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止血和凝血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总论
- 止血(Hemostasis)泛指所有能防止血液流失的过程,包括自然的和人工的。(本文只介绍自然的止血。)
- 止血的方式有:血管收缩(Vascular Constriction)、形成血小板栓(Platelet Plug)、凝血(Coagulation)。
- 血管收缩和血小板栓可解决血管微小破裂,较大破裂还需要凝血解决。
- 毛细血管不能发生血管收缩,因为它周围没有平滑肌。
- 正常人每天全身会产生上千处血管微小破裂。
血管收缩
- 非毛细血管破裂时,血管周围的平滑肌立即收缩。
- 收缩的原因有:
- 血管周围的平滑肌能感受血压的变化。血管破裂时,平滑肌自发收缩(Myogenic Contraction)。(较大血管中主要原因)
- 血小板能释放血栓素A2,使平滑肌收缩。(较小血管中主要原因;血栓素A2还有激活其它血小板,促进血小板凝集的功能)
- 疼痛引起的神经反射。
- 平滑肌收缩时间可短可长,短可至几分钟,长可至几小时。
- 血管收缩只能减缓血流,修复血管需要血小板栓或凝血。
血小板凝集
回顾血小板结构
- 血小板在骨髓中产生,是巨核细胞(Megakaryocyte)的细胞质的碎片,却是活细胞。(不能分裂)
- 部分巨核细胞在肺部血管中变为血小板。
- 正常人全身约有一万亿个血小板,1 μL血液含十五万至三十万个血小板,骨髓中每天产生一千亿个血小板。
- 血小板有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残余、线粒体,能合成一些酶、储存钙离子、产生ATP。
- 血小板含三种可收缩蛋白:肌动蛋白(Actin)、肌球蛋白(Myosin)、血栓收缩蛋白(Thrombosthenin)。
- 血小板含纤维蛋白稳定因子(Fibrin-stabilizing Factor),与凝血有关;一种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促进血管相关细胞复制以修复血管。
- 血小板细胞膜外有大量糖蛋白,防止血小板与正常血管内皮凝集,促进血小板与破裂的血管内皮,及血管深层的胶原蛋白凝集。
- 血小板细胞膜向内凹陷形成开放管道系统(Open Canalicular System),为释放各种蛋白质提供通道。
- 每个血小板约能存在7-10天(一说8-12天),之后被巨噬细胞吞噬。(大部分被脾的巨噬细胞吞噬)
血小板凝集
- 血小板与破裂的血管结合时,细胞肿胀成不规则形状,伸出伪足(Pseudopod),细胞黏性变大。
- 血小板还会与内皮产生的von Willebrand因子(vWF)结合。
- 然后,血小板内的可收缩蛋白收缩,释放多种蛋白和ADP。
- 血液中,血小板释放的酶产生血栓素A2。
- 血栓素A2和ADP激活周围的血小板,它们黏性变大,与最初的血小板凝集,形成血栓。
- 对于微小破裂,血栓中的血小板细胞最终和内皮细胞融合。
凝血
- 血管破裂15-20 s后仍未止血,则会启动凝血过程。(对于较小破裂此时间可延长至1-2 min)
- 凝血过程首先形成血块(Blood Clot)。
- 血块会被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侵入,形成纤维组织。(在血块形成几小时后开始,部分受血小板产生的生长因子促进)
- 对于较大破裂,血块过大侵入组织时,血块内部产生酶将血块溶解。
基本过程
- 形成血块需要50多种蛋白质参与,共同称为凝血因子(Clotting Factor)。
- 常见凝血因子见图2。(注意这些因子用罗马数字表示,没有因子VI)
- 多数凝血因子是蛋白酶,因子III、IV、V、VIII除外。
- 多数凝血因子需要其它蛋白酶激活,激活的形式用罗马数字后加a表示。
- 形成血块的过程可分为三步:
- 形成凝血酶原激活物(Prothrombin Activator)。(限速步骤)
- 凝血酶原激活物将凝血酶原(Prothrombin)转化为凝血酶(Thrombin)。
- 凝血酶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转化为纤维蛋白(Fibrin),形成血块。
- 血浆中游离的凝血因子多由肝合成。
- 凝血酶原合成需要维生素K。
- 如果肝不能产生凝血酶原,则一天之内血浆凝血酶原浓度就会下降至不能正常凝血。
- 凝血是一个正反馈过程。(因为凝血酶能激活很多其它凝血因子)
激活凝血酶
- 形成凝血酶原激活物有两条途径:外源(Extrinsic)途径和内源(Intrinsic)途径。
- 血液与破裂的血管壁或血管外的组织接触时,启动外源途径。(图3)
- 红细胞自身破裂,或血液与胶原蛋白、玻璃、空气等接触时,启动内源途径。(图4)
- 外源途径又称组织因子途径(TF Pathway),内源途径又称接触途径(Contact Pathway)
- 凝血因子XII有严重缺陷的人凝血正常,证明正常人体内凝血主要依靠外源途径。
- 外源凝血途径:
- 正常血液中有少量因子VII已是激活形式(VIIa)。
- 内皮细胞外边的组织,细胞膜上有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又名促凝血酶原激酶,Thromboplastin),一种糖蛋白。
- 血管壁破裂时,组织因子暴露,因子VIIa与组织因子结合,成为有活性的蛋白酶。(有实验证明细胞膜上的磷脂也是因子VIIa的辅酶)
- 因子VII也可先和组织因子结合,再被VIIa激活为VIIa。(图5)
- 因子VIIa可以直接激活因子X。(因子X是因子VIIa的最适底物)
- 因子VIIa亦可激活因子IX,因子IXa与因子VIIIa在细胞膜上结合后具有蛋白酶活性,它能间接激活因子X。
- 无论哪种渠道,激活因子X需要钙离子。
- 因子Xa和钙离子、血小板释放的血小板因子3结合即形成具有蛋白酶的活性的凝血酶原激活物,但活性较低,因子Va则能大大提高因子Xa的活性。
- 凝血酶原需经两步切割形成凝血酶,这两步的顺序不同形成两种凝血酶形成途径,分别称为预凝血酶(Prethrombin)途径和中间凝血酶(Meizothrombin)途径。
- 没有因子Va时,主要走预凝血酶途径,有因子Va时,主要走中间凝血酶途径。
- 因子VIIa和Xa产生后立即被内源途径抑制剂(TFPI,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抑制,防止产生过多凝血酶原激活物。
- 凝血酶能激活因子V,放大凝血酶原激活物的活性。
- 内源凝血途径:
- 内源凝血途径几乎没有凝血功能,但在发炎过程中有用。
- 血浆中的因子XII与带负电荷的平面接触时,构象改变而激活。
- 因子XIIa激活预激肽释放酶(Prekallikrein),而激肽释放酶又会激活因子XII。
- 激肽释放酶还会切割HMWK(High-molecular-weight Kininogen),形成缓激肽(Bradykinin),引起炎症反应。(因此激肽释放酶又称血管舒缓素)
- 因子XIIa激活因子XI,因子XIa与HMWK结合具有活性。
- 由于因子XII有缺陷的个体凝血几乎不受影响,而凝血酶也会激活因子XI,所以有些凝血模型不承认因子XII。
- 因子XIa激活因子IX,需要钙离子。
- 因子IXa、VIIIa、组织因子、血小板因子3共同激活因子X。
- 以后步骤同外源凝血途径因子X激活后。
形成血块
- 凝血酶从纤维蛋白原上剪去4条多肽,形成纤维蛋白,它能自动多聚化形成网状组织(Reticulum)。
- 网状组织将所在区域的血浆和细胞全部紧紧裹住,形成血块。
- 凝血酶能激活血小板释放的纤维蛋白稳定因子(Fibrin-stabilizing Factor),它能在纤维蛋白之间形成共价键,加固血块。
- 血块形成几分钟后开始收缩,将其中的液体挤出,此液体即去除凝血酶的血浆,称为血清(Serum)。
- 血块收缩是由血小板激活的血栓收缩蛋白(Thrombosthenin)、肌动蛋白(Actin)、肌球蛋白(Myosin)引起的。
凝血相关疾病
- 由于遗传原因造成某种凝血因子不能合成,多数情况下会导致凝血障碍。
- 除了凝血因子III和IV,其它常见因子都有可能出问题。
- 最常见出问题的凝血因子是VIII和IX因子,分别称为血友病A和B。(只有这两个因子对应的遗传病是X连锁的,其它都是常隐的)
- 血小板过少(Thrombocytopenia)也会造成凝血障碍,但一般不是遗传病。
- 肝损伤和缺维生素K会使肝无法合成凝血酶原,造成凝血障碍。
- 如果正常的血液凝结,则形成血栓(Thrombus)。
- 血栓形成的两大原因:血管内皮粗糙(通常由动脉硬化(Arterial Sclerosis)或感染引起)、血流太慢。
- 动物实验表明内源凝血有缺陷会大幅减少血栓形成,然而正常凝血几乎不受影响。
- 血栓会被血流冲击从血管壁脱落,形成栓塞(Embolus)。
- 在大动脉形成的栓塞可能卡住较小的动脉,引起组织缺血。
- 栓塞可用tPA(组织血纤维蛋白溶酶原活化剂,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化解。
- 长期卧床的病人,腿部静脉可产生大栓塞,此栓塞可能堵住肺动脉(Massive Pulmonary Embolism),可能猝死。
- 若身体内有大量死亡组织,循环系统内会大规模凝血,称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 上述现象多见于败血症患者,但启动凝血过程的是细菌的内毒素(Endoto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