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因素的分类

来自osm&bio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一、交配前障碍:阻碍配子向异种个体转移的特征

A. 生态隔离:潜在配偶无法相遇

  1. 时间隔离:物种在不同季节或昼夜时段繁殖
  2. 生境隔离:物种在不同栖息地进行交配繁殖
  3. 分化种群间的迁移个体存活时间不足以完成杂交繁殖

B. 潜在配偶相遇但不交配

  1. 动物中的性选择隔离:个体偏好与本物种成员交配
  2. 植物中的传粉者隔离:传粉媒介不在物种间传递花粉

二、交配后合子形成前障碍:完成交配但未形成受精卵

A. 机械隔离:两性生殖器官结构不匹配

B. 交配行为隔离:雌性无法被异种雄性有效刺激

C. 配子隔离:受精过程失败

三、合子后障碍:形成杂种但适应性降低

A. 外源性障碍:因环境因素导致杂种低适应度

  1. 生态不可存活:杂种难以适应双亲栖息环境
  2. 行为不育性:杂种在获取配偶方面成功率低

B. 内源性障碍:杂种低适应度与环境无关

  1. 杂种不可存活:遗传不兼容导致存活率下降
  2. 杂种不育性:可育配子生成能力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