,花瓣退化,多下位子房等。
坚果之家——壳斗科
7属900余种,其中原南青冈属已单立成南青冈科,与壳斗目剩余所有植物互为姐妹群,而壳斗科是次基部类群。
特征:多乔木;单叶互生,有早落托叶;花单性同株;单被花,花被4-8裂;雄花集成柔荑花序,直立或下垂;雄蕊4-20;雌花1-3朵生于1总苞内,总苞由多数覆瓦状排列小苞片组成;子房下位,3-6室,每室2胚珠,但整个子房通常仅1个胚珠发育为种子;坚果,总苞果时增大木质化为壳斗;子叶肥厚,富含淀粉。
重要种:栎、蒙古栎(柞树)、水青冈(山毛榉)、板栗、锥、苦槠、栲、柯(石栎)。
- 本科许多植物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建群种,通称“橡树”,坚果通称“橡子”,是重要的材用科、造林植物科和食用植物科。
- 另一种产丝的重要动物——柞蚕所喜食的树叶便是柞树树叶。
- 锥属的苦槠种子富含淀粉,可以制作苦槠粉条或苦槠豆腐,极具特色。
- “没食子酸”中的“没食子”是没食子栎的虫瘿。
腕前推下水晶珠——胡桃科
小科,10属约71种,包括了以前的马尾树科。
特征:落叶乔木;奇数羽状复叶互生,无托叶;花单性同株,单被或无被;雄花为柔荑花序,直立或下垂;花被不规则,与苞片合生;雄蕊3至多数;雌花单生或数朵合生;花被4裂,与苞片和子房合生;子房下位,1室,有胚珠1颗;核果或具翅坚果(翅由小苞片发育而成)。
代表种:胡桃(核桃)、山核桃、美国山核桃(碧根果)、枫杨、化香树、青钱柳、黄杞、马尾树。
- 胡桃果实为坚果,表面被花被形成的“青皮”(即“外果皮”=2~4裂苞片 [陆时万认为是2~5裂] +小苞片+4裂花被片,成熟过程中由肉质变为纤维质,种子萌发时开裂;自马炜梁《植物学》)包裹形成核果样。
- 枫杨具长圆形果翅,青钱柳的果翅则为圆形。
其他
杨梅科:本科在壳斗科内是较为特殊的子房上位。代表种类有杨梅(核果具乳头状突起)、香蕨木。一生之痛杨梅汁
桦木科:白桦、榛、铁木、鹅耳枥。普陀鹅耳枥人称“地球独子”,野生的仅存1株(该种一度也仅仅剩下这一株)。
木麻黄科:木麻黄。本植物与蕨类植物木贼和裸子植物麻黄都十分相似,不过三者的繁殖结构相差十分显著。
葫芦目
本目包含8科,和壳斗目互为姐妹群。
瓜——葫芦科
本科约95属960种,以往多认为与合瓣花、聚药雄蕊类近缘,与桔梗科、堇菜科等接近,但分子生物学证据支持其与秋海棠科等更接近,置于此处。
特征:攀援或匍匐草质藤本,具生于叶腋的茎卷须,单叶互生,多掌状分裂;花单性,雌雄同株或异株;花萼管状,5裂;花瓣5,合生或分离;雄花雄蕊多为5枚,常两两结合,1枚分离,形似3枚,药室常为“S”形;雌花子房下位,3心皮合生1室,侧膜胎座,胚珠多数;瓠果。
代表种:黄瓜、甜瓜(二者属于同一属)、南瓜、冬瓜、丝瓜、葫芦、西瓜、苦瓜、佛手瓜、油渣果、绞股蓝、栝楼、马瓟儿。
- 瓠果虽然是假果,有花托的成分参与,果实内可见花托的维管束,但是子房外结构参与形成的部分远不及梨果多。大部分瓜的食用的部位都是子房发育而来的中果皮和内果皮,但是西瓜的食用部位是极度发达的胎座(这在果实中是少见的)。关于类似于观察西瓜横切面划分3个心皮的题目,只要牢牢记住侧膜胎座的特征和形制就不会出错。
- 丝瓜成熟的干燥果实内的网状纤维可用于洗涤餐具。
- 栝楼的白色花瓣上有明显的丝状流苏结构,与葫芦科经典的朴素小黄花形象差异甚大。
其他
秋海棠科:仅一属,但该属有一千多种,算是最大的属之一,茎叶肉质,秋海棠为常见栽培植物。
四数木科:四数木是极高的落叶大乔木,具有明显的板状根。
马桑科:马桑的花序和果实都十分显眼,但全株有毒。其种子榨油可以用作油漆和油墨,也可饲养马桑蚕。
风生花科:内寄生草本植物,直到2016年 APG IV 才确定其属葫芦目。
——
- 接下来介绍的三个目组成了“COM Clade”,该分支有较大的争议,有观点认为 COM Clade 并不是单系群,并且应该置入锦葵类植物中。此处按照 APG IV 的分类叙述。
卫矛目
COM Clade 的基部类群。
酢浆草目
包含7科,与金虎尾目互为姐妹群。
幸运星——酢浆草科
约8属,950种。
特征:草本,有时灌木;叶为指状复叶(酢浆草属多3片)或羽状复叶(阳桃属);花两性,多单生或排成伞形;花萼5裂;花瓣5,分离或多少合生;雄蕊10,基部合生;子房上位,5室,每室有胚珠2颗,中轴胎座;蒴果(酢浆草)或肉质的浆果(阳桃)。
重要种:酢浆草、感应草、阳桃。
- 正统三叶草酢浆草属植物包含了极其多的物种,各式叶形、叶数、大小、颜色都具有。
- 酢浆草可以吃(至少红花酢浆草完全没问题,酸酸甜甜的)。
- 其中的四叶酢浆草,无需突变就有四片心形小叶,所以想要那十万分之一的幸运完全可以靠开挂来获得。也可以直接去找蕨类植物——蘋(不过其最多只能冒充四叶白车轴草)。当然,如果叶数越多越幸运的话,养一盆5-9片小叶的长爪酢浆草,甚至10余片小叶的棕榈叶酢浆草,你将会拥有宇宙级的绝世好运。不过事实上,这些多叶片酢浆草的小叶都不是心形形状。
同理可得,养只有1片心形小叶的一片心酢浆草将会获得难得的霉运。 - 酢浆薯长出了可食用的块茎,棒叶酢浆草甚至把自己爆改成了多肉植物,总而言之就是你想要什么特征酢浆草科都能满足你……
- 其中的四叶酢浆草,无需突变就有四片心形小叶,所以想要那十万分之一的幸运完全可以靠开挂来获得。也可以直接去找蕨类植物——蘋(不过其最多只能冒充四叶白车轴草)。当然,如果叶数越多越幸运的话,养一盆5-9片小叶的长爪酢浆草,甚至10余片小叶的棕榈叶酢浆草,你将会拥有宇宙级的绝世好运。不过事实上,这些多叶片酢浆草的小叶都不是心形形状。
- 阳桃的圆锥花序或聚伞花序非常美丽。其虽然是热带名果,但是其似乎含有对中枢神经系统不利的毒素。
金虎尾目
APG IV系统中是科数较多的目之一(傅承新书上说“最多之一”,实际上其科数不及含38科的石竹目多),包含36科。
道是无晴却有晴——杨柳科
原本仅3属(杨属、柳属、钻天柳属),现58属约1800种。包含了原来的大风子科的大多植物。
特征:落叶乔木或灌木;单叶互生,有托叶;花常单性,雌雄异株,柔荑花序;每花下有1苞片,基部有杯状花盘或腺体(花被退化而来);雄花雄蕊2或多数;雌花子房上位,2心皮合生,侧膜胎座;多蒴果;种子多数,有些基部围以珠柄上长出的白色丝状柔毛。
代表种:杨、胡杨、垂柳、山桐子、柞木、山拐枣。
- 关于杨属和柳属的区别:
- 杨属:有顶芽,单轴分枝,冬芽有芽鳞多枚,叶片较宽;柔荑花序下垂;苞片顶端细裂;花被退化成杯状花盘(用于保护心皮),雄蕊4至多数,风媒。
- 柳属:顶芽退化,合轴分枝,冬芽仅1枚芽鳞,叶片披针形或椭圆形;柔荑花序直立;苞片全缘;花被退化成1-2枚腺体,雄蕊常为2,次生虫媒。
- 古典文学中的“杨柳”仅仅指柳,这里的“杨”指的是柳科的红皮柳(蒲柳)。
- 柳絮是珠柄来源的种子附属绒毛(遭W.P. Li质疑:来自珠被的也有)。
万般变化——大戟科
217属约6745种,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大科。
特征:乔木、灌木或草本,常具乳汁(无节乳汁管);多为单叶互生,具托叶;花序多种;花单性,雌雄同株或异株,双被、单被或无被;有花盘或腺体;雄蕊5至多数;雌蕊3心皮合生,常3室,子房上位,中轴胎座,每室胚珠1-2颗;多蒴果,部分浆果或核果;种子有胚乳。
代表种:油桐(具核果)、乌桕、泽漆、大戟、斑地锦草、一品红、铁海棠、银边翠、橡胶树、木薯、巴豆、变叶木、红背桂、蓖麻。
- 大戟属植物的杯状聚伞花序再集成聚伞花序,每一杯状聚伞花序外观似一朵花,外有萼状杯形总苞,内含多数雄花和一雌花;均无花被,雄花仅1枚雄蕊,雌花单生于杯状花序中央。
- 乌桕的假种皮可以用于制造蜡烛、肥皂等;种仁榨油成青油,可制漆;同时其也是著名的秋景树,可以说是极其有经济价值的植物。
- 油桐的种仁榨油可成桐油,是油漆的重要原料;蓖麻同样可以制作蓖麻油。这些大戟科的油皆属干性油(易氧化干燥,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
- 木薯的块根在非洲和美洲作粮食食用,但因其体内含氰基苷,所以食用前须水浸并煮熟去毒。木薯淀粉是重要的食品工业原料。
- 变叶木的叶形、大小、色泽因品种不同有很大变异,包括线形、线状披针形、披针形、椭圆形、卵形、倒卵形、匙形或提琴形形状,以及绿色、黄色、黄绿相间、紫红色或紫红与黄绿相间、或绿色散生黄色斑点或斑块等多种颜色。
- 蓖麻毒素有两条多肽链,其中B链负责识别受体帮助A链转运入胞,A链可以高效切除核糖体28S rRNA上的一个腺嘌呤碱基,使得核糖体失活。虽然蓖麻毒素是毒界知名的“战神”物质,但实际上其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恐怖——其基本只能通过注射获得毒性,口服、吸入甚至涂抹都不一定有效。1978年的雨伞刺杀案是蓖麻毒素在毒史上少数的几次亮眼表现之一,但很容易误导大众的是,蓖麻毒素并不是被涂抹在普通雨伞的伞尖上,隔着衣服轻轻一擦就致人于死地的——实际上是用伪装的雨伞枪将涂有蓖麻毒素的子弹发射进遇刺者的体内(这里也可以看到蓖麻毒素的实用性是多差了)。
冬日精灵——堇菜科
约22属1100种。
特征:草本至灌木或乔木;单叶基生或互生,具托叶;萼片5;花瓣5,异形,下面一枚常扩大,有时有距;雄蕊常5,花药背部常具蜜腺;心皮常3合生,子房上位,侧膜胎座;蒴果。
代表种:紫花地丁、三色堇、角堇菜。
- 堇菜科常有闭锁花,不开放,自花授粉以保证种子的数量。
- 该科植物的适应于虫媒传粉的机制十分精巧:昆虫尝试将吻插入花心时,会顶开一片活瓣(柱头特化),活瓣刮走吻上原有的花粉,而在获得距中的花蜜同时,也会带走花心处的花粉(本花来源),从而实现可持续的传粉。可参考马炜梁或吴国芳植物学教材。
其他
藤黄科:莽吉柿(山竹)的假种皮可以食用;藤黄是国画颜料藤黄的来源。在传统分类系统中有时置于金丝桃科。
金丝桃科:显著的五体雄蕊,金丝桃常栽培作观赏。
亚麻科:亚麻韧皮纤维可供纺织,种子可榨油(同样也是干性油)。生化复习:α-亚麻酸是ω-3脂肪酸家族的原初成员,必须脂肪酸;γ-亚麻酸是ω-6脂肪酸家族的成员,非必须脂肪酸。
西番莲科:叶掌状全裂,有茎卷须,极其特殊的1至数轮副花冠与雌雄蕊柄,整体花形奇特。代表种如西番莲(木质藤本)、鸡蛋果(百香果,草质藤本),浆果可食用,称“果汁之王”。
红树科:红树叶柄间具大型托叶,生长于世界热带海岸的潮间带,有特殊的“胎生现象”。(山区中的无)
大花草科:通常认为是最大的花(吉尼斯纪录如下记载:巨魔芋是最高的花序和最臭的花,大花草是世界上最大的花。显然,若把花序看成一朵花,那么巨魔芋和大花草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前者质量最高可达100kg,后者仅10kg左右)),与大戟科互为姐妹群。
古柯科:古柯曾是可口可乐重要的配方原料(“Coca”),也是制作可卡因的原料植物。
叶下珠科:独立自大戟科,如叶下珠、算盘子(本科的木奶果常因老茎生花被误以为是桑科榕属的)。
真蔷薇类分支-锦葵类植物
桃金娘目
桃金娘科
代表物种:桃金娘,红千层,蒲桃,番石榴,桉树等。
其他
- 千屈菜科:代表物种石榴(吃的是外种皮,果实是蒴果),菱,紫薇,萼距花,节节菜。
- 柳叶菜科:月见草,山桃草(windows壁纸“布兰奇芙蓉”就是它,其反折的萼片像距)。
- 野牡丹科:在野外可以通过它奇特的脉序辨识。
- 使君子科
牻(máng)牛儿苗目
它的孩子一定很健康——无患子目
霜叶红我家——无患子科
叶互生(无患子的叶近对生,原槭树科的成员对生),包含了原来的槭树科(现在成了一个属Acer)以及七叶树科。
代表物种:
原无患子科:荔枝、龙眼,均为食用假种皮的热带水果。
原槭树科:鸡爪槭(常见的枫树就是它)、 糖枫树 (Acer saccharum)就是加拿大国树(有一段时间我以为加拿大国旗上的是金缕梅科蕈树科的枫香树(雾)),其提取的枫糖是外国人常用的调味料。
那一天的鱿鱼,鱿鱼起来——芸香科
- 花椒属:羽状复叶,叶轴具窄翼(就目前我查到的资料,这种形状与单身复叶的那一坨并不同源,是叶轴边缘分生组织分化的,有利于加固羽状复叶的稳定并增大光合作用面积等等),分果裂为蓇葖果。
- 柑橘属,单生复叶(有意思的是,枳仍然为三出复叶,叶轴具狭翼)号称“水果家族”,有丧心病狂的杂交史:
四个原初成员:香橼(citron)、柚子(pomelo)、大翼橙(papeda) 和宽皮橘(mandarin)(大翼橙有时也不承认它“老祖”的身份,因为其水平基因转移行为不如其他三者多)通过不断杂交获得了当今常见的柑橘属成员的绝大部分:
我们熟悉的橙子(orange)其实是宽皮橘和柚子杂交出来的结果。
市面上比较常见的砂糖橘(tangerine)是宽皮橘和橙子杂交出来的结果。
西柚(grapefruit)其实是柚子和橙子的“孩子”。
青柠(lime)是柠檬(lemon)的“爸爸”。
甜橙与柚子结合成了葡萄柚。
酸橙与香橼结合出了柠檬。
注意:
- “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茱萸”并非本科的吴茱萸(王维老家在北方,吴茱萸分布在南方)。
- “淮南为橘,淮北为枳”就是扯淡,这俩是两个物种,当然它要是古今异义就不归生物学管了。
漆树科
其他
橄榄科
苦木科:臭椿,一般不吃,不好吃,倒是能入药(话说真的有不能入药的东西吗)。
楝科:香椿,能吃,好吃。
锦葵目
锦葵科
吞并了原来的椴树科,木棉科,梧桐科。
- 梧桐科:可可,种子制作巧克力。
- 椴树科:具星状毛,花序与一个大苞片贴生。
- 木棉科:“棉”是种皮的表皮毛,不是果皮演化(iPlant描述:“蒴果长圆形,钝,长10-15厘米,粗4.5-5厘米,密被灰白色长柔毛和星状柔毛;种子多数,倒卵形,光滑。”不知道这密被柔毛的种子光不光滑)。代表种:攀枝花(广州市市花,你枕头里面絮的忠实来源)、榴莲,蒴果假种皮可食用、招财树瓜栗、猴面包树。
- 锦葵科:各种麻(苘麻,洋麻,黄麻等等)、扶桑、木槿、木芙蓉,特点为单体雄蕊(不是合蕊柱!)与副萼。
其他
龙脑香科:多分布于热带,为热带雨林的指示物种,它的翅果(实为萼片来源)荣幸登上2025年联赛试题,不过据说水边的物种果实不具翅。植株一般很高,难以辨别高处的花叶形态。代表物种望天树、坡垒等。(注:本科有一个青梅,但是不是“青梅竹马”的那个青梅,此青梅乃蔷薇科的梅子,同时这也是望梅止渴的梅)
瑞香科:花多成花序,代表物种结香、沉香(其创伤后分泌的树脂位列中国四大名香之首)。
十字花目
蔬菜之家——十字花科
本科最醒目的特点是十字花冠以及四强雄蕊,注意:并不是所有的四瓣花都是十字花冠,十字花冠指的是十字花科花瓣不与花序轴对生的一类四瓣花,(不严谨地说:十字花冠是经历了四十五度扭转的四瓣花)关于本科的花冠、雄蕊、心皮演化机制众说纷纭。
两种十字花冠与四强雄蕊的形成理论:
二基数六轮K2+2C2*2A2+2*2G(2)(花冠与内轮雄蕊同是经历了分裂加倍)
四基数五轮K4C4A4+4-2G(2)(外轮雄蕊有两个退化消失)
其余特征:总状花序,二心皮合生呈侧膜胎座,但是有次生的假隔膜(胎座框),角果。子叶与胚根的排列有3种方式:子叶缘倚(直叠)、子叶背倚(横叠)和子叶对折(纵折)。
代表物种:常见蔬菜(菠菜、生菜、空心菜等除外)、紫罗兰、拟南芥。
- 拟南芥单倍体X=5,基因组为植物最小(排除杂七杂八的藻),故为优良的模式生物。
- 本科多具芥子油等辛辣性气体,但被菜粉蝶利用,作为产卵的选择对象,这是协同进化的例子。
- 萝卜甘蓝:曾经尝试杂交出一种茎叶像甘蓝,根像萝卜的异缘四倍体。沈银柱写的说是失败了,搞反了(茎叶萝卜,根甘蓝),刘祖洞写的是成功了。事实上确实没有搞反,但是还是未能投入市场。
- 本科的芸薹属虽然看似仅60余种,但奈何其亚种,变种极其之多,以至于难以发现其物种数目之少。现简略总结:
- 白菜:两亚种(结球的大白菜,与白菜)白菜有许多变种如普通白菜、菜心、菜薹、白菜型油菜等。
- 芥菜:变种有大头菜、榨菜、芥菜型油菜等。
- 甘蓝:原变种是野甘蓝(卷心菜,包菜),还有结球甘蓝(包菜)、花椰菜、青花菜(与花椰菜一样食用花序轴)、羽衣甘蓝(观赏物种)等变种。
其他
- 番木瓜科:侧膜胎座,假种皮可食用。植株与木瓜相去甚远。
- 旱金莲科:蔓生藤本,但是叶子像莲。俗称马蹄。
- 白花菜科:和十字花科相像,但是大多有雌蕊柄或雌雄蕊柄。
超菊类分支基部类群
注:下面两目在William Baker(2023)的研究中放入了超蔷薇类基部类群。
檀香目
桑寄生科
- 子房下位,花具副萼;无种皮,具胚乳,靠鸟传播。
- 众多教材都没有提桑寄生能否寄生桑科植物。
其他
檀香科:包括了之前的槲寄生科。
蛇菰科:像菌子。
石竹目
38个科的巨目
蓼科
基生胎座,直立胚珠,周韧维管束(大黄,酸模),有托叶鞘,瘦果(马炜梁因为其3心皮合生而认为是坚果)。
代表物种:荞麦、何首乌、蓼蓝、拳参、大黄、酸模、荭草、羊蹄、虎杖。
- 荞麦与其他“麦”的区别之一是荞麦虫媒,为优良的蜜源植物。
苋科
包括了之前的藜科。胞果,基生胎座式,弯生胚珠。
原藜科代表物种:甜菜、琐琐、扫帚菜、菠菜。
原苋科代表物种:牛膝、鸡冠花、青葙。
- 原藜科特征:叶具粉(干瘪的泡状毛)。
- 原苋科特征:萼片膜质。
- 马炜梁称原苋科的果为蒴果周裂,这与胞果的定义(种子1,不开裂,果皮与种皮疏松结合)大相径庭,所以将苋科的果实简单地归为胞果是存疑的(诸如鸡冠花等苋科的果实都是种子多数且开裂的)。
石竹科
叶对生,基部常联合,特立中央胎座之基生胎座式,花瓣常具爪。
代表物种:石竹、康乃馨(香石竹)、繁缕、孩儿参、王不留行、剪秋罗。
- 繁缕的萼片离生,花瓣2裂,与石竹差异很大。
仙人掌科
雄蕊多数,子房下位,侧膜胎座,浆果。
代表物种:仙人掌、金琥、昙花、火龙果。
- 昙花的“叶”为叶状茎。
- 火龙果虽然胚珠多到无法分辨其胎座式,但是仍然为侧膜胎座。
其他
柽柳科:
番杏科:多肉。
落葵科:
商陆科:有毒,之前大学生路边捡人参吃中毒没死的罪魁祸首就是美国商陆。
白花丹科:
马齿苋科:萼片2,种属之间差异巨大。
紫茉莉科:叶子花(三角梅,簕杜鹃)有3紫色苞片包裹。
菊类分支基部类群
山茱萸目
山茱萸科
代表物种:山茱萸、草茱萸、四照花、八角枫等。
- 一般有奇特的脉序:二级叶脉为平行的弧线。
- 四照花等的白色“花瓣”为苞片,内为头状花序。
- (顺带一提前文所述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茱萸”指的就是本科下的山茱萸)。
绣球科
叶对生
代表物种:绣球、溲疏等。
其他
蓝果树科:珙桐(鸽子树,“鸽子翅膀”是珙桐的苞片),喜树(果子像小小的香蕉)。
拼好目——杜鹃花目
从克朗奎斯特的五桠果亚纲中拼拼凑凑得到的一个目。共同特征为叶缘具山茶型齿(柿树科:我看未必!)。
报春花科
包含了紫金牛科,特征为特立中央胎座至基生胎座式,雄蕊与花瓣对生且联合。
代表物种:报春、点地梅、珍珠菜、过路黄、仙客来、紫金牛等。
山茶科
代表物种:山茶,木荷,紫茎等。
- 其理论模式属茶属Thea翻译自闽南土话,但它是异名,故无法发现,更多请见多识植物百科
- 茶花指的是山茶或南山茶的花,多重瓣,多体雄蕊,花无柄。
- 红茶、绿茶都是一个物种,但普洱茶是茶的一个变种。
- 印度,斯里兰卡的茶叶出口量超过我国。
- 木荷是著名的防火植物,其种子具翅,经过火烧后方可萌发,是火对植物有利影响的一个典例。
杜鹃花科
包括了水晶兰科、鹿蹄草科、岩高兰科。
特征:逆二轮雄蕊。本科有两个明显的类群:杜鹃花类,子房上位,常为蒴果;乌饭树类,子房半下位至下位,常为浆果。
代表物种:杜鹃(映山红)、丁香杜鹃(满山红)、蓝莓、南烛、吊钟花、马醉木等。
- 模式属Erica欧石南属不是石楠(蔷薇科)。
- 我国闻名世界的三大名花:报春,龙胆,杜鹃(大抵其余在国内更出名吧)。
- 杜鹃花近轴花瓣有吸引传粉昆虫的指示斑。
柿树科
详见osm已有的另一页面柿树科
其他
猕猴桃科:果、叶被毛,花药丁字形着生,富含维C。
山矾科:重叠芽,子房下位,萼裂片宿。代表物种有白檀、老鼠矢等。
安息香科:原野茉莉科。据说和山矾科很像。代表物种秤锤树。
凤仙花科:花两侧对称,常有距。
岩梅科
花荵科:本科的天蓝绣球属(Phlox)实为福禄考属,跟绣球还是不怎么像的。
瓶子草科:捕虫植物。但曾以为与其近缘的猪笼草科、膏茅菜科均移到石竹目中。
五列木科:包括了山茶科的柃、厚皮香、红淡比、杨桐等属,但在克朗奎斯特系统中已经有这个科了。
真菊类分支-唇形类植物
真菊类分支-桔梗类植物
附带本站界面:APG 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