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细胞因子和细胞因子受体”的源代码
←
细胞因子和细胞因子受体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该页面: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该用户组的用户执行:
用户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导言:推荐阅读《医学免疫学》 === 绪论 === 细胞因子(cytokine)是由组织细胞分泌的在细胞间发挥相互调控作用的的一类小分子蛋白质。分泌细胞因子的主力军是免疫细胞。最早发现的细胞因子是干扰素(1957) === 细胞因子的基本特征 === * 小分子可溶蛋白,多糖基化。多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发挥生物学作用 * 作用高效,活性范围在pmol级 * 可诱导,并且通常收到自身负反馈调节。 * 半衰期短 半衰期短导致细胞因子通常通过旁分泌/自分泌途径作用到靶细胞。但也有特例,比如MΦ细胞(即巨噬细胞)分泌TNF-α。 === 细胞因子的分类 === ====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 ==== 顾名思义 inter+leuk+in 在白细胞之间介导作用的蛋白。即由白细胞产生又作用于白细胞的细胞因子。从IL1开始命名,现在有已知生物学活性的IL已经命名到了IL38<ref>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1882-020-00937-1</ref> ==== 集落刺激因子(colony-stimulating factor,CSF) ==== 是指能够刺激多能造血干细胞和造血祖细胞继续分化&增殖的细胞因子。为什么叫集落刺激因子可以参见[[脾集落生成实验]]。 常见的包括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红细胞生成素EPO,干细胞因子SCF,血小板生成素TPO IL-3也被认为可以诱导早期造血祖细胞的分化增殖。<ref>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jcp.1041240203</ref> ==== 干扰素(interferon IFN) ==== 一类可以干扰病毒复制的因子总称。按照结构特征和生物学活性可分为I,II和III型。人体内存在的 I 型干扰素为 IFN-α、β、ε、κ和ω,主要来自于受感染的细胞,也是我们常在教科书上看到的。II型有且仅有IFN-γ,为多蛋白复合体,来自活化的T细胞和NK细胞。III型为IFN-λ1、2、3和4,来自于树突细胞,效力不高,但是在上皮细胞抗病毒感染中起作用。 * IFN-γ可以被活化Th细胞分泌来激活Th细胞,换句话说它正反馈激活T helper cell * I型干扰素都只有一个外显子,是真核生物非断裂基因的典型。 ** 这个你可以理解为病毒基因一般无内含子,故病毒可能存在某些途径,通过抑制真核细胞内含子剪接的方式来抑制细胞其他成分表达,从而促进自身基因表达。而I型IFN作为感染细胞发出的哨兵肯定要适应这种变化。(以上都是我意淫的,没考证) ==== 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家族 ==== 生长因子类 趋化因子类 细胞因子受体 I型和II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家族 IL-17受体家族 趋化因子受体家族 === 待补充 ===
返回
细胞因子和细胞因子受体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创建账号
登录
命名空间
页面
讨论
大陆简体
查看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MediaWiki帮助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