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的变态整理

来自osm&bio
影山君寻留言 | 贡献2024年11月9日 (六) 15:30的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分类

昆虫发育有完全变态(分为全变态和复变态)、不完全变态(分为半变态,渐变态,过渐变态)。

无翅亚纲的变态:增节变态和表变态

有翅亚纲的变态:外生翅类(原变态,半变态,渐变态,过渐变态)、内生翅类(全变态,复变态)

完全变态的幼体叫幼虫。

渐变态的幼虫叫若虫,如如蝗虫、螳螂等。

半变态的幼体叫稚虫,和成虫的形态和生活习性不同,幼体水生,成虫陆生,如蜻蜓(幼体称水虿)

无变态

见于衣鱼等低等昆虫,幼虫与成虫除身体较小和性器官未成熟外,其他无大差别

增节变态

无翅亚纲的原尾目昆虫特有,它的幼虫期及成虫期间除身体大小和器官发育程度有差别外,腹部由9节变为12节的体节数量是逐渐增加的(此外,除了昆虫之外的三叶虫纲、甲壳纲、多数多足纲也属于此变态类型)

表变态(epimetabola)

昆虫变态的原始类型,初孵幼体已具备成虫的特征,胚后发育仅是个体增大,性器官成熟等,虫期仍能蜕皮。如弹尾目、缨尾目、双尾目昆虫的变态。

原变态(prometabola)

有翅亚纲中最原始的变态类型,仅见于蜉蝣目昆虫。其变态特点是从幼虫期(稚虫,naiad)转变为真正地成虫期要经过1个亚成虫期(subimago)。亚成虫在外形上与成虫相似,性已发育成熟,翅已展开,并也能飞翔但体色较浅,足较短,多呈静止状态。亚成虫历期较短,一般经1至数小时,即再行一次脱皮变为成虫。亚成虫期是性已成熟的时期,其卵子和精子可以在生理盐水中结合受精,并能发育成新个体。所以亚成虫蜕皮属成虫蜕皮现象,是从低等表变态类演化到有翅昆虫时保留下来的原始特性。

半变态

一生只经过卵期、幼期(稚虫)和成虫期3个发育阶段;幼期营水生生活,翅在体外发育,其幼体在体型、取食器官、呼吸器官、运动器官及行为习性等方面均与成虫有明显的分化现象,因而其幼期又称为稚虫(naiad)。称稚虫,与成虫在外形和生活习性上都不同。蜻蜓目,襀翅目

渐变态(paurometabola)

是不完全变态的一种,其发育分为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若虫与成虫形态、习性相似,大小不同,翅逐渐形成,物征逐渐完备。称若虫,与成虫除翅逐渐成长和性器官逐渐成熟外,没有其他明显差别。若虫(像),只是翅和性器官没发育完全,还是比较像成虫的幼体与成虫在体形、习性及栖息环境等方面都很相似,但幼体的翅发育还不完全,称为翅芽(一般在第2-3龄期出现),生殖器官也未发育成熟,特称为若虫(nymph)。所以转变成成虫后,除了翅和性器官的完全成长外,在形态上与幼期没有其它重要差别。 直翅目、竹节虫目、蛩蠊目、革翅目、纺足目、螳螂目、蜚蠊目、半翅目、缺翅目、啮虫目、虱毛目等

过渐变态(metamorphosis)

由幼期转化为成虫期需要经过一个不食也不大活动的似蛹虫龄,特称”拟蛹“,有人认为这可能是不完全变态到完全变态过渡的中间类型,如缨翅目、粉虱科、雄介壳虫(雌性为渐变态)

全变态(holometabola)

全变态是指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虫期。无若虫阶段而称作“幼虫”。幼虫期的翅在体内发育;幼虫期不仅生殖器官没有分化,外形、内部器官以及生活习性等与成虫都有明显不同,特称为幼虫(larva)。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双翅目、蚤目、蛇蛉目、广翅目、脉翅目、毛翅目等

复变态(hypermetaboly)

在完全变态的昆虫中,某些幼虫营寄生生活的昆虫各龄间的形态、生活方式等明显的不同,比一般完全变态昆虫的变态复杂的多,代表如鞘翅目芫菁科,双翅目小头虻科,捻翅目等


部分引自百度百科;部分参见许再福《普通昆虫学(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