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vs.古菌vs.真核

来自osm&bio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细菌、古菌、真核生物的比较
项目名称 细菌 古菌 真核
运动器官 鞭毛能量来源 H+梯度 ATP ATP
鞭毛运动方式 旋转 旋转 挥动(少数也有旋转)
鞭毛组装方式 尖端加入 基部加入 尖端加入
中心法则 TψC环 含T T换成1mψ 含T
D环 一般有D 一般无D 一般有D
中心法则相关酶里特殊的CTD α亚基有能结合-35区的CTD RNApolⅡ具
单链结合蛋白 有协同性 无协同性 无协同性
复制起始位点 一个 多个 多个
翻译起始残基 fMet Met Met
SD序列 常见 较不常见 不存在
EF-2&白喉毒素 不敏感 敏感 敏感
蓖麻毒素 不敏感 敏感 敏感
茴香霉素 不敏感 敏感 敏感
放线菌酮 不敏感 敏感 敏感
嘌呤霉素 敏感 敏感 敏感
α-帚曲霉素 敏感 不敏感 敏感
利福平 敏感 不敏感 不敏感
polyA尾作用 降解mRNA 降解mRNA 保护mRNA
5´帽子
mRNA内含子类型 一般无,若有则可能是II类 若有则是IV类 一般为III类
tRNA加工范式 可能有II类内含子,一般3'端有CCA 可能有IV类内含子,一般无CCA,也无需添加 可能有IV类内含子,一般无CCA,需添加
引物切除 RNaseH、DNAPI RNaseH、FENI RNaseH、FENI
负超螺旋引入机制 旋转酶 同时具有旋转酶和组蛋白(可同时用),有的古菌还有反旋转酶以引入正超螺旋,以适应极端高温 利用组蛋白
表达调控 负调控为主 负调控为主 正调控为主
滑动钳 β滑动钳子,两亚基构成 PCNA,可异源三聚体,更多正电残基 PCNA,同源三聚体
主要DNA聚合酶 C类 B类 B类
DNA连接酶 大多数NAD ATP或无 ATP
泛素及蛋白酶体 不具(放线菌有原核拟泛素蛋白) 具简版泛素(古菌小修饰物蛋白)
糖修饰类型 仅O-连接 O-连接和N-连接 O-连接和N-连接
膜脂 甘油构型 L-甘油 D-甘油 L-甘油
脂质位置 1,2 2,3 1,2
连接方式 酯键、醚键(少有,R型) 醚键(目前未发现酯键,甘油主要为S型[1] 酯键、醚键(少有,R型)
芽孢 没有 没有
组蛋白 四聚体无尾部,无法被修饰 八聚体有尾部
代谢 化能自养种类
含聚-β羟丁酰种类
含气泡种类[2]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辅酶 NAD Fd NAD
EMP别构调节位点 己糖激酶、PFK、丙酮酸激酶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己糖激酶、PFK、丙酮酸激酶
己糖激酶/PFK的磷酸供体 ATP ADP ATP
  1. 生物化学原理 第三版 P241
  2. 真核生物没有观察到确切的气泡,但有可能的候选物,见于https://doi.org/10.9729/AM.2017.47.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