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促离子谷氨酸受体:修订历史
查看该页面的日志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筛选修订
展开
折叠
截止日期:
标签
筛选:
wikieditor(隐藏的标签)
可视化编辑
可视化编辑:已切换
回退
已被回退
手工回退
撤销
新重定向
替换
清空
反选
显示版本
差异选择:选中要对比的修订的单选按钮,然后按Enter键或下面的按钮。
说明:
(当前)
=与最后修订的差异,
(之前)
=与上个修订的差异,
小
=小编辑。
2025年2月5日 (星期三)
当前
之前
12:03
2025年2月5日 (三) 12:03
长河
留言
贡献
60,585字节
−89
无编辑摘要
标签
:
可视化编辑
2025年2月4日 (星期二)
当前
之前
15:44
2025年2月4日 (二) 15:44
长河
留言
贡献
60,674字节
+60,674
创建页面,内容为“== 16.1 简介 == 大脑中每十个突触中就有九个是兴奋性的 (Braitenberg 和 Schuz, 1998)。 位于这些突触中的谷氨酸受体离子通道 (iGluR) 是大脑快速信号传导的基石。它们将突触末端释放的谷氨酸转化为宿主神经元的去极化。某些 iGluR 参与活动依赖性可塑性,被认为是学习和记忆的基础。 iGluRs 遍布整个神经系统,表明谷氨酸能系统与多种神经和发育障碍有关…”
标签
:
可视化编辑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创建账号
登录
命名空间
页面
讨论
大陆简体
查看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MediaWiki帮助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Atom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