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常见氧化酶总结

来自osm&bio
Kotodama留言 | 贡献2025年4月2日 (三) 11:55的版本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常见酶总结

1.交替氧化酶(AOX, Alternative Oxidase)

(1)反应式:UQH₂ + O₂ → UQ + H₂O

(2)功能机制:电子传递的旁路途径,绕过复合体III和IV

  • 低温、干旱、磷缺、高光或抑制呼吸链毒素时,AOX此时开启,绕开受损主链
  • 避免电子堆积引发ROS爆发;热带植物、种子萌发期、花器官发育中活性显著

2.多酚氧化酶(PPO, Polyphenol oxidase)

(1)反应式:单酚 + O₂ → 醌 + H₂O

(2)功能机制:储存于液泡或叶绿体,在组织损伤/机械刺激后暴露于O₂

  • 将酚类(如儿茶素)氧化为醌类,后者聚合形成黑褐色素,导致果实褐变
  • 醌类具有细胞毒性/抗菌活性,帮助抵御病原微生物/昆虫,为植物原生防御系统

3.脂氧合酶(LOX, Lipoxygenase)

(1)反应式(简化):亚麻酸 + O₂ → 13-HPOT / 9-HPOT

(2)功能机制:在叶绿体膜中将不饱和脂肪酸加氧生成过氧化物

  • 合成JA的直接前体13-HPOT → 启动抗虫伤害通路
  • LOX活性强弱决定植物对机械伤害和昆虫咀嚼的响应速度

4.醛氧化酶(AO, Aldehyde oxidase)

(1)反应式:脱落醛 + O₂ → ABA + H₂O₂

(2)功能机制:催化 ABA 合成的最后一步,同时产生H₂O₂信号,联动ROS路径

5.L-半乳糖酸内酯脱氢酶(GLDH, 抗坏血酸合成氧化酶)

(1)代谢偶联:抗氧化偶电子传递链,不消耗ATP,提供电子,即合成又供能

(2)在胁迫时与AOX一并构成电子传递旁路途径

总表

  • 呼吸旁路类:AOX、GLDH
  • 伤害-防御类:PPO、LOX、NOX(RBOH)
  • 多胺类信号类:PAO、DAO、CuAO、MO
  • 激素代谢类:AO(醛氧化酶,ABA)、LOX(JA)
  • 抗氧化与次生代谢类:AAO、XOD、GLDH
酶名 中文 辅酶/辅基 反应 分室 功能
AOX 交替氧化酶 Fe中心(非血红素) UQH₂ + O₂ → UQ + H₂O 线粒体内膜 旁路电子传递,减少ROS生成,适应胁迫
PPO 多酚氧化酶 Cu²⁺ 单酚 + O₂ → 醌 + H₂O 液泡、细胞壁、叶绿体 伤口防御、褐变反应、抑菌抗虫
AAO 抗坏血酸氧化酶 Cu²⁺ 抗坏血酸 + O₂ → 脱氢抗坏血酸 + H₂O 细胞壁 调节抗氧化状态与细胞壁生长
PAO 多胺氧化酶 FAD 精胺/腐胺 + O₂ → 胺醛 + NH₃ + H₂O₂ 过氧化物酶体、液泡 程序性细胞死亡、发育调控
DAO 二胺氧化酶 Cu²⁺ 腐胺 + O₂ → 醛 + NH₃ + H₂O₂ 细胞质、细胞壁 胁迫应答,防御反应
LOX 脂氧合酶 Fe²⁺(非血红素) 亚麻酸 + O₂ → 13-HPOT / 9-HPOT 叶绿体 JA合成、伤害响应、抗虫信号
AO 醛氧化酶 钼蝶呤, FAD, Fe-S 脱落醛 + O₂ → ABA + H₂O₂ 细胞质 ABA合成最后一步,干旱响应
MO 单胺氧化酶 FAD 单胺 + O₂ → 醛 + NH₃ + H₂O₂ 过氧化物酶体 信号代谢调节、ROS生成
GLDH L-半乳糖酸内酯脱氢酶 FAD L-Gal-lactone → 抗坏血酸 + 2H⁺ + 2e⁻(→ CytC → ETC) 线粒体内膜 抗坏血酸(VC)合成,连接呼吸链,供能反应
XOD 黄嘌呤氧化酶 钼, FAD, Fe-S 黄嘌呤 + O₂ → 尿酸 + H₂O₂ 细胞质 嘌呤代谢终产物,产生H₂O₂信号
CuAO 铜胺氧化酶 Cu²⁺ + TPQ 伯胺 + O₂ + H₂O → 醛 + NH₃ + H₂O₂ 细胞壁、液泡、质膜附近胞质 多胺降解、程序性细胞死亡、信号激活
RBOH NADPH氧化酶 FAD, NADPH, Ca²⁺ NADPH + O₂ → O₂⁻ + NADP⁺ 质膜 受Ca²⁺快速调控,ROS爆发,病原防御、伤口信号


此页面由Kotodama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