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ersity and Classification of Flowering Plants: Eudicots

来自osm&bio
长河留言 | 贡献2025年1月21日 (二) 00:38的版本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本章摘要

真双子叶植物是被子植物的一个大型单系群,包括约 190,000 个已描述的物种,占所有被子植物的 75%。真双子叶植物的单系性得到了分子数据的充分支持,并由至少一个孢粉学衍生性征界定:三沟花粉粒或三沟衍生花粉粒。三沟花粉粒具有三个萌发沟,间距相等,大致平行于花粉粒的极轴。萌发孔是花粉粒壁上特化的区域,可以作为花粉管伸出的位点,并允许花粉粒随着湿度的变化而收缩膨胀。三沟花粉粒是从单沟类型(具有单个远端孔,被认为是被子植物以及许多种子植物进化支的祖先)进化而来的。许多真双子叶植物的花粉粒具有三个以上的孔,数量、形状和位置多种多样(构成重要的分类学特征)。这些都被认为是从三沟类型进化而来的。

关键词

菊目(Asterales);石竹目(Caryophyllales);卫矛目(Celastrales);葫芦目(Cucurbitales);五桠果目(Dilleniales);川续断目(Dipsacales);杜鹃花目(Ericales);真双子叶植物(Eudicots);豆支(Fabids);壳斗目(Fagales);龙胆目(Gentianales);大叶草目(Gunnerales);唇形目(Lamiales);金虎尾目(Malpighiales);桃金娘目(Myrtales);山龙眼目(Proteales);毛茛目(Ranunculales);蔷薇目(Rosales);蔷薇群(Rosids);檀香目(Santalales);无患子目(Sapindales);虎耳草目(Saxifragales);超级蔷薇群(Superrosids);葡萄目(Vitales);蒺藜目(Zygophyllales)。

。
图8.1 真双子叶植物支序图,根据 Moore 等人(2011 年)、Soltis 等人(2011 年)、APG IV(2016 年)和 Sun 等人(2016 年)绘制。(* = 五桠果目位置不确定)

真双子叶植物

图8.2 从单沟花粉粒向三沟花粉粒的转变,后者作为真双子叶植物的衍征。

真双子叶植物(Eudicotyledoneae,根据Cantino et al., 2007[1])是一个庞大的被子植物单系群,包含约190,000个被描述的物种,占全部被子植物的75%。真双子叶植物的单系性得到了分子数据的充分支持,并由至少一个孢粉学衍生性状所界定:三沟花粉粒或由三沟花粉粒衍生的花粉粒(图8.1)。三沟花粉粒是具有三个萌发沟的花粉粒,这些萌发沟间距相等,并且大致平行于花粉粒的极轴(图 8.2;参见第 12 章)。萌发沟是花粉粒壁的特化区域,可能作为花粉管伸出的位点,并允许花粉粒随着湿度的变化而膨胀和收缩(第 12 章)。三沟花粉粒是从单沟类型(具有单个远端孔;图 8.2)进化而来的,单沟类型被认为是被子植物以及许多种子植物进化支的祖先。许多真双子叶植物的花粉粒具有三个以上的孔,数量、形状和位置多种多样(构成重要的分类学特征;见第 12 章)。这些都被认为是从三沟类型进化而来的。

表 8.1–8.3 列出了真双子叶植物的目及其所属的科(大部分是在 APG IV 2016 [2]之后,有一些变化;参见 Cole 2015[3])。表 8.1 列出了非超蔷薇群类和非超菊群类,包括毛茛目、山龙眼目、黄杨目(Buxales)、昆栏树目(Trochodendrales)、大叶草目和五桠果目等。表 8.2 列出了超蔷薇群(包括蔷薇群)内的目和科,表 8.3 列出了超菊群(包括菊群)内的目和科。有关真双子叶植物关系的详细信息,请参阅最近对一般被子植物关系的分析(例如 Moore 等人 2011;Soltis 等人 2011;Sun 等人 2016a)和早期研究(参见文献)。请注意,Cantino 等人 (2007) 引入了真双子叶植物中的多个分支的 PhyloCode(生物谱系命名法规) 名称。这些包括此处使用的组中的五瓣花类植物Pentapetalae(五桠果目+超级蔷薇群+超级菊群;图 8.1)和核心真双子叶植物(Gunneridae)(大叶草目+五瓣花类植物)。

表8.1 真双子叶植物所含的目与科,主要来自APG IV(2016)[2]。粗体科进行了详细描述,标注*为位置不确定(五桠果目)。请参阅表8.2与表8.3,以了解超级蔷薇群/蔷薇群和超级菊群/菊群。
真双子叶植物
毛茛目 山龙眼目 大叶草目
小檗科(Berberidaceae) 莲科(Nelumbonaceae) 大叶草科(Gunneraceae)
星叶草科(Circaeatseraceae) 悬铃木科(Platanaceae) 折扇叶科(Myrothamnaceae)
领春木科(Eupteleaceae) 山龙眼科(Proteaceae) 五桠果目*
木通科(Lardizabalaceae) 清风藤科(Sabiaceae) 五桠果科(Dilleniaceae)
防己科(Menispermaceae) 黄杨目 超级蔷薇群&蔷薇群
罂粟科(Papaveraceae) 黄杨科(Buxaceae) (见 表8.2)
毛茛科(Ranunculaceae) 昆栏树目 超级菊群&菊群
昆栏树科(Trochodendraceae) (见 表8.3)
超级蔷薇群&蔷薇群
虎耳草目 核果木科(Putranjivaceae)
蕈树科(Altingiaceae) 大花草科(Rafflesiaceae)
隐瓣藤科(Aphanopetalaceae) 红树科(Rhizophoraceae)
连香树科(Cercidiphyllaceae) 杨柳科(Salicaceae)
景天科(Crassulaceae) 三角果科(Trigoniaceae)
锁阳科(Cynomoriaceae) 堇菜科(Violaceae)
虎皮楠科(Daphniphyllaceae) 酢浆草目(OXALIDALES)
茶藨子科(Grossulariaceae) 槽柱花科(Brunelliaceae)
小二仙草科(Haloragaceae) 土瓶草科(Cephalotaceae)
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 牛栓藤科(Connaraceae)
鼠刺科(Iteaceae) 合椿梅科(Cunoniaceae)
芍药科(Paeoniaceae) 杜英科(Elaeocarpaceae)
扯根菜科(Penthoraceae) 蒜树科(Huaceae)
围盘树科(Peridiscaceae) 酢浆草科(Oxalidaceae)
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 豆目
四心木科(Tetracarpaeaceae) 豆科(Fabaceae /Leguminosae)
葡萄目(属蔷薇群; APG IV) 远志科(Polygalaceae)
葡萄科(Vitaceae) 皂皮树科(Quillajaceae)
蔷薇群 ROSIDS 海人树科(Surianaceae)
豆支 FABIDS 蔷薇目
蒺藜目 钩毛树科(Barbeyaceae)
刺球果科(Krameriaceae) 大麻科(Cannabaceae)
蒺藜科(Zygophyllaceae) 八瓣果科(Dirachmaceae)
卫矛目 胡颓子科(Elaeagnaceae)
卫矛科(Celastraceae) 桑科(Moraceae)
鳞球穗科(Lepidobotryaceae) 鼠李科(Rhamnaceae)
梅花草科*(Parnassiaceae*) 蔷薇科(Rosaceae)
金虎尾目 榆科(Ulmaceae)
青钟麻科(Achariaceae) 荨麻科(Urticaceae)
橡子木科(Balanopaceae) 葫芦目
泽茶科(Bonnoetiaceae) 风生花科(Apodanthaceae)
红厚壳科(Callophyllaceae) 异叶木科(Anisophylleaceae)
油桃木科(Caryocaraceae) 秋海棠科(Begoniaceae)
安神木科(Centroplacaceae) 马桑科(Coriariaceae)
可可李科(Chrysobalanaceae) 毛利果科(Corynocarpaceae)
藤黄科(Clusiaceae/Guttiferae) 葫芦科(Cucurbitaceae)
泥沱树科(Ctenolophonaceae) 野麻科(Datiscaceae)
毒鼠子科(Dichapetalaceae) 四数木科(Tetramelaceae)
沟繁缕科(Elatinaceae) 壳斗目
古柯科(Erythroxylaceae) 桦木科(Betulaceae)
大戟科(Euphorbiaceae) 木麻黄科(Casuarinaceae)
银鹃木科(Euphroniaceae) 壳斗科(Fagaceae)
尾瓣桂科(Goupiaceae) 胡桃科(Juglandaceae)
香膏木科(Humiriaceae) 杨梅科(Myricaceae)
金丝桃科(Hypericaceae) 南青冈科(Nothofagaceae)
假杧果科(Irvingiaceae) 核果桦科(Ticodendraceae)
黏木科(Ixonanthaceae) 锦葵类 MALVIDS
荷包柳科(Lacistemataceae) 缨子木目(CROSSOSOMATALES)
亚麻科(Linaceae)
五翼果科(Lophopyxidaceae)
金虎尾科(Malpighiaceae)
金莲木科(Ochnaceae)
小盘木科(Pandaceae)
西番莲科(Passifloraceae)
蚌壳木科(Peraceae)
叶下珠科(Phyllanthaceae)
苦皮桐科(Picrodendraceae)
川苔草科(Podostemaceae)

毛茛目

毛茛目包含七个科,其中三个科在此描述。未描述的科包括防己科,其中的软骨树科(箭毒)可用作箭毒亚马逊土著人,从中可提取筒箭毒碱,筒箭毒碱在手术中用作肌肉松弛剂和治疗疾病。有关系统发育分析,请参阅 Wang 等人 (2009) 和 Lane 等人 (2018)。

小檗科 — 小檗科(小檗属,以北非的古阿拉伯语名称 Barbary 命名)。14 属/约 700 种(图 8.3)。

图 8.3 毛茛目。小檗科。A–E. 小檗属,小檗。A. 整株植物,羽状复叶。B. 花蕾,显示众多花被片。C. 开放的花朵。D. 花被片有对生雄蕊。E. 雌蕊,纵切面,显示边缘胎座。F. 伞形小檗,伞叶;整株植物有盾状、掌状裂叶。G、H。 Podophyllumpeltatum,五月花。G. 植物,显示盾状叶。H. 单生花。I. Caulophyllum thalictroides,蓝升麻;聚伞花序。J–M. 南天竹。J. 花蕾,显示多列花被。K. 开放的花朵。L. 花朵特写,显示雌蕊和雄蕊。M. 子房纵切面,显示边缘胎座。

小檗科包括多年生乔木、灌木或草本植物。叶呈螺旋状 [很少对生],叶柄具柄,叶柄基部经常张开,有羽状、三回、单叶或单叶。花序为总状花序、穗状花序、圆锥花序、聚伞花序或单生腋花。花为两性花、辐射对称花和下位花。花被 6-7 列,每轮 3 [2,4] 部分,外轮 2 轮萼状,内轮 4-5 轮花瓣状,最内轮 2-3 轮产蜜(有时解释为雄蕊)。雄蕊 6 [4-18],大多为两轮,与最内轮花瓣相对。花药瓣状(从基部打开)或纵向开裂,四孢子囊和二生囊。雌蕊为单心皮(有时解释为由 2-3 个心皮衍生),具有上位子房和 1 [2] 室。胎座为边缘;每个子房有 ∞ [1,2] 个胚珠。果实为浆果 [很少干燥]。

该科成员分布于世界各地,尤其是在北温带地区。经济的重要性包括栽培观赏植物,如小檗属和十大功劳属;据报道,鬼臼属可用于治疗睾丸癌;小檗属,即常见的小檗,是小麦秆锈病的替代宿主。有关系统发育分析,请参阅 Wang, W. 等人 (2007, 2009) 和 Sun 等人 (2018)。

小檗科的独特之处在于其花具有多列花被(可能是该科的衍生花被),该花被分化为外部萼片状和内部花瓣状部分(最内层的蜜源部分)、双列雄蕊和单个、显然是单心皮的雌蕊。

P ∞,6-7 列,每轮 3 [2,4] A 6 [4-18] G 1,上位。

罂粟科(包括紫云英科和蕨科)——罂粟科(罂粟属,拉丁语为罂粟)。约 44 属/约 825 种(图 8.4)。

图 8.4 毛茛目。罂粟科。A. Ehrendorferia chrysantha,双放射状​​,囊状花。B. Dendromecon rigida,树罂粟,双列(2 + 2)花冠(萼片早落)。C. Eschscholzia californica,加州罂粟,子房横切面显示胎座。D. Papaver californicum,火罂粟。E. Papaver somniferum,成熟的杀孢蒴果。F. Platystemon californicus,乳白色杯状花。G. Romneya trichocalyx,马蒂利加罂粟。H、I。加拿大血根草,血根草,每朵花有数片花瓣。

罂粟科包括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灌木或小乔木(有时为厚茎),有些类群有来自有节乳管的乳汁。叶螺旋状至近对生,通常裂片至分裂或分裂,无托叶。花序为单花或聚伞花序。花为两性花,辐射对称,左右对称或双放射状,下位花序 [很少为轮生花序]。花被为双花序,3 [2,4] 列,无托杯 [很少存在]。萼片单列,离生至基部合生,有 2 [3] 个萼片,通常为早落萼片。花冠为双列,无瓣,有 2 + 2 或 3 + 3 [-16] 片花瓣,有时在芽期覆瓦状排列并皱缩,有些分类群的外层花瓣有距或囊。雄蕊通常为多数 [4-6],向心,有时为两束或三束。花药为四孢子囊或双孢子囊,二囊或单囊(有时在同一朵花中)。雌蕊为合心皮,有上位子房,2 [至数个] 心皮和 1 [2-数个] 室。花柱和柱头通常单生,后者有时合生形成盘状结构。胎座为周生 [很少为轴生];胚珠为倒生至弯生,双囊,每个心皮 1-∞ 个。有时雄蕊基部有蜜腺。果实为纵向开裂或裂开的蒴果,有时为裂果或坚果。种子为油性胚乳,某些类群有假种皮。

罂粟科成员主要分布在北温带地区。经济重要性包括许多栽培的观赏植物和用作油籽的类群。罂粟,即鸦片罂粟,是一种令人上瘾的麻醉植物,是海洛因(影响了人类历史)的来源,在医学上也非常重要,例如,是镇痛药吗啡和其他生物碱的来源。罂粟科现在分为 3 个亚科:蕨叶亚科、富马亚科和罂粟亚科。紫花地丁亚科(以前称为紫花地丁科)的成员不同之处在于具有双放射状或双侧花,花瓣的外轮通常具有距或囊。有关该科的详细系统发育研究,请参阅 Hoot 等人(1997 年)、Kadereit 等人(1994 年、1995 年)和 Wang, W. 等人(2009 年)。

罂粟科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们是草本植物、灌木或小乔木(有些有乳汁),具有二披针形、三列花被(双列花冠),通常有许多雄蕊,以及具有顶生胎座的上位复子房,果实通常是室裂或室裂的蒴果。

K 2 [3] 或 (2 [3]) C 2 + 2 或 3 + 3 [–16] A ∞ [4–6] G (2) [–数个],上等。

毛茛科 — 毛茛科(毛茛属,意为“小青蛙”,因许多物种的两栖习性而得名)。约 62 属/约 2,500 种(图 8.5)。

图 8.5 毛茛目。毛茛科。A、B. Caltha leptosepala,白色沼泽万寿菊,显示众多雄蕊和雌蕊。C. Aconitum columbianum,附子草,具有兜状(兜状)萼片。D. Aquilegia canadensis,耧斗菜,花冠有突出的距。E、F. Clematis pauciflora,处女凉亭。G、H。 Hepatica americana,肝叶。I、J. 飞燕草属,飞燕草。I. 花,露出萼距。J. 花被打开,露出许多雄蕊和雌蕊 K. 加州毛茛,毛茛。L、M. 芬德勒唐松草,草地芸香。L. 雄花,下垂。M. 雌花,直立,每朵有几根雌蕊。N. 鼠尾草,鼠尾,花托细长。O. Xanthorhiza simplicissima,黄色根。

毛茛科包括陆生或水生、多年生或一年生灌木、草本植物或藤本植物。叶螺旋状,简单复叶,有托叶或无托叶。花序为聚伞花序或单花。花为两性花,很少为单性花,辐射对称或左右对称,下位花序;花托略长。花被为二披针形,无托杯。萼片为近柄花,有 5-8 [3] 片,通常为花瓣状萼片,有时有距或兜状萼片。花冠为近柄花,有少数-∞ [很少 0] 片花瓣,有时有距。雄蕊为近柄花,通常为∞,螺旋状,通常为向心性,有时为多轮。花药纵裂,四孢子囊,二生囊。雌蕊为离生心皮 [很少合心皮],通常有∞ [1-少数] 片雌蕊/心皮,每片单室,子房上位。合心皮类群的胎座为边缘胎座、顶端胎座或基部胎座,中轴胎座;胚珠为倒生或半生胚珠,双珠被或单珠被,每个心皮有数个至无穷个。蜜腺通常为周生(位于雄蕊状花瓣的基部)。果实为蓇葖果、瘦果或浆果的集合体。花为昆虫或风媒授粉。

毛茛科成员主要分布在温带和寒带地区。经济重要性包括栽培观赏植物、药用植物(如加拿大黄连、黄连)、有毒植物和杂草。有关该科的系统发育分析,请参阅 Hoot(1991、1995)和 Wang, W. 等人(2009)。

毛茛科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草本植物、灌木或藤本植物,其花具有螺旋排列的花被部分,通常分为两排,雄蕊众多,雌蕊离生。

K 5–8 [3] C 少数–∞ [0] A ∞ G ∞ [1–少数],上等。

山龙眼

山龙眼包含四个非常不同的科,直到最近才被归为一类。除梧桐科外,其他科都相似,每个子房大多有 1 个胚珠。莲科和悬铃木科相似,具有顶端胎座。悬铃木科和山龙眼科在木材解剖学上具有相似性。有关包括目内关系的系统发育分析,请参阅 Sun 等人 (2016)。

莲科 — 水莲科(类型 Nelumbo,僧伽罗语名称)。 1 属 (Nelumbo)/1-2 种 (图 8.6)。

图 8.6 山莲花目。莲科。印度/中国莲花。A. 整株植物,显示挺水、盾状/凹叶和花。B. 整朵花,显示众多花被。C. 花朵特写;注意众多雄蕊和扩大的花托。D. 花托纵切面,顶端有凹陷的雌蕊。E. 雌蕊纵切面特写,显示顶端胎座。F. 果实,坚果的集合体,凹陷在增大的花托中。G. 果实纵切面特写,显示坚果。

莲科由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组成,有乳汁从铰接式乳管中流出。茎为根茎。叶螺旋状,盾状,有柄(叶柄突出),单叶,不分裂,圆形,上部凹陷,有网状脉。花序为腋生(来自根茎鳞叶),突出,单生。花大,两性,辐射对称,长花梗,无苞片,下位;花托扩大而海绵状,有许多凹陷的腔,内有单个雌蕊。花被约 3 列,最外轮有 2 个绿色萼片,内轮有多个黄色或红色花瓣状花被,所有花被均不同。雄蕊多,螺旋状,后生;花丝狭窄。花药向内向外,纵向开裂,四孢子囊,有层状药隔。雌蕊为离生结实,有 12-40 个单室上位子房。花柱和柱头单生,顶生。胎座为顶端;胚珠为倒生和双胚珠,每个子房 1 个。果实为坚果的聚合体,每个坚果都沉入一个增大的花托中。种子​​无胚乳。花由甲虫授粉。茎具有真中柱或不连中柱状维管系统。

莲科以前被视为睡莲科的一个亚科 (Nelumboideae)。莲科的两个种分布于北美洲东部至南美洲北部 (N. lutea) 和亚洲至澳大利亚北部 (N. nucifera)。经济重要性包括用作栽培观赏植物、可食用的根茎和种子、药物和宗教仪式 (神圣的莲花); N. nucifera 以种子寿命长而闻名,有些种子已有 3000 年历史。有关详细信息,请参阅 Williamson 和 Schneider (1993)。

莲科植物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们是一种水生草本植物,茎通常不连体,叶片呈凹盾状,花单生,花被片多,雄蕊多,离生雌蕊部分嵌入膨胀的花托内;果实是坚果的集合体,位于增大的花托内。

P 2 +∞+∞ A ∞ G ∞,上位。

悬铃木科 — 悬铃木或梧桐科(类型 Platanus,希腊语意为宽,指叶子)。1 属(悬铃木)/约 10 种(Fi图 8.7)

图 8.7 悬铃木目。悬铃木科,悬铃木属。A. 树木,早春。B. 花序(成熟为果实),一穗状花序。C. 花序特写。D. 头部特写。E. 雄花头部,纵切面。F. 雌花头部特写,显示雌蕊和边界不清的花被。G. 雄花雄蕊。注意药隔的顶端延伸。H. 雌花头部,纵切面。注意不同的雌蕊(离生雌蕊)和硬毛状花被。I. 子房,纵切面,显示单个顶端胚珠。J. 果实,多个瘦果。注意宿存花柱。K. 单个瘦果,带有增大的硬毛状花被。

悬铃木科由雌雄同株树木组成,树皮剥落。叶互生(叶柄包裹叶柄下芽),单叶,掌状浅裂,有托叶(托叶通常环绕小枝),落叶,有星状毛,通常为掌状网状脉。花序为顶生、下垂的穗状花序,由单性头状花序组成。花小,单性。花被为双列,无托杯。萼片近萼至基部合萼,有 3-4 [7] 片萼片。花冠近萼,有 3-4 [7] 片花瓣(雌花通常为 0 片)。雄蕊 3-4 [7],对萼,近萼,一些雌花有雄蕊。花药无柄,纵向开裂,药隔顶端有盾状附属物。雌蕊为离生结实,具有上位子房和 5-8 [3-9] 个心皮和子房室。胎座为顶端胎座;胚珠为直生、双珠被,每个子房 1 [2] 个。无蜜腺。果实为多个瘦果,具有增大的、多毛的花被(用于风传播)和宿存花柱。种子为胚乳。花为风媒授粉。

悬铃木科成员分布于北半球。经济重要性包括木材和用作栽培观赏植物。有关该科的论述,请参阅 Kubitzki 等人 (1993b) 和 Grimm 和 Denk (2008) 的系统发育分析。

悬铃木科植物的特点是雌雄同株,有环绕的托叶、叶柄下芽、通常掌状裂叶和脉状叶,以及下垂的穗状花序,花单性,果实为多刺的瘦果。

雄性:K 3–4 [7] 或 (3–4 [7]) C 3–4 [7] A 3–4 [7]。

雌性:K 3–4 [7] 或 (3–4 [7]) C 0 G 5–8 [3–9],上等。

山龙眼科 - 山龙眼科(山龙眼属,以海神普罗透斯命名,因其多变的形态而得名)约 80 属/约 1800 种(图 8.8)。

图 8.8 山龙眼科。山龙眼科。A–C. 班克木属。A. 班克木属 menziesii,头状花序。 B. Banksia sp.,显示部分开放(上图)和开放(下图)的花朵。C. Banksia grandis,多蓇葖果。D. Grevillea longistyla,花。E. Grevillea sericea,花序。F. Lambertia formosa,花序。G. Conospermum taxifolium,花。H–M. Leucospermum sp.,针垫状。H. 头状花序纵切面。I. 开花前(上图)和开花后(下图)的花朵。J. 开花前花尖特写,显示四个连贯的花被裂片顶端包围着花柱顶端。K. 花尖,在花柱和柱头释放后。L. 花被裂片顶端特写,近轴面,显示无柄花药。M. 子房纵切面,显示单个基生胚珠。

山龙眼科植物包括灌木和乔木。根部没有菌根,通常具有短的侧生“类菌根”。叶通常为螺旋状和单叶,羽状或二回羽状,常绿,革质。花序为苞片总状花序、伞形花序、总苞片头状花序或单花或成对花序。花为两性花或单性花,辐射对称或左右对称。花被单列。萼片为镊合状,由 4 个不同或合生的萼片组成。无花冠(或解释为变形成 4 裂蜜盘或小鳞片)。雄蕊为 4 枚,对生,通常为上生。花药纵向开裂,四孢子囊或双孢子囊,二生囊或单生囊,囊和药隔通常作为附属物延伸。雌蕊为单心皮,具有上位子房和 1 个子房。胎座为边缘胎座或基部胎座;胚珠类型多样,双珠囊,每个子房 1-2 [-∞]。果实为蓇葖果、坚果、瘦果或核果。种子无胚乳。

山龙眼科成员分布于雨林至旱生栖息地,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尤其是澳大利亚和南非。经济重要性包括栽培观赏植物(例如班克西亚、银桦、山龙眼)、重要木材树种和种子可食用的物种(例如澳洲坚果)。有关系统发育研究,请参阅 Hoot 和 Douglas (1998) 和 Weston 和 Barker (2006)。

山龙眼科植物的特色是其花具有单列花被,由 4 个萼片、4 个对萼雄蕊和单心皮上位子房组成。

K 4 或 (4) C 0 A 4 G 1, superior。

甘纳草目

甘纳草目(sensu Stevens 2001 起)包含两个科,甘纳草科和密罗塔木科;本文仅描述前者。

甘纳草科 — 甘纳草科(类型甘纳草,以挪威植物学家 Johan Ernst Gunnerus,1718-1773 年命名)。1 属(甘纳草)/约 60 种(图 8.9)。

图 8.9 甘纳草目。甘纳草科,甘纳草属 manicata。A. 整株植物,栽培中,尺寸较大(最大的草本植物之一)。B. 具叶柄的盾状叶,从下方看,显示掌状脉。C. 植物基部。D. 花序,圆锥花序。E. 花序顶端,显示花苞片。F. 两性花或雄花;注意雄蕊有短花丝。 G. 成熟雌花,有小的退化萼片和下位子房。H. 核果的果序。

根草科植物包括陆生多年生植物(G. herteri 中为一年生植物),杂性或雌雄异株的草本植物,大多数相当大,茎中有通道,不定根内有共生蓝藻念珠菌群落。茎通常为根茎状,有些为粗茎状,解剖结构为多柱状。叶小到极大(直径可达 3 米),单叶,掌状脉,螺旋状,有柄,通常为盾状,圆形至卵形,在叶轴内或附近有收集器和鳞片。花序为腋生或假顶生总状花序、复总状花序或穗状花序。花小,单性或两性,有苞片或无苞片,子房上位。花被为双列。萼片通常有 2 个镊合状萼片,这些萼片有时是退化的。花冠有 2 [0] 片花瓣,通常早落。雄蕊 2 [1],花丝短。花药小,二生囊,四孢子囊,纵向开裂。雄花中可能存在雌蕊。雌蕊为合心皮,具有下位子房、2 个心皮和 1 个子房。花柱 2 个,顶生。胎座为顶端;胚珠倒生,双被,悬垂,每个子房 1 [2] 个。果实为核果。种子单生,油性胚乳。

大黄科植物主要分布在南半球的热带地区。经济重要性包括一些栽培的观赏植物(例如,Gunnera manicata)、土壤改良作物(来自固氮、共生的蓝藻)和当地的药用、鞣制或食用植物。有关该科的形态、系统发育和生物地理学的评论,请参阅 Wanntorp 和 Wanntorp (2003) 和 Wanntorp (2006)。有趣的是,小的一年生 Gunnera herteri 是所有其他物种的姐妹,它们是大叶多年生植物。

Gunneraceae 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陆生草本植物,茎和不定根含有共生的蓝藻 Nostoc,叶子通常很大,螺旋状,圆形至卵形,具有掌状脉,花序为单性或双性花,通常。 2 萼片,2 [0],花瓣常早落,2 [1]花药,下位,2 心皮子房,具有单个顶端胚珠,果实为 1 粒种子的核果。

K 2 C 2 [0] A 2 [1] G 2,下位。

桧目

桧目包含单个泛热带/澳大利亚桧科,具有单叶、螺旋状、复叶(次级叶脉通常终止于齿)和辐射对称花,具有许多离心雄蕊,通常成束,雌蕊离生 [很少合心皮](图 8.10)。桧目在不同的真双子叶分析中有不同的系统发育关系,一些将其与 Superrosids 放在一起,另一些将其与 Superasterids 放在一起;见图 8.1。

图 8.10 桧目。桧科。A. Hibbertia scandens。B. Hibbertia sp。两者均显示辐射对称花,具有众多离心雄蕊和众多雌蕊。

超级蔷薇目

所谓的超级蔷薇目或超级蔷薇科(根据 Soltis 等人,2011 年)是一个演化支,包括虎耳草目、Vitales(有时归入蔷薇目)以及一个大类,蔷薇目(见图 8.1、表 8.2)。

虎耳草目

虎耳草目包括 15 个科(表 8.2),其中三个在此描述。未处理的科中值得注意的是楝科(包括枫香树、甜胶树;图 8.11A-C)、连香树科(只有 2 种,用作木材树,过去分布更广泛)、醋栗科(包括醋栗、醋栗和鹅莓,果实可食用;图 8.11F-J)、盐生植物科(包括狐尾藻等水族水生植物)和芍药科(牡丹;图 8.11D、E)。有关该目和亲属的信息,请参阅 Soltis 和 Soltis (1997)、Qiu 等人 (1998)、Fishbein 等人 (2001)、Jian 等人 (2008) 和 Soltis 等人 (2016)。

图 8.11 虎耳草目。A-C。楝树科、枫香树、枫香树。A. 带叶、花序和去年果实(多果蒴果)的嫩枝。B. 下垂雌花序。C. 直立雄花序。D–E. 芍药科、加州芍药、牡丹。F–J. 石蒜科。F. 白花醋栗、白花醋栗;花序。G. 长叶醋栗,山醋栗。H. Ribes nevadense,山粉红醋栗。I–J. Ribes speciosum,紫红色花醋栗。注意下位子房和托杯。

景天科 - 景天科(景天属,意为“厚实或多汁的小植物”)。约 34 属/约 1,400 种(图 8.12)。

图 8.12 虎耳草目。景天科。A–D。营养形态。A. Kalanchöe beharensis,大型灌木,有厚厚的绒毛叶。B. Graptopetalum paraguayense,灌木,有多汁的灰绿色叶子。C. Crassula argentea,灌木,有多汁的无毛叶子。D. Sedum smallii,小型一年生植物,有微小的多汁叶子。E–J。生殖形态。E. Dudleya pulverulenta,显示分枝的蝎尾状聚伞花序;注意苞片与花梗错开约 90°。F. Bryophyllum pinnatum,在大型圆锥花序上开有下垂的管状花。G. Crassula argentea。注意花具有离生雌蕊和鳞片状蜜腺,位于心皮基部和对生心皮处。H,I. Graptopetalum paraguayense。H. 双列、倒二瓣雄蕊的视图。I. 心皮(子房)横截面,显示边缘胎座。J. Pachyphytum hookeri,成熟的卵形果实。

景天科包括草本植物、灌木或罕见的树木。叶子呈螺旋状、对生或轮生,单叶,无托叶,特征是多汁的。花序为分枝聚伞花序或单花。花通常为两性花,辐射对称,有花梗或无柄,下位或稍轮生。花被为二列和二披针形。萼通常为背瓣,有 5 [罕见 3–6 +] 片萼片。花冠为离瓣至基部合瓣,有 5 [罕见 3–6 +] 片花瓣。雄蕊为萼片或花瓣数的 1–2 倍,二列和倒二重瓣或单列和对萼,离生或上位。花药纵裂,四孢子囊,二生囊。雌蕊为离生心皮,有上位子房和 5 [3–6 或更多] 个心皮。胎座为边缘胎位;胚珠倒生,双珠被,数量众多 [很少或 1 个]。有蜜腺,由位于心皮基部和对面的鳞片状结构组成。果实为囊状,很少为蒴果。种子为胚乳(含油和蛋白质)。茎木质部通常呈连续圆柱形;叶子通常具有克兰兹解剖结构,具有景天酸性代谢 (CAM) 光合作用(见第 10 章)。

景天科传统上分为六个亚科,但最近的研究不相信其中大多数亚科是单系的。该科的成员通常生长在干旱环境中,也出现在中生或潮湿的栖息地,分布在世界各地,澳大利亚和太平洋岛屿除外;物种在南非和墨西哥和亚洲的山区最为多样化。经济重要性包括栽培的观赏植物,尤其是莲花掌属、景天属、石莲花属、伽蓝菜属和景天属。有关一般信息,请参阅 Thiede 和 Eggli (2006),有关最近的系统发育分析和总结,请参阅 Ham 和 't Hart (1998) 和 Mort 等人 (2001, 2010)。

景天科植物的特点是,它们既是草本植物,又是灌木,或者很少是树木,具有 CAM 光合作用的单叶、多汁的叶子、聚伞花序、两性、辐射对称、双披针形花、倒二枝雄蕊或单列雄蕊,以及具有对生鳞片状蜜腺的离生雌蕊,果实为葎草。

K 5 [3–6 +] C 5 [3–6 +] A 5 + 5 或 5 [3–6 +] G 5 [3–6 +],优等。

金缕梅科 — 金缕梅科(金缕梅属,希腊语中指具有梨形果实的植物)。约 27 属/约 82 种(图 8.13)。

图 8.13 虎耳草目。金缕梅科。A–C. 弗吉尼亚金缕梅、金缕梅。A. 树枝,显示单叶。B. 花序。C. 果实,木质,开裂的蒴果。D. 檵木。D. 灌木枝。E. 叶节特写,显示托叶。F. 叶背面,显示星状毛。G. 花序,头状花簇。H. 花,显示花萼和花冠的细长花瓣。I. 花纵切面,显示大部分下位子房。J. 花中心特写,显示五个互生雄蕊。 K. 雄蕊,花丝短,药端有药隔。L. 子房横切面,显示两个心皮和子房室。M. 子房纵切面;中轴胎座。N. 果实,蒴果,开裂前。[图片 A–C 由 Will Cook 提供。]

金缕梅科植物由树木或灌木组成,通常有星状毛。叶为单叶,无裂片至掌状裂片,螺旋状 [很少为二列],通常有托叶。花序通常是穗状或头状。花为单性或两性。花被为二花被。萼片为近萼片或合萼片,有 4–5 [0–7] 个萼片/裂片。花冠为近萼片,有 4–5 [0] 个通常较窄的花瓣。雄蕊 4-5 [1-24],互生。花药瓣状或纵向开裂,药隔常延伸至囊外。雌蕊为合子房(至少基部),子房上生于下生,2-3 个心皮和 2-3 个子房室。花柱为 2-3。胎座为中轴胎座;胚珠为倒生或直生,双珠被,1-∞,顶端。果实为木质蒴果。种子为胚乳,通常具有坚硬、有光泽的种皮。植物通过风或昆虫授粉。

金缕梅科成员分布于北美东部至南美北部、非洲东南部和亚洲东部。经济重要性包括提取用于香料和药用的精油、木材树和观赏栽培品种。金缕梅,即金缕梅,是同名药用收敛剂的来源。Altinginaceae(例如,枫香)通常被视为该科的一部分。有关该科的系统发育分析,请参阅 Li 和 Bogle (2001) 和 Li (2008)。

金缕梅科植物的特征是,它们为乔木或灌木,具有星状毛和简单的、有托叶的、通常为螺旋状的叶,花序通常为穗状花序或头状花序,花为单性或两性花,通常有 4-5 个萼片和花瓣,子房上位,下位,2-3 个心皮,果实为木质蒴果,种子有坚硬的种皮。

K 4-5 [0-7] C 4-5 [0] A 4-5 [1-24] G (2-3),上位,下位。

虎耳草科 — 虎耳草科(Saxifraga 型,拉丁语意为“岩石破碎”)。约 33 属/600 种(图 8.14)。

图 8.14 虎耳草目。虎耳草科。A、B. Heuchera hirsutissima,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基生莲座叶。插图(上):花的纵切面,显示半下位子房。C. Heuchera sanguinea,显示下位子房和托杯。D. Jepsonia aphylla,花序。E. Lithophragma affine,林地星花,显示二披针形花被。F. Mitella diphylla,花瓣分离。G. Saxifraga bronchialis,花朵特写。H. Micranthes californica,花朵特写,具有半下位子房。I. Tellima grandiflora,花朵特写,显示裂片花瓣。J、K. Tiarella cordifolia,泡沫花。

虎耳草科植物包括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叶通常为螺旋状,常为莲座状,单叶,羽状或掌状,通常无托叶,有时为肉质叶。花序为聚伞花序、总状花序或单花。花为两性花,辐射对称,雌蕊上生至雌蕊上生。花被为双列,双花托,有托杯。萼片为近基部,有 5 [3–10] 片萼片;花冠为近基部,有 5 [0, 3–10] 片花冠裂片,有时裂片。雄蕊数量不定,单列或双列,有些有雄蕊。雌蕊为合心花,常裂片,很少离心花,有上位至下位子房,有 2–4 [7] 个心皮。胎座为边缘胎座、中轴胎座或周胎座;胚珠为倒生胚珠,单胚珠或双胚珠,通常为多个。通常存在产蜜的子房盘。果实为(通常)无菌蒴果。种子为(油性)胚乳。

虎耳草科分布广泛,尤其是在北温带和寒冷地区。经济价值主要在于作为栽培观赏植物。有关该科的系统发育分析,请参阅 Soltis 和 Soltis (1997)、Soltis 等人 (2001)、Xiang 等人 (2012) 和 Deng 等人 (2015)。

虎耳草科的特点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很少是亚灌木,有螺旋状的、有时是多汁的叶子(通常呈莲座状),花通常有 5 [3–10] 个不同的萼片和花瓣 [0],雄蕊 1-2 轮,雌蕊通常合生和裂片,子房上位下位,有许多胚珠,果实为无菌蒴果。K 5 [3–10] C 5 [0, 3–10] A 5 或 5 + 5 [可变] G (2–4) [(-7)],上位下位,有托杯。

葡萄目

葡萄目仅包含此处描述的葡萄科。APG IV (2016) 系统暂时将葡萄目/葡萄科置于蔷薇科内。

葡萄科 [包括Leeaceae] — 葡萄科(葡萄类型,拉丁名,栽培葡萄)。约 17 属/约 955 种(图 8.15)。

图 8.15 VITALES。葡萄科。A. Cyphostemma juttae,一种小乔木,茎多汁,茎粗大。B、C. Rhoicissus capensis,开普葡萄,叶对生,有托叶和卷须,是藤本植物的典型特征。D-J. Vitis girdiana,一种野生葡萄。D. 枝,有对生的卷须。E. 花序,圆锥花序。F. 花期开花,有领状萼片和帽状花冠,后者从基部开裂。G. 花,后期,花冠几乎脱落。H. 花,蜜腺与雄蕊交替。 I. 子房纵切面,显示胚珠。J. 子房横切面,显示两个子房,每个心皮有两个胚珠。K. 葡萄,栽培葡萄,有成熟的浆果。

葡萄科由藤本植物、草本植物或树木组成,有些是肉质的或厚茎的。茎通常有与叶相对的卷须。叶是单叶(这些叶通常呈掌状裂片和脉状)、掌状或羽状、螺旋状、对生或二列、有托叶(托叶早落)。花序聚伞花序、伞房花序或圆锥花序,顶生于对生叶的枝条上 [很少腋生]。花小,两性或单性,辐射对称。花被二列。萼筒近轴,有的退化为领状,有 4-5 [3-7] 萼片。花冠通常近轴,在葡萄属中形成开裂的冠状,有 4-5 [3-7] 片镊合状花瓣。雄蕊 4-5 [3-7],对生。雌蕊合心皮,有上位 [半下位] 子房,2 [3-4] 个心皮,和 2 室(一些分类单元有假隔板)。花柱单生。胎座为 +/– 轴位;胚珠倒生,双珠被,每个心皮 2 个。蜜腺 5 裂,与雄蕊交替或盘状围绕子房基部。果实为浆果。种子为胚乳。

葡萄科分布于北美洲东部至南美洲、非洲中部至南部以及东南亚/澳大利亚。经济重要性主要是用作食物和酿酒的葡萄(栽培的葡萄和其他本地物种),以及一些栽培的观赏植物,例如白花藤、爬山虎和红藤。葡萄科可分为两个亚科:Leeoideae [Leeaceae] 和 Vitoideae。有关葡萄科的系统发育和分类的信息,请参阅 Wen (2006) 和 Wen et al. (2018)。

葡萄科植物的特点是,它们是藤本植物(很少是草本植物或厚茎植物),卷须与叶对生,单叶、掌状叶或羽状叶,花小,花冠为镊合状或有盖状花冠,雄蕊对生,子房基部有裂片或盘状蜜腺,果实为浆果,每室有 1-2 颗种子。

K 4-5 [3-7] C 4-5 [3-7] A 4-5 [3-7] G 2 [3-4],上位 [很少半下位]。

蔷薇科植物

蔷薇科植物(Rosidae)是一大群真双子叶植物。最近的分子研究证实了该类群的单系性。蔷薇类与 Cronquist (1981) 的蔷薇亚纲大致相同,但包含几个不同作者归入其他类群的分类单元(特别是 Cronquist 的 Dilleniidae 亚纲)。

没有明确的非分子衍生性征将蔷薇类统一起来。成员往往具有未融合部分的花被和比萼或花冠更大的雄蕊部分,但也有许多例外。一般来说,蔷薇类具有双珠被、厚珠心的胚珠,与菊类不同,菊类大多具有单珠被、细珠心的胚珠。

蔷薇类在此分为 16 个目,分为花被目(以前称为 Eurosids I)和锦葵目(以前称为 Eurosids II)(图 8.1、8.16)。表 8.2(APG IV 2016 之后)列出了这些目中的科。有关蔷薇科的分析,请参阅 Soltis 等人(2007 年)、Zhu 等人(2007 年)、Wang, H. 等人(2009 年)、Sun 等人(2016b 年)和 Folk 等人(2018 年)。

图 8.16 蔷薇科目分支图,Moore 等人(2011 年)、Soltis 等人(2011 年)、APG IV(2016 年)和 Sun 等人(2016 年)之后。注意:在一些研究中,Vitales 被包括在蔷薇科中。

FABIDS

Fabids(Fabidae,sensu Cantino 等人 2007,也称为 Eurosids I)是蔷薇亚类,包含 8 个目(表 8.2,图 8.1、8.16)。有些目在科、属和物种数量方面相当大。在 Fabids 中,有一些分类群具有重要的农业意义,例如葫芦科(南瓜科)、豆科(豆科)、蔷薇科(蔷薇科)和大戟科(大戟科)的成员。其他分类群具有重要的生态或工业意义,例如橡树(壳斗科)。

ZYGOPHYLLALES

这个目,sensu APG IV(2016),包含两个科(表 8.2),均在此处描述。

克拉美利亚科 — 拉塔尼科(克拉美利亚类型,以奥地利陆军医生和植物学家 Johann G. H. Kramer,1684–1744 年命名)。1 属(克拉美利亚)/约 18 种(图 8.17)。

图 8.17 蒺藜目。克拉美利亚科。A–G. 双色克拉美利亚。A. 灌木。B. 花,正面。C–D. 花,侧面。注意腺状、分泌脂质的前花瓣。E. 花纵切面。注意顶端悬垂胎座。F. 子房纵切面,特写。G. 果实,显示带有顶端反折(钩状)倒刺的刺。H–I. 克拉美利亚直立 H. 花。I. 花和果实。

克拉美利亚科由半寄生灌木、树木或草本植物组成。根是吸器。某些种类的茎有刺。叶单生或三出,螺旋状,无托叶。花序为单生腋生花或顶生总状花序。花为两性花,左右对称,下位,明显为倒位。花被为二列。萼片为背生,有 5 [4] 片,覆瓦状,萼片,中萼片在前,萼片近轴面花瓣状。花冠为五瓣,3 片后花瓣延长,爪状,通常合瓣,2 片前花瓣变形成分泌脂质的腺体。雄蕊为 4 [5] 片,单列,互生花瓣,背生,中前雄蕊缺失或雄蕊分离,有时花丝s 基部合生,与花瓣贴生。花药纵向或开裂。雌蕊为合心皮,具有上位子房和 2 个心皮,其中一个不育。胎座为顶端悬垂,具有两个倒生、双胚珠。无蜜腺。果实为 1 颗种子、干燥、多刺的坚果,刺通常带有反方向的倒刺。雌性 Centris 蜜蜂会造访植物,它们从分泌脂质的腺体中收集油脂,供其发育中的幼虫食用。

Krameriaceae 科的成员分布在美洲温暖、通常干燥的地区。经济重要性包括作为药物或染料的当地用途。有关该科的系统发育关系,请参阅 Simpson 等人 (2004),有关一般信息,请参阅 Simpson (2006)。

克拉美利亚科 (Krameriaceae) 的特点是,它是半寄生灌木、树木或草本植物,具有双列花,花冠的 3 个后花瓣细长且有爪,2 个前花瓣变态为分泌脂质的腺体,雌蕊 2 个心皮,1 个心皮不育,果实为 1 颗种子、多刺的坚果或蒴果,刺通常具有反折的倒刺。

K 5 [4] C (3)+2 A 4 或 (4) [5] G (2),一个心皮不育,上位。

蒺藜科 - 菱角科 (Zygophyllum 类型,希腊语意为“轭”“叶”,指模式属中的成对小叶)。约 22 属/约 285-325 种 (图 8.18)。

图 8.18 蒺藜科。蒺藜科。A–G. 三齿拉里亚,杂酚油灌木。A. 整株植物,沙漠灌木。B. 双生叶。C. 花,正面。D. 花特写。E. 雄蕊,已移除,显示鳞片状附属物。F. 子房横切面。G. 果实,多毛的分果。H. 光叶金合欢,一种小灌木,有三叶和刺状托叶;插图显示 5 裂的蒴果。I–O. 蒺藜,蒺藜。I. 花枝。J. 结果枝,显示分枝模式。K. 节特写,显示相邻叶的托叶。L. 花特写;注意 10 个雄蕊和上位子房。 M. 花,去除正面花瓣,显示对生萼腺,5 个雄蕊内萼腺和 5 个雄蕊外萼腺。N. 果实,具有粗刺的分果。O. Viscainoa geniculata,花和果实。

蒺藜科包括树木、灌木或草本植物。茎通常有膨胀的节。叶为偶羽状、双生、三小叶,有时为单叶,大多对生(较少螺旋状),通常含树脂,通常有托叶,托叶通常宿存,某些分类群有刺。花序为聚伞花序、总状花序或单花。花通常是两性花和辐射对称的。花被通常是双列的,双生的。萼片为背萼或基部合萼,有 5 [4,6] 个覆瓦状或镊合状的萼片/裂片。花冠无苞,有 5 [4,6,0] 片覆瓦状、旋卷状或镊合状花瓣。雄蕊通常有 10 [4–18] 片,通常为双列 [1-,3-列],花丝通常有基部腺体或鳞片状附属物。花药纵向开裂。雌蕊为合心皮,有上位子房(某些分类群有雌蕊柄/花柄)和 5 [2,4,6] 个心皮和花室。花柱单生。胎座为中轴胎座或轴端胎座;胚珠为双苞,类型多样,每个心皮有 1-多个。蜜腺通常存在,位于雄蕊内和/或雄蕊外。果实通常为裂片蒴果或分果(在某些分类群中,每个心皮分裂成两个分果),很少为核果或浆果。种子有油性胚乳或无胚乳。

蒺藜科分布于旧大陆和新大陆的热带和干旱地区。经济重要性包括当地用作木材(尤其是 Guiacum spp.,木犀科,木材非常坚硬、沉重,用于机械)、药用树脂和蜡(例如,Bulnesia spp.)、可食用果实(例如,Balanites spp.)、染料和其他药物(例如,Peganum harmala,harmal,染料“土耳其红”的来源)。蒺藜,蒺藜,是一种有害杂草,其危险的多刺果实可能导致牲畜摄入后生病。 Larrea spp.,杂酚油灌木,是一种生态上重要的灌木,在北美和南美的许多沙漠生态系统中占主导地位。Zygophyllaceae 科最近被分为五个亚科。有关一般信息,请参阅 Sheahan (2006),有关该科的系统发育分析,请参阅 Sheahan 和 Chase (1996, 2000)。

蒺藜科植物的特征是,它们为乔木、灌木或乔木,叶通常对生,羽状复叶、双生叶或三小叶 [单叶],花通常为二生花,产蜜,花被 5 [4–6] 瓣,雄蕊通常为 2 [1,3] 列,花丝基部有腺状或有鳞片状附属物,雌蕊合生,有 5 [1,4,6] 个心皮,果实通常为裂蒴果或分果(很少为核果或浆果)。

K 5 [4,6] 或 (5) [(4,6)] C 5 [4,6,0] A 5 + 5 [4–18] G (5) [(2,4,6)],上位。

卫矛目

本目包含 3 个科(表 8.2)。卫矛科中值得注意的是 Catha edulis、khat(图 8.1)9A),其叶子可咀嚼作为兴奋剂,以及卫矛,燃烧的灌木(图 8.19B、C);以及 Parnassiaceae(包括在 APG IV 的卫矛科中),包含 Parnassia,帕纳索斯草(图 8.19D)。有关卫矛目处理,请参阅 Zhang 和 Simmons(2006 年)和 Simmons 等人(2012 年)。

图 8.19 卫矛目。A–C. 卫矛科。A. Catha edulis,卡塔叶。B、C. 卫矛,燃烧的灌木。D. Parnassiaceae。帕纳西亚加州,帕纳索斯草。

金叶目

金叶目是一个非常大的目,有 36 个科(表 8.2),其中六个在此描述。其他科中值得注意的是:金合欢科 (Achariaceae),含有大风子属 (Hydnocarpus spp.) 及其近亲,它们能产生环戊烯类脂肪酸 - 例如大风子酸和红花酸 - 用于治疗麻风病;金合欢科 (Chrysobalanaceae),包括金合欢 (Chrysobalanus icaco)、椰子酸 (cocoplum)(图 8.20A);藤黄科 (Clusiaceae)(图 8.20B),有时包括金丝桃科 (Hypericaceae);水生水生草本植物 (Elatinaceae)(图 8.20C);古柯科 (Erythroxylaceae),含有古柯属 (Erythoxylum spp.),它是生物碱可卡因的来源;亚麻科 (Linaceae)(图 8.20D),包括亚麻 (Linum usitatissimum),它是亚麻布的来源;大花草科 (Rafflesiaceae),因含有世界上最大的花大花草 (Rafflesia arnoldii) 而闻名;叶下珠科(图 8.20E);以及生态上重要的红树科红树科(图 8.20F)。有关系统发育分析,请参阅 Chase 等人(2002 年)、Wurdack 和 Davis(2009 年)、Korotkova 等人(2009 年)和 Xi 等人(2012 年)。

图 8.20 红树目。A. 金叶兰科,Chrysobalanus icaco,枝条,果实;插图,花朵特写。B. 梭梭科,Clusia sp.,开花枝条;插图,花朵特写。C. 叶下珠科,Elatine brachysperma,一种小草本植物,显示花朵(左)和果实(右)。D. 亚麻科,Linum lewisii,花。E. 叶下珠科,Phyllanthus sp。 F. 红树科,Ceriops sp.,未成熟果实。

大戟科 — 大戟科(大戟属,以 1 世纪毛里塔尼亚国王的御医 Euphorbus 命名)。约 218 属/约 6,300–6,700 种(图 8.21)。

图 8.21 MALPIGHIALES。大戟科。A. 斑大戟,叶和杯状花序的特写。B. 大戟属,一种茎肉质植物。C. 大戟属,显示成对的托叶刺。D. 大戟属。E. 大戟属,棘冠,植物的地上枝。F. 杯状花序的特写,有红色的苞片。G,H. 大戟属。G. 整株植物,显示扩大的托叶刺。 H. 杯状花序。I–K. 大戟属植物。I. 杯状花序,显示苞片和雌雄花。J. 雌花和雄花,已移除。K. 雄花特写,显示花丝和花梗之间的连接。L. 大戟属植物,杯状花序的简单二歧聚伞花序,果实中的中心聚伞花序。M. 木薯,木薯。N. 石栗树,石栗树。

大戟科植物包括雌雄同株或雌雄异株的草本植物、灌木、藤本植物或树木,一些主要群体中存在乳胶。茎多汁,有些像仙人掌(例如,一些大戟属植物)。叶是单叶,很少三叶或掌状,螺旋状、对生或轮生,通常存在托叶,这些托叶有时变态为腺体或刺(例如,许多多汁的大戟属植物)。花序通常为聚伞花序,在一些大戟亚科中变形成杯状花序。花为单性花,辐射对称,很少左右对称,有些有苞片,下位花序。花被为双列、单列或无,通常为 5 瓣。萼通常为近柄花,有 5 [很少 0] 片萼片。花冠通常为近柄花,有 5 [很少 0] 片镊合状或覆瓦状花瓣。雄蕊为 1-∞,离生或合生。花药为纵向、开裂或横向开裂。雌蕊为合心皮,有上位子房,3 [2-∞] 个心皮和子房室。花柱与心皮一样多,每个花柱有时有 2 个分枝。胎座为轴端悬垂型,具有闭孔(胚珠基部胎座或珠柄的突起);胚珠为倒生或半生型,双珠被,每个心皮 1 个。通常有蜜腺。果实为分果、核果、浆果或翅果。

大戟科传统上分为五个亚科:叶下珠亚科、Oldfieldioideae、Acalyphoideae、Crotonoideae 和大戟亚科。前两个亚科每个心皮有两个胚珠(双胚珠),已分别升格为科级叶下珠科和苦木科(在金合欢目中)。在本文界定的大戟科内,Wurdack 等人。 (2005) 发现了九个单系亚科群,包括新发现的亚科 Peroideae 和 Cheilosoideae 以及单系的 Euphorbioideae;传统的 Acalyphoideae 和 Crotonoideae 是并系的。Euphorbioideae 的成员有乳胶和减少的雄蕊花,最终在亚科的一些成员中形成了高度专业化和特征性的杯状花序。有关系统发育分析,请参阅 Wurdack 和 Chase (2002) 和 Wurdack 等人 (2005)。

M大戟科植物遍布世界各地。其经济价值包括油桐(Aleurites fordii)、桐油和摩鹿加(A. moluccana)、石栗油;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天然橡胶的主要来源;木薯(Manihot esculentus),一种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和木薯的来源;蓖麻(Ricinus communis),蓖麻油和致命毒药蓖麻毒素的来源;以及各种油、木材、药用、染料和观赏植物。多汁的大戟属植物是南部非洲植物群落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观赏栽培品种。

大戟科 (Euphorbiaceae) 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单性花具有上位性,通常具有 3 个心皮子房,每个心皮具有 1 个胚珠,顶轴胎座,许多分类单元具有红色、黄色或通常为白色(乳白色)乳胶,只有大戟亚科具有减少的雄蕊花,一些具有特征性的杯状花序。

K 5 [0] C 5 [0] A 1–∞ G (3) [(2–∞)],上位。

金丝桃科 [Guttiferae] — 圣约翰草科(类型 Hypericum,源自希腊语 hyper,上图,+ eikon,图片,可能是指该组的花朵在 Walpurgisnacht(后来的圣约翰节,6 月 24 日)被放置在图片上方以驱赶恶灵。)。9 属/约 480-590 种(图 8.22)。

图 8.22 金丝桃科 Hypericaceae,图示为 Hypericum canariense。A. 整株植物,显示来自主枝和侧枝的顶生伞房状聚伞花序。B. 营养枝,显示单叶、完整叶、对生叶。C. 叶片特写,显示特征性点状腺体。D. 花,具有五花被、众多雄蕊和 3 心皮雌蕊。E. 花特写,显示基部合萼。(花瓣无苞片。)F. 雄蕊束特写,为金丝桃科的特征。G. 从花中取出的雄蕊束。H. 两个花药特写,显示纵向开裂。I. 解剖的花,显示具有上位子房和三个花柱的雌蕊。J. 子房横切面,显示 3 个心皮,具有顶生胎座,胎座贴靠在中心。

金丝桃科包括乔木、灌木或草本植物。叶为单叶、茎生、对生或轮生、无托叶、全缘,并有(通常透明的)腺体点状或线状排列。花序为顶生或腋生聚伞花序、伞房花序或单花。花为两性花、辐射对称、下位花序。萼片通常基部合生,有 4-5 个萼片/裂片。花冠无瓣,有 4-5 个花瓣,通常扭曲。雄蕊为 [5-] ∞,离心,通常束成 3-5 束。花药为二生花药,纵向开裂,通常有腺体。雌蕊为合心花,有上位子房、3-5 个心皮和 1-3 个子房室。花柱数量为 1 个或多个。胎座为轴生或顶生。一些分类群中发现花外蜜腺。果实通常为蒴果、浆果或核果。种子很小,通常很多。

金丝桃科植物分布广泛。经济重要性包括栽培观赏植物、药用植物和木本植物;一些金丝桃属植物摄入后对牲畜有毒,这些毒素由光激活。贯叶金丝桃(克拉马斯草、圣约翰草)是一种流行的草药,有助于对抗抑郁。有关该科的一般论述,请参阅 Stevens 2006,有关系统发育分析,请参阅 Nürk 等人(2015)和 Ruhfel 等人(2016)。

金丝桃科 (Hypericaceae) 的特点是具有对生的单叶,全叶上带有腺点或腺线,花有 4-5 瓣花被,通常为许多离心雄蕊,通常束状,上位合心皮子房有 3-5 个心皮,果实为蒴果 (通常为)、浆果或核果。

K 4-5 或 (4-5) C 4-5 A 5-∞= G (3-5),上位。

金丝桃科 - 巴巴多斯樱桃科 (类型金丝桃,以意大利医生和解剖学家马塞洛·马尔皮吉 (Marcello Malpighi) (1628-1694) 命名)。约 68 属/约 1,250 种 (图 8.23)。

图 8.23 金丝桃目。金丝桃科。A-N. Stigmaphyllon ciliatum。 A. 藤蔓,有腋生花序。B. 叶缘。C. 叶柄与叶片的交界处,可见成对的叶腺。D. 花序基部,可见有关节的花梗和苞片腺。E. 马氏毛。F. 花朵正面,可见特征性花瓣。G. 花心特写。请注意内弯的萼片。H. 花心侧面。I. 从下方看花基部,可见成对的萼片腺。J. 解剖的花柱/柱头、能育雄蕊和退化雄蕊。K. 能育雄蕊,药隔膨胀。L. 子房横切面,每个心皮有一个胚珠(倒生胚珠弯曲后显示为两个)。M. 子房纵切面,可见端轴胎座。N. 胚珠透明(上方为花的顶端),可见上生胚珠位置。O–Q。金合欢属植物。O. 花,正面。P. 花,侧面;注意成对的萼片腺。Q. 果实,核果,有宿存萼片腺。

金合欢科植物由藤本植物、灌木或树木组成,通常具有异常的次生生长。各种器官的表面具有特征异形“马尔皮基”毛,单细胞,具有两个相对的、逐渐变细的臂,垂直于短附着点。叶为单叶,大多不分裂,羽状脉,通常对生 [很少亚对生或三生],具叶柄,通常有托叶(某些分类群的托叶较大或合生),在叶柄和叶片交界处附近有两个肉质腺体。花序为顶生或腋生总状花序、圆锥花序或聚伞花序。花为完全花 [很少单性],辐射对称至左右对称,有花梗,有关节花梗,有苞片和 2 个苞片,下位花。花被为二披针形和五重花被。萼片离瓣或基部合萼,有 5 个萼片/萼裂片,每个萼片/萼裂片有 2 个肉质的基部背面腺体,有时腺体减少到 1 个或在一个萼片上缺失,很少完全缺失。花冠离瓣,通常有皱褶的夏眠,由 5 个爪状(有蹄状)花瓣组成,这些花瓣通常边缘有缘毛、齿状或流苏状,近轴侧花瓣通常与其他花瓣不同。雄蕊 10 [2-15],双列,很少 1 列或 3 列,离瓣或基部融合成管,雄蕊或雄蕊通常存在部分不育的花药,有时位于整个轮生中。花药纵向开裂(很少开裂),二生囊或很少单生囊,有些分类群的囊和药隔增大并有腺体。雌蕊通常为合心皮,但有些分类群的雌蕊基本为离心皮,具有上位子房和 3 [2-5] 个心皮和子房室。花柱 3 个,有时融合;柱头 3 个。胎座为顶轴胎;胚珠为倒生或半生,双囊,每个心皮 1 个,上生腹侧。在新大陆分类群中,萼腺(称为“油囊”)分泌一种油,作为人蜂的引诱剂/奖励;在某些旧大陆分类群中,这些萼腺分泌富含糖分的花蜜。果实为核果、坚果或翅果(翅形态可变),通常为裂果,一些分类群中萼片增大。种子无胚乳。

金虎尾科分布于旧大陆和新大陆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经济重要性包括用作水果,例如金虎尾(富含维生素 C 的巴巴多斯樱桃)和木瓜属(木瓜)。藤本植物卡皮(死藤水)可从树皮中产生致幻生物碱,一些南美洲土著人在宗教/精神仪式中使用这种生物碱。金虎尾科的科内分类(传统上主要基于果实特征)仍未牢固确定,尽管最近的分子研究已确定了许多谱系。参见 Cameron 等人(2001 年)、Davis 等人。 (2001)和 Davis 和 Anderson(2010)。

金虎尾科植物的特点是藤本、灌木或乔木,具有单叶,通常对生且有托叶,一对腺体位于叶柄与叶片交界处附近,花通常为两性花,花被为五枚,萼片通常有 2 [1] 个肉质的背轴腺体(分泌油或花蜜),花瓣有爪且边缘有缘毛、有齿或有流苏,雄蕊 1-3 列,雄蕊常有,子房上位,3 [2-5] 个心皮和室,每个心皮有 1 个顶轴胚珠,果实为核果、坚果或翅果,常为裂果。

K 5 或 (5) C 5 A 10 [2–15] G (3) [(2–5)],上等。

西番莲科(包括 Malesherbiaceae)——西番莲科(Passiflora 型,拉丁语意为“西番莲”,以基督教受难事件命名,以花部表示)。约 27 属/约 1,035 种(图 8.24)。

图 8.24 MALPIGHIALES。西番莲科。A–C。西番莲属。A. 花。B. 近距离,显示雌雄蕊。注意五个雄蕊和三个分枝的花柱。C. 花被,背面,显示三个苞片、五个萼片和五个花瓣。D. 西番莲属,花。E. 西番莲属,子房横截面,显示有三个心皮的顶生胎座。 F. 西番莲,果实。G,H. 西番莲,果实,浆果。

西番莲科由雌雄同株至雌雄异株的藤本植物、灌木或树木组成。藤本植物的茎有腋生卷须。叶为单叶,很少为掌状复叶,通常为掌状裂片,螺旋状排列,有托叶或无托叶,叶柄通常有花外蜜腺。花序为聚伞花序或单花。花为两性或单性,苞片状,辐射对称,通常为轮生,很少为下位。萼片为近萼片或基部合萼片,有 5 [3–8] 个萼片或萼裂片。花冠无瓣或基部合瓣,有 5 [3–8] 片花瓣或花冠裂片,花被和雄蕊之间有一轮或多轮丝状或鳞片状结构的花冠。雄蕊 5 [4–∞],互生,轮生,单列,分离或合生,离生或贴生于雌蕊柄。花药纵向开裂。

雌蕊为合心皮,表面子房围生,3 [2–5] 个心皮和 1 个子房,通常由突出的雌雄蕊柄产生,很少由雌雄蕊柄产生或无柄。花柱和柱头与心皮一样多,通常基部合生。胎座为周生;胚珠倒生,双珠被,每个心皮上有许多胚珠。果实为浆果或蒴果。种子为胚乳。

西番莲科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经济重要性包括用作栽培观赏植物,例如 Adenia 和 Passiflora spp.,以及可食用的水果,尤其是 Passiflora edulis、西番莲果。有关一般信息,请参阅 Feuillet 和 Macdougal (2006)。Malesherbiaceae 科和 Turneraceae 科现已与西番莲科合并 (APG IV, 2016)。请参阅 Tokuoka (2012) 对该科的最新系统发育分析。

西番莲科植物的特点是,它们是藤本植物、灌木或乔木,具有辐射对称的、通常是两性的花,在花被和雄蕊之间有一轮或多轮冠状附属物,通常存在雌雄蕊,通常有 5 个雄蕊和 3 个心皮,有顶生胎座,果实为浆果或蒴果。

K 5 [3–8] 或 (5) [(3–8)] C 5 [3–8] 或 (5) [(3–8)] A 5 [4–∞] 或 (5) [(4–∞)] G (3) [(2–5)],上位,大多数物种都有托杯。

杨柳科 [包括大叶杨柳科] — 柳树科(柳树类型 Salix,拉丁语为柳树)。 54 属/1200 种(图 8.25)。

图 8.25 MALPIGHIALES。杨柳科,s.l. A. Populus fremontii,雌性,枝条有柔荑花序。B. Populus deltoides,雄株有下垂的柔荑花序。C. Salix laevigata,雄花枝。D–M. Salix lasiolepis。D. 树。E. 雄株柔荑花序。F. 雄花,显示苞片和基部、近轴腺体。G. 雌株柔荑花序。H. 雌花,有苞片和腺体。I. 子房纵切面,显示基部至顶叶胎座。J. 子房横切面,显示两个胎座区。K. 子房柔荑花序。L. 开裂后的瓣状蒴。M. 结缕草种子。N. Dovyalis caffra,有艳丽的两性花,有三心皮雌蕊。O–P。 Xylosma congestum,具有许多离心雄蕊和雄蕊外腺体。

杨柳科由雌雄同株至雌雄异株的树木或灌木组成。柳属和杨树的根通常是外生菌根。叶为单叶,螺旋状 [很少对生或近对生],通常有托叶(托叶通常早落),通常有“杨柳齿”,其中叶脉横穿齿尖,扩展为通常有色素的圆形腺体或粗壮的毛状体。花序为顶生或腋生总状花序、穗状花序、柔荑花序(柳属、杨树)、伞房花序、聚伞花序、球状花序或单生花。花通常较小,两性或单性,有些有苞片,下位。花被缺乏,单列或双列。萼片为离体或合萼,有 0–8 [–15] 片萼片/裂片,有些种类与子房基部贴生。花冠由 0–8 [–15] 片花瓣组成,无花瓣或与萼片数量相等。雄蕊 2–∞ [1],发育时 ∞ 离心,有些种类与对瓣簇生,花丝很少合生。花药通常较小,纵向开裂。雌蕊为合心皮,具有上位 [很少半下位] 子房、2–∞ 心皮和 1 室。花柱 1–8,柱头 2–∞ 数量。胎座为周生至基生 [很少中轴];胚珠为倒生至直生,单珠被或双珠被,2–∞。蜜腺通常以雄蕊内、雄蕊外花盘或雌蕊外花盘的形式存在,或以离散的、有时突出的腺体形式存在。果实为浆果、核果、3 [2-6] 瓣蒴果 [翅果]。种子在某些分类群中为假种皮或复花。植物通过风或昆虫授粉。

目前公认的杨柳科比传统的科界定大为扩展,包括以前的 Flacourtiaceae。Chase 等人 (2002) 研究了该复合体内的系统发育关系,并提出了一个暂定的分类,其中该科分为九个族,传统的杨柳科 s.s. 相当于杨柳科族。

杨柳科成员主要分布在世界各地,从热带到寒温带气候。经济价值包括木材树、果树和观赏栽培品种,包括 Azara、Idesia、Olmediella(危地马拉冬青)、Populus(杨树或白杨)和 Salix(柳树);柳树(Salix)的树皮是水杨苷的原始来源,其化学改性是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Samydaceae 和 Scyphostegiaceae 在 APG IV(2016)中被合并到 Salicaceae 科中,在 Sun 等人(2016b)中与 Salicoideae 一起被视为亚科。

Salicaceae, s.l.雌雄异株或雌雄同株乔木或灌木,具有简单的、通常螺旋状的、有托叶的叶子,通常具有柳状齿,花通常较小,花被可变,有时一轮或两轮缺失,雄蕊2-∞,子房具有顶生至基生胎座,果实通常是蒴果、浆果或核果。

K 0–8 [–15] C 0–8 [–15] A 2–∞ G 2–∞,上等。

堇菜科 — 紫罗兰科(Viola 型,拉丁语意为各种芳香植物)。约 34 属/约 985 种(图 8.26)。

图 8.26 MALPIGHIALES。堇菜科。A. Hybanthus calycinus,花。注意大前花瓣。B. Hybanthus concolor,花减少。C. Viola pedata。D. Viola purpurea,多年生草本植物。E,F. Viola papilionacea。E. 花,正面。F. 花纵切面。注意花冠距内的共生雄蕊和蜜腺。G–K. Viola Xwittrockiana,三色堇。G. 花,正面。H–J. 花,纵切面。H. 花冠距有凹陷的蜜腺。 I. 雄蕊贴附于雌蕊。J. 子房、花柱和柱头。K. 子房横切面,显示三个心皮,有顶生胎座,箭头处为胎座区。

堇菜科包括草本植物、灌木、树木或藤本植物。叶为单叶,不分裂至分裂,通常螺旋状,有托叶。花序为单生腋生花或头状花序、圆锥花序或总状花序。花通常是双性花(有些是闭花受精,例如,堇菜属植物)、辐射对称或左右对称。萼片为近基生,有 5 个覆瓦状萼片,通常是宿存萼片。花冠为近基生,有 5 个覆瓦状或旋回状花瓣,左右对称花的前花瓣通常有储存花蜜的距。雄蕊 5 [3],背生或单生,通常围绕子房合生。雌蕊为合心皮,具有上位子房、3 [2–5] 个心皮和 1 个子房室。花柱单生。胎座为周生;胚珠为倒生、双珠被,每个心皮 1–∞ 个。蜜腺位于雄蕊的背面。果实为浆果或室生蒴果,很少为坚果。种子为胚乳,通常具有假种皮或种阜。

堇菜科植物分布于世界各地。其经济价值包括一些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栽培的观赏植物,例如 Viola × wittrockiana(三色堇),以及用于提取挥发油。参见 Ballard 等人。 (2013)提供了一般信息,Tokuoka(2008)和 Wahlert 等人(2014)提供了该科的系统发育研究。

堇菜科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草本植物、灌木、树木或藤本植物,具有单叶、不分裂或分裂的叶子,辐射对称或左右对称的花,具有 5 瓣花被,通常为 5 瓣,雄蕊合生,上位,通常为 3 心皮子房,具有顶生胎座,种子通常具有种阜或假种皮。

K 5 C 5 A 5 [3] 或 (5) [(3)] G (3) [(2–5)],上位。

酢浆草目

酢浆草目,即 APG IV(2016),包含 7 个科(表 8.2),本文仅描述其中一个。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仅由 Cephalotus follicularis(西澳大利亚食虫食草植物)组成的 Cephlotaceae(图 8.27A);Cunoniaceae(主要是南半球的树木和灌木,有复叶)(图 8.27B-D);以及 Elaeocarpaceae(单叶热带树木或灌木,有杀孔花药)(图 8.27E)。有关此目的最新信息,请参阅 Matthews 和 Endress(2002 年)和 Kubitzki(2004 年)。

图 8.27 酢浆草目。A. Cephalotaceae,Cephalotus follicularis,西澳大利亚食虫食草植物。B-D. Cunoniaceae。B. Bauera rubioides。C. Ceratopetalum gummiferum。D. Cunonia capensis。E. Elaeocarpaceae,Tetratheca sp。

酢浆草科 — 酢浆草属(类型 Oxalis,希腊语意为酸,源于组织中草酸的积累)。约 6 属/约 570-770 种(图 8.28)。

图 8.28 酢浆草目。酢浆草科。A、B. 杨桃。A. 开花植物。B. 有翅果实。C、D. 巨型酢浆草,一种灌木。E. 俄勒冈酢浆草,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F. 玫瑰酢浆草,花朵特写。G-I. 野酢浆草。G. 花朵,解剖图,显示双列雄蕊,外轮雄蕊。H. 中央子房,顶端有分叉的花柱和柱头。 I. 子房横切面,可见五个心皮,具有中轴胎座。

酢浆草科由草本植物、灌木或小乔木组成。在一些草本植物中,茎为球茎或块茎。叶为羽状,掌状,通常为三叶,很少为单叶或叶状,螺旋排列,通常无托叶,小叶通常在夜间折叠。花序为聚伞花序。花为两性花,辐射对称,下位花。萼片为近基部,有 5 个覆瓦状萼片。花冠为近基部或基部合瓣,有 5 [0] 个卷曲至覆瓦状花瓣。雄蕊为双列雄蕊,5 + 5,轮生,外层可育雄蕊较短,花丝基部合生,有时有外轮雄蕊。花药纵向开裂。雌蕊为合心皮,具有上位子房、5 [3] 个心皮和 5 [3] 个子房室。花柱为 5 [3,1]。胎座为中轴胎座;胚珠为倒生或半生,双胚珠,每个心皮 2-∞ [1] 个。蜜腺通常位于外雄蕊的基部。果实为室裂蒴或浆果。种子为胚乳,通常具有基部假种皮。

T酢浆草科植物分布于世界各地。其经济价值包括果树,例如杨桃(杨桃)、块茎植物,例如酢浆草,以及观赏品种,例如酢浆草属植物。参见 Oberlander 等人(2004 年)和 Heibl 和 Renner(2012 年)的系统发育研究。

酢浆草科植物的特点是草本、灌木或小乔木,通常有羽状或掌状(通常为三叶)叶(小叶通常在夜间折叠),花双性、辐射对称、五花,雄蕊通常为双列,具有外部基部蜜腺,果实为室状蒴果或浆果。

K 5 C 5 或 (5) [0] A (5 + 5) [(+ 5 雄蕊)] G (5) [(3)],上等。

豆科植物

豆科植物包含四个科(表 8.2),其中两个科在此详细描述。该目皂荚科以前被归类为蔷薇科,其花具有双生雄蕊、爪状花瓣和强裂子房(图 8.29),果实带有带翅种子。有关该目研究,请参阅 Bello 等人(2009 年、2012 年)和 Sun 等人(2016 年)。

图 8.29 豆科植物。皂荚科。皂荚树。A. 整朵花,显示花萼、花冠、双列雄蕊和雌蕊。 B. 5 裂雌蕊和内雄蕊的特写。

豆科(Leguminosae)——豆科(类型 Faba [= Vicia],取自蚕豆的拉丁名)。约 770 属/19,500 种(图 8.30–8.32)。

图 8.30 豆科。豆科。紫荆亚科。A–B. 紫荆花,兰花树。A. 花。B. 花蕾横截面。注意内侧后花瓣从内侧到外侧和明显的雄蕊。C–F. 紫荆花,红色花蕾。C. 单叶,亚科的特征。注意叶枕,叶柄远端增厚,解释为退化的叶柄。D. 树。E. 整朵花。F. 花纵切面,显示花托。注意内侧后花瓣从内到外,雄蕊明显。

图 8.31 豆科植物。豆科。A–H. 苏木亚科。A. Balsamocarpon brevifolium 花,显示内侧后花瓣从内到外花瓣。B. Senna cumingii 花,内侧后花瓣从内到外花瓣。注意明显的异形(三形)雄蕊。C–I. 含羞草属植物演化支。C–E. 长叶金合欢。C. 叶(叶状)和穗状花序。D. 穗状花的特写。E. 单朵花。注意不显眼的花被、众多雄蕊和子房(从另一朵花中取出)。F. 尾叶金合欢,有球形花头。G. 猫爪金合欢,有花头。H–I. Calliandra haematocephala。H. 花序头状花序,花有非常长、艳丽的雄蕊。I. 有果实(豆科植物)和未成熟头状花序的枝条。

图 8.32 豆科植物。豆科,蝶形花亚科(蝶形花亚科)。A–C. 紫藤。A. 蝶形花下部,正面视图。请注意大旗状花序,外层至翼瓣。B. 侧视图,显示旗状花序和两个翼瓣中的其中一个。C. 侧视图,一个翼瓣和龙骨瓣被移除,显示双花雄蕊融合。D. 伞花柱属植物,花不对称。E–G. 刺桐。E. 花,侧视图,显示旗状花序和减小的翼瓣和龙骨瓣。F. 解剖花,显示雄蕊管(单花雄蕊融合)和移除的带柄子房。 G. 未成熟豆科植物的纵向(上)和横向(下)切面,显示边缘胎座。H–J. 珊瑚刺桐,珊瑚豆树。H. 羽状三回叶。I. 花朵,侧视图,具有细长的半管状旗瓣。J. 减小的翼瓣特写。K. 蝶豆花,一种复瓣蝶形花,下部有旗瓣,上部有龙骨瓣。L. 戴维丝属,一种蝶形花。M. 羽扇豆,掌状叶。N. 双色羽扇豆,花朵特写,带有对比鲜明的斑点旗瓣。

豆科植物包括草本植物、灌木、树木或藤本植物,有时有刺。许多成员的根与固氮细菌(根瘤菌属)有共生关系,可诱导根瘤的形成(这在蝶形花科植物中尤其常见)。叶通常是复叶(羽状、二回羽状、三回小叶,很少是掌状),有时是单叶或单叶,通常螺旋状,基部叶枕常存在,有时起触觉(“触小叶”)作用,小叶折叠反应(例如含羞草属),通常有托叶,有时有小托叶,有些有刺。花序可变,通常有苞片。花通常是两性花,有时是单性花,辐射对称或左右对称,有花梗或无柄,下位花或围生花。花被是双列的,二重花被,有时有托杯。萼片是离萼或合萼,有 5 [3–6] 个萼片。花冠无瓣或合瓣,有 5 片 [很少 0 片] 镊合状或覆瓦状花瓣。雄蕊 5 或 10–∞ 片,离生或合生。花药纵向,很少开裂。雌蕊单心皮,有上位子房、1 片 [很少在某些含羞草类植物中有 2 片或更多] 心皮和 1 室。雌蕊叶柄和柱头单生。胎座边缘性;胚珠倒生或弯曲生,双珠被,每个心皮 2-∞ [1]。蜜腺通常以环的形式存在于子房基部。果实通常是豆科植物,有时不开裂(例如,花生)、有翅(翅果)、核果状或分成横向分区(裂片)。

豆科植物目前被划分为 6 个单系亚科,其中一些已被重新划分(豆科植物系统发育工作组,2017 年):苏木亚科(148 个属,泛热带至温带,包括角豆属、番泻叶属;包括“含羞草属”,包括金合欢属、含羞草属)、紫荆属(12 个属,包括紫荆属、紫荆属)、双冠属(17 个属,泛热带树木和灌木)、地衣属(84 个属,主要是热带树木和灌木,包括罗望子属)、Duparquetioideae(单种,仅包含非洲的 Duparquetia orchidacea)和蝶形花亚科 = 蝶形花亚科(503 个属,世界性)。

蜡梅亚科(图 8.30)的特点是具有单叶(叶片无裂片,或如紫荆花中的双叶,中央顶端有突起)或双叶(双生),花的花瓣覆瓦状,后花瓣位于外侧内侧,雄蕊 10 个或更少,种子顶端有新月形种脐。

苏木亚科(图 8.31)的特点是具有花外蜜腺,通常位于叶柄、花轴或小穗轴上;花为双侧或放射状,花冠夏眠时覆瓦状(后花瓣从内侧到外侧)或镊合状,雄蕊 [3] 5-∞,明显(有些有退化雄蕊);花药通常有顶端腺体,花粉通常为四分体或多分体。含羞草亚科(Mimosoid Clade,以前称为含羞草亚科)属于苏木亚科,其独特之处在于其放射状花冠具有瓣状花冠,花瓣分离或基部融合,有时有托杯,通常具有多个分离或基部融合的雄蕊。

蝶形花亚科(Papilionoideae;图 8.32)的独特之处在于其“蝶形”花为左右对称,具有合生雄蕊(10 个单瓣或 9 + 1 个二瓣),花冠(芽中覆瓦状)具有五个花瓣,包括一个大的、中间的、通常位于后部的花瓣(“旗瓣”或“标准瓣”),位于相邻花瓣的外侧(重叠),两个侧“翼”瓣(与旗瓣重叠),以及两个前部远端融合的“龙骨”瓣。某些物种的花是倒立的,例如蝶豆花,其旗叶位于前部。

豆科是一个非常大的群体,分布在世界各地。该科的成员是某些生态系统中的优势物种(例如非洲和澳大利亚部分地区的金合欢属),并且对许多物种的固氮根瘤菌根瘤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从经济上讲,豆科植物是重要的植物群之一,是许多豆类的来源(例如花生、大豆、小扁豆、小扁豆、豆科植物属、豆类、豌豆);调味植物(如角豆、角豆)、饲料和土壤轮作植物(如紫花苜蓿、苜蓿或三叶草)、油、木材树、树胶、染料和杀虫剂。参见豆科植物系统发育工作组 (2017)。

豆科植物的特点是树木、灌木、藤本植物或草本植物,具有托叶,通常是复叶,通常是五花,通常有一个单心皮雌蕊,边缘有胎座,果实是豆科植物(或改良豆科植物)。

K 5 或 (5) [(3–6)] C 5 或 (5) [0,1–6 或 (1–6)] A 5、10 或 (∞) [1–∞] G 1 [2–16],上位,有时存在托杯。

远志科 — 远志属(远志类型,希腊语意为“大量牛奶”,人们认为奶牛食用某些物种会增加牛奶流量)。约 21 属/约 965 种(图 8.33)。

图 8.33 豆科。远志科。A、B. 欧芹。A. 灌木。B. 花,显示翼状花瓣状萼片。C–J. 远志。C. 花,显示两个后侧花瓣状萼片。D. 花特写,显示五个萼片中的三个(一个花瓣状萼片被移除)和花被花瓣,前花瓣呈龙骨状,顶端有流苏。E. 两个后花瓣的侧面图,每个花瓣都有两个裂片。F. 两个后花瓣的顶视图。G. 雄蕊群,花丝基部融合成雄蕊管。 H. 杀孔花药。I. 雌蕊视图,花柱从雄蕊管中部伸出。J. 花柱尖端,显示两裂柱头。K. 子房纵切面,显示具有顶轴胎座的胚珠。L,M. 沙漠犀牛,灌木和花朵特写。

远志科包括树木、灌木、藤本植物或草本植物。叶子是单叶,螺旋状,通常无托叶(有些叶子变型为一对腺体或刺)。花序是穗状花序、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花是两性的,左右对称 [很少几乎辐射对称],下位到外位,并被一对f 苞片。花被为双列,有些有托杯。萼通常为背衬,萼片 5,两个内侧、后侧萼片通常为花瓣状(类似翼花瓣),很少所有或两个前萼片基部合生。花冠通常与雄蕊群贴生形成管状,花瓣 5 或 3(后者因抑制或失去两个侧花瓣而形成),当为 3 时,中前(下)花瓣顶端有流苏和船形。雄蕊为 4 + 4、10 或 3-7,通常基部合生形成雄蕊管。花药纵向或顶端开裂。雌蕊群为合生,具有上位子房、2-5 [-8] 个心皮和子房室 [子房室很少为 1]。花柱通常弯曲,通常为 2 裂,一裂片为柱头,另一裂片不育且具毛。胎座通常为轴顶胎;胚珠下垂,上生,倒生至半生,双被毛,每心皮 1 个 [很少每子房 1 个]。蜜腺由围绕子房基部的蜜腺盘组成;许多物种都有花外蜜腺。果实为室状蒴果、坚果、翅果或核果。种子有假种皮(有种阜)和胚乳(蛋白质)。

远志科成员分布于世界各地。经济重要性包括一些观赏栽培品种和具有当地药用价值的植物。有关一般信息,请参阅 Eriksen 和 Persson (2006),有关系统发育研究,请参阅 Persson (2001) 和 Abbott (2011)。

远志科植物的特征是,它们是乔木、灌木、藤本植物或草本植物,具有单叶、螺旋状、通常无托叶的叶子,花两性,花被二列,内萼片 (共 5 片) 2 片常为花瓣状 (类似翼瓣),花瓣 3-5 片,当为 3 片时,前花瓣通常顶端有流苏和船形,花药开裂或纵向开裂,花柱通常 2 裂,其中一裂片有柱头,另一裂片不育,每心皮有 1 个胚珠,种子有假种皮 (有种阜)。 K 5 或 (5) 或 (2)+3 C 3 或 5 A 4 + 4, 10, 3-7 G (2–5) [(–8)], 优等。

蔷薇目

蔷薇目,即 APG IV (2016),包含 9 个科(表 8.2),其中 5 个在此描述。其中,蔷薇科大科具有特别重要的经济意义。蔷薇目中的 4 个科——大麻科、桑科、榆科和荨麻科——组成一个单系群,有时被称为荨麻蔷薇目(蔷薇科后的描述)。有关该目研究,请参阅 Kubitzki (2004) 和 Sun 等人 (2016)。

鼠李科——鼠李科(Rhamnus 类型,鼠李或其他多刺灌木的希腊名称)。约 52–57 属950 种(图 8.34)。

图 8.34 蔷薇目。鼠李科。A、B. Ceanothus crassifolius。C. Ceanothus tomentosus,花序。D. Ceanothus verrucosus,花朵特写。E. Ceanothus griseus,花朵特写。请注意对瓣雄蕊。F、G. Ceanothus tomentosus。花,显示蜜盘、子房和托杯。H. Frangula californica。I、J. Rhamnus crocea。I. 花。请注意没有花瓣和互生雄蕊。J. 结出果实的枝条。K. Colletia cruciata,有厚而多刺的叶子。L. Colletia paradoxa。M. Ziziphus sp。

鼠李科包括树木、灌木、藤本植物或罕见的草本植物。一些分类群的根与固氮放线菌细菌有关。茎有时变形为刺、卷须或“钩”。叶为单叶,有时不成熟,羽状或掌状脉,螺旋状或对生,有托叶或无托叶,一些分类群有托叶刺。花序为聚伞花序、聚伞圆锥花序、束状花序或罕见的单花。花为单性或两性,辐射对称,近生至近生。花被通常有托杯,有时与雄蕊花盘贴生。萼片为近生萼片,有 4-5 个萼片。花冠为近生萼片,有 4-5 个花瓣 [一些分类群中没有],这些花瓣通常有爪、凹陷和兜状(兜帽状)。雄蕊 4-5 枚,轮生,互生萼片,背生。花药纵向开裂。雌蕊为合心皮,具有上位至下位子房和 2-3 [-5] 个心皮和子房室。胎座为轴端胎座;胚珠为倒生胚珠,双珠被,每个心皮 1 [2] 个。蜜腺由雄蕊盘组成,通常与托杯和/或(下位)子房融合。果实为核果,具有 1-多个内果皮、一个外裂蒴果或一个分果皮的分果。种子无胚乳。

鼠李科植物几乎遍布世界各地,尤其是热带地区。经济价值包括可食用果实(例如枣树、枣或莲子)、观赏品种以及染料、药用、肥皂、木材和清漆植物;据称,菠菜枣是真正的基督荆棘冠冕。有关一般信息,请参阅 Medan 和 Schirarend (2004),有关系统发育研究,请参阅 Richardson 等人 (2000) 和 Hauenschild 等人 (2016)。

鼠李科植物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们是树木、灌木、藤本植物或罕见的草本植物,具有单叶、螺旋叶或对生叶,单性或两性,花为轮生花至轮生花,花被/雄蕊4-5瓣,花瓣有时缺失,雄蕊互生,蜜源花盘通常与托杯贴生,果实为核果、环裂蒴果或分果。

K 4-5 C 4-5 [0] A 4-5 G (2-3) [(-5)],上位至下位,通常有托杯。

蔷薇科 - 蔷薇科(Rosa 型,拉丁语中指各种玫瑰)。85-90 属/2,500-3,000 种(图 8.35-8.36)。

图 8.35 蔷薇属。蔷薇科。A. Rosa sp.,是多种栽培玫瑰之一。 B. 玫瑰家族,作者:罗伯特·弗罗斯特。(弗罗斯特,R. 和 J. J. 兰克斯。1928 年。西润宁布鲁克。H. 霍尔特,纽约。)

图 8.36 蔷薇属。蔷薇科。A–E. 蔷薇亚科。A–C. 加州蔷薇。A. 花。B. 凹陷的花托。C. 果实,果实。D,E. Drymocallis glutulosa,具有许多离生雌蕊的雌蕊。F–M. 绣线菊亚科。F–H. 梨亚科。F. 川梨,花,正面。G,H. 苹果,苹果。G. 花的纵切面,显示下位子房,亚科 H 的特征。苹果果实,一种梨果,主要由花托组织组成。I,J. 扁桃亚科、李属、樱桃,具有上位子房。 K–M. 绣线菊科,Spiraea vanhoutii K. 花朵特写,显示托杯内有 5 个雌蕊。L. 花朵纵切面。M. 子房纵切面,边缘胎座。

蔷薇科包括树木、灌木或草本植物。叶呈螺旋状(很少对生),单叶或复叶,不分裂至分裂,通常有托叶(在某些分类群中消失),托叶通常贴生于叶柄基部。花序可变。花为两性花(通常),辐射对称,花被或花被上生;花托有时膨胀或凹陷。花被为双列和二披针形,通常为五重,覆瓦状,有托杯。萼片为复叶,有 5 [3–10] 个萼片。花冠无苞,有 5 [0, 3–10] 片花瓣。雄蕊 20–∞ [1,5],轮生,向心生长,通常为无苞。花药纵向或很少开裂,二生花药。雌蕊为合心皮或离心皮,具有上位或下位子房、1–∞ 心皮和 1–∞ 室。花柱为顶生或侧生。胎座为中轴胎座、基生胎座或边缘胎座;胚珠为 1–∞。蜜腺通常存在于托杯上。果实为核果、梨果、果核、蓇葖果、瘦果或蒴果。种子通常没有胚乳。

蔷薇科 (Rosaceae) 被分为 3 个亚科 (Potter 等人 2007 年;另见 Zhang 等人 2017 年):蔷薇亚科 (Rosoideae),具有离生心皮或单心皮雌蕊,形成瘦果、瘦果或核果,包括花托膨大且肉质 (例如,草莓属) 或凹陷 (例如,蔷薇的果实) 的分类单元;树干亚科 (Dryadoideae),具有核果或瘦果,但均与固氮放线菌 Frankia 具有共生关系;以及绣线菊亚科 (Spiraeoideae)。绣线菊亚科的子房/果实形态变化复杂,包括具有离生心皮雌蕊形成卵形囊的分类单元(绣线菊及其近亲,归类为绣线菊亚科)、具有单个上位子房雌蕊并带有一个胚珠的分类单元、果实为核果的分类单元(李属及其近亲,归类为杏仁族,以前称为李亚科)以及具有下位子房形成梨果的分类单元(苹果属及其近亲,归类为梨亚科,以前称为苹果亚科)。

该科的成员大多分布在世界各地,但更多地集中在北温带地区。该科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是许多栽培水果的来源,包括草莓属 (Fragaria)、苹果属 (Malus)、李属 (Prunus)(杏仁、杏、樱桃、桃、李子)、梨属 (Pyrus)(梨)和悬钩子属 (Rubus)(黑莓、覆盆子),以及精油(例如蔷薇属)和许多观赏栽培品种,如栒子属、红叶石楠属、李属 (Prunus)(樱桃)、火棘属、蔷薇属 (Rosa)(玫瑰)和绣线菊属。有关该科的系统发育研究,请参阅 Potter 等人(2002 年、2007 年)和 Zhang 等人(2017 年)。

蔷薇科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叶通常有托叶(通常与叶柄贴生),花为辐射对称,通常为五花,有托杯,雌蕊融合、子房位置和果实类型各不相同。

K 5[3–10] C 5[0,3–10] A 20–∞[1,5] G 上位或下位,有托杯。

荨麻科

荨麻科内有四个科,过去曾被划入荨麻目。这个非正式地称为荨麻科的群体包括具有小的、单性的、风媒花的分类单元,这显然是该复合体的衍生性状(图 8.37)。该复合体中谱系的其他衍生性状见图 8.50。下面详细介绍了荨麻科的三个科——桑科、榆科和荨麻科。第四个科,大麻科,包括具有经济和文化重要性的大麻(用作韧皮纤维植物、麻、一种d 具有欣快感和药用价值的大麻;见第 1 章)和蛇麻花(啤酒花,啤酒生产的调味植物),以及以前归类于蛇麻科的类群,如朴树、朴树(图 8.37)。有关该复合体的系统发育和特征分析,请参见 Sytsma 等人(2002 年),有关系统发育分析,请参见 Sun 等人(2016b)和 Zhang 等人(2017 年)。

图 8.37“荨麻蔷薇类”的分类图,根据 Sytsma(2002 年)。

桑科 - 桑树科(桑树类型,拉丁名桑树)。约 39 属/约 1,125 种(图 8.38)。

图 8.38 蔷薇目。桑科。 A. 面包果,一种具有羽状裂叶和单性花头的树。B–D. 纸桑,构树。B. 花序,头状。C. 花,可见肉质花被围绕雌蕊。D. 瘦果纵切面,可见单粒种子。E、F. 头状复花托,花托呈头状,花托上开有小花。G、H. 孟加拉榕。G. 支柱根。H. 习性,一种大树,此处占地超过一英亩。I–K. 无花果,可食用无花果。I. 嫩枝,带果实(隐头花)。K. 成熟隐头花,纵切面。K. 隐头花顶端,可见鳞片围绕着孔和黄蜂。L. 枳实,橙色,可见球形、多果的核果状瘦果。M–P。桑属植物,桑树。M. 雌花序,一朵花。N. 花特写,显示外花被,在果实中形成肉质层。O. 子房纵切面,显示近顶端胎座。P. 果实,多个瘦果,每个瘦果被肉质花被包围。

桑科植物包括雌雄同株或雌雄异株的树木、灌木、藤本植物和草本植物,通常具有乳汁。在一些分类群中,根是支柱或板根。叶是单叶 [很少是复叶]、螺旋状或对生、有托叶。花序腋生且形态各异,由穗状花序(桑属植物中为柔荑花序)、总状花序、头状花序(在一些分类群中,花生长在内陷的复合花托表面上)或榕属植物中封闭的托花托组成。花单性,小,辐射对称,雌蕊下生或雌蕊上生。花被单列 [很少双列],0-10,花被部分(通常称为萼)至少在基部合生。雄蕊 1-6,对生,通常与花被部分一样多;花药为二生花或(在榕属植物中)单生花药。雌蕊为合生花,具有上位或下位子房、2 [3] 个心皮和 1 [2-3] 个子房室。花柱通常为 2。胎座为顶端(至近顶端);胚珠单生,倒生至弯曲生,双珠被。果实为多个瘦果,每个瘦果通常被增大的肉质花被包围(因此类似于核果)或生长在肉质复合花托上,榕属植物生长在封闭的隐头花序的内表面上。每个果实有 1 颗种子,有胚乳或无胚乳。植物通过风或昆虫授粉,榕属植物具有复杂的授粉机制,使用黄蜂。

桑科植物分布于世界各地,从热带到温带地区。经济重要性包括果树,如面包果、无花果(食用无花果)和桑属植物(桑树);造纸树、橡胶树和木材树;以及一些栽培的观赏植物,尤其是榕属植物、无花果;桑树的叶子是蚕蛾幼虫的食物来源。有关桑科的研究,请参阅 Datwyler 和 Weiblen (2004) 和 Zerega 等人 (2005, 2010),以及 Clement 和 Weiblen (2009) 和 Gardner 等人 (2017)。

桑科植物的特点是雌雄同株或雌雄异株的乔木、灌木、藤本植物或草本植物,具有乳状乳汁、托叶、单叶和单性花,雌花通常具有 2 个心皮(2 个花柱)雌蕊和一个顶端至近顶端的胚珠,果实为多个瘦果,在某些分类单元中具有扩大的复合花托或隐头花序。P (0–10) A 1–6 G (2) [(3)],上等或下等。

榆科 — 榆树科(榆属,拉丁语中的榆树)。 6 属/35 种(图 8.39)。

图 8.39 蔷薇属。榆科,A–F. 榆树。A. 枝条,显示二列叶排列。B. 节部特写,显示托叶痕和倾斜的叶基。C. 带果实的枝条。D–E. 叶脉,显示小脉终止于齿。F. 果实,扁平的翅果。G. 翅榆,雌花,成熟为果实。H. 托马斯榆,营养枝。I. 美洲榆,扁平翅果的果序。(图片由 W. Cook 提供。)

榆科由雌雄同株或雌雄同株的树木组成,通常具有粘液管。叶子是单叶,次级脉终止于齿(除 Ampelocera 外),通常。螺旋状,但通常变为二列,有托叶,有锯齿,通常基部倾斜。花序腋生,单花或聚伞花序或圆锥花序。花小,单性或两性,辐射对称。花被片有 5 [2–9] 片,螺旋状花被片,无花被或基部合生。雄蕊通常很多。花药背着,花粉有 4-7 个孔。雌蕊为合生,具有上位子房、2-3 个心皮和子房室。花柱为 2-3 个。胎座为顶端悬垂;胚珠为倒生至全生,双珠被,每子房 1 个。果实为干燥的、通常扁平的翅果。

榆科分布于温带北美和欧亚大陆、热带美洲、热带非洲和东南亚。经济重要性包括木材树(尤其是榆树、榆树,以及 Holoptelea、Phyllostylon、Zelkova)、纤维、饲料和药用植物以及栽培的观赏植物。榆属植物(例如,U. americana)易感染荷兰榆病(Ophiostoma spp.),这是一种子囊菌真菌,可摧毁整个森林。有关系统发育研究,请参阅 Sytsma 等人(2002 年)。

榆科植物的特点是,它们为树木,具有单叶,通常为二列,锯齿状,斜叶,次级脉终止于齿,花小,单性或两性,风媒授粉,子房上位,2-3 室,每室 1 个悬垂胚珠,果实干燥,通常为扁平的翅果。P 5 [2-9] A ∞ G (2-3),上位,单性或两性。

荨麻科 [包括 Cecropiaceae] — 荨麻科(荨麻型,拉丁语意为“燃烧”,源自一些科成员的刺毛)。约 54–55 属/1,600-2,600 种(图 8.40)。

图 8.40 蔷薇目。荨麻科。A–C. 茛苓属。A–B. 树,叶深裂。C. 茎特写,显示守卫蚂蚁。D. 圆柱苋菜。E、F. Parietaria hespera。E. 聚伞花序特写;插图中为瘦果。F. 叶,显示球形囊石。G. Soleirolia soleirolii,叶面视图,显示岩囊细胞的囊石晶体。H–K. Hesperocnide tenella。H. 整株植物,有对生叶和外生毛。I. 腋生聚伞花序的花序。J. 聚伞花序特写。K. 刺毛(外生)毛。L–P。荨麻,一种荨麻。L. 雄花,有 4 个萼片和内折雄蕊。M. 花丝折回后的雄花。N. 成熟雌花,有瘦果。O. 瘦果,纵切面,显示直胚。P. 胚,正面,从种子中解剖出来。

荨麻科由雌雄同株或雌雄同株 [很少雌雄同株] 草本植物(一年生或多年生)、灌木、树木或藤本植物组成,一些附生植物具有气生根或支柱根。一些分类单元中发现了硅质刺毛;毛尖在接触时会折断,从毛的基部储存器中注入毒素(据报道是 5-羟色胺、血清素和乙酰胆碱,或一种未鉴定的神经毒素,显然不是甲酸)。结晶的碳酸钙囊石(在“囊石”细胞内)经常存在,具有分类学意义。有时存在乳汁通道,但不产生乳汁。Cecropia 的枝干在节之间是空心的,通常用作守卫阿兹特克蚂蚁的家。叶为单叶,无裂片至深掌状分裂(例如,Cecropia),螺旋状或对生,通常有托叶(某些分类群的托叶合生),具有羽状、掌状或不等三回脉;Cecropia 叶柄基部的垫状食物(苗勒氏)体用作守卫蚂蚁的奖励。花序为腋生聚伞花序、球形头状花序、穗状花序或单花,某些分类群的花序苞片合生或形成总苞。花小,通常单性,大多为辐射对称,下位。花被为单列萼片,离萼片或合萼片,多为 4-5 瓣 [1-6,有些雌花为 0 瓣]。雄蕊 4-5 [1-6],单列,通常与萼片数相等,离萼片,离萼片;花丝直或内折,后者在开花时受到拉伸压力并弹性反射,起到弹射花粉的作用(以植物有史以来测量到的最高速度)。花药为双生花药,纵向开裂。有些雄花有短雌蕊。雌花的雌蕊群由一个雌蕊和上位子房组成,子房有子房室和 1 个心皮(通过减数分裂,通常称为“假单体”;很少 2 个)。花柱单生顶生,柱头 1 [很少 2],有些分类群呈“毛细”(画笔状)。有时有雄蕊。胎座基生,有一单生、直生 [半生]、双被毛胚珠。无蜜腺。果实为瘦果、坚果或核果,通常有增大的花被;有些分类群的花被肉质,包裹瘦果,形成“假果”;有些分类群的瘦果由雌花弹性反折的雄蕊弹出。种子有油性或淀粉质胚乳,胚直立。花为风媒授粉。

荨麻科植物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温带和热带地区。经济重要性包括用作纤维植物(例如,苎麻、苎麻)和栽培观赏植物(例如,冷水花属、落叶松[包括])的几个分类单元。荨麻科包括木犀属(Soleirolia soleirolii)和一些叶类蔬菜作物。皇麻属(Cecropia spp.)是新热带地区具有重要生态意义的先锋树种。荨麻(Urticeae 族)的毛状体会引起接触性皮炎;其中一些(例如 Dendrocnide moroides,澳大利亚的“Gympie Gympie”)的刺痛感非常强烈且持续时间长,似乎是由一种未识别的神经毒素引起的,对家养动物和人类非常危险,甚至是致命的。前者皇麻科由木本热带植物组成,是非单系群,属于荨麻科 s.l. 类。有关该科的一般信息,请参阅 Friis (1993) 和 Kubitzki (1993a),以及 Systma 等人(2002)、Hadiah 等人(2008)和 Zerega 等人。 (2005)最近对该科和近亲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

荨麻科植物的特点是,它们通常是雌雄同株或雌雄异株的草本植物、灌木、树木或藤本植物,通常具有碳酸钙囊石,一些分类单元具有刺毛,花小,风媒花,具有单列花被[很少缺失],雄花具有直的或在许多分类单元中是内弯的花丝,花粉弹射花丝,雌花具有单室,通常为单心皮(假单体)子房,具有单个、基部的、直生的胚珠,果实为瘦果、坚果或核果,通常附着在增大的花被上。

雄性:P 4–5 或 (4–5) [1–6] A 4–5 [1–6]。

雌性:P 4–5 或 (4–5) [0] G 1 [(2)],上位。

葫芦目

葫芦目包含八个科(表 8.2),其中两个科在此详细描述。未描述的科中值得注意的是花茎科,一种内寄生植物,开花时从宿主树皮中破出(图 8.41A–C),以及大头菜科(图 8.41D–F),这两个物种分别在北美西部和亚洲发现。有关该目的研究,请参阅 Zhang 和 Renner (2003) 和 Zhang 等人 (2006)。

图 8.41 葫芦目。A–C. 花茎科,一种内寄生植物。Pilostyles thurberi。A. 寄生植物的花从宿主树皮中破出(Psorothamnus thurberi,豆科)。 B、C. 花朵特写。D–F. 秋海棠科,Datisca glomerata。D. 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插图:叶,羽状分裂。E. 两性花。F. 果实,蒴果。

秋海棠科 — 秋海棠科(秋海棠类型,以法属加拿大总督 Michel Bégon (1638–1710) 命名)。2 属(秋海棠和 Hillebrandia)/约 1,870 种(图 8.42)。

图 8.42 葫芦科。秋海棠科。A–B. Hillebrandia sandwicensis。A. 整株植物。B. 花朵特写。注意半下位子房和 5 个雌花心皮/花柱。C–M. 秋海棠属。C. 整株植物,显示具有特征性倾斜基部的互生叶。D. 茎横截面,显示多汁皮层。 E. 托叶特写。F. 聚伞花序。G. 雄花,具有双列花被。H. 雄蕊。I. 花药,二生花,纵向开裂。J–M. 雌花。J. 正面。注 5,覆瓦状花被部分。K. 三个花柱,每个分叉且卷曲。L. 侧面,显示下位有翅子房。M. 子房横切面,显示中轴胎座,胎座分叉。N–S. 秋海棠品种,展示了叶子和花朵的美丽变化。[图片由 Gerald Carr 提供。]

秋海棠科通常由雌雄同株的草本植物、灌木或藤本植物组成。根为纤维状或块状。茎通常是多汁的,在某些分类群中具有根茎或厚茎。叶互生,螺旋状或二列,常斜不对称,通常单叶[掌状浅裂或复叶],通常掌状脉,具托叶,托叶通常大。花序为腋生聚伞花序。花单性,辐射对称,双辐状或双侧,雌蕊上位。花被同披针形,花被片花瓣状,单列或双列,离生或基部合生,雄花通常2+2[5+5]朵,镊合状,雌花通常5[5+5]朵,覆瓦状。雄蕊4-∞,轮生或二列,离生。花药纵向或开裂,二鞘状,药隔常延长。雌蕊为合心皮,子房常有翅,下位(Hillebrandia 为半下位),有 2-3 [-6] 个心皮和子房室。花柱与心皮一样多,柱头分裂,有些种类扭曲。胎座为中轴胎座或侧胎座,几乎接触,胎座不分枝或分裂;胚珠为倒生、双胚珠,数量众多。果实通常是室裂或室裂的蒴果,很少是浆果。种子很多。植物通常具有 CAM 光合作用

秋海棠科植物分布于世界各地的热带或温暖地区。经济价值主要在于作为栽培观赏植物,秋海棠属有数千种杂交种和栽培品种。单型属 Hillebrandia (H. sandwicensis,产于夏威夷) 是秋海棠属的姐妹属 (Clement 等人,2004 年)。有关该科和近亲的系统发育分析,请参阅 Clement 等人 (2004 年) 以及 Forrest 和 Hollingsworth(2003 年)、Forrest 等人(2005 年)、Plana(2003 年)和 Moolight 等人(2018 年)对秋海棠及其近缘种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

秋海棠科植物的特点是大多为雌雄同株的草本植物或灌木,根为块茎至纤维状,茎通常为肉质的,叶通常为斜不对称的单叶或掌状裂叶至复叶,花序腋生,聚伞状,雄花通常有 2 + 2 朵,镊合状花被,雌花通常有 5 [5 + 5] 朵,覆瓦状花被,子房下位 [半下位],常有翅,有 2-3 [-6] 个心皮和子房以及众多胚珠/种子,果实为蒴果或浆果。

雄性:P 2 + 2 [5 + 5] A 4–∞。

雌性:P 5 [5 + 5] G (2–3) [(–6)],下等。

葫芦科 — 黄瓜/葫芦科(Cucurbita 类型,拉丁语为葫芦)。约 98 属/1,000 种(图 8.43)。

图 8.43 葫芦目。葫芦科。A. 哈密瓜。B. 南瓜。C. 西葫芦。D–F. 西葫芦。D、E. 雌花。F. 雄花。G–L. 大果葫芦,人根 G. 整株植物。注意藤蔓习性、简单的掌状裂叶和卷须。H. 雄花。 I. 雄花合生花药特写。J. 雌花,显示下位子房。K. 子房横切面,显示顶生胎座(仅两个心皮)。L. 未成熟多刺果实。

葫芦科由雌雄同株或雌雄异株 [很少雌雄同株] 藤本植物 [很少树状] 组成,通常每个节有一个卷须。叶子是单叶,掌状脉,通常掌状裂片,螺旋状,无托叶。花序腋生,类型多样或花单生。花通常是单性、辐射对称的,雌花在上位。花被是双列和双披针形的,有托杯。萼片是背生的,有 5 [3-6] 个覆瓦状萼片。花冠为无瓣或合瓣,有 5 [3-6] 片镊合状花瓣。雄蕊为 3-5 枚,互生,离生或合生。花药纵向开裂,二瓣或单瓣。雌蕊为合心皮,具有下位子房、3 [1-5] 个心皮和 1 个子房室 [子房室很少与心皮一样多]。花柱为 1-3 枚;柱头为 1-2 枚。胎座为周生,很少为中轴;胚珠为倒生,双珠被,通常无穷大 [很少 1-几个]。通常存在花外蜜腺。果实为浆果、瓠果、蒴果或翅果。种子无胚乳。茎解剖结构通常为双环状,具有双侧维管束。

葫芦科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但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其经济价值包括重要的粮食作物,如西瓜、甜瓜、黄瓜、西葫芦等(南瓜、南瓜)和许多其他分类群;几种葫芦的干果可用作葫芦,丝瓜的干果可用作海绵;一些分类群具有药用或园艺用途。有关该科的最新研究,请参阅 Renner 等人(2002 年)、Schaefer 等人(2008 年)以及 Schaefer 和 Renner(2011a、b)。

葫芦科植物的特点是,它们大多是雌雄同株或雌雄异株的藤本植物,具有简​​单的掌状脉和/或裂叶,通常具有卷须,雌花为上位花,通常具有顶生胎座和三个心皮,果实为浆果、瓠果、蒴果或翅果。

K 5 [3–6] C 5 [3–6] 或 (5) [(3–6)] A 3–5 或 (3–5) G (3) [(2–5)],下位,有托杯。

杉木目

杉木目包含八个科(表 8.2),其中成员大多是雌雄同株和风媒授粉。这里描述了三个科。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木麻黄科,包括澳大利亚松木(图 8.44A、B);杨梅科,蜡桃金娘科(图 8.44C); Nothofagaceae,南方山毛榉科,包括重要的木材树种(图 8.44D);Ticodendraceae,由一种原产于中美洲的物种组成(图 8.44E)。有关该目的详细信息,请参阅 Li 等人(2002、2004、2016)和 Manos 和 Steele(1997)。

图 8.44 FAGALES。A、B. 木麻黄科,木麻黄。A. 花枝。插图:花序(上图),果序(下图)。B. 侧光合作用枝的特写,具有条纹状茎和轮生鳞叶。C. 杨梅科,Myrica californica。D. Nothofagaceae,Nothofagusfuscus,果实中。E. Ticodendraceae,Ticodendron incognitum。

桦木科——桦树科(类型 Betula,桦树或沥青的拉丁名称,源自树皮)。6 属/约 145 种(图 8.45)。

图 8.45 FAGALES。桦木科。A、B. 锯缘桤木,显示雄花序。C–K. 菱叶桤木,白桤木。C. 雄花和雌花序。D. 雄花序特写。E、F. 雄花单二歧聚伞花序,三朵花,苞片对生。G. 雄花,有花被。H. 雌花序。I. 雄花序特写,显示花柱从苞片中伸出。J. 雌花,苞片对生。K. 果序有木质苞片展开。L. 纸桦,纸桦树,有果序。M. 榛树,有喙的榛子,有下伏的苞片。

桦木科由雌雄同株的乔木或灌木组成。叶为单叶,落叶,通常螺旋状,早落托叶,边缘通常有齿。花序为单性花序,雄花序为悬垂的柔荑花序,雌花序为短的悬垂或直立的柔荑花序,均有众多 1-3 朵花,苞片状,单瓣二歧花序。花为单性花序,下位或上位。花被为单列(默认称为萼),有 1-6 [0] 个鳞片状萼片/裂片。无花冠。雄蕊 1-∞,通常与花被部分数量相同,对生。花药的囊膜沿药隔分裂或合生。雌蕊为合心皮,具有下位或上位子房(后者有时被称为“裸房”,因为没有花被,因此没有子房位置的参考点),2 [3] 个心皮;子房室在下方有 2 [3] 个,在上方有 1 个。花柱 2-3 个,不同。胎座为轴端胎座,胚珠从隔膜顶端悬垂;胚珠为倒生,单被或双被,每室 1-2 个。果实为坚果或 2 翅翅果,被圆锥形果序的木质苞片包裹或部分被叶状苞片包裹。种子有或没有胚乳。植物是风媒授粉植物。

桦木科分布于北温带和热带山区。桦木科通常分为两个亚科:桦木亚科(包括桤木、赤杨和桦木),雄花为 3 朵一组(完整的简单二歧聚花序);榛子亚科(包括榛属、榛树、鹅耳枥、铁木和鹅耳枥),雄花单位减少到 1 个。桦木科的经济重要性包括木材树(有些树木非常茂密)、化学衍生物、坚果(例如榛属、榛树、鹅耳枥)、栽培观赏植物和原住民的多种用途。有关桦木科的系统发育研究,请参阅 Forest 等人(2005 年)、Yoo 和 Wen(2008 年)以及 Grimm 和 Renner(2013 年)。

桦木科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们是雌雄同株的乔木或灌木,具有单叶、齿状叶,并具有下垂的细长雄花序和下垂至直立的雌花序,每个雄花序都有许多苞片状的二叉花序,果实为坚果或 2 翅的翅果。

P 1–6 [0] A 1–∞ G (2) [(3)],上位(裸)或下位。

山毛榉科 — 橡树科(Fagus 类型,拉丁语为山毛榉树)。7 属/约 730 种(图 8.46)。

图 8.46 山毛榉目。山毛榉科。A、B. 栗子。A. 雄穗。B. 果实,显示带刺的总苞片。C–E. 栓皮栎,栓皮栎。C. 外皮,商业软木由此而来。D. 柔荑花序的雄花。 E. 雌花,露出花柱和年轻的总苞片。F. 栎属,露出柔荑花序和雌花。G. 栎属,有成熟的橡子,其中总苞片融合成橡子杯。H. 栎属,有突出的、相对明显的总苞片。

壳斗科由雌雄同株、很少雌雄异株的树木或灌木组成。叶为单叶,不分裂至分裂,通常螺旋状,很少对生或轮生,有托叶,托叶脱落。花序通常是单性的,雄花序为柔荑花序、穗状花序或减少的二叉花序头,雌花位于雄花序基部或单生。花小,单性,辐射对称,雌花上位,总苞片常融合形成壳斗(例如橡子壳斗)。花被由 6 [4–9] 片花被组成。雄蕊 6–12 [4–90] 片,分离。花药纵向开裂。雌蕊为合心皮,子房下位,通常有 3 或 6 [2,7–12] 个心皮,子房基部与心皮等多,顶端开一个子房。花柱与心皮等多。胎座基部中轴;胚珠倒生,双胚珠,每个心皮 2 个。果实是一种坚果(有时称为“龟头”),果皮通常很硬,果壳下有 2 个或更多个带瓣的壳斗(例如橡子“壳”),壳斗上有时有刺状附属物。种子无胚乳。植物通常是风媒授粉,但栗属植物是昆虫授粉。

壳斗科植物主要分布在非热带地区。其经济价值包括重要的木材树种,如栎属(橡树)、山毛榉属(山毛榉)和栗属(栗子);栎属软木的外皮是商业软木的来源;各种物种的种子历来是人类和其他动物的重要食物来源。有关壳斗科植物的系统发育研究,请参阅 Manos 等人(2001 年)和 Oh 和 Manos(2008 年)。

壳斗科植物的特点是雌雄同株(很少雌雄异株),乔木或灌木,有单叶(有时分裂),花单性且小,雄花为柔荑花序或头状花序。退化的二叉分生花序,雌花序位于雄花序基部或单生,具有下位、多心皮子房,果实为坚果,下位有 2 至多个带瓣壳的壳斗,壳斗上有附属物。

雄花:P 6 [4–9] A 6–12 [4–90]

雌花:P 6 [4–9] G (3,6) [(2,7–12)],下位。

胡桃科 - 胡桃科(Juglans 类型,拉丁语 Jovis,Jupiter + glans,橡子)。约 9 属/约 51 种(图 8.47)。

图 8.47 FAGALES。胡桃科。A. Carya sp.,山核桃/美洲山核桃。注意羽状叶和下垂的雄花序。B、C. Juglans regia,英国胡桃,显示出特征性的重叠芽和横隔髓。D–H。 Julgans hindsii。D. 树。E. 嫩枝,显示羽状叶和雄柔荑花序簇。F. 雄柔荑花序的近照。注意下萼,与苞片贴生。G. 雌花,下位子房被贴生总苞片包围。注意上位萼和两个花柱/柱头。H. 未成熟果实。I,J. 核桃。I. 果实(左侧),假核果,外层肉质层由与子房贴生的苞片衍生。果皮(中间和右侧),含有一粒种子。J. 假核果,肉质总苞片的一半被去除。[D–H 处的图片由 Gerald Carr 提供;J 处的图片由 The Rampant Gardener 提供。]

胡桃科由雌雄同株或雌雄异株的树木或灌木组成。一些分类群的枝条有重叠的芽和隔膜髓。叶为羽状或三复叶,常有芳香腺体,通常螺旋状[对生],无托叶,小叶边缘常有锯齿。雄花序为柔荑花序或圆锥花序,雌花序为单花或小花群,位于茎尖。花小,单性,有苞片。花被单列[无]。萼片由 4 [0–5] 片萼片组成,萼片与总苞的苞片和苞片贴生,雌花的融合产物常发育成与子房贴生的果壳。无花冠。雄花雄蕊 2–∞,单列或双列,明显。花药纵向开裂。雌花的雌蕊为合心皮,子房下位,2 [3] 心皮,2 [3] 室下部,1 室上部(有时通过假隔板形成额外的室)。花柱为 2-3。胎座为顶端;单胚珠直生,单被。果实为坚果、翅果、锥果(其中包裹的总苞成熟时开裂)或假核果(其中的总苞肉质且不开裂)。种子无胚乳,子叶 4 裂。植物是风媒传粉的。

胡桃科分布于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和亚洲(尤其是东亚和东南亚)。经济重要性包括木材和家具用途(尤其是山核桃、黄姜和胡桃)、坚果树(例如美国山核桃、美洲山核桃和各种胡桃属植物)和栽培观赏植物(例如山核桃、胡桃、枫杨和化枝树)。有关该科的系统发育研究,请参阅 Manos 和 Stone (2001) 和 Manos 等人 (2007)。

胡桃科植物的特点是雌雄同株或雌雄异株的乔木或灌木,有羽状或三叶,花小,无花冠,雄花属。柔荑花序,雌花位于枝条顶端,子房下位,有 2-3 个心皮和子房室(1 个子房在上方),许多分类群的下部苞片融合并形成外壳,果实为 1 粒种子的坚果、翅果、锥果或假核果。

雄花:K 4 [1-5] C 0 A 2-∞。

雌花:K 4 或 0 C 0 G (2) [(3)],下位。

锦葵目

锦葵目(Malvidae,sensu Cantion 等 2007;以前称为 Eurosids II),是蔷薇目中的第二大亚群,包括 8 个目(表 8.2,图 8.16)。该复合群中的一些目相当大,无论是科数还是物种数。锦葵科中有一些对农业具有重要意义的分类单元,例如腰果科 (Anacardiaceae)、十字花科 (Brassicaceae)、锦葵科 (Malvaceae)、桃金娘科 (Myrtaceae) 和芸香科 (Rutaceae) 的成员。

十字花科

十字花科由 7 个科组成 (APG IV 2016;表 8.2)。仅描述了十字花科。有关该目的系统发育研究,请参阅 Oh (2010)。

十字花科 — 十字花科 (键入希腊语 krossoi,“边缘”,和 soma,“身体”,指流苏状种子假种皮)。4 属/12 种 (图 8.48)。

图 8.48 十字花科。十字花科。 A. Crossosoma bigelovii,花,有五花被、众多雄蕊和离生雌蕊。B、C. Crossosoma californicum。B. 花,有众多雄蕊和离生雌蕊。C. 未成熟果实。D. 成熟、开裂的果实,每个都有一个蓇葖果。[A 处图片由 Jerry Green 提供;B–D 处图片由 Reid Moran 提供。]

Crossosomataceae 科由灌木或小乔木组成。叶为单叶、螺旋状、很少对生、微托叶或无托叶、落叶或腐叶。花序为单生 f下部。花为两性或单性,辐射对称,轮生。花被为双列,二披针形,托杯短。萼片近基生,有 4-5 [3,6] 片萼片。花冠近基生,有 4-5 [3,6] 片覆瓦状花瓣。雄蕊约 50 枚,1-4 轮,基部合生成约 10 束。花药纵向开裂。雌蕊离生,子房上位,有 1-5 [-9] 个单室心皮。胎座为边缘胎座;胚珠近生或弯曲生,双被毛,每个心皮有 2-∞ [1] 颗。蜜腺呈盘状存在,贴生于雄蕊或位于雄蕊内部。果实为蓇葖果。种子为流苏状假种皮,具有(油性)胚乳。

十字花科植物分布于北美西南部。有关系统发育研究,请参阅 Sosa 和 Chase(2003)。

十字花科植物的特点是,它们是灌木或小乔木,具有简单的螺旋叶,花具有许多雄蕊,约 10 个树干束,雌蕊离生,形成蓇葖果。

K 4–5 [3–6] C 4–5 [3–6] A ∞,约 10 个树干束 G 1–5 [–9],上位,有托杯,短。

香叶目

香叶目包含 5 个科(表 8.2),其中一个是香叶科,在此处进行了描述。请参阅 Palazzasi 等人。 (2012)对该目进行了详细分析。

香叶科 - 香叶科(类型 Geranium,希腊语意为鹤,因花柱增大而形似长鸟喙)。7 属/约 866 种(图 8.49)。

图 8.49 香叶目。香叶科。A、B。Erodium botrys,鹳嘴。A. 整株植物开花。B. 成熟裂果基部。C、D。Erodium moschatum。C. 花。D. 幼果,花柱增大,形成喙。E. Geranium carolinianum,开花和未成熟果实。F. Geranium sp.,花基部萼片和花瓣去除,显示互生花瓣腺体。G–L. 天竺葵属。G. 花,正面,略呈左右对称。H. 花序。 I. 雄蕊群和雌蕊群,显示花柱分枝。J. 子房横切面,强烈 5 裂。K. 子房裂片纵切面,显示顶轴胎座。L. 果实,分果的喙状裂果。

牻牛儿草科由草本或灌木组成。有些分类群的茎为厚茎。叶为单叶或复叶,单叶通常羽状或掌状裂片至全裂,螺旋状,很少对生,通常有托叶,叶变态为刺状,在 Monsonia 中有腋生束状花。花序为聚伞花序或单生腋生花。花为两性花,辐射对称(天竺葵为左右对称),下位,通常有苞片,有些有副萼。花被为双列和双披针形。萼片为近轴萼片或合萼片,有 5 [4] 片覆瓦状或镊合状萼片,天竺葵的近轴萼片为产蜜距。花冠为近轴萼片,有 5 [0,4,8] 片覆瓦状、很少卷曲的花瓣。雄蕊通常为 10 [很少 8 或 15] 片,两轮,基部合生,有些雄蕊在外轮有。花药纵向开裂。雌蕊为合心皮,有上位子房,5 [很少 2、3 或 8] 个心皮,子房室数与心皮数相等。花柱通常单生;柱头与心皮数相等。胎座为轴端胎位;胚珠倒生至弯曲生,双珠被,通常每个心皮有两个。蜜腺位于花瓣和雄蕊之间(天竺葵属除外)。果实为室裂蒴或分果或蓇葖果,通常与从增大的花柱上长出的宿存喙分离。通常存在多细胞、头状、腺毛,毛腺中通常含有芳香油。

天竺葵属、天竺葵属和天竺葵属(鹳喙属、鹤喙属或天竺葵属)的特点是,果实为分果,喙细长宿存,可能为该科的衍生属。该科成员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部分分布在热带地区。经济重要性包括用作栽培观赏植物(如老鹳草和天竺葵)、饲料植物(如美国西部的丝虫病)和精油提取(如天竺葵)的用途。有关一般信息,请参阅 Lis-Balchin (2002) 和 Fiz 等人 (2008)、Palazzasi 等人 (2012) 和 Zhang 等人 (2015) 进行系统发育分析。

牻牛儿苗科植物的特点是草本或灌木,通常有五瓣、双生花,花通常有与花瓣交替的蜜腺,通常有两轮或更多轮雄蕊,雄蕊通常存在;牻牛儿苗族的特点是果实有喙,果实为裂果。

K 5 [4] C 5 [0,4,8] A 5 + 5 [8,15] G (5) [(2,3,8)],上等。

桃金娘科

桃金娘科包含约 12 个科(表 8.2),其中四个在此描述。其他科中值得注意的是使君子科,包括草原和红树林物种、木材和染料植物以及观赏栽培品种(图 8.50)许多 m 目科的可能衍生词可能是具有托杯的下位子房(上位花被/雄蕊位置)。参见 Conti 等人(1996 年、1998 年)、Wilson 等人(2004 年)和 Sytsma 等人(2005 年)。

图 8.50 桃金娘科。使君子科。A. Bucida buceras。B. Conocarpus erectus。C. Quisqualis sp。D–F. Terminalis catappa。

千屈菜科 — 柳叶菜科(类型 Lythrum,源自希腊语 lythron,“血液”,指科成员的花色或某些科成员的止血 [止血] 特性)。31 属/约 605 种。(图 8.51、8.52)。

图 8.51 桃金娘科。千屈菜科。A–F。 Cuphea sp. A–B. 花朵正面和侧面图。C. 花朵纵切面。D. 纵切面中的花基部。E. 花蕾正面图,显示镊合状萼片。注意萼片裂片之间的花托附属物(箭头)。F. 子房横切面,显示 2 个心皮/子房室。注意子房壁外的花托管。G–N. 紫薇、紫薇。G. 花序,圆锥花序。H. 花朵特写,显示爪状花瓣。I. 花朵侧视图。J. 花朵纵切面,显示上位子房和插入内花托壁的众多雄蕊。注意 5,覆瓦状花被部分。K. 花药,二生花。L. 子房横切面,显示 5 个心皮的中轴胎座。M-N. 果实,室裂蒴果。 O. 千屈菜,开花枝。P–V. 石榴。P. 刺特写;注意对生叶。Q. 花束,显示双列花被。R、S. 花纵切面,显示下位子房和众多雄蕊。T. 子房横切面,显示多层胎座。U. 果实,有宿存萼。V. 果实切面,显示带有可食用肉质外种皮的种子。

图 8.52 桃金娘科。千屈菜科。A. Cuphea ignea,雪茄植物,栽培品种。B. Heimia salicifolia,siniciche,墨西哥巫师使用的致幻剂。C. Sonneratia sp.,红树种。D. Trapa bispinosa,菱角,有不寻常的角状果实。

千屈菜科 s.l.由陆生植物、红树植物(海桑)或水生植物(菱)组成,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灌木或乔木。菱的根在茎节处不定生;在红树植物中,海桑的根产生气生根。茎通常为 4 面,常有内部韧皮部;石榴有刺;在水生菱中,水下茎生有对生、细长、丝状分裂、来源不明的光合器官。叶为单叶,不具腺点,通常全缘,对生 [很少轮生或螺旋状],无托叶或有退化或早落的托叶,菱的地上莲座状叶有通气的漂浮叶柄。花序为总状花序、圆锥花序、束状花序、二歧花序或单生花。花为两性花,辐射对称或左右对称,上生至上生,有时有副萼。花被大多为 4-8 瓣 [罕见 3-16 瓣],有明显的托杯,通常有肋,通常有颜色,有些种类有基生距,菱属的托杯基生,有裂片,杯状结构。萼片合萼,从托杯顶端伸出的镊合状裂片,裂片通常与萼窦处的外托杯附属物交替出现(菱属的萼裂片增大,在果期变成棘状或角状)。花冠在芽期覆瓦状皱缩,无瓣,通常有爪状花瓣,从顶端附近的萼裂片之间和托杯内表面生出。雄蕊8-∞[很少单生],离生,通常为萼片或花冠部的两倍,若多则呈离心发育,通常为双列,从顶端以下托杯内表面着生,通常高度不同,花丝延长,长短不一。花药纵裂,四孢子囊,二生囊。雌蕊合心皮,子房上位、半下位(菱属,果期变为下位)或下位(石榴属),2-4[-20]心皮,2-4[-20]室,有些分类单元顶端单室,很少全株单室。花柱单生,顶生,通常丝状(菱属钻形),有时弯曲,通常异柱头;柱头通常头状。胎座为轴生,很少为基生;石榴的胎座有 2-3 层,上层为周生;菱的两室各有一个顶轴胚珠;胚珠倒生,双被盖,通常无穷大,很少 1 或 2 +。蜜腺由围绕子房的环状圆盘或存在于花托距中的蜜腺组成;菱的子房上部被裂片状杯状结构包围。果实为开裂程度不一的蒴果、带有革质外果皮的不开裂蒴果(石榴)、核果状、单室、1 粒种子的果实,有 2-4 个增大的角状萼裂片(菱)或浆果(海桑)。许多种类的种子无胚乳,有时有翅,具有独特的粘性种皮毛;石榴的种皮是肉质的(“肉质种皮”)。大Duabanga 和 Sonneratia 的花由蝙蝠授粉。

千屈菜科植物遍布世界各地,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其经济价值包括木材植物、染料植物(尤其是 Lawsonia inermis、指甲花)、杂草(例如菱属植物)和许多观赏栽培品种,例如 Cuphea spp.、Lagerstroemia indica(紫薇)和千屈菜属植物(柳叶菜);石榴(石榴)可入药,是一种重要的果树,其种子具有肉质、可食用的种皮,发酵产物为石榴糖浆,以及持久的冠状萼片,被认为是皇室皇冠的原始模型;菱(荸荠)的果实是当地重要的食用植物,尤其是在东方烹饪中。参见 Graham 等人(2005 年、2011 年)和 Narzary 等人。 (2016)进行系统发育分析。

千屈菜科(Lythraceae s.l.)的特点是草本植物(菱科中为水生植物)、灌木或乔木,通常为对生叶,无点状腺体,花具有突出的、通常有肋且通常有颜色的托杯,萼裂片从托杯顶端镊合,花瓣在芽中覆瓦状皱缩,雄蕊通常众多且长度不同,子房上位下位,果实为蒴果、浆果或核果状。

K 44–8 [3–16] C 4–8 [3–16] A 8–∞ [1] G 2–4 [–20],上位下位,有托杯。

野牡丹科 - 野牡丹科(类型野牡丹,希腊语意为“黑嘴”,来自有污渍的果实)。约 188 属/约4,960 种(图 8.53)。

图 8.53 桃金娘科。野牡丹科。A、B。Medinilla myriantha。A. 花枝,显示近平行的主脉。B. 花朵特写。C、D。Rhexia mariana。C. 花朵。D. 瓮形果实;注意下位子房。E. Tetrazygia bicolor,花序。F–H. Tibouchina urvilleana。F. 花枝。G. 花朵,正面。H. 花朵,纵切面,显示下位子房和雄蕊连接附属物。I. Tibouchina multijuga,芽横切面,显示具有中轴胎座和凹陷的雄蕊花药的子房。

野牡丹科由灌木、草本植物、少数树木或藤本植物组成。茎通常是 4 面的。叶为单叶对生,很少轮生,通常无托叶,常有 3-9 条近平行的主脉。花序为聚伞花序。花为两性花,上生或下生,花被多为辐射对称,雄蕊左右对称。花被通常有托杯。萼片由 4-5 [3-10] 片镊合状或有托冠状萼片组成。花冠无冠,有 4-5 [3-10] 片旋回状花瓣。雄蕊通常为 8 或 10 枚,双列,通常二态;花丝在开花时经常扭曲,使花药位于花的一侧。花药为开孔状,每个花药有 1-2 个孔,很少纵向开裂,花药药隔通常附属。雌蕊为合心皮,具有下位或上位子房、3-5 [2-15] 个心皮和子房室,或因形成不完整的隔膜而为单室。胎座通常为中轴胎座;胚珠为倒生至弯曲生,双珠被,具有“之字形”珠孔,每个心皮有 ∞ [1] 个。果实为室裂或隔裂蒴果或浆果。种子无胚乳。

野牡丹科植物分布于热带地区,尤其是南美洲。其经济价值包括木材树、可食用果树、染料植物和几种观赏栽培品种,如紫花地丁。参见 Clausing 和 Renner (2001) 以及 Morley 和 Dick (2003)。

野牡丹科植物的特点是,它们是灌木、草本植物,很少是乔木或藤本植物,茎通常为 4 面,具有单叶、对生叶(很少轮生),通常具有 3-9 条近平行主脉,花序为聚伞花序,花为上位花或下位花,花被通常为 4-5 瓣,雄蕊为双列和异形,花药通过花丝扭转而朝向花的一侧,药隔通常为附属物,开裂通常为裂孔,下位子房通常具有中轴胎座,果实为蒴果或浆果。

K 4-5 [3-10] C 4-5 [3-10] A 4 + 4 或 5 + 5 G (3-5) [(2-15)],下位,通常存在托杯。

桃金娘科 — 桃金娘科(Myrtus 类型,桃金娘的希腊名称)。131 属/约 5900 种(图 8.54)。

图 8.54 桃金娘科。桃金娘科。A. Actinodium cunninghamii,具有与菊科相似的头状花序。B、C. Callistemon citrinus。B. 注意蒴果和花穗,其继续顶端营养生长。C. 花朵特写,显示减小的花被和众多艳丽的雄蕊花丝。D. Calothamnus sanguineus,具有合生的左右对称雄蕊(成束)。E. Darwinia fascicularis,具有头状花序和带有细长花柱的花柱。F. Eucalyptus obtusiflora,显示蒴果和花朵。G. Eucalyptus torquata。注意花冠和内弯的雄蕊(展开前)。H–J. Eucalyptus sideroxylon。H. 花纵切面,显示下位子房和托杯。I. 花柱和柱头特写。J. 子房横切面,显示中轴胎座。K. Eucalpytus diversicolor,卡里,一种高大的树种。L. Leptospermum laevigatum。M. Myrtus communis,叶子特写,显示内部透明腺体。N. Lophostemon confertus,布里斯班盒,花有雄蕊束。O. Verticordia grandiflora,花瓣有流苏。

桃金娘科由雌雄同株 [Psiloxylon 雌雄异株] 树木和灌木组成。根部具有外生菌根。茎有分泌腔和髓内内部韧皮部。叶通常对生或螺旋形,很少轮生,单叶,腺点状或透明,通常革质,有托叶,小或无托叶。花序可变。花是两性的,辐射对称,苞片状,上生,很少上生。花被为双列,花被片分离或合生,有些(如桉树)融合成一个盖状的盖状萼片(盖)。萼片由 4-5 [3,6] 片覆瓦状萼片组成。花冠由 4-5 [3,6] 片花瓣组成。雄蕊为∞,向心,分离或合生成 4 或 5 组。花药开裂时为室裂或开孔裂。雌蕊为合心皮,具有下位 [很少半下位或上位] 子房、2-5 [-16] 个心皮和 2-5 [-16, 1] 个室。花柱顶生;柱头为头状或浅裂。胎座为中轴胎座(从基轴到顶轴)[单室胎座为顶生];胚珠为倒生或弯曲生,双被珠或单被珠,每室 2-∞ 个。蜜腺存在,呈圆盘状,位于子房顶部或内部托杯上。果实为浆果或室裂蒴果[很少是核果或坚果]。

桃金娘科目前分为两个亚科(包含多个族):桃金娘亚科(包含 17 个族)和裸木亚科(Psiloxyloideae)。该科成员分布于温暖的热带和温带澳大利亚。经济价值包括重要的木材树种,尤其是桉树属植物、可食用的果实(例如番石榴、番石榴)、香料(例如丁香、辣椒、多香果)、油(例如桉树属植物)和栽培的观赏植物,例如红千层属植物(瓶刷)、蜡花属植物(蜡花)、桉树属植物、茶树属植物和桃金娘属植物(桃金娘)。有关该科的系统发育研究,请参阅 Wilson 等人(2001 年、2005 年)和 Biffin 等人(2007 年)。

桃金娘科植物的特点是,它们是乔木和灌木,具有腺点状或透明的叶子,通常有上生花和许多雄蕊。

K 4–5 [3,6] C 4–5 [3,6] A ∞ G (2–5) [(–16)],下位 [很少半下位或上位],有托杯。

柳叶菜科 — 月见草科(以希腊语中夹竹桃 [= Oenothera] 命名,一种不相关的植物)。约 22 属/约 660 种(图 8.55)。

图 8.55 桃金娘科。柳叶菜科。A、B. Chylismia claviformis,有头状柱头。C. Clarkia delicata。D. Clarkia purpurea。E、F. Clarkia unguiculata。E. 花。F. 子房横切面,有中轴胎座。G、H. Fuchsia xhybrida。G. 悬垂花。H. 花的纵切面,显示上位结构。 I. 柳叶菜属 (Epilobium canum),花左右对称。J. 六瓣柳叶菜 (Ludwigia hexapetala),花五瓣。K. 柳叶菜 (Ludwigia sedoides),浮水植物。L. 三角叶月见草 (Oenothera deltoides),有四个线形柱头。M. 美丽月见草 (Oenothera speciosa)。N. 欧月见草 (Oenothera elata),有四个瓣状蒴果。

柳叶菜科 (Onagraceae) 由陆生或水生草本植物和灌木组成,很少是树木。茎有内部韧皮部,通常有表皮油细胞。叶为螺旋状、对生或轮生、单叶、不分裂至羽状裂、无托叶或有托叶。花序为穗状花序、圆锥花序或单花。花通常是两性花,辐射对称或左右对称,通常是上生,在一些分类单元中具有细长的托杯。花被为双列和二披针形。萼片为镊合状,近基部,通常由 4 片 [很少 2-6 片] 萼片组成。花冠为镊合状或覆瓦状,近基部,通常由 4 片 [很少 2-6 片或 0 片] 花瓣组成。雄蕊为 4 + 4 [很少 2-6 片]。花药纵裂,四孢子囊和二生囊,有些种类有横裂。花粉以单分体或四分体形式散落,通常带有粘胶丝,粘胶丝可将花粉粒粘在一起。雌蕊为合心皮,具有下位子房,通常有 4 个 [很少 2-6 片] 心皮和子房室。胎座为中轴胎座或侧胎座;胚珠倒生,双珠被,通常每室∞个,具有单孢子、4核(月见草属类型)雌配子体。果实为蒴果、浆果或坚果。种子为(油性)胚乳。

柳叶菜科植物分布于世界各地。经济重要性包括几种栽培观赏植物,如克拉克花属、倒挂金钟属和月见草属。有关系统发育研究和科下分类,请参阅 Levin 等人(2003 年)、Ford 和 Gottlieb(2007 年)和 Wagner 等人(2007 年)。

柳叶菜科植物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们是草本植物和灌木(很少是树木),通常有 4 瓣 [2-6 瓣],上生花通常有 4 + 4 个雄蕊和一个 m单孢子,4 核雌配子体,后者可能是该科的衍生性状。

K 4 [2–6] C 4 [2–6,0] A 4 + 4 [2–6] G (4) [(2–6)],下位,有托杯。

十字花科

十字花科由大约 17 个科组成(表 8.2;图 8.56A),其中两个在此描述。该目通常具有吲哚硫代葡萄糖苷次生化合物(图 8.56A、B)。这些化合物的作用是阻止食草和寄生,也可作为十字花科商业重要成员的调味剂,例如西兰花、花椰菜和芥菜。这里未描述的一些著名该目科包括 Bataceae(盐生植物;图 8.57A、B)、Capparaceae(包括刺山柑、Capparis spinosa)、Caricaceae(包括果树 Carica papaya、番木瓜;图 8.57E-H)、Cleomaceae(图 8.58)、Koeberliniaceae(棘冠花;图 8.57I-L)、Limnanthaceae(草地泡沫;图 8.57C-D)和辣木科(图 8.57M-Q)。有关该目的更多信息,请参阅 Rodman 等人(1997、1998)、Kubitzki 和 Bayer(2002)以及 Edger 等人(2018)。

图 8.56 A. 十字花科 17 个科的分支图,来自 Edger 等人(2018)。 At-α 和 At-β 是芥子油苷途径中涉及的全基因组重复。 B. 吲哚芥子油苷的一般结构,大多数芸苔目的无源性。

图 8.57 芸苔科植物。 A、B。蝙蝠科,Batis maritima,盐草。光盘。水青科、水青草、绣线菊。 E-H。番木瓜科、番木瓜、番木瓜。 I-L。栾树科、刺栉草、荆棘冠。 M-Q。辣木科。 M. Moringa drouhardii。 N. Moringa borziana。 O.辣木。 P,Q。辣木。 [J–L 处的图片由 Reid Moran 提供,M–Q 处的图片由 Mark Olson 提供。]

图 8.58 十字花科。A、B。醉蝶花科、Peritoma arborea。A. 花。B. 果实。C–E。醉蝶花。C. 花序。D. 掌状叶。E. 花,显示细长的雌蕊。

十字花科(十字花科)——芥菜科(类型 Brassica,以普林尼对卷心菜类植物的名称命名)。321–338 属/3400–3700 种(图 8.59)。

图 8.59 十字花科。十字花科。A–E。芜菁。A–C。花。A. 侧视图。B. 顶视图。C. 去除花被,显示四强雄蕊。 D. 长角果。E. 开裂后的长角果。F、G. 两面针菜,胡椒草。F. 开裂前的长角果。G. 开裂后的长角果。H、I. 加州碎米荠,挤奶女工。J–K. 水生旱金莲,西洋菜,花和果实。L. 萝卜,萝卜,花。M. 黑芥的长角果,芥菜。N. 裂叶蒴果。O. 海芥菜的横向开裂蒴果。

十字花科通常由雌雄同株的草本植物组成,很少是灌木(有些有厚茎)。叶为单叶 [很少为复叶],通常裂开至全裂,螺旋 [很少为对生],无托叶。花序通常为总状花序,很少为单生腋生花。花为两性花,很少为单性花,通常辐射对称,有花梗,无苞片,下位花;花托很少延长为雌蕊。花被为二花被,十字形。萼片为近基部(很少合生),有 2 + 2 个交叉的外萼片,通常基部凸起。花冠为近基部,很少基部合生,有 4 片(很少缺失)花瓣,花瓣通常有爪。雄蕊为背生雄蕊,双列,2+4 四强雄蕊 [罕见 2 或 4 或最多 16],外侧 2 枚较短,对生,内侧 4 枚较长,两对,每对(来自单个原基)位于相邻花瓣两侧。花药纵向开裂。雌蕊为合心皮,具有上位子房、2 个心皮和 2 个子房室。花柱为 1 个或无。胎座为中轴侧生,每个心皮有两排胚珠,胎座位于隔膜和子房壁的交界处;胚珠为倒生或弯曲生,每个心皮有 1-∞ 个。蜜腺分散或呈环状围绕雄蕊或雌蕊。果实是一种特殊的蒴果,称为长角果(长度大于宽度的 3 倍)或角果(长度小于宽度的 3 倍),通常通过两个瓣膜整个脱落(很少横向开裂或不开裂)而开裂,并留下一个持久的横壁,横壁由称为隔膜的外围边缘和横跨隔膜的膜状中间组织组成,称为假隔膜。种子通常无胚乳。

十字花科,即 APG IV(2016 年)现在已与传统的 Capparaceae 科和 Cleomaceae 科分开(后两个科过去被视为 Capparaceae 科的亚科)。这三个科似乎都是单系的(表 8.2)。卡帕拉科与十字花科的主要区别在于,卡帕拉科具有木质习性,雌蕊柄或雌蕊柄细长,雄蕊数量通常较多,单室子房有顶胎座,果实为不开裂果型,无复果。醉蝶花科(图 8.58)与卡帕拉科相似,但主要是草本植物,果实为开裂果型,具有副花柱(但缺乏完整的隔间,因此子房为单室)。有关该组的系统发育分析,请参阅 Al-Shehbaz 等人(2006 年)、Bailey 等人(2006 年)和 Beilstein 等人(2008 年)。

十字花科植物分布于世界各地。经济重要性包括许多蔬菜和调味植物(特别是十字花科植物或芥菜植物),包括辣根(Armoracia rusticana)、芝麻菜(Eruca vesicaria)、西兰花、球芽甘蓝、花椰菜、卷心菜、羽衣甘蓝、羽衣甘蓝(Brassica oleracea 的所有栽培品种)、芜菁和菜籽油(B. napus)、芥菜(B. nigra)、芜菁(B. rapa)、山葵(Eutrema japonicum);萝卜(Raphanus sativus)等;以及众多栽培观赏植物、染料植物(Isatis tinctoria、woad)和一些有害杂草;拟南芥是详细分子研究的典型模型。

这里处理的十字花科植物具有以下特点:草本植物,很少是灌木,含有硫代葡萄糖苷(芥子油葡萄糖苷),花被十字形(花瓣通常有爪),雄蕊群通常有 2 + 4 个四强雄蕊,雌蕊群有上位的 2 心皮/室子房,有轴壁胎座,通常有 2 个瓣膜,开裂的果实有复果(长角果或角果)。

K 2 + 2 C 4 A 2 + 4 [2,4-16] G (2),上位。

旱金莲科 — 旱金莲科(类型 Tropaeolum,源自希腊语 tropaion,战争胜利纪念碑,因为叶子与建造纪念碑时使用的盾牌相似)。1 属(Tropaeolum)/90-95 种(图 8.60)。

图 8.60 十字花科。旱金莲科。旱金莲。A. 整株植物,具有盾状叶和单生腋花。B、C. 花(左右对称),显示萼距和 5 个爪状花瓣。D、E. 花纵切面,显示 4 + 4 个雄蕊和 3 个分枝花柱。F. 子房纵切面,显示顶轴胎座。G. 果实,分裂前的分果。H. 开裂后的分果。 I. 分果皮横切面,显示单粒种子。J. Tropaeolum azureum。K. T. polycephalus。L. T. tricolor。

旱金莲科由草本藤本植物组成,通常通过缠绕的叶柄攀爬。有些分类群的根是块茎状的。叶为单叶,无裂片或掌状裂片至分裂叶,螺旋状,掌状脉状,有些呈盾状,成熟时有托叶或无托叶。花序为单生腋花。花为两性花,左右对称,有花梗,轮生。花被为二披针形,有托杯。萼片通常为近柄,有 5 个覆瓦状萼片,3 个近轴萼片形成一个距。花冠为近柄,有 5 个爪状花瓣。雄蕊 8 (4 + 4),外生。花药纵向开裂。雌蕊合心皮,具有上位子房、3 个心皮(中心皮近轴)和 3 个子房室。花柱 3 分枝。胎座为轴端胎座;胚珠为双胚珠,每个心皮 2 个(1 个胚珠败育)。萼距内有蜜腺。果实为 3 [1] 个肉质、干燥或有翅、1 粒种子的分果。种子无胚乳。

旱金莲科分布于中美洲和南美洲。经济价值包括栽培观赏植物(尤其是旱金莲、旱金莲)和当地药用和食用植物。有关该科的分子系统发生,请参阅 Andersson 和 Andersson (2000),有关一般科的介绍,请参阅 Bayer 和 Appel (2002)。

金莲花科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攀缘草本植物,具有盾状或掌状裂叶,单生腋生花,花萼距长,花瓣爪状,雄蕊 8 枚,心皮 3 枚,果实为 1 粒种子分果的分果。

K 5 C 5 A 8 G (3),上生。

锦葵目

锦葵目包括 10 个科(表 8.2)。其中,这里只介绍锦葵科 (s.l.)。其他科中较为著名的是红木科,含有红木,常用作天然食用色素(图 8.61A、B);岩蔷薇科(图 8.61C-E);龙脑香科(东南亚的龙脑香科,是重要的硬木木材树和树胶/树脂植物的来源);瑞香科(图 8.61F-H)。整个目可能具有化学和解剖学上的异形性,包括大多数成员中存在粘液管。有关更多信息,请参阅 Kubitzki 和 Chase (2002) 以及 Le Péchon 和 Gigord (2014)。

图 8.61 锦葵目。A、B. 红木科、红木、胭脂树。注意红色种子,植物着色的来源。C-E。岩蔷薇科。C. 岩蔷薇属。D、E. Crocanthemum scoparium。注意“E”处的 3 个较大萼片和 2 个较小萼片。F-H。瑞香科。 F. Pimelia ferruginea。G. Pimelia sp。H. Pimelia physodes。

锦葵科[包括木棉科、梧桐科和椴树科] — 锦葵科(锦葵属,以普林尼使用的名称命名,意为“柔软”)。约 250 属/约 4200 种(图 8.62–8.65)。

图 8.62 锦葵目。锦葵科。A、B. 可可树、可可树(Byttnerioideae)。A. 花,花瓣呈兜状(带帽状)。B.果实,浆果,巧克力的来源。C. Guichenotia ledifolia (Byttnerioideae)。D. Grewia occidentalis (Grewioideae)。E. Tilia americana (Tilioideae),显示出明显的花序苞片。F. Durio zibethinus,榴莲 (Helicteroideae),果实纵切面。G,H. Dombeya spp. (Dombeyoideae)。I. Brachychiton discolor (Sterculioideae),具有单列花被(无花冠)。J. Heritiera littoralis (Sterculioideae),显示出雌雄蕊。K,L. Pseudobombax ellipticum (Bombacoideae)。K. 具有众多雄蕊的花。L. 单囊花药的特写。亚科来自 Bayer 等人 (1999)。

图 8.63 MALVALES。锦葵科(续)。A–C. 奇花属(Bombacoideae)。A. 整朵花,显示雄蕊管。B. 雄蕊管特写,雄蕊管上长有单鞘花药。C. 芽横切面,显示旋回花冠。D、E. 五指花(Bombacoideae)。D. 花,背面观,显示五个合生雄蕊。E. 果实,一个蒴果。F. 墨西哥弗里蒙特花(Bombacoideae)。G–K. 木槿属(锦葵亚科)。G. 整朵花,显示旋回花冠和雄蕊管。H. 萼片的蜜源近轴面。I. 花柱分枝和周围雄蕊管的花药特写。J. 单鞘花药特写。K. 子房横切面,显示中轴胎座。 L. Alyogyne huegelii(锦葵亚科),花的纵切面,显示花冠与雄蕊群、雄蕊管和上位子房贴生。亚科来自 Bayer 等人(1999 年)。

图 8.64 锦葵目。Malavaceae s.l. 的分支图,来自 Bayer 等人(1999 年)。另请参阅 Nyffeler 等人(2005 年)和 Richardson 等人(2015 年)。列出的衍生征具有启发性,可能需要进一步研究以验证。

图 8.65 锦葵目。Malavaceae s.l. 的可能衍生征。A. 萼片(木槿);还请注意副萼片和卷曲花冠。B、C. 星状毛(分别为 Alyogyne 和 Fremontodendron)。D. 扩大的木射线(椴树)。

锦葵科(sensu APG IV (2016))通常由雌雄同株、很少雌雄同株或杂性乔木、灌木或草本植物组成,通常具有星状毛或盾状鳞片。叶为单叶或掌状复叶,有时裂片至全裂,掌状或羽状脉,通常螺旋状且具托叶,托叶通常早落。花序为单花或成对花或聚伞花序,有时为复花。花为两性花 [很少单性花],大多为辐射对称,通常存在副萼,下位,很少围生。花被为双列或单列。萼片为近萼或基部合萼,具有 5 [较少 3-4] 镊合状萼片。花冠无冠瓣 [有时贴生于雄蕊筒基部;有的无],有 5 [3-4] 片花瓣,有时有爪状、卷曲状、镊合状或覆瓦状。雄蕊 5-∞,花丝通常合生,或为筒状环绕子房,或为 5-15 束雄蕊,或为筒状束。花药纵向或开裂。花粉具小刺或光滑。雌蕊为合心皮,很少离心皮或心皮仅顶端融合,具有上位 [很少下位] 子房,2-∞ 心皮和 2-∞ [1] 室。花柱不裂、裂或顶端分枝。胎座通常为中轴胎座,很少为边缘胎座;每个心皮的胚珠为 2–∞ [1]。蜜腺由腺毛组成,通常存在于萼片的近轴基部。果实为室裂、无菌或不开裂的蒴果,分果的裂果,很少是浆果或翅果。种子无胚乳或胚乳(油性或淀粉质)。

这里处理的锦葵科植物以前(现在仍然在某些参考文献中)分为四个科:锦葵科植物、木棉科、梧桐科和椴树科。最近的形态学和分子分析表明,这些群体大多是非单系的,最好一起分类 Bayer 等人(1999) 初步认定了九个亚科,一些推定的衍生性状如图 8.64 所示(但也见 Nyffeler 等人,2005 年和 Richardson 等人,2015 年)。整个锦葵科可能由花序衍生性状联合起来,即出现“双色单元”(Bayer,1999 年,该术语源自首​​次观察到的可可属植物),由改良的 3 苞片聚伞花序组成,科成员的三叶副萼可能来自这 3 个苞片。该科的其他可能衍生性状是镊合状萼片、星状或鳞状毛和扩大的次级组织射线(图 8.64、8.65)。

锦葵科成员分布在世界各地,尤其是热带地区。经济重要性包括药用植物;几种纤维植物,尤其是棉属植物(棉花,世界上最重要的纤维植物)和木棉(木棉),这两种植物的种子毛都可以利用,还有黄麻属植物(黄麻),一种韧皮纤维植物和粗麻布的来源;食物和d 调味植物,如可可(可可,巧克力的来源)、Cola nitida(可乐)、Abelmoschus(秋葵)和 Durio zibethinus(榴莲);木材,如 Ochroma pyramidale(轻木)和 Pachira aquatica;以及许多观赏栽培品种,如 Brachychiton、Chorisia(丝绒树)、Dombeya、Fremontodendron、Hibiscus(锦葵)和 Tilia(菩提树)。许多其他植物,如 Adansonia digitata(猴面包树,热带非洲)在当地具有重要的经济或生态意义。有关系统发育分析,请参阅 Bayer 等人(1999 年)、Nyffeler 等人(2005 年)和 Richardson 等人(2015 年)。

锦葵科植物的特点是,它们属于草本植物、灌木或乔木,通常具有星状毛,通常具有副萼,萼片镊合状,花冠通常卷曲 [有时镊合状或覆瓦状],雄蕊合生为管状或 5–∞ 束状,具有单鞘或双鞘花药,雌蕊合生 [很少离生],子房上位 [很少下位],胚珠中轴或边缘,果实为蒴果,分果、浆果或翅果的分果。

K 3–5 或 (3–5) C 3–5 [0] A 5–∞ G 2–∞ [1],上位 [很少下位]。

无患子目

该目包含九个科,本文描述了其中三个。其中,橄榄科以乳香(Boswellia spp.,特别是 B. sacra)和没药(Commiphora spp.,特别是 C. myrrha)的来源而闻名。有关该目的系统发育分析,请参阅 Gadek 等人(1996 年)和 Muellner-Riehl 等人(2016 年)。

漆树科 - 腰果科(类型 Anacardium,希腊语,心形,因腰果果实中肿胀的红色果梗而得名)。约 80 属/约 870 种(图 8.66)。

图 8.66 无患子目。漆树科。A–C. 芒果。A. 花序和叶子。B. 花朵特写。C. 果实(核果)纵切面,显示单个顶端种子和内果皮。 D. Rhus integrifolia,带核果的枝条。E. Schinus terebinthifolius,巴西胡椒,带核果的枝条。F. Toxicodendron diversilobum,毒漆树。G–K. Malosma laurina,月桂漆树。G. 营养枝。H. 花序。I、J. 花朵特写。K. 花朵纵切面,显示蜜腺和子房。

漆树科包括树木、灌木、藤本植物或罕见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植物器官组织具有树脂导管或乳管,树脂在某些分类群中会引起过敏。叶为羽状、三小叶或单叶、螺旋状、很少对生或轮生、无托叶或托叶退化。花序为顶生或腋生聚伞圆锥花序。花为两性或单性,辐射对称,通常下位;一些分类单元(例如,Anacardium)的花托肿胀且肉质。花被为双列和二披针形,部分镊合状或覆瓦状。萼通常基部合生,通常有 5 个萼片或裂片。花冠无冠,通常有 5 [0] 片花瓣。雄蕊 5-10 [1, ∞],离生或很少基部合生。雌蕊为合心皮 [很少离心皮],具有上位 [很少下位] 子房,1-3 或 5 [很少 12] 个心皮,通常有 1 [有时与心皮一样多] 个子房。胎座为顶端/悬垂或基部;胚珠为倒生、双珠被或单珠被,每个心皮 1 个。蜜腺以雄蕊、雄蕊内或雄蕊外蜜腺盘的形式存在。果实为核果,中果皮通常含树脂。种子无胚乳或胚乳稀少。

漆树科广泛分布于热带至温带地区。经济价值包括观赏栽培品种(例如黄栌、石栌属)、果树、种子树和香料树,如开心果、马尾松(西西里漆树)、腰果树和芒果树,以及染料树、鞣质树、木材树和漆树。毒漆树属(毒橡树、毒藤)和相关分类群会引起接触性皮炎,果实/种子可能会引起敏感人群的过敏。有关一般信息,请参阅 Wannan (2006) 和 Aguilar-Ortigoza 和 Sosa (2004) 对该科的系统发育研究以及 Pell 等人 (2011)。

漆树科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们是树木、灌木、藤本植物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树脂导管或乳管(某些物种会引起过敏反应),花通常为 5 瓣,具有蜜盘和每个心皮的单个胚珠,果实为核果,具有树脂中果皮。

K usu. 5 或 (5) C usu. 5 [0] A 5–10 [1, ∞] G (1–3,5) [(12)],上等,很少下等。

芸香科 [包括 Cneoraceae] — 芸香/柑橘科(Ruta 型,拉丁语为 rue)。约 161 属/约2100 种(图 8.67)。

图 8.67 无患子目。芸香科。A–C. Calodendrum capense。A. 花。B. 果实。C. 叶子特写,显示内部透明腺体。D. Cneoridium dumosum。注意果实上的腺体。E、F. Eriostemon myoporoides。G. Eriostemon spicatum。H. Eriostemon buxifolius。I–K. Ruta graveolens,芸香。I. 花,正面。J. 子房特写,显示腺体表面。K. 花纵切面。L. Philotheca salsolifolia。M. Citrus aurantiacus,脐橙,果实(无籽栽培品种),一种橙子dium。

芸香科包括乔木、灌木、藤本植物或少数草本植物。一些分类单元的茎有刺。叶为单叶,三叶或羽状,有时羽状分裂,无托叶,通常具有透明或点状腺体。花序为聚伞花序或总状花序,很少为单花。花通常为两性花,辐射对称,下位,很少为上位。萼片为近萼或合萼,有 4-5 [2-3] 个萼片或裂片。花冠为近萼或合萼,有 4-5 [0, 2-3] 个覆瓦状或镊合状花瓣或裂片。雄蕊为 8-10-∞,通常为双萼,2 [1-4] 轮,某些分类单元有雄蕊;花丝通常基部合生。花药纵向开裂。雌蕊为合生,很少为离生,具有上位子房、4-5 [1-∞] 个心皮和 4-5 [1-∞] 个子房室。胎座为中轴胎座;胚珠为倒生或半生,双胚珠,每个心皮 2 [1-∞] 个。蜜腺通常以环状圆盘的形式存在于子房基部。果实为分果、浆果、核果或柑果(后者具有内部肿胀的毛状体,称为汁囊)。许多组织中都存在含有精油的分泌腔,包括叶子和果皮。

芸香科植物分布广泛,尤其是在热带地区。许多重要的水果都具有经济价值,其中包括柑橘属。 (橙子、葡萄柚、柠檬、酸橙等)、草本植物,如芸香(芸香)、木材树、药用植物和许多观赏栽培品种。有关系统发育分析,请参阅 Groppo 等人(2008 年、2012 年)、Bayer 等人(2009 年)和 Morton 和 Telmer(2014 年),后者提出了四个亚科。

芸香科植物的特点是树木、灌木、藤本植物或草本植物,具有单叶至复叶,通常具有双性、辐射对称、下位、4-5 瓣花,通常具有环状、蜜源盘,果实为分果、浆果、柑果或核果;含有精油的分泌腺出现在许多组织中,表现为叶和果皮中的透明点状腺体。

K 4–5 [2–3] C 4–5 [0, 2–3] A 8–10–∞ G (4–5) [(1–∞)],优等。

无患子科 [包括槭树科和七叶树科] — 无患子/枫树/七叶树科(类型 Sapindus,名称意为“印度肥皂”,源于无患子的用途)。约 144 属/约 1900 种(图 8.68、8.69)。

图 8.68 无患子科。无患子科。A. 车前草亚科。车前草,果实有翅。B–N. 无患子亚科。B. Alectryon subcinereus。C. Cupaniopsis anacardioides,蒴果有假种皮种子。D. Cardiospermum corindum,有囊状蒴果。E–K。栾树属。E、F。花朵特写。G。树。H。子房横切面,显示中轴胎座和三个心皮。I。雄蕊群。J、K。未成熟果实。L、M。荔枝,荔枝果实为坚果,带有一颗假种皮种子(假种皮可食用)。N。无患子,皂树。

图 8.69 无患子目。无患子科,欧洲栲树亚科。A–D。大叶槭,大叶槭树。A. 枝,叶对生。D. 花序,总状花序。D. 花,具有辐射状花被。D. 果实,翅果的分果。E. 红槭,红枫,显示花序(右)和幼果(翅果,左)。F–J。加州七叶树,七叶树。 F. 花枝,显示掌状叶和圆锥花序。G. 花,侧视图,显示双侧对称。H. 花,纵切面。I. 子房横切面,3 心皮。J–K. 七叶树属。J. 未成熟果实。K. 成熟果实,3 瓣蒴果和种子。

无患子科包括树木、灌木、藤本植物或草本藤本植物,藤本植物有卷须。叶为单叶,掌状,三小叶,羽状或二回羽状,通常为螺旋状,在 Hippocastanoideae(包括 Acer 和 Aesculus)中对生,通常无托叶。花序为聚伞花序、聚伞花序或总状花序,很少为单生腋花,有时为伞形花序或伞房花序。花为单性或两性,辐射对称或左右对称,下位,很少轮生,有时有托杯。萼片近基部或基部合萼,有 4-5 个萼片/裂片。花冠近基部,有 4-5 [3,6 +,0] 片花瓣,通常有基部鳞片状附属物。雄蕊 4-∞,花丝通常有毛状体。花药纵向开裂。雌蕊为合心皮,有上位子房,2-3 [-6] 个心皮和子房室,有些分类群中除一个外其余均败育。胎座可变;胚珠为倒生、直生至弯生、双胚珠,每个心皮有 1-∞ 个。蜜腺是(通常)雄蕊外或雄蕊内的环状圆盘或垫。果实是可变的,成熟时肉质或干燥,例如,槭树和双翅树的翅果裂果,七叶树的室裂蒴。种子通常是假种皮或带有肉质珠被。

无患子科植物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热带和温带地区。经济重要性包括可食用水果植物/种子,如 Blighia (akee)、Dimocarpus (龙眼) 和 Litchi (荔枝坚果);木材树;油籽;药用植物;刺激性 (含咖啡因) 饮料,尤其是 Paullinia cupana (瓜拉那,制成软饮料,在南美部分地区尤其受欢迎);观赏品种,如 Koelreuteria (金雨树)、Acer (枫树) 和 Aesculus (七叶树、七叶树) spp.;箭毒或鱼毒,例如 Jagera 和 Paullinia spp.;以及当地用作肥皂的各种物种。Harrington 等人 (2005) 在对该科进行系统发育分析时,建议将其分为 4 个亚科:Dodonaeoideae、Hippocastanoideae(包括 Acer 和 Aesculus)、Sapindoideae 和单属的 Xanthoceroideae。另请参阅 Buerki 等人 (2009, 2010) 的最新分析和分类。

无患子科 (Sapindaceae, s.l.) 的特点是,它是树木、灌木、藤本植物或草本藤本植物,具有单叶、掌状叶、三叶或羽状叶,花通常具有 4-5 瓣花被、雄蕊外或雄蕊内的蜜源盘和上位的、通常 2-3 个心皮的子房,种子通常具有假种皮或肉质种皮(槭树、七叶树和亲属植物除外),许多分类单元在组织中含有皂状皂苷。

K 4-5 或 (5) C 4-5 [3, 6 +,0] A 5-8 [4-10 +] G (2-3) [(-6)],上位,一些存在托杯。

超星科

该科,即 Soltis 等人(2011 年)所指的超星科,已从最近的几次分子系统发育分析中确定(见图 1;表 8.3)。超星科通常由檀香目、石竹目、小檗目和菊目组成(图 1;表 8.3)。如前所述,有时将五桠果目置于超星​​科中。

檀香目

主要寄生的檀香目在 APG IV(2016 年)中被分为 7 个科,Nickrent 等人(2010 年)和 Huei-Jiun 等人(2015 年)将其分为 20 个科,后者在此处被接受;见表 8.3。此处仅描述 Viscaceae。其中,Balanophoraceae(图 8.70A-C)由无叶绿素根寄生虫组成,在开花时从土壤中喷出;檀香科,包括杂种蟾蜍亚麻科(图 8.70D-E),广泛分布于北美洲;檀香科,包括檀香属,用于木材、油和熏香;以及檀香科(图 8.70F),包括旧世界和南美洲的檀香属。有关该目的系统发育分析和分类,请参阅 Nickrent 和 Malécot (2001)、Der 和 Nickrent (2008)、Nickrent 等人 (2010) 和 Huei-Jiun 等人 (2015)。APG IV (2016) 处理中的檀香科包括檀香科、s.s. (檀香)加上 Nickrent 等人的 Amphorogynaceae、Cervantesiaceae、Comandraceae、Nanodeaceae、Thesiaceae 和 Viscaceae(槲寄生)科。 (2010, 2019) 和 Huei-Jiun 等人。 (2015)。

图 8.70 檀香。 A-C。蛇菰科,蕈草,一种无叶根寄生植物。 D. 山茱萸科。 Comandra umbellata,花朵特写;注意单列、镊合状的花被。 E、F。聚伞花科。 H. Pyrularia pubera,水牛坚果。 I. Thesium sp.,花卉特写。 G-I。槲寄生科。 G. Arceuthobium Campylopodum,寄生于松树上。你好。 Phoradendron californicum,沙漠槲寄生。

槲寄生科 — 槲寄生科(Viscaceae)(类型 Viscum,拉丁语为槲寄生)。7 属/约 520 种(图 8.70D-I)。

槲寄生科包括雌雄同株、雌雄同株或雄雌同株的草本植物或灌木。根为吸器。叶为单叶,对生,无托叶,有些呈鳞片状(有鳞)。花序为腋生或顶生,通常为单瓣二歧花序。花小,单性,辐射对称,无柄。花被单列,2-4 瓣,通常退化,镊合状,无花梗或基部合花梗,通常为黄色或绿色。雄蕊 2-4 枚,对生,离生或上生,花丝短或无。花药基着,开裂时为柱状或横裂,四、二或单孢囊柱状。雌蕊合心皮,具有下位子房,3-4 个心皮,1 室。花柱单生,顶生。胎座基部,胚珠通常缺失,雌配子体在“胎座复合体”(称为乳头)内产生。蜜腺缺失或减少(雌花)或腺盘发育良好(雄花)。果实为浆果或(在 Arceuthobium 中)爆炸性蒴果。种子具有中果皮组织粘液,在鸟类传播中起作用,种皮缺失,胚乳,胚乳叶绿素,淀粉质。植物通过风或昆虫授粉。

蔓生植物科成员分布于世界各地。经济重要性包括槲寄生,尤其是 Phoradendron spp.,用于装饰展示,以及农作物树上的害虫(例如 Arceuthobium)参见 Nickrent 等人(2010)的科属诊断。

槲寄生科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们是寄主茎上的光合半寄生虫,有十字形的叶子,小的单性花,单列花被,胚珠通常缺失,雌配子体来自胎盘珠心复合体,果实为浆果或爆炸性蒴果,种子无种皮,胚乳叶绿素,粘胶质。

P 2–4 A 2–4 G (3),下位。

石竹目

石竹目包含 38–41 个科(取决于处理方式;见表 8.3)和约 12,500 种。不同分析显示,石竹目在真双子叶植物中的关系差异很大,但它似乎与菊科植物的关系比与蔷薇科植物的关系更密切(见 Moore 等人 2011 年;Soltis 等人 2011 年;Sun 等人 2016 年;图 8.1),并在此处包括在超菊科植物中。

目前定义的石竹目包括许多在分子研究之前未被怀疑具有密切关系的科。图​​ 8.71 中描绘的科关系显示了该小组众多专家达成的共识(根据 Hernández-Ledesma 等人 2015 年、Yang 等人 2017 年和 Walker 等人 2018 年),非正式分类(根据 Schäferhoff 等人 2009 年)为两个姐妹演化支:蓼科(也称为“非核心”石竹目)和石竹科(也称为“核心”或“扩展核心”石竹目)。最近提出了几个新的科。参见 Brockington 等人(2009 年)、Schäferhoff 等人(2009 年)、Hernández-Ledesma 等人(2015 年)、Yang 等人(2017 年)和 Walker 等人。 (2018)对该类群进行了最近的分析,Brockington 等人(2011、2015)讨论了色素的进化,Devi 等人(2016)讨论了萘醌化学,Wang 等人(2018)讨论了肉质性,Yang 等人(2017)讨论了多倍体,Renner 和 Specht(2011、2013)和 Walker 等人(2017)讨论了复合体中的食肉性。

图 8.71 石竹目分支图,带有选定的衍生征,显示了一个关系假设,来自 Hernández-Ledesma 等人(2015)、Yang 等人(2017)和 Walker 等人(2018)。在 Polygonids 的一个分支中,注意食肉性的进化和消失。在石竹目中,请注意约 24 个科的演化支,其特征是四种超微结构、胚胎学和化学畸形,包括甜菜红素的增加,以及随后至少三个谱系中这些色素的丧失。

石竹目包括一个传统群体,以前称为 Centrospermae(或石竹科,以 Cronquist 1981 命名)。传统的 Centrospermae 或石竹科与石竹目大致相同,后者是一个由大约 31 个科组成的复合体(图 8.71),尽管过去经常包括蓼科、白花丹科、弗兰肯尼亚科和柽柳科。

许多(但不是全部)石竹目成员的花粉在从花药中释放时是三核的,这是被子植物中相对罕见的特征(大多数在释放时是双核的)。此外,石竹科的许多成员要么具有中心游离性(因此得名“中心子纲;见下文”,因为种子从中心柱长出)要么具有基生胎座性(见第 9 章)。大约 24 个石竹科科的更明确的外显征是超微结构特征——筛管质体,其中蛋白质晶体内含物被蛋白质丝状体包围(图 8.72B)——以及胚珠/种子外显征——胚珠弯曲(图 8.72A)和外胚层种子(见第 11 章)。此外,这些科被认为共同进化了甜菜红素(图 8.72C),甜菜红素是红色、紫色或黄色的色素化合物,在功能上取代了其他被子植物中的花青素。请注意,在某些科进化枝中,甜菜红素的出现似乎与花青素相反(图 8.71;参见 Brockington 等人,2011 年、2015 年)。石竹目中有一个亚进化枝,由具有“球形”蛋白质筛管质体的科组成(图 8.71)。这个“球形内含进化枝”由两个姊妹组组成,一个以针晶为衍生性状,另一个主要由多肉植物组成(图 8.71)。

图 8.72 石竹目衍生性状。A. 弯曲胚珠。B. 具有蛋白质丝状体(F)的筛管质体环绕中心晶体蛋白(P);来自 Benhke(1972 年),经许可。 C. Betanidin,一种甜菜红素(左)和 indicoxanthin,一种甜菜黄素,都是甜菜红素色素的例子。

该目 38-41 个科中的 9 个在此详细描述(表 8.1)。未描述的科中值得注意的是 Didieriaceae(图 8.73A、B),包括厚茎旱生植物 Alluaudia 和 Portulacaria;Frankeniaceae(图 8.73C-E),草本或灌木状盐生植物;Molluginaceae(图 8.73F),主要是草本植物,其中许多是杂草;Montiaceae [以前称为 Portulacaceae](图 8.73G、H),叶肉质草本植物和灌木;Nepenthaceae(图 8.73I-L),食肉植物,光合作用叶片末端有捕虫笼;商陆科(图 8.74A-D),商陆属植物;马齿苋科(图 8.74E-H),马齿苋属植物,主要​​为具有离中心胎座、环裂蒴果和带子柄的种子的植物;西蒙得木科(图 8.74I、J),仅由西蒙得木、荷荷巴油组成,其种子是油状蜡的来源,用途广泛,包括化妆品和皮肤/头发产品;柽柳科(图 8.74K、L),包括栽培品种和严重的杂草柽柳。

图 8.73 石竹目。A、B. 迪迪埃科。A. Alluaudia dumosa,茎具多汁的叶子和刺。B. Alluaudia procera,花。C–E. 弗兰肯尼亚科,盐生植物。C. Frankenia palmeri。D、E. Frankenia salina。F. Molluginaceae。Glinus lotoides,一种杂草丛生的一年生草本植物。G、H。 Montiaceae,Calandrinia menziesii。注意花萼有两个萼片。I–L. 猪笼草科,食肉类群。I. 莱佛士猪笼草,从叶子末端显示捕虫笼。J–L. 猪笼草属,显示捕虫笼叶、花序和雄花(具有合生的单花雄蕊)。

图 8.74 石竹目。A–D. 商陆科。A. 美洲商陆,商陆。B–D. 商陆,翁布树。B. 枝,有花序。C. 雌花。D. 子房横切面,显示多个心皮。E–H. 马齿苋科,马齿苋。E. 花的纵切面。F. 子房纵切面,显示离中心胎座,是石竹目植物的典型特征。 G. 果实,环裂蒴果。H. 种子,有种阜。I、J. 西蒙得木科、西蒙得木、荷荷巴。I. 雄株花。J. 雌株果实。K–L. 柽柳科、柽柳、柽柳。

番杏科 — 中生花属或 Vygie 科(类型 Aizoon,意为“永远活着”)。约 124 属/约 1,900 种(图 8.75)。

图 8.75 石竹目。番杏科。A、B. Carpobrotus edulis。A. 花,顶视图,显示众多花瓣状雄蕊和众多可育雄蕊。B. 花,纵切面。注意下位子房和托杯。C–E. Aptenia cordifolia。 C. 开花枝。注意叶的对生排列。D. 花,纵切面,显示下位子房和托杯。E. 花,横切面,显示中轴胎座(该物种有四个心皮和子房室)。F–H. Fenestera aurantiaca。F. 叶,顶端有“透镜”。G. 叶纵切面。H. 花,纵切面,显示众多花瓣和雄蕊以及下位子房。I. 生石花属,一种“石”植物,叶子伪装成鹅卵石。J. Faucaria tigrina,虎颚花,花和枝。

番杏科由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组成,很少是灌木或树木,很少有刺。叶通常为“中心叶”,没有双面结构(有些具有顶端“透镜”,光线由此进入),对生或轮生(很少互生),单叶,不分裂,通常无托叶,肉质,通常圆柱状或有棱角。花序顶生或腋生,单花或聚伞花序。花为两性花(很少单性花),辐射对称,上生或下生。花被单列,有托杯。萼片明显,有 5 [3-8] 片萼片。无花冠,一些分类单元的花瓣状结构被解释为花瓣状雄蕊。雄蕊 [4] 5-∞,外生或基部合生成束或单蕊,在一些分类单元中具有外轮花瓣状雄蕊。雌蕊为合心皮,具有上位或下位子房、2–∞ 个心皮和 2–∞ 个(很少为 1 个)子房室。花柱通常与心皮一样多。胎座为中轴胎座,有隔膜的周胎座或基胎座;胚珠为弯生至倒生,双珠被,[1–] ∞。蜜腺存在,位于雄蕊插入点的内部。果实为室裂蒴或浆果。甜菜红素存在,花青素不存在。光合作用通常是 C4 或 CAM(见第 10 章)。

番杏科成员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主要在南非,在澳大利亚较少。经济重要性主要包括众多观赏品种,一些(例如 Sceletium)具有药用价值,Tetragonia(新西兰菠菜)用作餐桌蔬菜。有关番杏科的最新研究,请参阅 Klak 等人 (2003) 和 Klak (2010)。

番杏科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草本植物,很少是灌木或树木,通常具有对生的肉质叶(通常具有 C4 或 CAM 光合作用),单生或聚伞状花,具有单列花被(许多花被中存在外部花瓣状雄蕊),通常有许多雄蕊,通常有许多胚珠,仅存在甜菜红色素。

P 5 [3–8] A [4] 5–∞ G (2–∞),上位或下位,存在托杯。

苋科 - 苋科(类型 Amaranthus,意为“永不凋谢”)71 属/750 种。包括藜科,sensu APG IV 2016(图 8.76A–D)。

图 8.76 石竹目。A–D. 苋科。A. 尾苋,穗花。B–D. 苋属植物。B. 有花序的植物。C. 雌花。D. 雄花。E–T. 藜科。E,F. 碱蓬。E. 整株植物,一种多汁的盐生植物。F. 叶腋中单生花;注意反义词稀疏雄蕊。G–J. 藜属植物。G. 开放的两性花,有五个萼片、五个反花被雄蕊和一个雌蕊。H. 果实,被宿存萼片包围。I. 去除萼片以露出果实。J. 果实切片,可见带有弯曲胚的单粒种子。K,L. 匍匐滨藜。K. 整株植物。L. 花序,聚伞花序的复穗。M. 四棱滨藜,盐生灌木/沙蚧,果实周围有增大的苞片。N,O. 猪毛菜。N. 整株植物,一种风滚草。O. 花朵特写,可见带棘尖的苞片和突出的萼片。P,Q. Allenrolfea occidentalis,碘灌木。P. 以植物为主的河口群落。Q. 茎特写,可见带有退化叶片的关节多汁茎。R,S. Salicornia pacifica,盐角草。R. 嫩枝,茎多汁,节节分明,叶片退化。S. 花序,花在苞片内,花柱外露。T. Arthroceras subterminale,花序雄蕊从苞片外露。

苋科植物包括一年生或多年生、雌雄同株、雌雄异株、雌雄同株或杂性草本植物、藤本植物、灌木或少数乔木。叶为单叶、螺旋叶或对生叶,通常全缘。花序为单花、聚伞花序或聚伞圆锥花序,苞片和苞片通常呈硬毛状并有色素。花为两性花或单性花,下位。花被单列,3-5 [0-2],无苞片,很少基部合苞片。雄蕊 3–5 [0–2],通常与花被部分数量相同,花被对生,基部合生,形成管状。花药为二生花药或单生花药。雌蕊为单心皮,具有上位子房。花柱单生。胎座基生;胚珠弯曲生,双囊,每个子房 1 [∞]。蜜腺存在,为雄蕊内盘。果实为不规则开裂的蒴果或浆果。种子大多为淀粉质的包被种子。甜菜红素存在,花青素不存在。茎可能形成同心维管束环。

该科成员分布于世界各地,包括热带和一些温带地区。经济价值包括杂草和假谷作物(苋属)以及一些栽培的观赏植物,如鸡冠花、鸡冠花。有关该复合体的系统发育研究,请参阅 Kadereit 等人(2003 年)和 Müller 和 Borsch(2005 年)。在不同分析中,多毛亚科在苋科和藜科之间转移。

苋科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一种草本植物,而不是树木,具有鬃毛状苞片、3-5 [0-2] 部分的单列花被、相同数量和对生花被部分的基部合生雄蕊、1 室、大多为 1 个胚珠的子房,具有基部胎座。

P 3–5 [0–2] A 3–5 [0–2] G 1,上位

藜科——藜科(藜科类型,源于希腊语 chen,“鹅”加上 podion,“小脚”,指某些物种的叶子形状)。约 10 属/约 500 种(图 8.76E–T)。

藜科由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或灌木组成。茎有时有节或多汁。叶为单叶、无托叶、多汁或部分减缩。花序为单花或穗状花序、圆锥花序或聚伞花序。花小,两性或单性,通常辐射对称,下位。花被单列 [1] 5 [6–8],无茎,很少基部合茎。雄蕊为 [0–2] 3–5 [6–8],花被对生,分离或基部合生形成管状。花药纵向开裂。雌蕊为合心皮,具有上位、很少半下位子房、2–3 [5] 个心皮和 1 个子房。花柱为 1-数个。胎座为基生;胚珠为弯曲生或全生,双囊,每个子房 1 个。有些有蜜腺,呈环状圆盘。果实为小坚果,很少为环裂蒴果。种子为淀粉质外胚乳。存在甜菜红素,不存在花青素。茎可形成维管束同心环或木质部和韧皮部交替同心环。植物通常具有 C4 或 CAM 光合作用。

藜科植物遍布全球。其经济价值包括蔬菜作物甜菜 (Beta vulgaris) 和菠菜 (Spinacia oleracea)、假谷藜 (Chenopodium quinoa)、几种有害杂草和一些当地药用植物。在不同的分析中,多毛亚科在苋科和藜科之间转换。有关该复合体的最新系统发育分析,请参阅 Kadereit 等人 (2003, 2010)。

藜科植物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们是一种草本植物或灌木,具有 [1] 5 [6–8] 部分的单列花被,上位单室子房,内有一颗种子,果实为小坚果或环裂蒴果。

P [0–2]3–5[6–8] A [0–2]3–5[6–8] G 优等至半劣等

仙人掌科 — 仙人掌科(类型仙人掌 [不再被认可的属],希腊语意为多刺植物)。111–118 属/1,200–1,500 种(图 8.77、8.78)。

图 8.77 石竹目。仙人掌科。A–D。Pereskioideae。Pereskia grandiflora。A. 营养生植物根,显示宿存的光合叶和腋生小突起。B. 花的纵切面,显示下位子房和托杯。C. 子房横切面,显示顶生胎座。D. 种子的纵切面,有​​弯曲的胚。E–N. 仙人掌亚科。E. Cylindropuntia ganderi,一种具有圆柱形茎的仙人掌。F. Cylindropuntia prolifera,花。注意下位子房外表面带有小突起的小结节。G–I. 仙人掌。G. 营养枝,有枝状枝,扁平的光合茎。H. 小突起上的大量钩介。I. 单个钩介,有反向的倒钩(高倍放大,扫描电子显微镜)。J. 仙人掌开放的花,显示众多的花被和雄蕊。K–M. Cumulopuntia ignescens。 K. 习性,智利高海拔高原的一种垫状植物。L. 花,嵌套在垫状体中。M. 茎,显示结节,顶端有带钩状突起的小孔。N. Quiabentia zehntneri,一种具有持久光合叶的仙人掌。

图 8.78 石竹目。仙人掌科,仙人掌亚科。A. Carnegiea gigantea,巨人柱仙人掌,一种具有脊状褶皱茎的柱状仙人掌。B–C. Echinocereus engelmannii,刺猬仙人掌。B. 习性,具有多汁、直立、丛生的茎。C. 花朵特写。D. Echinopsis chiloensis。E–F. Ferocactus cylindraceus,一种具有褶皱茎的桶形仙人掌。 G. Ferocactus sp.,叶刺呈放射状的近距离照片。H–I. Oreocereus leucotrichus,一种具有密集茎毛的柱状仙人掌。J–K. Mammillaria dioica。J. 花。K. 果实,肉质红色浆果。L. Mammillaria longimama,具有细长的茎结节。M. Pachycereus pringlei,卡登,果实干燥。N,O. Selenicereus sp.,夜间开花的仙人掌。N. 开放的左右对称花,具有众多花被和雄蕊。O. 侧面视图,苞片和内花瓣状花被之间的过渡。P. Zygocactus sp.,一种具有边缘花的枝状仙人掌。

仙人掌科由多年生灌木或乔木组成,叶刺由称为刺座的特殊腋生分生组织长出,在某些分类单元中,刺座也可能长有小的毛状叶,叶上有反向的倒钩,称为钩柄。茎通常是肉质的,可能是圆柱形的,短(有时枝条成束),也可能是高柱状或枝状枝(例如仙人掌),通常有肋或小结节,有些呈放射状褶皱(例如仙人掌),有时长有密集的毛状体。叶是单叶,通常肉质,螺旋状,通常早落(仙人掌亚科和 Leuenbergerioideae 以及其他一些亚科中,叶是持久的,发育良好)。花序为腋生单花或很少顶生聚伞花序。花通常很大,两性(很少单性),辐射对称,上生。花被由许多不同的螺旋状排列的花被片组成,从外苞片状结构到内花瓣状结构,有托杯。雄蕊众多,螺旋状或轮生簇状,晚生。花药纵向开裂,四孢子囊,二生囊。雌蕊为合心皮,具有下位或半下位子房,3-多个心皮和1个子房。花柱基部单个,上面分枝。胎座为顶生[基部];胚珠为弯生[倒生],双被毛,每个心皮有多个。蜜腺在托杯内。果实为浆果,很少干燥和不开裂。苞片可能发芽腋花或分枝芽,通常出现在子房和果实的外表面上。一些种子有假种皮,一些无胚乳,一些有外胚层,胚直或弯曲。花由蜜蜂、蛾、蜂鸟或蝙蝠授粉。有甜菜红素,无花青素。光合作用是 CAM(景天酸代谢),气孔在夜间打开(二氧化碳被固定和储存),白天关闭以节约水分(见第 10 章)。

仙人掌科最近被划分为多达五个亚科:仙人掌亚科,具有宿存的宽阔营养叶,无钩柄,种子无假种皮;Leuenbergerioideae,类似于仙人掌亚科,但形成一个不同的演化支;Maihuenioideae,垫状或垫状灌木,具有宿存叶,产于南安第斯山脉和巴塔哥尼亚;仙人掌亚科具有特殊的钩柄和假种皮,许多具有圆柱形、早落的叶子;仙人掌亚科没有叶子和钩柄,种子脱假种皮。一些研究人员建议,单型的南美 Blossfeldia(B. liliputana,号称是世界上最小的仙人掌)应该被归入其自己的亚科,Blossfeldioideae。仙人掌科的成员主要生长在沙漠地区,但许多生长在温带地区,在新大陆也有分布(非洲的 Rhipsalis 除外)。经济重要性包括许多当地本土的药物、食物和染料用途(例如胭脂虫的胭脂红),以及无数的栽培观赏植物;仙人掌属植物因其果实(仙人掌果)而被食用,d 茎(仙人掌),但可能很严重,是外来杂草;Lophophora williamsii(佩尤特)用作致幻剂和宗教仪式(例如,美洲原住民教会的宗教)。有关仙人掌科的系统发育研究,请参阅 Nyffeler (2002)、Wallace 和 Gibson (2002)、Butterworth (2006)、Hernández-Hernández 等人 (2011) 和 Guerrero 等人 (2018)。

仙人掌科的特点是,它们通常是茎肉质植物,CAM 灌木或树木,叶片通常减少或缺失,腋生分生组织变形成具有叶刺的特殊小刺,花为上位花,螺旋状花被部分从外苞片状部分过渡到内花瓣状部分,具有众多雄蕊和下位 [半下位] 子房,子房内有众多胚珠和周胎座,仅存在甜菜红素。

P ∞ A ∞ G (3–∞),下位 [半下位],有托杯。

石竹科 ​​— 康乃馨科(类型 Caryophyllus [不再被认可的属],意为“丁香叶”)。约 101 属/约 2200 种(图 8.79)。

图 8.79 石竹目。石竹科。A、B。 Arenaria caroliniana。A. 整株植物,一年生草本植物。B. 花朵特写。C. Cerastium glomeratum,蒴果,有顶裂片(“齿”)。D–H. Lychnis coronaria。D. 花朵,正面。E. 萼片,侧面,显示合萼融合。F. 单花瓣,显示基爪。G. 子房,有五个花柱。H. 子房横切面,显示离中心胎座(无隔膜)。I. Silene gallica,花朵和未成熟果实的侧面。J. Silene laciniata,花瓣有强裂片的花朵。K. Spergularia villosa,花朵特写。L,M. Spergula arvensis。L. 茎节膨胀,长有裂片叶。M. 果实,五瓣蒴果。N,O. Stellaria media。N. 枝,显示膨胀的节和对生的叶。 O. 花,有五片双裂花瓣。

石竹科由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组成,很少是灌木、藤本植物或树木。茎通常有膨胀的节。叶对生(很少螺旋状),单叶,通常无托叶。花序为二聚聚伞花序或单花。花为两性或单性,辐射对称,下位,很少轮生。花被为双列,双盖,无托杯[很少存在]。萼片为合萼或离萼,有 5 [4] 片萼片。花冠离萼,通常有爪(爪状),有 5 [0,4] 片花瓣。雄蕊 5-10 [1-4],单列或双列,无花柱,花瓣上生或萼片上生,有些品种基部花瓣上生并形成花管。花药纵向开裂。雌蕊合心皮,具有上位子房(通常具有柄/雌蕊),2-5 + 心皮和 1 室,通常具有基部隔膜。花柱顶生,下方单生,上方通常分枝。

胎座至少上方为离生中央,下方通常为轴生或基生;胚珠弯曲生至半生,双囊,每个子房 1-多个。有些品种的蜜腺呈蜜盘状。果实为瘦果或蒴果,瓣膜或齿为心皮数量的 1-2 倍。种子为包被种子,通常具有雕刻的种皮。存在花青素色素,不存在甜菜红素。在某些分类群中发现异常的次生生长,具有同心环状维管组织。

石竹科植物分布于世界各地,尤其是在北半球。经济重要性包括几个观赏栽培品种,如石竹、康乃馨。有关石竹科植物的系统发育分析,请参阅 Smissen 等人 (2002)、Fior 等人 (2006)、Harbaugh 等人 (2010) 以及 Greenberg 和 Donoghue (2011)。

石竹科植物的特点是节通常膨胀,具有单叶对生、单花或二聚聚伞花序的花序、双列辐射对称、通常为五花的花,花瓣明显有爪,上位子房远端有离中心或基生胎座,果为蒴果,仅含花青素。

K 5[4] 或 (5[4]) C 5[0,4] A 5 或 5 + 5 [1–4] G (2–5 +),上位,通常无托杯。

茅膏菜科 — 茅膏菜属(类型茅膏菜,源自希腊语 droseros,指腺毛,带露水)。3 属(Aldrovanda、Dionaea、茅膏菜)/约 205 种(图 8.80)。

图 8.80 石竹目。茅膏菜科。A、B. 捕蝇草。注意其复叶,在被触发后迅速闭合。C. 茅膏菜,一种具有触手叶基生莲座丛的茅膏菜。D–E. 好望角茅膏菜。D. 细长的触手叶,显示腺毛。E. 花。F–J. 毛茅草。F. 芽,具有覆瓦状萼片。G. 花,双披针形,辐射对称。H. 花特写,显示五个 T 形雄蕊和雌蕊,具有上位子房和双裂花柱。I. 雄蕊;注意其裂开。J. 子房横切面,显示具有三个心皮的顶生胎座(箭头指向胎座)。

茅膏菜科包括肉食性(通常为食虫性)、陆生或(在 Aldrovandra 中)水生植物。erbs。叶为单叶(一些茅膏菜属植物有分裂),通常为基生莲座状,螺旋状或轮生,通常有托叶,正面卷曲或折叠,有两种结构类型:“捕捉式”,叶片的两半迅速闭合(由毛发触发)以诱捕猎物(Aldrovanda 和 Dionaea),或触手式,具有腺体尖端毛状体捕捉猎物(茅膏菜),所有都有无柄消化腺。花序为顶生,由卷曲的单瓣花或单花(Aldrovandra)组成。花为两性花,辐射对称,下位。花被为二瓣花。萼基部合生,有 4-8 个覆瓦状萼片/裂片。花冠无瓣,有 4-8 个卷曲花瓣。雄蕊 5 [4–20],对生,背生。雌蕊为合心皮,具有上位子房、3 [5] 个心皮和一个单室子房。花柱 3 [5],通常为双裂。胎座为顶生或基生;胚珠为倒生,双胚珠,∞ [3 +]。果实为室裂 [很少不开裂] 蒴果。种子为胚乳。

茅膏菜科植物分布广泛,通常生长在潮湿地区。经济价值包括观赏栽培品种,尤其是茅膏菜属、茅膏菜;单型的 Aldrovandra vesiculosa 和 Dionaea muscipula(捕蝇草)作为珍品栽培。在最近的分析中,茅膏菜科是其他四个科的姊妹分支(图 8.71)。有关系统发育分析,请参阅 Cameron 等人(2002 年)和 Rivadavia 等人(2003 年)。另请参阅 Ellison 和 Adamec(2018 年)。

茅膏菜科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们是食肉草本植物,常有基生莲座状叶或触手叶,花序为卷状单瓣花序或单花,花为双性花,上位子房有 3 [5] 个心皮,有顶生胎座,果实为室状蒴果。

K (5–8) [(4)] C (5–8) [(4)] A 4–20 G (3) [(5)],上位。

紫茉莉科 — 紫茉莉科(类型 Nyctaginia,源自希腊语 nyct,夜晚,指某些夜间开花的物种)。约 31 属/约 405 种(图 8.81)。

图 8.81 石竹目。紫茉莉科。A–H. 九重葛。A. 二歧花,具有艳丽的花苞片。B. 花,花被单列。C. 花被(萼片),正面。D. 花,纵切面;注意上位子房。E. 雄蕊;注意不同的长度。F. 雌蕊。G. 子房纵切面,显示基生胎座。H. 弯曲胚珠,矢切面。I–M. 紫茉莉,叉骨植物,显示聚伞花序的顶生花。 J. 花,有下伏的总苞(类似花萼)。K. 花基,总苞部分切除,露出花萼基。L. 花基纵切面;注意上位子房和周围的蜜腺。M. 花被,横切面,有扭曲的夏眠。N. Abronia villosa,沙生马鞭草,花序为伞形花序。O. Allionia incarnata,蔓生风车。P. Boerhavia triquetra,环茎,有花果

紫茉莉科由雌雄同株或雌雄异株的树木、灌木、藤本植物或草本植物组成。茎通常有异常的次生生长,有同心环状维管束或交替的木质部和韧皮部层。单叶,对生[很少互生],无托叶。花序通常为聚伞花序,有时为伞形花序或单花,有些有总苞,总苞片花瓣状或合生,形似萼筒。花为两性花[有时单性花],有些有苞片,下位花。花被单列(默认称为萼筒)。萼筒合生,花瓣状,通常为托盘状或漏斗状,在子房上方缩窄,有 5 [3-8] 个重瓣或扭曲裂片。无花冠。雄蕊 1-∞,晚生或基部合生,长度相同或不同。花药纵向开裂。雌蕊为单心皮,具有上位子房和 1 室。花柱顶生,多为丝状。胎座为基生;胚珠单生,通常为弯曲生。蜜腺由围绕子房的环状圆盘组成。果实为瘦果或坚果,通常被革质或肉质萼片(通常为腺状、肋状、翅状和/或凹槽状)的持久和增大的基部包围,形成附果(花果或双果),在动物传播中起作用。种子为包被种子,胚为直的或弯曲的。甜菜红素存在。

紫茉莉科植物分布于热带或温带地区。经济重要性包括当地的食用和药用植物以及栽培的观赏植物,如九重葛属和紫茉莉,即四点钟花(因花在下午晚些时候开放而得名)。有关系统发育分析,请参阅 Douglas 和 Manos (2007),有关详细描述,请参阅 Bittrich 和 Kühn (1993),有关该科的分类,请参阅 Douglas 和 Spellenberg (2010)。

紫茉莉科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具有对生叶的山茶、灌木或草本植物,有些花被萼状总苞所包裹,具有单列花被(萼,通常为花瓣状)、环状蜜源花盘和单心皮子房,子房具有单个基生胚珠,通常为弯生胚珠,果实为瘦果或坚果,通常被宿存的增大萼包围,形成花果。

K (5) [(3–8)] C 0 A 1–∞ G 1,上位。

白花丹科 — 白花丹科(类型 Plumbago,源自拉丁语 plumbum、lead、+ ago,相似性)。约 29 属/约 730-840 种(图 8.82)。

图 8.82 石竹目。白花丹科。A、B。 Armeria martitima,海石竹,海石竹。注意基生叶和头状花序。C–E. Plumbago auriculata,好望角蓝花。C. 花序,穗状花序。D. 花冠,正面。E. 花,侧面。注意腺状花萼。F. Limonium californicum,一种盐沼植物。G. Limonium sinuatuam。H–M. Limonium perezii。H–I. 花序,显示环状单位。J. 花,侧面,显示双披针形花被。K. 花,纵切面。注意上位子房。L. 子房,已移除,显示 5 个花柱。M. 子房,单室,拔出单个倒生胚珠。注意基生胎座和细长的柄。

白花丹科由多年生灌木、藤本植物或草本植物组成。叶为单叶,螺旋状,通常无托叶,常有分泌钙盐的腺体。花序为穗状花序、总状花序、头状花序或聚伞圆锥花序,有环状单位。花为两​​性花,辐射对称,下位花序。花被为二披针形。萼片合萼,有 5 裂片和 5 或 10 条棱,通常为花瓣状,有些为腺状或膜状。花冠合瓣,有 5 个旋回裂片。雄蕊 5 枚,对生,有些为上生。花药纵向开裂。雌蕊为合心皮,有上位子房、5 个心皮和 1 个室。花柱顶生,5 枚或 1 枚和 5 裂;花通常异型花柱。胎座位于基部;胚珠倒生,双珠被,珠柄通常细长。果实为瘦果或环裂蒴果(有些有顶端裂片),在一些分类群中,膜质或腺状萼片有助于分散。种子为胚乳或无胚乳。存在花青素色素,不存在甜菜碱;一些分类群中存在具有盐分分泌功能的甜菜碱。

白花丹科植物分布广泛,但通常生长在盐沼或沿海栖息地。经济重要性包括一些当地药用用途,但主要是观赏品种,如石竹属植物(海石竹、海石竹)、角柱属植物、补血草属植物(补血草、海薰衣草)和白花丹(尤其是 P. auriculata、海蓝白花丹)。该科通常分为两个亚科:白花丹亚科,具有穗状花序、总状花序或头状花序,以及静生花亚科,具有由环状单元组成的聚伞圆锥花序。有关该科的系统发育研究,请参阅 Lledó 等人 (1998、2001、2005) 和 Moharrek 等人 (2014)。

白花丹科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多年生灌木、藤本植物或草本植物,具有简​​单的螺旋叶和五花,花萼和花冠辐射对称,子房单室,具有单个基生倒生胚珠,果实为瘦果或环裂蒴果。

K (5) C (5) A 5 G (5),上等。

蓼科 — 荞麦科(蓼属,意为“多膝”,因某些品种的节部肿胀而得名)。约 55 属/约 1,110 种(图 8.83)。

图 8.83 石竹目。蓼科。A–C. 两栖蓼。A. 枝条有穗状花序。B. 节部特写,显示托叶鞘。C. 花特写。D. 蓼属,花特写,显示梅花夏眠(轮廓)。E. Eriogonum fasciculatum,子房纵切面,显示单个基生直生胚珠。F. Dedekera eurekensis,子房有三种花柱。G. Rumex crispus,果实,被增大的萼片包围。H. Fagopyrum esculentum,荞麦,三棱瘦果。 I. Cocoloba diversifolia,海葡萄。J. Chorizanthe fimbriata,刺花,有 3 + 3 个花被片。K. Antigonon leptopus,珊瑚藤。L,M. Eriogonum fasciculatum,加州荞麦。L. 整株植物。M. 带总苞的束状花序。N. 花朵特写,有 3 + 3 个花被片、雄蕊和上位子房。

蓼科包括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灌木、藤本植物、藤本植物或树木。茎通常有肿胀的节。叶子通常是螺旋状的、单叶的、有托叶的或无托叶的,当有托叶时,托叶通常合生成一个延伸到节上方的膜状贴伏鞘,称为“托叶鞘”。花序由包苞束状单元组成,束状单元排列成各种分枝或不分枝的次级花序,有些为聚伞花序。花为下位花,小,两性或单性,辐射对称,有花梗,花梗通常在上面有关节(关节),“花萼”通常覆盖着单个花朵。花被单列或看起来是双列(实际上是螺旋状),同披针形,通常 3 +3 或 5 和梅花形(罕见 2 + 2),花被片(花被部分)基部合生,无托杯或存在。雄蕊为 3 + 3 或 8 [2,9 +],通常有两种长度,通常反被,反被至基部合生。花药灵活,纵向和内开。雌蕊为合生,具有上位子房、3 [2,4] 个心皮和 1 个子房室。花柱不同或基部合生。胎座在基部;胚珠为直生,双胚珠或单胚珠,单生。蜜腺通常存在,由雄蕊基部的蜜盘或蜜腺垫组成。果实通常是三面瘦果或小坚果,有时带有增大的花被或托杯。种子是胚乳,油性和淀粉质。存在花青素,不存在甜菜碱。维管系统通常是异常的。

蓼科通常分为两个亚科:蓼亚科,有蓼叶肌,和埃里奥戈诺亚科,没有蓼叶肌,但目前的分类支持这样一种观点,即蓼叶肌的消失不是埃里奥戈诺亚科的衍生,而是在其内部产生的(对于埃里奥戈诺亚族而言)。该科成员分布在世界各地,尤其是在北温带半球。经济重要性包括可食用植物,如荞麦、荞麦和大黄、大黄;药用植物;木材、木炭和鞣制植物;以及许多栽培观赏植物,如 Antigonon leptopus、珊瑚藤、Muehlenbeckia 和 Polygonum。有关该科的系统发育分析,请参阅 Sanchez 和 Kron (2008)、Burke 等人 (2010)、Sanchez 等人 (2011) 和 Schuster 等人 (2015)。花托、5 瓣、梅花花被、直立胚珠和瘦果可能是该科的衍生性状(参见 Sanchez 和 Kron 2008)。

蓼科植物的特点是具有单叶螺旋形叶片,有或无托叶托,花序为束状单元,小型辐射对称花通常有 3 + 3 或 5 个(梅花形)合生花被片,3 [2,4] 心皮子房,具有单个基生胚珠,大多为直生胚珠,通常有 3 面瘦果或小坚果,仅存在花青素色素。

P (3 + 3) 或 (5) [(2 + 2)] A 3 + 3, 8 [2,9 +] G (3) [(2,4)],上位,托杯缺失或存在。

菊科植物

菊科植物(Asteridae)是真双子叶植物的主要类群,占被子植物总量的很大比例。此处将菊科植物分为 17 个目(APG IV 2016;图 8.84,表 8.3)。菊科植物包括众所周知且具有经济价值的植物,例如山茱萸、绣球花、蓝莓、福禄考、茶、琉璃苣、龙胆、薄荷、金鱼草、西红柿/土豆、胡萝卜、鹅掌藤、冬青、蓝铃花、雏菊等。

图 8.84 主要菊科植物目分支图,来自 APG IV(2016 年)。

菊科植物似乎具有三个主要的衍生性状(Stull 等人,2015 年):(1) 存在环烯醚萜化合物(图 8.85A);(2) 单珠被、细珠心胚珠(图 8.85B);和 (3) 细胞胚乳(后两者的解释见第 11 章)。此外,大多数菊科植物都有合瓣花冠(图 8.85C),但这可能已经发生了相当大的同源性。

图 8.85 菊科植物的推定衍生征。A. Cornin,一种环烯醚萜化合物。B. 单珠盖,细珠心胚珠。C. 合瓣花冠。

以下是表 8.3 中列出的大多数目的菊科植物的代表性科描述 参见 Albach 等人(2001 年)、Bremer 等人(2001 年、2002 年)、Soltis 等人(2007 年)、Moore 等人(2011 年)、Soltis 等人(2011 年)、Oxelman 等人(2004 年)、Stull 等人(2015 年)和 Sun 等人。 (2016a)中有关菊目内关系和演化的信息。

菊目

菊目由七个科组成(表 8.3),其中两个科在此详细描述。其他科中值得注意的是绣球科(图 8.86),包括重要的栽培观赏植物,如绣球花和山梅花。有关该目内关系和科的信息,请参阅 Xiang 等人(2002、2011)、Kubitzki(2004)及其参考文献。

图 8.86 菊目。绣球科。A. Carpenteria californica。B–C. 绣球属。B. 花序,周围不育花有大花萼。C. 能育花。D. Whipplea modesta。

山茱萸科 - 山茱萸科(类型 Cornus,拉丁语为角,以硬木命名)。约 2 属(Alangium、Cornus)/约85 种(图 8.87)。

图 8.87 山茱萸目。山茱萸科。A、B. 加拿大山茱萸,亚灌木。A. 花序有艳丽的苞片,苞片覆盖在花上。B. 果序,浆果。C. 佛罗里达山茱萸,一种树,有大型艳丽的花序苞片。D-I. 丝叶山茱萸,一种小树。D. 花序,没有艳丽的苞片的伞房花序。E. 叶,对生。F. 花,正面,显示花瓣、互生雄蕊、蜜源盘和花柱/柱头。G. 花,纵切面,显示下位子房和蜜腺。H. 子房,纵切面裂片,显示顶轴胎座。I. 子房,横切面,2 心皮和 2 室。

山茱萸科包括乔木、灌木或罕见的多年生根茎草本植物。叶为单叶,通常不分裂 [罕见羽状分裂],通常对生 [罕见螺旋状],通常无托叶。花序为聚伞花序或聚伞花序头状花序,罕见总状花序,在某些分类单元中具有艳丽的花瓣状花序苞片。花为两性花 [罕见单性花]、辐射对称和上位花序。花被为双列花被。一些单性雄花的萼片为背萼、合萼和管状,具有 4 [5–7,0] 个萼片或萼裂片。花冠无苞,有 4-5 [-10,单性雌花无苞] 瓣,瓣状或覆瓦状。雄蕊 4-5 [10],通常互生,单列,很少双列,晚生。花药纵向开裂。雌蕊合心皮,子房下位,2-4 [-9] 心皮,子房室数与心皮数相等 [很少 1]。花柱单生或与心皮数相同。胎座顶端下垂;胚珠倒生,双珠被 [很少单珠被],每子房室 1 个。蜜腺通常由雄蕊下环状花盘组成。果实通常是核果,内果皮有凹槽,1-5 室。种子有胚乳。

山茱萸科植物一般分布在北部温带地区。其经济价值包括栽培观赏植物,如山茱萸(例如,C. florida,山茱萸)和一些木材和可食用果树。APG IV(2016)将 Nyssaceae 科纳入该科。有关更多信息,请参阅 Xiang 等人(1993、1997、2006)、Xiang 和 Thomas(2008)和 Feng 等人(2009)。

山茱萸科植物的特点是,它们是乔木、灌木或根茎草本植物,具有单叶,通常对生且不分裂,通常为聚伞花序,有时为头状花序,有些分类单元具有艳丽的花瓣状苞片,花通常为双列双性,子房上位,通常为 4-5 瓣,具有下位雄蕊年生花盘和下位子房,果实通常为多室核果。

K 4 [5-7,0,雄花合生] C 4-5 [10,雌花合生 0] A 4-5 [10] G (2-4) [(-9)],下位。

芦荟科 - 芦荟/辣椒荨麻科(类型芦荟,词源不明)。约 21 属/350 种(图 8.88)。

图 8.88 山茱萸目。芦荟科。 A. Eucnide urens,岩荨麻,花。B. Loasa tricolor,ortiga brava,花。C–F. Mentzelia albicaulis。C. 花,侧视图,显示硬毛和下位子房。D. 花被,正面视图。请注意 5 个萼片和花瓣,许多雄蕊。E. 花纵切面,显示下位子房,束状雄蕊。F. 子房横切面。请注意顶生胎座和单个子房。G. Mentzelia involucrata,花侧视图。H. Mentzelia laevicaulis,blazing star,花正面视图,显示外部花瓣状雄蕊和许多束状雄蕊。I. Scyphanthus elegans,开放花,正面视图;插图,侧视图。 [A 处图片由 Reid Moran 提供。]

Loasaceae 由草本植物、灌木或小乔木组成,具有硅化、通常为钩毛状、刺毛状或顶端腺毛状体。叶为单叶,通常为裂叶、螺旋状或对生、无托叶。花序为聚伞圆锥花序或单花。花为两性花、辐射对称、上位花序或下位花序。花被为二披针形。萼片为近基生,具有 5 [4–8] 个卷曲或覆瓦状的宿存(通常为增长)萼片。花冠为近基生或基部合瓣,具有 5 [4–8] 个花瓣,在某些分类单元中为船形。雄蕊 5–∞,对生,离生或基部合生,有时成束,有些有花瓣状或蜜源性雄蕊。花药纵向开裂,有时与花冠筒近无柄。雌蕊为合心皮,有上位或下位子房,3–5 [7] 个心皮,通常有一室。胎座通常为周生,很少为轴生或顶端;胚珠为半生,单被盖。果实为开裂或很少不开裂的蒴果。种子有或没有胚乳。

丝兰科植物分布于美洲、非洲西南部和阿拉伯半岛。经济重要性包括一些栽培的观赏植物。参见 Moody 等人 (2001)、Hufford 等人 (2003)、Weigend (2004) 和 Acuña 等人。 (2017)用于系统发育分析和一般信息。

莲藕科植物的特点是草本、灌木或小乔木,具有硅化、钩状、无毛或顶端腺毛,花为双生花,具有宿存或增大的萼筒,子房上位或下位,通常为单室,有壁胎座,果实为蒴果。

K 5 [4–8] C 5 或 (5) [4–8] A 5, 10–∞ G (3–7),上位或下位。

杜鹃花目

杜鹃花目是一个由 22–25 个科组成的大类群(表 8.3),本文介绍了其中的八个科。未描述的科中值得注意的是猕猴桃科(包括猕猴桃、猕猴桃)、柿树科(包括 Diospyros spp.,柿子/乌木,和 Euclea pseudebenus,黑乌木)和山榄科(重要果树和木材树的来源,以及 Palaquium gutta、gutta-percha 和 Manilkara zapota、糖胶树胶,最初的口香糖)。有关该目内关系的信息,请参阅 Geuten 等人(2004 年)、Kubitzki(2004 年)和 Rose 等人(2018 年)。

凤仙花科 - 凤仙花科(类型 Balsamina [= Impatiens],来自希腊语 balsamos,香脂)。2 属(Hydrocera,单型,和 Impatiens)/约 1,000 种(图 8.89)。

图 8.89 ERICALES。凤仙花科。A–C. Impatiens niamniamensis。注意单叶、齿状叶和左右对称花,花萼片有距,雄蕊群突出(覆盖雌蕊群)。D–P. 华氏凤仙花。D. 植株,开花中。E. 单叶,齿状,通常为螺旋状。F. 半透明茎。G. 花蕾,显示下萼片距。H. 花,正面,显示 5 片花瓣。I,J. 花,背面,显示 3 片萼片,1 片有距。K. 雄蕊管特写,形成围绕雌蕊的冠盖。L. 雄蕊群和雌蕊群的纵切面,显示雌蕊嵌套在雄蕊管内。M. 雌蕊,雄蕊管脱落后。N. 子房横切面,显示中轴胎座;隔膜薄壁(箭头处)。O. 果实,爆裂的蒴果。 P. 果瓣开裂后的残留物。

凤仙花科由草本植物组成,很少是亚灌木或非常小的乔木,具有针状晶体。地下茎为块茎或根茎,地上茎明显肉质且半透明,很少形成储藏厚茎。叶为单叶,通常螺旋状 [对生或轮生],无托叶或腺状托叶。花序为聚伞花序或单花。花为两性花,左右对称,通常反覆,下位。萼片为近基部,有 3 [5] 个通常为花瓣状的萼片,最下部形成细长的、无生长期的距。花冠为合瓣 (Impatiens) 或近基部 (Hydrocera),有 5 个花瓣。雄蕊 5 枚,轮生,单蕊(上部花丝与花药合生),花药合生形成盖顶,覆盖柱头。花药有 3-4 个孢子囊,孢子囊带有线状“小梁”,可分隔孢子组织并在开裂时将花粉固定在一起。雌蕊为合心皮,具有上位子房、5 [4] 个心皮和子房室。柱头 1 或 5 个。胎座为中轴;胚珠为倒生胚珠,双珠被或单珠被,每个心皮有 1 个(水仙属)或 ∞ 个(凤仙花)。有些有花外蜜腺。果实为核果,有 5 个裂果核(水仙属)或触觉敏感、爆裂的蒴果,有肉质、扭曲、卷曲的瓣膜,瓣膜与基部迅速分离并散播种子(凤仙花属)。植物由昆虫或鸟类授粉。

凤仙花科分布于北美东部和北部、中部/南部非洲和欧洲至东南亚。经济重要性包括用作化妆品染料、地方药物、食用植物和流行的观赏栽培品种;一些凤仙花属是归化的杂草。单型水仙属(H. triflora)和大属凤仙花是姊妹分类群。有关该科的最新系统发育研究,请参阅 Yuan 等人(2004 年)和 Janssens 等人(2006 年)。

凤仙花科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们大多是草本植物,具有半透明的地上茎和单叶,花左右对称,通常为倒置,具有下部细长的萼片距,5 个雄蕊单蕊,合生花药在雌蕊上形成冠状花序,花药为具有小梁的孢子组织,果实为具有核果或触觉敏感、爆裂的蒴果的核果。

K 3 [5] C 5 或 (5) A (5) G (5),上等。

杜鹃花科 [包括白花菜科、紫花地丁科、水晶花科、鹿鞭草科] — 石楠科(杜鹃花类型,普林尼使用的名称,改编自 Theophrastus)约 126 属/约4,000–4,400 种(图 8.90、8.91)。

图 8.90 杜鹃花目。杜鹃花科。A–C. 倒置花药的示意图,是该科的特征;注意花药基部 180° 倒置,在这种情况下与花药附属物有关。D–F. Xylococcus bicolor,倒置花药的发育,显示花药基部倒置(箭头)。G–K. 杨梅。G. 花粉粒四分体,显示有沟孔;注意三粒(共四粒)的交界处(箭头)。H. 花的纵切面;注意瓶形花冠、上位子房和基部蜜腺。I. 雄蕊,显示有花药裂孔和花药附属物。J. 子房横切面,显示五个心皮和子房室以及中轴胎座。 K. 单珠胚珠,是杜鹃花科和其他菊科植物的典型特征。

图 8.91 杜鹃花目。杜鹃花科。A. 红果越橘。B. 双色木球,花冠呈壶形,是许多杜鹃花科植物的典型特征。C. 长花艾柏,花呈长管状,呈红色,叶片短而扁平,呈革质。D. 白花艾柏。E. 圆叶鹿蹄草,一种无叶绿素、菌根营养的物种。F. 另一种无叶绿素的 Monotropa unifloralous,菌根营养种。G. 大杜鹃,花朵左右对称,大叶常绿革质。H,I. 西杜鹃。H. 花朵左右对称,雄蕊和花柱长而外露。I. 花柱和雄蕊的特写,后者有自花孔的花药。J. Corema conradii,低矮、平卧灌木的特写;请注意减小的风媒花和“杜鹃花状”叶,叶背有裂痕(箭头)。K. 欧石楠,花冠呈红色,呈管状,叶小而线状,呈“杜鹃花状”。L. 宽叶山月桂,雄蕊弯曲(箭头)成口袋状,花药释放时会弹射花粉。

杜鹃花科由多年生、雌雄同株或雌雄异株的灌木和小乔木组成,很少有藤本植物。有些分类单元是无叶绿素的和菌根营养的(“真菌喂养”,即从土壤中的菌根真菌中获取营养,而菌根真菌又从维管植物的根中获取营养)。根具有内养菌根。叶是单叶、无托叶、螺旋状、对生或轮生的,有时具有基部叶枕,通常常绿,通常革质,形状多变,从线形和强烈背面凹旋(“毛蕊花”)到宽而相对平坦,具有羽状网状脉。花序为总状花序、束状花序、头状簇生或单花。花是两性花 [很少单性]、辐射对称、有花梗、有苞片(有两个苞片)、下位花或上位花。花被为双列、二列或单列、壶形、管状或钟形。萼片为近基部,有 5 [2–7] 片,萼片为镊合状或覆瓦状。花冠为合瓣,很少为近基部,有 5 [2–7 片或 0 片] 片,卷曲或覆瓦状。雄蕊为 5 + 5 [很少 > 10,2–4],轮生,通常为倒二列,双列 [很少单列],通常为分离的,上部。除基部成员外,所有花药在发育过程中都是倒置的,因此花药基部处于顶端位置,成熟时开裂为裂孔状或纵向和向内倒置,一些分类群中存在药隔附属物。花粉通常以四面体四分体(基部成员中的单子体)的形式散落。雌蕊为合心皮,具有上位或下位(例如越橘属)子房,5 [2–10] 个心皮和 5 [2–10] 个子房。花柱单生、顶生、中空、有凹槽。胎座为中轴胎座、顶轴胎座、基轴胎座或周胎座;胚珠为倒生至弯曲生、单被盖,每个心皮有 1–∞ 个。蜜腺存在,为雄蕊内盘。果实为蒴果、浆果或核果。种子为胚乳(含油和蛋白质)。

杜鹃花科现在被限定为包括以前的白花菜科、紫花地丁科、单尖花科、鹿角菜科和其他科。杜鹃花科被划分为 8 个亚科:吊钟花亚科、单子花亚科(包括一些无叶绿素和寄生成员)、杨梅亚科(包括杨梅属和熊果属,即曼萨尼塔斯属)、仙人掌亚科、杜鹃花亚科(包括欧石楠、杜鹃花和以前的白茅科)、Harrimanelloi-deae、Styphelioideae(包括以前的 Epacridaceae)和越橘亚科(包括越橘、蓝莓和近亲;参见 Kron 等人,2002 年)。该科成员通常生长在酸性土壤中;各种物种(例如欧石楠)在沼泽、荒地或石南丛生地群落中占主导地位,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温带和热带(主要是山地)地区。经济重要性包括栽培的观赏植物,尤其是杜鹃花 [Azalea] 和欧石楠;越橘属植物(包括蓝莓和蔓越莓)是重要的果树。有关杜鹃花科内部系统发育关系和进化的信息,请参阅 Kron 等人(2002 年)和 Schwery 等人(2014 年)。

杜鹃花科的特点是通常是常绿灌木和树木(一些无叶绿素和菌根营养),具有革质、线形卷曲至宽平的叶子,合瓣花冠,雄蕊通常通过花药倒置发育,开裂通常为杀孔,并具有雄蕊内盘。

K 5 [2–7] C (5) [(2–7), 0] A 5 + 5 [2–4, ∞] G (5) [(2–10)],上位(通常)或下位。

福桂花科 - 奥科蒂洛科(福桂花类型,以法国人 P. E. Fouquier 命名)。 1 属/11 种(图 8.92)。

图 8.92 杜鹃花目。福桂花科。A–C. 柱状福桂花,boojum 或 cirio,一种原产于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亚州沙漠的厚茎植物。A、B. 植物习性。C. 长枝叶特写,叶片衰老,留下叶柄刺。D. 福桂花,一种块茎植物。E–K. 芨芨草,ocotillo。E. 整株植物,高约 4 米的高灌木。F. 花序。G. 枝条特写,显示叶柄刺(由长枝的原始叶子衍生)和束状(短枝),有旱落叶。H. 花,雄蕊外露。I. 花基部,显示萼片。J. 子房纵切面。 K. 子房横切面;注意三个心皮轴胎座。

福桂科由旱生灌木或乔木组成。茎木质至多汁,有脊。叶为单叶,不分裂,螺旋状,长枝叶形成叶柄刺,这些叶具有旱落叶无刺叶的腋生束状花序。花序为顶生穗状花序、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花为两性花,辐射对称,下位。萼片为复瓣,有 5 个覆瓦状萼片。花冠为合瓣,有 5 个管状至高脚杯状的覆瓦状裂片。雄蕊为 10-18 [23],单列,复瓣。花药纵向开裂。雌蕊为合心皮,子房上位,3心皮,基部有3室,顶端有1室。花柱单生,3分枝。胎座在下轴,上侧;胚珠为∞,倒生,双胚珠。果实为室裂蒴果。种子为胚乳。

福桂树科分布于北美西南部。经济重要性有限;福桂树 splendens (ocotillo) 在当地种植为篱笆或树篱;福桂树 columnaris (boojum, cirio) 是墨西哥沙漠中一种壮观的厚茎植物。有关该科的系统发育和进化的更多信息,请参阅 Schultheis 和 Baldwin (1999) 和 De-Nova 等人 (2018)。

富贵草科植物的特点是,它们属于旱生植物,有时是肉质灌木或乔木,长有带叶柄刺的嫩枝叶,叶腋长有旱落叶无刺的束状花,花多为五瓣,花冠合瓣,上位三心皮子房,有轴顶胎座。

K 5 C (5) A 10-18 [23] G (3),上位。

紫金牛科 - 紫金牛科 [= 报春花科,sensu APG IV, 2016](类型 Myrsine,希腊语意为桃金娘)。约 41 属/约 1,440 种(图 8.93、8.94)。

图 8.93 杜鹃花目。紫金牛科。A–B. 朱砂根。 A. 花枝,显示有腺体。B. 花,显示腺体和对瓣雄蕊。C. 紫金花,有肉质果实(核果)。[A、B 处的图片由 Gerald Carr 提供。]

图 8.94 杜鹃花目。紫金花科。A–G. 紫金花,红花。A. 花,正面。B. 花,底面。C. 花中心,特写;请注意对瓣雄蕊。D. 子房横切面。E. 花纵切面,显示上位子房。F. 四叶紫金花,轮生紫金花。G. 紫金花,沼泽紫金花。H–N. 仙客来。H. 整株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有单生花。I. 反曲花蕾,有卷曲的花冠裂片。 J. 花,斜视图。K. 花喉特写,显示 5 个合生、对生雄蕊。L. 花纵切面。M. 雄蕊,背面(左)和正面(右)视图。N. 子房横切面,显示自由中心胎座。

紫金牛科植物包括树木、灌木、藤本植物或草本植物,通常在叶子、花朵或果实上有树脂管或树脂腔,呈黄色至黑色、点状或破折号状腺体,一些分类单元有腺毛。叶为单叶、螺旋叶或对生叶,无托叶。花序为无苞片束状或伞房花序。花小,两性,辐射对称,下位。花被为双列和二披针形。萼片通常基部合生,有 4-5 [3-7] 个裂片。花冠通常合瓣,有 4-5 [3-7] 个覆瓦状、卷曲状或镊合状裂片。雄蕊 4-5 [3-7] 个,对生,在花冠筒上生,有些分类群为单蕊。花药纵向或开裂。雌蕊为合心皮,有上位子房、3-5 [6] 个心皮和 1 个子房。花柱单生,顶生。胎座通常为离生中央;胚珠倒生至弯曲生,双珠被(很少单珠被),少数至无穷大。果实为 1-无穷大种子的浆果、核果或蒴果。种子为(油性)胚乳,很少无胚乳。

紫金牛科植物分布于世界各地,但集中在旧大陆热带地区。经济价值包括栽培观赏植物[例如,Ardisia crenata(圣诞浆果)、仙客来、珍珠菜(柳叶菜)和非洲黄杨(非洲黄杨)]和当地使用的药用植物;胎生的桐花树是红树林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科是四个单系复合体的一部分——Maesaceae、Theophrastaceae、报春花科和紫金牛科——它们相似之处在于具有对生雄蕊和通常自由中央胎座。有关该复合体的系统发育分析,请参阅 Källersjö 等人(2000 年)、Martins 等人(2003 年)、Hao 等人(2004 年)、Anderberg 等人(2007 年)和 Yesson 等人(2009 年)。 Ståhl 和 Anderberg (2004) 对紫金牛科植物进行了一般性研究。

紫金牛科植物的特点是,它们为乔木、灌木、藤本植物或草本植物,组织中常有带色素的点状或破折号腺体或腺毛,叶单叶、螺旋状或对生,花小,辐射对称,二披针形,4-5 [3-6] 瓣,雄蕊对生,子房上位,离生于中央,果实为浆果、核果或蒴果。K 4–5 [3–7] C 4–5 [3–7] A 4–5 [3–7] G 3–5 [–6],上位。

花荠科 — 福禄考科(类型花荠,与希腊草药学家花荠有关)。约 18 属/385 种(图 8.95)。

图 8.95 杜鹃花目。花荠科。A. Gilia latifolia,全株。B. Gilia sp.,花朵特写,显示辐射对称、合瓣的花冠。C. Acanthogilia gloriosa,多刺灌木种。D. Langloisia setosissima subsp. punctata,花冠有明显的蜜导。E. Langloisia setosissima subsp. s。 F. Leptosiphon aureus。G. Linanthus dianthiflorus,具有流苏状花冠裂片。H. Leptosiphon floribundus,显示聚伞花序。I–K. Leptosiphon parviflorus。I. 子房横切面,显示三个心皮/子房室和中轴胎座。J. 整株植物,显示长花冠管。K. 花柱,顶端三分枝。L. Loeseliastrum schottii,具有左右对称的花。

花荸荠科包括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灌木、藤本植物或小乔木。叶为单叶或羽状,分裂成一些,螺旋状,对生或轮生,无托叶。花序为头状花序、聚伞花序或单花。花为两性花,辐射对称或左右对称,下位。花被为双列和二列花被。萼通常为合萼,有 5 [4-6] 裂片。花冠为合瓣轮生,高脚碟状或双唇形,有 5 [4-6] 裂片,芽期卷曲。雄蕊为 5 [4-6],轮生,互生,单列,上生(在某些分类群中,雄蕊插入花冠筒的不同高度)。花药纵向开裂。雌蕊为合心皮,具有上位子房、3 [2,4] 个心皮和 3​​ [2,4] 个室。花柱分枝和柱头为 3 [2,4]。胎座为中轴胎座;胚珠为倒生至半生,单被,1-∞。蜜腺由围绕子房基部的环状蜜腺盘组成。果实为蒴果,通常纵向开裂。种子为胚乳(含油)。茎木质部通常呈连续环状。

花蒺藜科植物分布于美洲(尤其是北美西部)和欧亚大陆。经济重要性包括许多栽培观赏植物,如 Cobaea、Gilia、Ipomopsis、Phlox 和 Polemonium。有关一般描述,请参阅 Wilken (2004) 和 Porter (1997)、Porter 和 Johnson (1998)、Prather 等人 (2000) 和 Johnson 等人 (2008) 的系统发育关系。

花荸荠科 (Polemoniaceae) 的特点是草本、灌木或小乔木,具有单叶(部分分裂)或羽状叶,通常 5-[4,6] 瓣状、合萼、合瓣的花被,5 [4,6] 瓣上雄蕊,通常 3-[2,4] 心皮上位子房,果实为室状蒴果。

K (5) [4,6] C (5) [4,6] A 5 [4,6] G (3) [(2),(4)],上位。

报春花科 (s.s.) — 报春花科(报春花类型,拉丁语中“first”的缩写,表示早开花)。约 9 属/900 种(图 8.96)。

图 8.96 杜鹃花目。报春花科。A–G. 报春花 [Dodecatheon] clevelandii,流星。 A. 花序,伞形花序。B. 花,花瓣反折。C. 花,正面,显示对瓣雄蕊。D. 雄蕊群,侧面,花药内向。E. 花纵切面;注意上位子房和反折的花被。F. 花药,正面朝侧。G. 子房横切面。

报春花科由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组成,很少是亚灌木。叶通常是单叶,通常为基生和莲座状、无托叶、螺旋状、对生或轮生。花序为花萼头状花序、圆锥花序、伞形花序或单花。花为苞片状、两性、辐射对称 [很少左右对称]。花被为双列和二披针形。萼片为合萼,有五个 [3-9] 裂片。花冠合瓣,有 5 [3–9, 0] 裂片,卷曲或覆瓦状。雄蕊 5 [3–9] 枚(与花瓣或萼片等多),轮生,单列(在异柱花序类群的不同个体中插入两层),对瓣,从花冠筒上生,有些类群中存在对萼雄蕊。花药二蕊,内向,纵向或开裂,裂孔朝下。雌蕊合心皮,具有上位 [Samolus 中为半下位] 子房,具有 1 室,通常有 5 个心皮,子房基部常有部分隔膜,有些类群中异柱花序。花柱单生,顶生。柱头通常为头状。胎座为离中心型;胚珠倒生或弯曲生,双珠被,∞ [5 +]。果实为瓣状、环裂或不开裂的蒴果。种子通常为 [1–] 多个,具有非淀粉质胚乳。

报春花科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经济重要性包括许多栽培观赏植物,如安德罗西斯 (岩茉莉) 和报春花 (报春花)。报春花属和其他科成员是异花柱的,具有“针柱”(花柱长,花药在花冠管中较低) 和“线柱”(花柱短,

其花冠管高)形式促进异花授粉。该科是四个单系复合体的一部分——梅花科、花粉科、报春花科和紫金牛科——它们相似之处在于具有对瓣雄蕊和通常自由中央胎座(这四个在 APG IV, 2016 中合并为报春花科 s.l.,并在 Stevens, 2001 以后作为亚科处理)。有关该复合体的最新系统发育分析,请参阅 Källersjö 等人(2000 年)和 Martins 等人(2003 年),他们提出将并系报春花科 s.l. 的一些成员转移到紫金牛科。有关报春花科 s.l. 的一般处理,请参阅 Anderberg (2004)。

报春花科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草本植物或亚灌木,具有双花序,通常为五花序 [3–9],萼片和花瓣合生,雄蕊对生,子房上位 [很少半下位] 具有离中心胎座,果实为蒴果。

K (5) [(3–9)] C (5) [(3–9), 0] A 5 [3–9] G (5),上位,很少半下位。

瓶子草科 — 瓶子草科(瓶子草类型,以 1659–1734 年法裔加拿大医生和博物学家 Michel Sarrazin 命名)。3 属/约 32 种(图 8.97)。

图 8.97 杜鹃花目。瓶子草科。A–E. Darlingtonia californica。A,B. 瓶子草叶。注意两裂的“兜帽”。C. 花,下垂方向。D. 花,花被部分去除,显示上位子房有 5 个分枝的花柱。E. 子房横切面,显示顶端顶生胎座(下方轴)。F、G. Heliamphora sp。注意沿捕虫笼叶上部的裂缝和顶端的“蜜匙”。H. Sarracenia leucophylla,有高大的捕虫笼叶和单生花。I. S. flava 花。注意下垂的花瓣。J. S. purpurea 叶,显示光滑表面上方的反折毛和充满液体的捕虫笼。K–M. S. rubra。K. 花,侧视图。L. 花,正面视图,有 5 个花瓣和盾状柱头。M. 花侧视图,花瓣脱落,显示宿存萼和盾状柱头。N、O. S. leucophylla。 N. 花纵切面,显示花柱和盾状柱头。O. 子房基部横切面,显示中轴胎座。[F、G 处图片由 Steven Swartz 提供。]

瓶子草科由多年生草本植物组成 [很少是亚灌木]。茎通常为根茎。叶子是单叶,无托叶,通常为基生莲座丛,具有“捕虫笼”或“陷阱”结构类型,呈管状(通过在发育过程中边缘的重复和融合),顶端有兜帽(太阳瓶花属的“蜜匙”;其他植物的“盖”),管内充满液体,内表面通常有消化腺;昆虫和其他小动物被捕虫笼口吸引,通过视觉、气味或蜜腺状腺体(太阳瓶花属的蜜匙上)吸引;被捕食的动物被捕虫笼上端的内向毛引导向下,然后沿着稍低的光滑表面滑入体液中,在那里被淹死,并被分泌的消化酶或共生细菌消化。花序为单生、有萼花或短总状花序。花大,两性,辐射对称,下垂,子房下位。花被为二披针形。萼片为背覆式,有 5 [3-6] 片覆瓦状、花瓣状、宿存萼片。花冠为背覆式,有 5 [0] 片覆瓦状、落叶状的花瓣。雄蕊为 10-∞。花药基着。雌蕊为合心皮,有上位子房和 3-5 个心皮,子房顶端单室,下位 3-5 室。花柱有 5 个分枝,顶端有柱头(Darlingtonia、Heliamphora)或顶端盾状,柱头区在下方(Sarracenia)。胎座在下方为轴生,上方胎座突出;胚珠为倒生胚珠,单珠被或双珠被,每个心皮有多个。果实为室状蒴果。

瓶子草科分布于北美洲东部和西部以及南美洲的圭亚那高地,通常生长在氮供应量低的酸性沼泽生境中。经济重要性在于作为栽培观赏植物。有关系统发育和生物地理学研究,请参阅 Bayer 等人(1996 年)、Neyland 和 Merchant(2006 年)和 Ellison 等人(2012 年)。另请参阅 Ellison 和 Adamec(2018 年)。

瓶子草科的特点是食肉,多年生草本,有捕虫笼,叶顶端有兜状突起,充满液体,可淹死和消化昆虫和其他小动物,花相对较大,下垂,有宿存萼片和落叶花瓣,子房在下,顶叶在上,果实为室裂蒴果。

K 5 [3–6] C 5 A 10–∞ G (3–5),上位。

山茶科 — 茶科(以希腊神话中的泰坦女神 Thea [= 山茶花] 命名)。约 9 属/约 190-460 种(图 8.98)。

图 8.98 山茶科 山茶科。A–H. 山茶属。A. 花,正面。B. 花中心,显示雄蕊群、众多离心雄蕊和中央雌蕊。 C. 雄蕊,具双鞘,花药纵向开裂。D. 花纵切面,显示上位子房。E. 子房纵切面。F. 子房横切面

  1. Cantino P.D., Doyle J.A., Graham S.W., Judd W.S., Olmstead R.G., Soltis D.E., Soltis P.S., Donoghue M.J. . . 2007;56:822–846.
  2. 2.0 2.1 APG IV. An update of the Angiosperm Phylogeny Group classification for the orders and families of flowering plants: APG IV. Botan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2016;181:1-20.
  3. Cole T.C.H. Angiosperm Phylogeny Group (APG) in jeopardy – Where have the flowers gone? PeerJ PrePrints 3. 2015.e1238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