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趾整理:修订间差异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无编辑摘要 |
Herbert West(留言 | 贡献) 小无编辑摘要 |
||
(未显示7个用户的15个中间版本) | |||
第3行: | 第3行: | ||
!名称 | !名称 | ||
!英文 | !英文 | ||
! | !模式图 | ||
!介绍 | !介绍 | ||
!物种 | !物种 | ||
第12行: | 第12行: | ||
|不等趾(离趾足) | |不等趾(离趾足) | ||
|anisodactyl | |anisodactyl | ||
| | |[[文件:不等趾.png|132x132像素]] | ||
|总共有四个脚趾,第一个脚趾的方向朝后,其余三个脚趾指向前方。 | |总共有四个脚趾,第一个脚趾的方向朝后,其余三个脚趾指向前方。 | ||
|雀形目(麻雀):1与3等长,1能灵活转动。 | |鸡形目 | ||
雀形目(麻雀):1与3等长,1能灵活转动。 | |||
鸽形目(鸽子):四趾在同一平面上。 | 鸽形目(鸽子):四趾在同一平面上。 | ||
第23行: | 第24行: | ||
|对趾足(对生趾) | |对趾足(对生趾) | ||
|zygodactyl | |zygodactyl | ||
| | |[[文件:对趾足.png|133x133像素]] | ||
|总共有四个脚趾,其中第四个脚趾与第一个脚趾一起向后。 | |总共有四个脚趾,其中第四个脚趾与第一个脚趾一起向后。 | ||
|鹃形目(杜鹃) | |鹃形目(杜鹃) | ||
第38行: | 第39行: | ||
|异趾足 | |异趾足 | ||
|heterodactyl | |heterodactyl | ||
| | |[[文件:异趾足.png|147x147像素]] | ||
|总共有四个脚趾,其中第二个脚趾与第一个脚趾一起向后。 | |总共有四个脚趾,其中第二个脚趾与第一个脚趾一起向后。 | ||
|咬鹃目(红头咬鹃) | |咬鹃目(红头咬鹃) | ||
第45行: | 第46行: | ||
|并趾足 | |并趾足 | ||
|syndactyl | |syndactyl | ||
| | | [[文件:并趾足.png]] | ||
| | |总共有四个脚趾,第一个脚趾一起向后,向前的三个趾在基部有愈合。 | ||
|佛法僧目(翠鸟):第二和第三个脚趾相连。 | |佛法僧目(翠鸟):第二和第三个脚趾相连。 | ||
第54行: | 第55行: | ||
|前趾型 | |前趾型 | ||
|pamprodactyl | |pamprodactyl | ||
| | |[[文件:前趾型.png|108x108像素]] | ||
|总共有四个脚趾,四趾朝前。 | |总共有四个脚趾,四趾朝前。 | ||
|雨燕目(雨燕) | |雨燕目(雨燕) | ||
第61行: | 第62行: | ||
部分鹦形目 | 部分鹦形目 | ||
蜂鸟目 | |||
|抓住岩壁的表面。 | |抓住岩壁的表面。 | ||
|- | |- | ||
第67行: | 第70行: | ||
|三趾型 | |三趾型 | ||
|tridactyl | |tridactyl | ||
| | |[[文件:三趾型.png|121x121像素]] | ||
|没有第一趾,用于奔跑,行走。 | |没有第一趾,用于奔跑,行走。 | ||
|三趾鹑科 | |三趾鹑科 | ||
第78行: | 第81行: | ||
|二趾型 | |二趾型 | ||
|didactyl | |didactyl | ||
| | |[[文件:二趾型.png|140x140像素]] | ||
|没有第一趾和第二趾,用于奔跑。 | |没有第一趾和第二趾,用于奔跑。 | ||
| | |鸵鸟目(非洲鸵鸟) | ||
|用于奔跑。 | |用于奔跑。 | ||
|- | |- | ||
|猛禽趾型 | |猛禽趾型 | ||
|ectropodactyl | |ectropodactyl | ||
| | |[[文件:猛禽趾型.png|100x100像素]] | ||
|猛禽用于抓捕猎物。 | |猛禽用于抓捕猎物。 | ||
|猛禽 | |猛禽 | ||
第92行: | 第95行: | ||
|象牙喙啄木鸟趾型 | |象牙喙啄木鸟趾型 | ||
| - | | - | ||
| | |[[文件:象牙喙啄木鸟趾型.png|100x100像素]] | ||
|象牙喙啄木鸟特有(3-4 趾)。 | |象牙喙啄木鸟特有(3-4 趾)。 | ||
|象牙喙啄木鸟 | |象牙喙啄木鸟 | ||
第99行: | 第102行: | ||
|对称侧握趾型 | |对称侧握趾型 | ||
|symmetrically opposed grip | |symmetrically opposed grip | ||
| | |[[文件:对称侧握趾型.png|100x100像素]] | ||
| - | | - | ||
|部分雨燕。 | |部分雨燕。 | ||
第108行: | 第111行: | ||
|蹼足 | |蹼足 | ||
|palmate | |palmate | ||
| | |[[文件:蹼足.png|136x136像素]] | ||
|第一趾游离,第二、三、四趾间有蹼相连(到趾尖)。 | |第一趾游离,第二、三、四趾间有蹼相连(到趾尖)。 | ||
|鸻形目鸥亚目(海鸥):凹蹼足,蹼的中央有凹陷。 | |鸻形目鸥亚目(海鸥):凹蹼足,蹼的中央有凹陷。 | ||
第117行: | 第120行: | ||
|全蹼足 | |全蹼足 | ||
|totipalmate | |totipalmate | ||
| | |[[文件:全蹼足.png|121x121像素]] | ||
|第一、二、三、四趾间有蹼相连。 | |第一、二、三、四趾间有蹼相连。 | ||
|鹈形目(鹈鹕) | |鹈形目(鹈鹕) | ||
鲣鸟目(鸬鹚、军舰鸟) | |||
| - | | - | ||
|- | |- | ||
|半蹼足 | |半蹼足 | ||
(涉足) | |||
|semipalmate | |semipalmate | ||
| | |[[文件:半蹼足.png|140x140像素]] | ||
|和蹼足相比蹼只到一半,第一趾游离,第二、三、四趾间有蹼相连(不到趾尖,微微有蹼)。 | |和蹼足相比蹼只到一半,第一趾游离,第二、三、四趾间有蹼相连(不到趾尖,微微有蹼)。 | ||
|鹳形目(鹭) | |鹳形目(鹭) | ||
第133行: | 第138行: | ||
|瓣蹼足 | |瓣蹼足 | ||
|lobate | |lobate | ||
| | |[[文件:瓣蹼足.png|138x138像素]] | ||
| | |第二、三、四趾每一趾上有蹼,但是蹼之间不相连。 | ||
|䴙䴘目(小䴙䴘) | |䴙䴘目(小䴙䴘) | ||
第150行: | 第155行: | ||
*鹳形目四趾在同一平面,鹤形目四趾不在同一平面(第一趾较高)。 | *鹳形目四趾在同一平面,鹤形目四趾不在同一平面(第一趾较高)。 | ||
*鹳的中趾爪内不具有栉状突。 | *鹳的中趾爪内不具有栉状突。 | ||
*鹱形目不具第一趾,第二、三、四趾间有蹼相连(全蹼)。<ref name=":0" /><ref name=":1" /> | *鹱形目不具第一趾,第二、三、四趾间有蹼相连(全蹼)。 | ||
<references /> | *䴙䴘目第一趾在侧面,较短,且有瓣蹼。<ref name=":0" /><ref name=":1" /> | ||
<references />鼠鸟目的前趾型是后趾转出来的。 |
2025年4月7日 (一) 11:21的最新版本
鸟的趾总结表
名称 | 英文 | 模式图 | 介绍 | 物种 | 用途 |
---|---|---|---|---|---|
常态足 | |||||
不等趾(离趾足) | anisodactyl | ![]() |
总共有四个脚趾,第一个脚趾的方向朝后,其余三个脚趾指向前方。 | 鸡形目
雀形目(麻雀):1与3等长,1能灵活转动。 鸽形目(鸽子):四趾在同一平面上。 隼形目及鹰形目(鹰):外趾可以后翻,和许多其他鸟类。 |
基本生活,栖息于树枝上,通常1趾力量较大。 |
对趾足(对生趾) | zygodactyl | ![]() |
总共有四个脚趾,其中第四个脚趾与第一个脚趾一起向后。 | 鹃形目(杜鹃)
鴷形目(啄木鸟) 鹦形目(鹦鹉) 鸮形目(猫头鹰):趾可以活动,通常以对趾足排列。 |
如同啄木鸟一样在树上停留,攀援样停留。 |
非常态足 | |||||
异趾足 | heterodactyl | ![]() |
总共有四个脚趾,其中第二个脚趾与第一个脚趾一起向后。 | 咬鹃目(红头咬鹃) | 如同咬鹃一样在树上停留。 |
并趾足 | syndactyl | 创建缩略图出错:无法将缩略图保存到目标位置 | 总共有四个脚趾,第一个脚趾一起向后,向前的三个趾在基部有愈合。 | 佛法僧目(翠鸟):第二和第三个脚趾相连。
夜鹰目(夜鹰):向前三趾以微蹼相连或多少有些合并,中趾特别长。 |
- |
前趾型 | pamprodactyl | ![]() |
总共有四个脚趾,四趾朝前。 | 雨燕目(雨燕)
鼠鸟目(鼠鸟) 部分鹦形目 蜂鸟目 |
抓住岩壁的表面。 |
其他 | |||||
三趾型 | tridactyl | ![]() |
没有第一趾,用于奔跑,行走。 | 三趾鹑科
鸨科 南美三趾鸵鸟 |
用于奔跑,行走。 |
二趾型 | didactyl | ![]() |
没有第一趾和第二趾,用于奔跑。 | 鸵鸟目(非洲鸵鸟) | 用于奔跑。 |
猛禽趾型 | ectropodactyl | ![]() |
猛禽用于抓捕猎物。 | 猛禽 | 用于抓捕猎物。 |
象牙喙啄木鸟趾型 | - | ![]() |
象牙喙啄木鸟特有(3-4 趾)。 | 象牙喙啄木鸟 | - |
对称侧握趾型 | symmetrically opposed grip | ![]() |
- | 部分雨燕。 | - |
蹼 | |||||
蹼足 | palmate | ![]() |
第一趾游离,第二、三、四趾间有蹼相连(到趾尖)。 | 鸻形目鸥亚目(海鸥):凹蹼足,蹼的中央有凹陷。
雁形目(绿头鸭) |
- |
全蹼足 | totipalmate | ![]() |
第一、二、三、四趾间有蹼相连。 | 鹈形目(鹈鹕)
鲣鸟目(鸬鹚、军舰鸟) |
- |
半蹼足
(涉足) |
semipalmate | ![]() |
和蹼足相比蹼只到一半,第一趾游离,第二、三、四趾间有蹼相连(不到趾尖,微微有蹼)。 | 鹳形目(鹭)
鹤形目(丹顶鹤)(部分不具蹼) |
- |
瓣蹼足 | lobate | ![]() |
第二、三、四趾每一趾上有蹼,但是蹼之间不相连。 | 䴙䴘目(小䴙䴘)
鹤形目秧鸡科骨顶鸡属(蹼鸡) |
- |
注意
- 栖息于树上的鸟类常以不等趾排列,通常1趾力量较大,或以对生趾排列。
- 栖息于陆地上和水上的鸟类,通常以不等趾排列,1趾退化或简化。
- 不同的类型脚趾的开度也不同。
- 几维鸟4趾,3前1后,(第一趾过分的小 www),平胸总目一般为2-3趾。
- 鹳形目四趾在同一平面,鹤形目四趾不在同一平面(第一趾较高)。
- 鹳的中趾爪内不具有栉状突。
- 鹱形目不具第一趾,第二、三、四趾间有蹼相连(全蹼)。
- 䴙䴘目第一趾在侧面,较短,且有瓣蹼。[1][2]
鼠鸟目的前趾型是后趾转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