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常见贮藏物整理:修订间差异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创建页面,内容为“== 细胞包含体(inclusion body)<ref>周德庆.微生物学教程.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ref> == 细胞包含体指细胞质内一些显微镜下可见、形状较大的有机或无机的颗粒状构造。 === 一、贮藏物(reserve material) === 一类有不同化学成分累积而成的不溶性颗粒,主要功能是储存营养物 ==== 1.碳源及能源类 ==== ===== (1)糖原 ===== 这我便不多说了,存在于…” |
无编辑摘要 |
||
第1行: | 第1行: | ||
== 细胞包含体(inclusion body)<ref>周德庆.微生物学教程.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ref> == | == 细胞包含体(inclusion body)<ref>周德庆.微生物学教程.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ref> == | ||
细胞包含体指细胞质内一些显微镜下可见、形状较大的有机或无机的颗粒状构造。 | 细胞包含体指细胞质内一些显微镜下可见、形状较大的有机或无机的颗粒状构造。<!-- (本页面大标题写成贮藏物了,现在不知道咋改,另外有些菌革兰阳或阴可能会有点问题,并没有过多查证,大家见谅) --> | ||
=== 一、贮藏物(reserve material) === | === 一、贮藏物(reserve material) === | ||
第13行: | 第13行: | ||
一种存在于许多细菌细胞质内属于脂质的碳源类贮藏物,不溶于水,溶于氯仿,可贮存能量、碳源、降低细胞渗透压。PHA与PHB相似,可以有效缓解白色污染,选用嗜盐菌生产效果好。存在于固氮菌(G-)、产碱菌(G-)、肠杆菌(G-)等 | 一种存在于许多细菌细胞质内属于脂质的碳源类贮藏物,不溶于水,溶于氯仿,可贮存能量、碳源、降低细胞渗透压。PHA与PHB相似,可以有效缓解白色污染,选用嗜盐菌生产效果好。存在于固氮菌(G-)、产碱菌(G-)、肠杆菌(G-)等 | ||
===== | ===== (3)硫粒 ===== | ||
有的菌在体内能形成硫磺粒,当环境中缺少硫化氢等物时,体内硫磺进一步氧化成硫酸,存在于紫硫细菌(G-)、丝硫细菌(G-)、贝日阿托氏菌(G-)等 | |||
==== 2. | ==== 2.氮源类 ==== | ||
==== (1)藻青素 ==== | |||
多聚-L-精氨酰-聚(L-天冬氨酸),不在核糖体合成,存在于蓝细菌和少数异养细菌中 | |||
==== (2)藻青蛋白 ==== | |||
从蓝绿色藻类提取出的一种深蓝色色素,可以抗氧化,存在于蓝细菌中 | |||
==== 3.磷粒(异染粒) ==== | |||
无机偏磷酸聚合物,线性,贮藏能量、降低细胞渗透压,存在于迂回螺菌、白喉棒杆菌(G+)、结核分枝杆菌(G+) | |||
=== 二、磁小体 === | |||
纳米级、高纯度、高均匀度的磁晶体,成分为四氧化三铁,助于细菌趋磁,故存在于水生螺菌属、噬胆球菌属等趋磁细菌中 | 纳米级、高纯度、高均匀度的磁晶体,成分为四氧化三铁,助于细菌趋磁,故存在于水生螺菌属、噬胆球菌属等趋磁细菌中 | ||
=== | === 三、羧酶体 === | ||
多角形或六角形内含物,内含Rubisco,存在于硫杆菌属、贝日阿托菌属等化能自养的G-和一些光能自养的蓝细菌中 | 多角形或六角形内含物,内含Rubisco,存在于硫杆菌属、贝日阿托菌属等化能自养的G-和一些光能自养的蓝细菌中 | ||
=== | === 四、气泡 === | ||
没错,这个也是。外有蛋白质膜包裹,可调节细胞密度以便提高光合效率,可折射强光、保护色素。存在于多种蓝细菌中 | 没错,这个也是。外有蛋白质膜包裹,可调节细胞密度以便提高光合效率,可折射强光、保护色素。存在于多种蓝细菌中 |
2025年2月28日 (五) 16:12的版本
细胞包含体(inclusion body)[1]
细胞包含体指细胞质内一些显微镜下可见、形状较大的有机或无机的颗粒状构造。
一、贮藏物(reserve material)
一类有不同化学成分累积而成的不溶性颗粒,主要功能是储存营养物
1.碳源及能源类
(1)糖原
这我便不多说了,存在于大肠埃希氏菌(G-)、克雷伯氏菌(G-)、芽孢杆菌(G+)、蓝细菌等
(2)聚-β-羟丁酸(PHB)
一种存在于许多细菌细胞质内属于脂质的碳源类贮藏物,不溶于水,溶于氯仿,可贮存能量、碳源、降低细胞渗透压。PHA与PHB相似,可以有效缓解白色污染,选用嗜盐菌生产效果好。存在于固氮菌(G-)、产碱菌(G-)、肠杆菌(G-)等
(3)硫粒
有的菌在体内能形成硫磺粒,当环境中缺少硫化氢等物时,体内硫磺进一步氧化成硫酸,存在于紫硫细菌(G-)、丝硫细菌(G-)、贝日阿托氏菌(G-)等
2.氮源类
(1)藻青素
多聚-L-精氨酰-聚(L-天冬氨酸),不在核糖体合成,存在于蓝细菌和少数异养细菌中
(2)藻青蛋白
从蓝绿色藻类提取出的一种深蓝色色素,可以抗氧化,存在于蓝细菌中
3.磷粒(异染粒)
无机偏磷酸聚合物,线性,贮藏能量、降低细胞渗透压,存在于迂回螺菌、白喉棒杆菌(G+)、结核分枝杆菌(G+)
二、磁小体
纳米级、高纯度、高均匀度的磁晶体,成分为四氧化三铁,助于细菌趋磁,故存在于水生螺菌属、噬胆球菌属等趋磁细菌中
三、羧酶体
多角形或六角形内含物,内含Rubisco,存在于硫杆菌属、贝日阿托菌属等化能自养的G-和一些光能自养的蓝细菌中
四、气泡
没错,这个也是。外有蛋白质膜包裹,可调节细胞密度以便提高光合效率,可折射强光、保护色素。存在于多种蓝细菌中
- ↑ 周德庆.微生物学教程.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