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原体

来自osm&bio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总论

  • 衣原体属于革兰氏阴性细菌,分类上属于细菌界(Bacteria)衣原体门(Chlamydiae)衣原体科(Chlamydiaceae)衣原体属(Chlamydia)。
  • 衣原体属和类衣原体属(Chlamydophila)共同构成衣原体科。
  • 类衣原体属的物种较多。
  • 衣原体科、副衣原体科(Parachlamydiaceae)、芯卡体科(Simkaniaceae)、华诊体科(Waddliaceae)共同构成衣原体门。
  • 新衣原体(Neochlamydia)、前衣原体(Protochlamydia)、中衣原体(Mesochlamydia)、后衣原体(Metachlamydia)属于副衣原体。
  • 衣原体门、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黏胶球形菌门(Lentispheraerae)可放在一起,共同构成CVL超门。

结构和生理

  • 本节中“衣原体”指衣原体科。
  • 衣原体无肽聚糖层和胞壁酸。(衣原体是革兰氏阴性细菌,无磷壁酸,但有两层细胞膜和膜间隙,因而算是有细胞壁)
  • 某些衣原体无呼吸链、黄素蛋白、ATP合酶,只有ATP/ADP交换体。(也有些可以少量合成ATP)
  • 衣原体繁殖的两个阶段:基本小体(Elementary Body)和网状小体(Reticulate Body,又称初始小体,Initial Body)。
  • 网状小体是生活体,存在于细胞内;基本小体是休眠体,用于传播。

基本小体

  • 基本小体较小,电镜下颜色较深,细胞壁较硬,不易被声和胰蛋白酶降解。
  • 基本小体内RNA与DNA几乎相等,核糖体较少,几乎无代谢。
  • 基本小体与网状小体其它区别见图2。
  • 基本小体的细胞壁上的蛋白有大量二硫键交联。
  • 基本小体通过胞吞(4种主要形式都有)进入细胞,在内含体(Inclusion Body)变为网状小体。
  • 基本小体通常感染柱状上皮细胞(Columnar Epithelial Cell)。
  • 也有感染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平滑肌的衣原体。

网状小体

  • 网状小体内RNA约为DNA的三倍。
  • 基本小体进入细胞2 h后,变为网状小体,生活在内含体内,在高尔基体周围。
  • 不同于吞噬小体,内含体无质子泵,不会被酸化。
  • 衣原体的基因表达有时间顺序。
    • 衣原体的基因分为早、中、晚三类。
    • 早类在进入细胞1~6 h内表达,与内含体形成、网状小体形成有关。
    • 中类在进入细胞6~18 h内表达,与从宿主获取营养、复制有关。
    • 晚类在进入细胞18~24 h内表达,与形成基本小体有关。
    • 基因表达的时间顺序不由σ因子控制,具体方式不明。
  • 网状小体可以合成糖原、脂质、蛋白质、核酸。(类衣原体不能合成糖原)
  • 从细胞中取出的网状小体不能感染其它细胞。

致病衣原体

  • 感染人的衣原体一般是C. trachomatis。
    • C. trachomatis分为沙眼(Trachoma)型和性病性淋巴肉芽肿(Lymphogranuloma Venereum,LGV)型。
    • 沙眼型根据感染部位可分为眼部(Ocular)型和泌尿生殖道(Genital)型。
    • 三种病原体的区别见图3。
    • LGV型只引起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 眼部沙眼型可引起新生儿(成人也可能有)结膜炎(Conjunctivitis)、沙眼(进而失明)。
    • 泌尿生殖道沙眼型可引起新生儿肺炎(Penumonia)、男性尿道炎(Urethritis)、附睾炎(Epididymitis)、女性尿道综合征(Urethral Syndrome)、子宫颈炎(Cervicitis)、子宫内膜炎(Endometritis)、输卵管炎(Salpingitis)(进而引起不孕)、直肠炎(Proctitis)、肝周炎(Perihepatitis)、腹膜炎(Peritonitis)、菲茨休米-柯蒂斯综合征(Fitz-Hugh - Curtis Syndrome)(女性)、前庭大腺炎(Bartholinitis)、心内膜炎(Endocarditis)。
  • C. pneumoniae可引起人的咽炎(Pharyngitis)、气管炎(Bronchitis)、肺炎、鼻窦炎(Sinusitis)、中耳炎(Otitis Media)、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 C. psittaci可引起鹦鹉热,但在人中少见。
  • 治疗方法:
    • C. trachomatis感染在无症状时,可选以下一种药物服用一周:
      1. 四环素,每天4次,每次500 mg;
      2. 多西环素,每天2次,每次100 mg;
      3. 红霉素,每天4次,每次500 mg;
      4. 氧氟沙星,每天2次,每次300 mg;
      5. 左氧氟沙星,每天1次,每次500 mg。
    • 口服1 g阿奇霉素可以立刻治愈C. trachomatis感染。
    • C. trachomatis感染症状明显时,需将服药时间增加至2~3周。
    • 孕妇禁用氧氟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忌用阿奇霉素。
    • C. pneumoniae感染可服用四环素或红霉素,每天1次,每次2 g,连续1~2周。
    • C. psittaci感染可服用四环素,每天4次,每次250 mg,连续3周;也可用红霉素,每天4次,每次500 mg。
  • 其它动物的致病衣原体见图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