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人名结构整理:修订间差异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无编辑摘要 |
JonathanKenobiA(留言 | 贡献) 小无编辑摘要 |
||
(未显示另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 |||
第182行: | 第182行: | ||
|塞尔托利氏细胞 | |塞尔托利氏细胞 | ||
|Sertoli's cell | |Sertoli's cell | ||
| | |即睾丸支持细胞,又名为塞托利细胞或塞透力细胞,是曲细精管一部分的睾丸的营养细胞。它是由促滤泡成熟激素(FSH)所启动,并在其细胞膜上有促滤泡成熟激素受体(FSHR)。塞尔托利氏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在精子发生过程中哺育成长中的精子细胞。因此,它亦被称为“母细胞”(不同于精母细胞)。它亦提供了分泌及结构性的支撑。塞尔托利氏细胞之间的连接形成了血睾屏障,血睾屏障是一个结构分隔睾丸空隙血液区及精细管内的向管腔区。塞尔托利氏细胞控制养份、激素及其他化合物进出睾丸的细管,且令向管腔区成为高度免疫的位点。它亦负责确立及维持精原细胞的干细胞利基,以确保精子的更新及精原细胞在精子生成的过程中逐步分裂为成熟的生殖细胞,而最终为放出精子。 | ||
|- | |- | ||
|22 | |22 | ||
第287行: | 第287行: | ||
|斯氏小体 | |斯氏小体 | ||
|corpuscles of Stannius | |corpuscles of Stannius | ||
| | |硬骨鱼辐鳍亚纲鱼类特有,它埋在中肾的后部或附着在中肾管壁,在发生上来自前肾管的突起。绝大多数的真骨鱼类具有一对,而<u>鱼致</u>(这是一个字)鱼(即全骨总目弓鳍鱼)具有40~50个。在大的鲑鱼中此结构的直径可达5mm。其功能可能是产生降钙素以降低组织液中钙的浓度。另有研究证实,斯氏小体内含有肾素,它能促使血管紧张素的生成,后者能调节机体保钠的作用,还可提高血压。 | ||
|- | |- | ||
|43 | |43 |
2024年11月14日 (四) 22:11的最新版本
无脊椎动物人名结构
序号 | 中文 | 英文 | 解释 |
---|---|---|---|
1 | 劳氏管 | Laurer's canal | 吸虫纲雌性生殖系统中的一种结构,一端与输卵管相接,一端开口于体背,其功能有人认为是排出多余卵黄或精子,也有人认为它是退化的阴道,还有人认为可能是交配器官。 |
2 | 梅氏腺 | Mehlis' gland | 吸虫纲和绦虫纲成卵腔附近有一群单细胞腺体,分泌物一部分参与卵壳形成,另一部分可能具有一定的润滑作用。任淑仙《无脊椎动物学》中说还有刺激卵黄物质释放和活化精子的功能 |
3 | 鲍雅诺氏器 | organ of Bojanus | 即软体动物门双壳纲的一对肾(kidney)。后肾管特化形成的排泄器官。 |
4 | 凯伯尔氏器 | Keber's organ | 即围心腔腺(cardiocoelom gland)。位于围心腔的前壁,为一团分支的腺体,由扁平上皮细胞及结缔组织组成,其中富含血液,可收集代谢产物,排入围心腔,经肾排出体外。 |
5 | 马氏管 | Malpigian tubules | 螯肢亚门、多足亚门、六足亚门的排泄器官,由一系列盲管组成,着生在中肠和后肠交界处,能吸收体腔血液中的代谢废物排入后肠,经肛门排出体外。但需要注意的是,蛛形纲的马氏管来源于内胚层(中肠后部伸出),而六足亚门与多足亚门的马氏管来源于外胚层(后肠伸出),且六足亚门与多足亚门的马氏管可能不同源。 |
6 | 江氏器 | Johnston's organ | 存在于多种昆虫触角梗节内的听觉器官。 |
7 | 杜氏腺 | Dufour's gland | 蚂蚁中的一种外分泌腺,是一种小腺体,开口于螯针基部靠近毒腺出口处,它所分泌的化学信息物质至少与很多种蚂蚁的报警、招募和性吸引有关,这些通讯功能显然是膜翅目昆虫(包括蜂类)得以生存和进化的基本条件,尤其是蚁科。 |
8 | 森氏细胞 | Semper's cell | 昆虫小眼角膜下方的细胞,后来产生晶锥。 |
9 | 帖氏体 | Tidmann's body | 棘皮动物中一种不规则腺体,位于水管系统的环水管上,可生成变形吞噬细胞,4~5对。 |
10 | 波氏囊 | Polian's vesciles | 同样位于水管系统的环水管上,可调节棘皮动物中水管系内的水压,1~5个。 |
11 | 居维尓氏器 | Cuvierian organ | 海参泄殖腔附近的一种防御器官,为白色或淡红色的盲管,开口于呼吸树的基部或者泄殖腔。受刺激时,居维尔氏器、呼吸树等器官可以从肛门射出,抵抗和缠绕敌害。 |
12 | 亚里士多德提灯 | Aristotle lantern | 棘皮动物门海胆纲的口腔内由骨板、齿及肌肉骨板组成结构复杂的咀嚼器。 |
13 | 斯特瓦德氏器 | Stewald's organ | 棘皮动物海星纲的内鳃。 |
脊索动物人名结构
序号 | 中文 | 英文 | 解释 |
---|---|---|---|
1 | 居维叶氏管 | ductus of Cuvier | 文昌鱼的总主静脉(鲨鱼的总主静脉也是这个名字),为一对横行的直管。左、右前主静脉和后主静脉的血液汇流至此。 |
2 | 哈氏窝 | Hatscheks pit | 文昌鱼口笠内背中央纵行沟的前端的一个窝状结构。免疫细胞化学和电镜结构证明其与脊椎动物脑下垂体同源。哈氏窝上皮细胞产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具有原始激素调控功能。 |
3 | 亨氏结 | Hensen's node | 鸡胚胎发育时的结构(但不止鸟类有,哺乳类也有)。上胚层后部细胞向中间迁移,使中央部分加厚形成原条(primitive streak),原条逐渐向前延伸,其最前端细胞变得更为密集,称为亨氏结。具有神经诱导的能力。心脏祖细胞在亨氏结下面定位,以后发育成心脏。 |
4 | 哈佛氏系统 | Harversian system | 由哈佛氏管和哈佛氏骨板组成。骨密质由排列规则的骨板和骨细胞构成。骨板围绕血管和神经呈同心圆排列,形成哈佛氏管和哈佛氏骨板。 |
5 | 福克曼氏管 | Volkmann tube | 福克曼氏管把纵向的哈佛氏管横向连接起来,并深入哈佛氏管内以营养哈佛氏系统。 |
6 | 夏贝氏纤维 | Sharpey's fiber | 亦称贯通纤维(perforating fiber),是骨外膜内的胶原纤维穿入骨组织,使骨外膜连接到骨上的一种胶原纤维。 |
7 | 麦氏软骨 | Meckel's cartilage | 软骨鱼的第一咽弓,腭方软骨与麦氏软骨分别构成初生颌的上下颌。以后初生颌被次生颌取代,麦氏软骨演化为关节骨,在哺乳类中演化为锤骨。 |
8 | 拉克氏囊 | Rathke's pouch | 原肠胚前端外胚层突出的拉克氏囊形成脑下垂体前叶(即腺垂体),体壁外胚层发育而来。脑下垂体后叶(即神经垂体)是由间脑底部向下突出形成,神经管外胚层发育而来,在发生上和前叶具有不同来源。 |
9 | 法特氏壶腹 | ampulla of Vater | 胆总管入十二指肠的开口处称法特氏壶腹。 |
10 | 勃氏腺 | Brunner gland | 即十二指肠腺(duodenal gland)。位于十二指肠黏膜下层,分泌黏蛋白的碱性液体,黏稠度很高,其主要作用是保护十二指肠黏膜上皮,使之免受胃酸侵蚀。 |
11 | 李氏腺 | Lieberkühn crypt | 即小肠腺(small intestinal gland)。分布于整个小肠的粘膜层内,其分泌液为小肠液的主要部分。 |
12 | 包曼氏囊 | Bowman's capsule | 即肾球囊(renal capsule)。是肾小管的起始部,类似一只双层壁的杯子包在血管球外面。与毛细血管紧相贴附的内壁称脏层,其外壁称壁层,内外两层之间的裂隙称囊腔,通肾小管。 |
13 | 亨氏袢 | Henle's loop | 即髓袢(medullary loop)。髓袢在髓质中形成“U”形弯曲,分为细部和粗部两段。细部接连近曲小管,从皮质向髓质延伸,管径较粗;粗部从髓质又折回皮质,管腔较大。 |
14 | 吴氏体 | Wolffian body | 即中肾(mesonephros),指羊膜类胚胎时期在前肾之后依次出现的肾,位于体腔中部;在非羊膜类中肾称后位肾,为无羊膜类成体的肾,位于体腔中部和后部,相当于前肾后面的全肾其余部分,也就是说相当于羊膜类形成中肾和后肾的部位。 |
15 | 吴氏管 | Wolffian duct | 即中肾管(mesonephric duct)。形成中肾时,原来的前肾管纵分为两管,一为吴氏管,另一为牟勒氏管,这种情况见于软骨鱼和有尾两栖类,其他大多数脊椎动物的前肾管并不纵裂为二,待前肾退化时,前肾管即转为中肾管。牟勒氏管是由靠近中肾腹外侧部的腹膜内陷宝卷形成。吴氏管在无羊膜类雌性中司输尿作用,在雄性兼有输尿和输精的功能。待后肾发生后,吴氏管失去了导尿功能,在雄性完全成为输精管,在雌性即退化。 |
16 | 牟勒氏管 | Müllerian duct | 即中肾旁管(paramesonephrie duct)。在雌体,牟勒氏管成为输卵管,雄体中则消失或成退化状态残存。一些雄性两栖类(如蟾蜍)保留着呈退化状态的输卵管,经人工切除双侧精巢后,发育成为具有功能的雌性生殖管,与比德尔氏器发育而来的卵巢相接。在雄鲨,每一条中肾管(输精管)基部的精子囊,实际上是牟勒氏管后端的残余部。在雄性哺乳类,睾丸附件是牟勒氏管前部的残余;雄性子宫代表着牟勒氏管愈合了的后端的残余。 |
17 | 莱氏腺 | Leydig's gland | 软骨鱼的雄性个体,后位肾前端细窄,其中完全被迂回盘旋的输精管所占据,已完全失去泌尿功能,称为莱氏腺。 |
18 | 加特纳氏管 | Gartner's duct | 即卵巢冠纵管(longitudinal duct of epoophoron)。羊膜类后肾形成后,雌性的吴氏管退化形成的结构。其位置较靠近输卵管,并与之平行,与男性的附睾管相当。 |
19 | 比德尔氏器(毕氏器) | Bidder's organ | 蟾蜍和南美短头蟾的一些种类,雄性的生殖腺前端具有一黄褐色圆形结构,称为比德尔氏器。相当于残余的卵巢,在手术去势后其可发育为有功能的卵巢并产生后代。尚无证据证明其为内分泌腺。 |
20 | 莱迪希氏细胞 | Leydig's cell | 即睾丸间质细胞。曲细精管之间的结缔组织,能合成雄性激素睾丸酮,促进生殖器官的正常发育,并促进副性征的出现。 |
21 | 塞尔托利氏细胞 | Sertoli's cell | 即睾丸支持细胞,又名为塞托利细胞或塞透力细胞,是曲细精管一部分的睾丸的营养细胞。它是由促滤泡成熟激素(FSH)所启动,并在其细胞膜上有促滤泡成熟激素受体(FSHR)。塞尔托利氏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在精子发生过程中哺育成长中的精子细胞。因此,它亦被称为“母细胞”(不同于精母细胞)。它亦提供了分泌及结构性的支撑。塞尔托利氏细胞之间的连接形成了血睾屏障,血睾屏障是一个结构分隔睾丸空隙血液区及精细管内的向管腔区。塞尔托利氏细胞控制养份、激素及其他化合物进出睾丸的细管,且令向管腔区成为高度免疫的位点。它亦负责确立及维持精原细胞的干细胞利基,以确保精子的更新及精原细胞在精子生成的过程中逐步分裂为成熟的生殖细胞,而最终为放出精子。 |
22 | 库伯氏腺 | Cowper's gland | 即尿道球腺(bulbourethral gland)。位于尿道背壁前列腺的后方,腺表面被球海绵体肌所覆盖。在交配时,尿道球腺首先分泌,其分泌物呈碱性,起着冲洗阴道、中和阴道内的酸性液的作用,有利于精子的存活。 |
23 | 弗氏管 | Fallopian tube | 哺乳动物中牟勒氏管分化成靠前部的弗氏管、输卵管和靠后部的子宫、阴道。 |
24 | 法氏囊 | bursa of Fabricius | 即腔上囊。幼鸟在泄殖腔背面有一个盲囊开口于泄殖腔,鸟类特有的一个中心淋巴器官,能产生具有免疫功能的B淋巴细胞。鸡的腔上囊呈球形,鸭的呈指状。随着性成熟,腔上囊逐渐退化。腔上囊可被作为鉴定鸟类年龄的一种指标,在鸡形目鸟类已广泛应用。 |
25 | 潘氏孔 | foramen of Panizza | 鳄类的心室已完全分隔,但在左右体动脉基部尚有一潘氏孔相通连。 |
26 | 波氏导管 | ductus of Botallus | 有尾两栖类联系肺动脉与体动脉的动脉导管。 |
27 | 孟氏孔 | foramen of Monro | 即室间孔(interventricular foramen),大脑半球的第一、二脑室共同以室间孔通到第三脑室(间脑室)。 |
28 | 克氏终球 | Krause end bulb | 哺乳类特有温度感受器。形状为球形、卵圆形或叶片状。位于真皮乳头内,一般是2~3个在一起,受一个独立的神经元支配,感受冷觉。 |
29 | 卢氏小体 | Ruffinis' corpuscle | 哺乳类特有温度感受器。形状为球形、卵圆形或叶片状。位于皮肤深层,由无髓神经纤维末梢的长形线团和包在外围的坚韧的结缔组织被囊构成,感受热刺激。姚泰《生理学》上说还有触-压觉感受器的功能。 |
30 | 麦氏小体 | Merkel's corpuscle | 即触盘。是感觉神经纤维进入表皮的基底层,发出许多小支,每一支的末端形成凹形的盘状,托附着特化的上皮细胞,形成触盘,感觉触觉刺激。 |
31 | 迈氏小体 | Meisner's corpuscle | 即触觉小体。仅出现于哺乳类中的灵长类。小体呈圆柱形,长轴与皮肤表面垂直,位于真皮乳头处,感受触觉。 |
32 | 帕氏小体 | Pacinian corpuscle | 即环层小体。广泛分布于手指、趾、掌侧的真皮深层,以及腹膜、肠系膜、外生殖器、乳头、骨膜、韧带、关节囊、血管周围等处,神经末梢周围包有一条棍状圆柱体,外围是扁平细胞与少量纤维组成多层板层样背囊,有感觉压力和振动刺激的功能。 |
33 | 赫氏小体 | Herbst corpuscle | 主要分布在鸟类中。赫氏小体发现于水禽的喙、舌和腭部,小体中心为上皮状细胞,外围以厚的板层状结缔组织被囊,神经末梢位于中央。 |
34 | 格氏小体 | Grandry's corpuscle | 主要分布在鸟类中。格氏小体发现于许多海滨鸟及淡水禽,如几鹞,鸭、鹅的喙缘,小体中央为神经末梢,周围有两个上皮细胞环绕,最外层为结缔组织被囊,可感觉触觉。鸟翅的表面还有压觉、触觉和振动感受器。 |
35 | 罗伦氏壶腹(罗伦瓮) | ampulla of Lorenzini | 软骨鱼类的特殊皮肤感受器(也存在于部分硬骨鱼,甚至肺鱼也有),位于头部的背面和腹面,尤其在吻部和颌部最丰富。罗伦瓮电感受器官,能感受水中微弱的电刺激。水中动物在肌肉收缩时产生的电位差就可被近距离的鲨鱼的罗伦瓮接收到。 |
36 | 欧氏管 | Eustachian tube | 即咽鼓管(耳咽管,auditory tube)。连接中耳腔与咽腔。由第一对咽囊演化而来,在发生上与喷水孔(鳃裂)同源。 |
37 | 韦伯氏器 | Weberian organ | 鲤形目鱼类的鳔借韦伯氏器与内耳联系。韦伯氏器包括三角骨、间插骨、舟骨和闩骨(这个名称翻译乱的很,只能意会。以及比解上说韦伯氏器由三块骨头组成,主流观点认为是四块)。水中的声波能引起鳔内气体产生同样振幅的振动,通过韦伯氏器传到内耳产生听觉。但需要注意的是韦伯氏器并非鲤形目鱼类所特有,如鲇形目鱼类也具韦伯氏器。 |
38 | 柯蒂氏器 | organ of Corti | 即螺旋器(organum spirale)。位于内耳瓶装囊延长并卷曲成螺旋状的耳蜗管内,成为高度精巧而灵敏的感音装置。鸟类和哺乳类均发展出了柯蒂氏器。 |
39 | 哈氏腺 | Harderian gland | 两栖类开始出现,可分泌脂类物质润滑眼球,兼有免疫调节功能。在哺乳动物中除兔类之外一般退化。 |
40 | 贾氏器 | Jacobson's organ | 即犁鼻器(vomeronasal organ)。四足类特征器官。其在有尾两栖类仅为鼻囊外侧的一个深沟,无尾类则与鼻囊几乎分离,到爬行类完全独立,直接开口于口咽腔。其上有嗅黏膜分布,功能是感知进入口腔内物体的化学性质。哺乳类许多种类可感知异性气味。鸟、鳄和龟鳖类成体没有犁鼻器。 |
41 | 朗格罕氏小岛(兰氏小岛) | Langerhans islets | 即胰岛(pancreatic island)。哺乳类的胰岛是属于胰腺的内分泌部,产生激素。 |
42 | 斯氏小体 | corpuscles of Stannius | 硬骨鱼辐鳍亚纲鱼类特有,它埋在中肾的后部或附着在中肾管壁,在发生上来自前肾管的突起。绝大多数的真骨鱼类具有一对,而鱼致(这是一个字)鱼(即全骨总目弓鳍鱼)具有40~50个。在大的鲑鱼中此结构的直径可达5mm。其功能可能是产生降钙素以降低组织液中钙的浓度。另有研究证实,斯氏小体内含有肾素,它能促使血管紧张素的生成,后者能调节机体保钠的作用,还可提高血压。 |
43 | 达氏腺 | Duvernoy's gland |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毒蛇与无毒蛇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有毒腺、毒牙。然而,对于后沟牙无沟牙游蛇达氏腺体或口腔分泌物的毒性进行研究发现,有些游蛇其上颌牙无沟亦无管,却具有毒性。游蛇的达氏腺体及其分泌物一直很少受到关注,这种复杂的管状腺体由19世纪初,法国著名的形态学家George Louis Duvernoy命名,因此称为达氏腺体。达氏腺是一种典型的分枝管状复腺,含有特有的浆液细胞,不像真正的毒腺具有大型的细胞外毒液储液囊。少数游蛇的颚部纹状肌内系统与达氏腺相连,但这很少见,大多数腺体无肌肉附着,腺体的分泌物通过开口后方上颌牙旁边的一根导管流至口腔。 |
人体解剖学中的人名结构
大部分内容可能过于深入,在联赛中出现的概率微乎其微 | ||||
---|---|---|---|---|
序号 | 中文 | 英文 | 解释 | 页码 |
1 | 肖帕尔氏关节 | Chopart's joint | 跟骰关节和距跟舟关节联合构成跗横关节(transverse tarsal joint), 又称Chopart关节,其关节线横过跗骨中份,呈横位的S形,内侧部凸向前,外侧部凸向后。实际上这两个关节的关节腔互不相通,在解剖学上是两个独立的关节,临床上常可沿此线进行足的离断。 | 57 |
2 | 利斯弗朗关节 | Lisfran's joint | 跗跖关节(tarsometatarsal joint),又称 Lisfranc关节,由3块楔骨和骰骨的前端与5块跖骨的底构成,属平面关节,可作轻微滑动。在内侧楔骨和第1跖骨之间可有轻微的屈、伸运动。Lisfranc损伤是指足跖骨与足跗骨间的骨折脱位,由法国人Lisfranc于1815年首先描述。 | 57 |
3 | 屈氏韧带(特里兹韧带) | ligament of Treitz | 十二指肠悬肌和包绕于其下段表面的腹膜皱襞共同构成十二指肠悬韧带(suspenso ligament of duodenum), 又称Treitz韧带,在腹部外科手术中,Treitz韧带可作为确定空肠起始的重要标志。 | 113 |
4 | 派尔斑(派尔集合淋巴滤泡) | Peyer patch | 集合淋巴滤泡又称Peyer斑、PP结,有20 -30个,呈长椭圆形,其长轴与肠管的长轴致,常位于回肠下部对肠系膜缘的肠壁内。肠伤寒的病变发生于集合淋巴滤泡,可并发肠穿孔或肠出血。由B细胞和T细胞(CD4为主)组成,在其表面覆盖着一层微皱褶细胞,又称M细胞。它能识别胃肠道内呈现的许多抗原,主要吞噬病毒和肠道病原菌,递呈吞入的肠腔内抗原转交给免疫细胞,免疫细胞可对致病抗原加工、转运、呈递。在此过程中被激活的免疫细胞经过循环归巢的过程回到肠黏膜固有层,成为分泌IgA为主的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参与肠道局部免疫反应。 | 114 |
5 | 麦克尔氏憩室 | Meckel's diverticulum | Meckel憩室是在距回肠末端0.3-1m范围的回肠对系膜缘上的2-5cm的指状突出物,为卵黄肠管部分未闭所遗留下来的一种先天性畸形,Meckel于1809年首先对该病作了比较完整的描述,故称为Meckel憩室。在胚胎早期,中肠与卵黄囊之间原有卵黄肠管相连接,于胚胎第5~6周,近脐端卵黄管先闭合,形成纤维条索后逐渐消失,中肠与脐完全分离。若卵黄管未完全闭合,与回肠相通,则形成回肠远端憩室,即Meckel憩室。Meckel憩室易发炎或合并溃疡穿孔,因其位置靠近阑尾,故症状与阑尾炎相似。 | 114 |
6 | 阑尾麦氏点 | McBurney point | 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点,通常在右骼前上棘与肪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该点称McBurney点。1901年,McBurney发现在阑尾炎病人右下腹部有一个压痛点,称麦克伯尼点/麦氏点。 | 116 |
7 | 兰茨氏点 | Lanz's point | 指左右髂前上棘连线的右、中1/3交点上。作用同阑尾麦氏点。 | 116 |
8 | 摩里斯氏点 | Morris' point | 指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和腹直肌外缘交汇点。作用同阑尾麦氏点。 | - |
9 | 豪斯顿氏瓣 | Houston's fold | 直肠内面有直肠横襞又称Houston瓣,由黏膜及环行肌构成,具有阻挡粪便下移的作用 最上方的直肠横襞接近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位于直肠左侧壁上,距肛门约11cm, 偶见该襞环绕肠腔1周,致使肠腔出现不同程度的缩窄;中间的直肠横襞大而明显,位置恒定,通常位于直肠壶腹稍上方的直肠右前壁上,距肛门约7cm, 相当于直肠前壁腹膜返折的水平,因此,在乙状结肠镜检查中,确定肿瘤与腹膜腔的位置关系时,常以中直肠横襞为标志最下方的直肠横襞位置不恒定, 般多位于直肠左侧壁上,距肛门约5cm。当直肠充盈时,此皱襞常消失。了解3条直肠横襞的位置,对直肠镜或乙状结肠镜检查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117 |
10 | 科耳劳施氏瓣 | Kohlrausch's fold | 为3条Houston瓣中中间的一条直肠横襞。 | - |
11 | 希尔顿氏白线 | Hilton's white line | 肛梳下缘有不甚明显的环行线称白线(white line)(Hilton 线),该线位于肛门外括约肌皮下部与肛门内括约肌下缘之间的水平,故活体肛诊时可触知此处为环行浅沟即括约肌间沟。 | 118 |
12 | 格利森纤维鞘(格里森囊) | Glisson's capsule | 在肝门处,肝的纤维膜较发达,并缠绕在肝固有动脉、肝门静脉和肝管及其分支的周围,构成血管周围纤维囊或称Glisson囊。 | 120 |
13 | 哈德曼氏囊 | Hartmann's pouch | 在胆囊颈的右侧壁常有突向后下方的小囊,朝向十二指肠,称为Hartmann囊,胆囊结石常在此处存留,较大的Hartmann囊可与胆囊管产生粘连,手术中分离、结扎切断胆囊管时易将此囊包入而损伤。 | 123 |
14 | 海斯特氏瓣 | Heister's valves | 胆囊内面衬以黏膜,其中底和体部的黏膜呈蜂窝状,而衬于颈和管部的黏膜呈螺旋状突入腔内,形成螺旋襞(spiral fold)(或称Heister瓣),可控制胆汁的流入和流出。有时较大的结石,也常由于螺旋襞的阻碍而嵌顿于此 | 123 |
15 | 卡洛氏三角 | Calot’s triangle | 胆囊管、肝总管和肝的脏面围成的角形区域称胆囊三角(或称 Calot 三角),三角内常有胆囊动脉通过,因此该角是胆囊手术中找胆囊动脉的标志。 | 123 |
16 | 奥狄括约肌 | sphincter of Oddi | 在肝胰壶腹周围有肝胰壶腹括约肌(sphincter of hepatopancreatic ampulla)包绕,在胆总管末段及胰管末段周围亦有少量平滑肌包绕,以上部分括约肌统称为Oddi括约肌,Oddi括约肌平时保持收缩状态,由肝分泌的胆汁,经肝左、右管、肝总管、胆囊管进入胆颈内贮存。进食后,尤其进高脂肪食物,在神经体液因素调节下,胆囊收缩,Oddi括约肌舒张,使胆汁自胆粪内经胆囊管、胆总管、肝胰壶腹、十二指肠大乳头,排入十二指肠腔内。 | 123 |
17 | 芮氏间隙 | Retzius' space | 膀胱前方为耻骨联合,二者之间称膀胱前隙(prevesical space)(Retzius 间隙)或耻骨后间隙,在此间隙内,男性有耻骨前列腺韧带(puboprostatic ligament);女性有耻骨膀胱韧带,该韧带是女性在耻骨后面和盆筋膜腿弓前部与膀胱颈之间相连的两条结缔组织此外,间隙中还有丰富的结缔组织与静脉丛。 | 155 |
18 | 芮氏静脉 | Retzius' veins | Retzius静脉是从小肠壁至下腔静脉的属支,和门静脉系统相吻合,具有解剖学意义,在下静脉受压或者是肝硬化的病人继发门静脉高压病人会出现腹膜后静脉丛的吻合支扩张,有一部分血液经吻合支血管流入腔静脉系统,因为门静脉压力的增高,所以也会导致肠管的淤血和水肿,也会诱发出血事件的发生,是腹腔大量腹水形成的主要原因。 | - |
19 | 斯基恩氏腺 | Skene's gland | 在女尿道下端有尿道旁腺(paraurethral gland),也称女性前列腺(female prostate)、斯基恩氏腺(Skene's gland),其导管开口于尿道周围。尿道旁腺发生感染
时可形成囊肿,并可压迫尿道,导致尿路不畅。 |
156 |
20 | 巴多林腺 | Bartholin’ s gland | 前庭大腺(greater vestibular gland)或称Bartholin腺, 位于大阴唇后部、前庭球后端深面,状如豌豆,被球海绵体肌覆盖,前庭大腺导管向内侧开口于阴道前庭,分泌液有润滑阴道的作用;如因炎症导管阻塞,可形成囊肿。 | 168 |
21 | 文氏孔 | foramen of Winslow | 网膜孔(omental foramen)又称Winslow孔,高度平第12胸椎至第2腰椎体,可容纳1-2指。上界为肝尾状叶,下界为十二指肠上部,前界为肝十二指肠韧带,后界为覆盖在下腔静脉表面的腹膜。 | 178 |
22 | 欧氏瓣 | Eustachian's valve | 在下腔静脉口的前缘为下腔静脉瓣,即欧氏瓣。 | 189 |
23 | 特贝西乌斯氏瓣 | Thebesian's valve | 在冠状窦口后缘有冠状窦瓣,即特贝西乌斯氏瓣 | 189 |
24 | 科赫三角 | Koch's triangle | 右心房的冠状窦口前内缘、尖瓣隔侧尖附着缘和Todaro腱之间的三角区,称Koch三角。 | 189 |
25 | 托达罗氏腱 | Todaro’s tendon | Todaro腱为下腔静脉口前方心内膜下的一个腱性结构,它向前经房间隔附着于中心纤维体(右纤维三角),向后与下腔静脉瓣相延续。 | 189 |
26 | 肯特束 | bundle of kent | 心房与心室之间通常只有房室束相连,其他部分则由纤维环将心房肌与心室肌隔开,但少数人在纤维环浅面上出现另一肌束连接心房肌和心室肌,称为肯特束,又称房室副束。它是典型预激综合征沃-帕-怀综合征(WPW综合征)的解剖基础。WPW 综合征是房室结和房室旁路形成折返所致心动过速。 | 195 |
27 | 浦肯野纤维 | Purkinje's fibre | 为传导系统中的一种特殊纤维。1845年由Purkingje首先描述,被后继学者所公认而就以他的名字命名。它是左、右束支及其分支的终末分支,并在心内膜下并深入心室肌而交织成网。内膜下浦肯野纤维网在间隔中下部、心尖、乳头肌基部最丰富,而在间隔上部、动脉口周围、心底部则稀少。室间隔左侧的中下部由左束支的间隔组分布成细密的的网状,上部浦肯野纤维稀少,前上部比后上部更稀少,动脉口附近无浦肯野纤维。 | 196 |
28 | 詹姆斯束 | bundle of James | 詹姆斯束亦称结旁旁道、房-束短路,指不经房室结而直接连结后结间束与房室结下部或希氏束的旁道,是心传导系变异的一种形式,普遍存在于正常心脏,是短P-R综合征(又称LGL综合征)的一种可能通路。LGL综合征是一种变异型预激综合征,预激综合征是指源于窦房结或心房的激动,在经过正常房室传导下传激动心室的同时通过房室间存在的异常通路提前激动部分或全部心室,造成以异常电生理和伴发多种快速性心律失常为特征的综合征。 | 196 |
29 | 巴克曼氏束 | Bachmann's Bundle | 巴赫曼氏束即上房间束。结间束由窦房结头端发出向左行,弓状绕上腔静脉前方和右房前壁,向左行至房间隔上缘分为两束:一束左行分布于左房前壁,称上房间束(Bachmann 束);另一束下行经卵圆窝前方的房间隔,下降至房室结的上缘。 | 197 |
30 | 文氏束 | Wenchebach's tract | 中结间束由窦房结右上缘发出,向右、向后弓状绕过上腔静脉,然后进入房间隔,经卵圆窝前缘,下降至房室结上缘,此束即Wenchebach束。 | 197 |
31 | 托雷耳氏束 | Thorel's bundle | 后结间束由窦房结下端(尾部)发出,在界嵴内下行,然后转向下内,经下腔静脉瓣,越冠状窦口的上方,至房室结的后缘。此束在行程中分出纤维至右房壁。后结间束又名Thorel束。 | 197 |
32 | 希氏束 | bundle of His | 房室束(atrioventricular bundle)又称His束,起自房室结前端,穿中心纤维体,继而行走在室间隔肌性部与中心纤维体之间,向前下行于室间隔膜部的后下缘,同时左束支的纤维陆续从主干发出,最后分为右束支和左束支。 | 197 |
33 | 维厄桑氏环 | Vieussens’s annulus | 右室前支短小,分布于右心室前壁靠近前纵沟区域右室前支的第1支往往在近肺动脉瓣水平处发出,分布至肺动脉圆锥,称为左圆锥支。此支与右冠状动脉右圆锥支互相吻合形成动脉环,称为Vieussens环,是常见的侧支循环。 | 198 |
34 | 魏尔啸淋巴结 | Virchow’s lymph node | 沿颈横血管分布的淋巴结称锁骨上淋巴结 (supraclavicular lymph node),其中位于前斜角肌前方的淋巴结称斜角肌淋巴结,左侧斜角肌淋巴结又称Virchow淋巴结。患胸、腹、盆部的肿瘤,尤其是食管腹段癌和胃癌时,癌细胞栓子经胸导管转移至该淋巴结,常可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与锁骨上缘形成的夹角处触摸到肿大的淋巴结。颈外侧下深淋巴结引流颈根部、胸壁上部和乳房上部的淋巴,并收纳颈前淋巴结、颈外侧浅淋巴结和颈外侧上深淋巴结的输出淋巴管,其输出淋巴管合成颈干,左侧注入胸导管,右侧注入右淋巴导管。 | 238 |
35 | 缪勒氏肌 | Müller’s muscle | Müller肌是一块薄而小的平滑肌,起于上睑提肌下面的肌纤维之间,在上睑提肌与上直肌、结膜穹之间向前下方走行,止于睑板上缘。Müller肌助提上睑,受颈交感神经支配,该神经麻痹导致霍纳氏综合征(Homer征),可出现瞳孔缩小、眼球内陷、上睑下垂等症状。 | 256 |
36 | 高尔基I型神经元 | Golgi type I cell | 高尔基I型细胞,轴突较长,将冲动从中枢部某一部位传
向其他部位,因此也称为接替性或投射性中间神经元。属于一类中间神经元。 |
276 |
37 | 高尔基II型神经元 | Golgi type II cell | 高尔基II型细胞,轴突较短,常在特定局限的小范围内传递信息,又称局部中间神经元。属于一类中间神经元。 | 276 |
38 | 贝格曼氏细胞 | Bergmann's cells | 为小脑中一种特殊的星形胶质细胞。 | 278 |
39 | 缪勒氏细胞 | Müller’s cells | 缪勒氏细胞为脊椎动物网膜的星形胶质细胞。其上端达外界膜,下端达内界膜,是贯穿网膜全层的大型细胞。在发生学上是来源于室管膜细胞(ependymal cell)。作为网膜的支持组织,对神经的保护、营养、代谢等方面可能起着重要作用。另外,也有人认为和网膜电位的发生有关。 | 278 |
40 | 克拉克氏柱 | Clarke's column | 胸核(thoracic nucleus)又称背核 (dorsal nucleus)、 Clarke柱(Clarke's column), 见于C8 -L3节段,位于后角基底部内侧,靠近白质后索,接受后根的传入纤维,发出纤维到脊髓小脑后束和脊髓中间神经元。 | 285 |
41 | 利骚厄氏束 | Lissauer's tract | 外侧部主要由细的无髓和有髓纤维组成,这纤维进入脊髓上升或下降1-2节段,在胶状质背外侧聚集成背外侧束 (dorsolateral fasciculu)或称Lissauer束,由此束发出侧支或终支进入后角。 | 286 |
42 | 埃-韦二氏核(E-W 核) | Edinger-Westphal’s nucleus | 动眼神经副核(accessory nucleus of oculomotor nerve)又称Edinger-Westphal核(简称 E-W 核),位于中脑上丘高度,动眼神经核的背内侧。此核发出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加入动眼神经,入眼眶后止于睫状神经节。此节发出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睫状肌和瞳孔括约肌的收缩,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和缩小瞳孔。 | 299 |
43 | 浦肯野细胞 | Purkinje cell | 1. 梨状细胞(piriform cell),也称Purkinje细胞,位于梨状细胞层该细胞的树突分支在分子层内扇形展开成树枝状,其扇面方向与平行纤维垂直,并与之形成大量突触。梨状细胞的树突分支还接受来自延髓下橄榄核的另一种兴奋性纤维——攀缘纤维(climbing fiber)和小脑分子层的两种抑制性神经元(篮细胞和星形细胞)的轴突终末。梨状细胞的轴突是小脑皮质的唯一传出纤维,向深部穿过颗粒层进入小脑髓质,大部分止于小脑核,少数直接出小脑止于前庭神经核,对这些核团起抑制作用。
2. 可指浦肯野纤维。 |
316 |
44 | 韦尔加腔 | cavum Vergae | 第六脑室又称Verga腔,位于穹隆连合与胼胝体间的一个水平裂隙,不恒定,当它与侧脑室相通时即称为第六脑室。 | 332 |
45 | 马提诺蒂细胞 | Martinotti’s cell | 大脑皮质多形细胞层和内锥体细胞层内的梭形细胞。 | 334 |
46 | 贝兹细胞 | Betz’s cell | 内锥体细胞层中一些特大的锥体细胞,其轴突组成锥体束纤维。 | 334 |
47 | 帕佩兹环路 | Papez circle | 从海马旁回起始,经海马结构、乳头体、丘脑前核、扣带回,再到海马旁回的环路联系,称为Papez回路(Papez circle), 又称海马环路,与情感、学习和记忆等高级神经活动有关。 | 338 |
48 | 梅纳特基底核 | basal nucleus of Meynert | Meynert基底核,亦称“无名质”,在豆状核下方,位于前穿质与大脑脚间窝之间一大群细胞隔核、斜角带和Meynert基底核内含有大量的大中型胆碱能神经元,属于基底前脑的大细胞核群 这些胆碱能神经元的神经纤维广泛投射到大脑新皮质、海马等处,与大脑学习、记忆功能关系密切。 | 339 |
49 | 美克尔腔 | Meckel's space | 由硬脑膜形成,包裹三叉神经节。 | 363 |
50 | 海德带 | Head zone | 临床上将内脏患病时体表发生感觉过敏以及骨骼肌反射性僵硬和血管运动、汗腺分泌等障碍的部位称为海德带(Head zone), 该带有助于内脏疾病的定位诊断。 | 384 |
51 | 威利斯环 | circle of Willis | 大脑动脉环(cerebral arterial circle),又称Willis环,由两侧大脑前动脉起始段、两侧颈内动脉末段、两侧大脑后动脉借前、后交通动脉共同组成。位于脑底下方,蝶鞍上方,环绕视交叉、灰结节及乳头体周围。此环使两侧颈内动脉系与椎-基底动脉系相交通。正常情况下,大脑动脉环两侧的血液不相混合,而是一种代偿的潜在结构。当此环的某一处发育不良或阻塞时,可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此环使血液重新分配和代偿,以维持脑的血液供应。据统计,国人约有 48%的大脑动脉环发育不全或异常,不正常的动脉环易出现动脉瘤,大脑前动脉与前交通动脉的连接处是动脉瘤的好发部位。 | 410 |
52 | 盖伦静脉 | Vein of Galen | 大脑内静脉 (internal cerebral vein)由脉络膜静脉和丘脑纹静脉在室间孔后上缘合成,向后至松果体后方,与对侧的大脑内静脉汇合成一条大脑大静脉(great cerebral vein),又称Galen静脉;大脑大静脉很短,收纳大脑半球深部髓质、基底核、间脑和脉络丛等处的静脉血,在阱抵体压部的后下方注入直窦。 | 412 |
53 | 席氏筋膜 | Sibson's fascia | 胸内筋膜是一层致密的结缔组织膜,衬于肋和肋间内面。胸内筋膜与壁胸膜间有 疏松结缔组织,脊柱两旁较发达,两膜易于分离,筋膜向下覆于膈的上面,称膈上筋膜,向上覆于胸膜顶上面并增厚,称胸膜上膜,即Sibson膜。 | 55 |
54 | 库珀韧带 | Cooper’s ligament | 1. 乳腺腺叶间有与皮肤垂直的纤维束,上连浅筋膜浅层,下连浅筋膜深层,对乳房起支持和固定作用,称为乳房悬韧(suspensory ligament of breast),或称Cooper韧带。即把乳腺固定在胸壁上的一组弓形纤维,这些纤维结缔组织对乳房起固定和支持作用,使人站立时乳房不致下垂。患乳房癌时,乳房悬韧带因受侵而缩短,皮肤表面凹陷呈现“酒窝征”改变。
2. 耻骨梳韧带(pectineal ligament)也称为Cooper韧带。腹外斜肌腱膜下缘在髂前上棘至耻骨结节间向后上方返折形成腹股沟韧带,韧带内侧端的一小部分纤维向下后方,并向外侧转折成为腔隙韧带(陷窝韧带),腔隙韧带向外侧延续附着于耻骨梳上的部分,称为耻骨梳韧带。 3. 尺侧副韧带(ulnar collateral ligament),是肘部内侧副韧带肘内侧最重要的稳定结构,呈扇形,起于内上髁,分为三束,其中中束止于冠状突与鹰嘴之间的骨嵴上,此束韧带也称Cooper韧带。 (请注意,多部位同名) |
70、98 |
55 | 海氏三角 | Hesselbach triangle | 腹股沟三角,又称海氏三角(Hesselbac三角),位于腹股沟区前下部,是由腹直肌外侧缘、腹股沟韧带和腹壁下动脉围成的三角区。为腹壁最薄弱的部位。此外最易发生直疝,尤其是老年人。 | 105 |
56 | 坎珀尔氏筋膜 | Camper's fascia | camper筋膜是腹壁下份的浅层膜,含有脂肪组织又称脂肪层,向下与腹部浅筋膜相连续。 | 97、149 |
57 | 斯卡帕氏筋膜 | Scarpa's fascia | 腹壁下份浅筋膜深层膜即Scarpa筋膜,为富含弹性纤维的膜样层,在中线处附于白线,向下附着于大腿阔筋膜,并与阴囊内膜和会阴浅筋膜相续。 | 97、149 |
58 | 阿耳科克氏管 | Alcock’s canal | Alcock管即阴部管,位于坐骨直肠窝的外侧壁上,由阴部内血管和阴部神经穿经闭孔筋膜形成的裂隙。 | 177 |
59 | 柯雷氏筋膜 | Colles's fascia | 浅会阴筋膜(superficial fascia of perineum)又称Colles筋膜。该筋膜向前方和两侧分别附着于耻骨弓和坐骨结节;后方终止于尿生殖膈后缘(相当于两侧坐骨结节连线处),并与尿生殖膈上、下筋膜相愈着,在正中线上还与男性尿道球中隔、会阴中心腱愈着;前上方与阴囊肉膜、浅阴茎筋膜和腹前壁的Scarpa筋膜相延续。 | 178 |
60 | 路施卡氏关节 | Luschka's joint | 钩椎关节由第3-7颈椎体上面侧缘的椎体钩与上位椎体的前后唇缘相接而形成的关节,又称Luschka关节。此关节增生肥大会压迫脊神经而引起颈椎病。 | 198 |
61 | 内拉通氏线 | Nelaton's line | Nelaton线为仰卧位,屈髋45度,在髂前上棘和坐骨结节之间作一连线,正常时此线通过大转子顶端;当股骨颈骨折或髋关节脱位时,大转子顶端即高出此线。 | 249 |
62 | 卡普兰氏点 | Kaplan's point | Kaplan交点为仰卧位,两腿并拢伸直,分别从左、右大转子尖经同侧髂前上棘各做一条延长线,正常情况下,二线在脐上相交,其交点称Kaplan点。如一侧大转子因股骨颈骨折或髋关节脱位而向上移位时,此交点则移至脐下,并偏向健侧。 | 249 |
63 | 布来安氏三角 | Bryant triangle | Bryant三角,又称髂股三角。病人仰卧,沿一侧髂前上棘向床面作垂线,测大转子与此垂线最短距离。正常时两侧此距离相等。连接大转子与髂前上棘,构成直角三角形。 | - |
64 | 福尔克曼管 | Volkmann canal | 骨密质内含有横行的血管、神经通道称穿通管,又称福尔克曼管(Volkmann canal),内含来自骨膜或骨髓的血管。穿通管与纵向排列的中央管相通,其血管分支进入中央管内。 | 32 |
65 | 间质卡哈尔细胞 | interstitial Cajal cell | 卡哈尔间质细胞可产生电信号,通过缝隙连接传递给平滑肌细胞,引起肌层的节律性收缩,如慢波电位。 | 132 |
66 | 克拉拉细胞 | Clara cell | 克拉拉细胞是终末细支气管上皮中的主要细胞,无纤毛。在小支气管中就已经出现,延续到终末细支气管的过程中逐渐增多。 | 158 |
67 | 库普弗细胞 | Kupffer cell | 库普弗细胞,亦称为肝巨噬细胞,是位于肝脏中的特殊巨噬细胞,是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一部分。由血液单核细胞黏附于肝窦壁上分化而成,可通过吞噬作用清除血循环中异物颗粒或红细胞。肝纤维化过程中,可见kupffer细胞的增生。 | 151 |
68 | 朗格汉斯细胞(兰氏细胞) | Langerhans cell | 朗格汉斯细胞,又称兰氏细胞,是在皮肤和黏膜的树状细胞,其中含有称作伯贝克颗粒的胞器,在上皮中的任何一层都有朗格汉斯细胞。 朗格汉斯细胞(LC)来源于骨髓和脾脏,以后迁移到皮肤内,主要分布于表皮中上部,在表皮棘细胞之间,亦可见于真皮、口腔黏膜、食管、淋巴结、胸腺及脾脏等处。它有树枝样的突起伸向邻近表皮的角质形成细胞之间,上可以到达颗粒层,下可以至表皮和真皮交界的部位。 | 105 |
69 | 梅克尔细胞 | Merkel’s cell | 梅克尔细胞位于表皮下部基底细胞间。电镜显示梅克尔细胞为圆形或长圆形,位于表皮基底层细胞之间,常贴附于基膜,细胞的长轴与基膜平行。细胞顶部伸出几个较粗短的突起到角质形成细胞之间。细胞的大小与其附近的角质形成细胞相近。胞质基质电子密度低,细胞器丰富,中间丝常较多,但不聚集成束,细胞与相邻的角质形成细胞间有桥粒连接,神经末梢与细胞之间有非桥粒型的连接。胞核呈圆形,常有深凹陷或呈分叶状。有的胞核内有杆状小体,这种杆状小体由平行的丝组成,长1nm,粗0.3nm,周围由无染色质的区域围绕。这种小体常见于正常的神经内分泌细胞,也见于由它们发生的肿瘤细胞。梅克尔细胞的胞质中含有许多神经内分泌颗粒,大小约为80~130 nm,有膜包裹,内有致密的核心。这些分泌颗粒多聚集在细胞与神经末梢接触的一侧,也成群位于突起中。细胞与神经末梢相接触的部位,形成典型的化学性突触结构。感受触觉和机械刺激,调节角质形成细胞增殖,调节朗格汉斯细胞。 | 105 |
70 | 梅克尔细胞-轴突复合体 | Merkel’s cell-neurite complex | 50%-70%梅克尔细胞基底部与盘状感觉神经末梢紧密接触并形成突触,称梅克尔细胞-轴突复合体。 | 105 |
71 | 闰绍细胞 | Renshaw cell | 闰绍细胞为小神经元,其短轴突与α运动神经元胞体形成突触,通过释放甘氨酸抑制α运动神经元活动。 | 75 |
72 | 芮氏线 | line of Retzius | 芮氏线是一种以牙尖为中心的弧形线,是牙釉质的生长线,间歇性生长所致,间歇期生长长慢,有机质含量高,形成暗线。 | 134 |
73 | 卡塞氏神经节 | Casserian ganglia | 卡塞氏神经节即半月神经元,三叉神经的感觉根基部有膨大的半月神经节,之后感觉根和运动根包裹在同一神经干中。[2] | 2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