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基总结:修订间差异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创建页面,内容为“* 察氏培养基:各种真菌。 ** 蔗糖是唯一碳源。 * 高氏一号培养基:放线菌 * SS琼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强选择培养基)…” |
|||
(未显示另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 |||
第1行: | 第1行: | ||
=== 选择性培养基<!-- 关于选择性培养基和鉴别性培养基的划分只是人为的、为理解方便而定的理论标准。在实际应用时,这两种功能常常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例如,上述EMB培养基除有鉴别不同菌落特征的作用外,同时兼有抑制G+细菌和促进G-肠道菌生长的作用。(摘自周德庆《微生物学教程(第三版)》) --> === | |||
* 察氏培养基:各种真菌。 | * 察氏培养基:各种真菌。 | ||
** 蔗糖是唯一碳源。 | ** 蔗糖是唯一碳源。 | ||
* 高氏一号培养基:放线菌 | * 高氏一号培养基:放线菌 | ||
* | * 甘露糖高盐培养基:选择性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 | ||
* 酵母提取物蛋白胨葡萄糖YPD培养基:培养酵母。(用酵母提取物培养酵母) | |||
* Ashby无氮培养基:富集好氧性自生固氮菌 | |||
* Martin培养基:富集土壤真菌 | |||
* 含糖酵母膏培养基:在厌氧条件下富集乳酸菌 | |||
=== 鉴别性培养基 === | |||
* EMB培养基(伊红美蓝琼脂培养基) | |||
** 革兰氏阳性菌不能生长 | |||
** 乳糖是所含唯一糖。不发酵乳糖,不产生酸的菌落基本无色或琥珀色(变形杆菌属、沙门氏菌属、志贺氏菌属) | |||
** 有伊红和亚甲蓝。能发酵乳糖、产酸力强的细菌因此可以结合伊红和亚甲蓝,最后在透射光下呈紫色,在反射光下呈金属光泽的绿色(如大肠杆菌)。产酸力弱的细菌菌落呈棕色(如肠杆菌属、克雷伯氏菌属、哈夫尼氏菌属)。 | |||
* SS培养基(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琼脂培养基) | |||
** 牛胆盐、枸橼酸钠和煌绿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及大多数的大肠菌群和变形杆菌,但不影响沙门氏菌的生长 | ** 牛胆盐、枸橼酸钠和煌绿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及大多数的大肠菌群和变形杆菌,但不影响沙门氏菌的生长 | ||
** 硫代硫酸钠和柠檬酸铁铵检测硫化氢的产生,使菌落中心呈黑色 | ** 硫代硫酸钠和柠檬酸铁铵检测硫化氢的产生,使菌落中心呈黑色 | ||
** 中性红为pH指示剂,发酵糖产酸的菌落呈红色,不发酵糖的菌落为无色 | ** 中性红为pH指示剂,发酵糖产酸的菌落呈红色,不发酵糖的菌落为无色 | ||
* | * BS培养基(亚硫酸铋琼脂培养基) | ||
** | * HE培养基(Hektoen肠道细菌琼脂培养基) | ||
* MC培养基(麦康凯琼脂培养基) | |||
{| class="wikitable" | |||
|+用于临床致病细菌检验的5种鉴别性培养基 | |||
!菌名 | |||
!EMB | |||
!SS | |||
!BS | |||
!HE | |||
!MC | |||
|- | |||
|大肠埃希氏菌 | |||
|绿色金属光泽,中心深色 | |||
|红或粉红色 | |||
|生长受抑制 | |||
|黄-粉红色 | |||
|红或粉红色 | |||
|- | |||
|肠杆菌属 | |||
|与E.coli相似,但稍大 | |||
|白或米色 | |||
|银灰色,黏性 | |||
|黄-粉红色 | |||
|红或粉红色 | |||
|- | |||
|克雷伯氏菌属 | |||
|大形,黏性,褐色 | |||
|红至粉红色 | |||
|生长受抑制 | |||
|黄-粉红色 | |||
|粉红色 | |||
|- | |||
|变形杆菌属 | |||
|半透明,无色 | |||
|中央黑色,边缘透明 | |||
|绿色 | |||
|透明 | |||
|透明,无色 | |||
|- | |||
|假单胞菌属 | |||
|半透明,无色至金色 | |||
|生长受抑制 | |||
|生长受抑制 | |||
|透明 | |||
|透明,无色 | |||
|- | |||
|沙门氏菌属 | |||
|半透明,无色至金色 | |||
|灰暗色 | |||
|黑色至深绿 | |||
|绿色或透明有黑心 | |||
|半透明,无色 | |||
|- | |||
|志贺氏菌属 | |||
|半透明,无色至金色 | |||
|灰暗色 | |||
|褐色或受抑制 | |||
|绿色或透明 | |||
|透明,无色 | |||
|} | |||
<ref>周德庆《微生物学教程(第三版)》</ref> |
2025年3月1日 (六) 17:28的最新版本
选择性培养基
- 察氏培养基:各种真菌。
- 蔗糖是唯一碳源。
- 高氏一号培养基:放线菌
- 甘露糖高盐培养基:选择性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
- 酵母提取物蛋白胨葡萄糖YPD培养基:培养酵母。(用酵母提取物培养酵母)
- Ashby无氮培养基:富集好氧性自生固氮菌
- Martin培养基:富集土壤真菌
- 含糖酵母膏培养基:在厌氧条件下富集乳酸菌
鉴别性培养基
- EMB培养基(伊红美蓝琼脂培养基)
- 革兰氏阳性菌不能生长
- 乳糖是所含唯一糖。不发酵乳糖,不产生酸的菌落基本无色或琥珀色(变形杆菌属、沙门氏菌属、志贺氏菌属)
- 有伊红和亚甲蓝。能发酵乳糖、产酸力强的细菌因此可以结合伊红和亚甲蓝,最后在透射光下呈紫色,在反射光下呈金属光泽的绿色(如大肠杆菌)。产酸力弱的细菌菌落呈棕色(如肠杆菌属、克雷伯氏菌属、哈夫尼氏菌属)。
- SS培养基(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琼脂培养基)
- 牛胆盐、枸橼酸钠和煌绿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及大多数的大肠菌群和变形杆菌,但不影响沙门氏菌的生长
- 硫代硫酸钠和柠檬酸铁铵检测硫化氢的产生,使菌落中心呈黑色
- 中性红为pH指示剂,发酵糖产酸的菌落呈红色,不发酵糖的菌落为无色
- BS培养基(亚硫酸铋琼脂培养基)
- HE培养基(Hektoen肠道细菌琼脂培养基)
- MC培养基(麦康凯琼脂培养基)
菌名 | EMB | SS | BS | HE | MC |
---|---|---|---|---|---|
大肠埃希氏菌 | 绿色金属光泽,中心深色 | 红或粉红色 | 生长受抑制 | 黄-粉红色 | 红或粉红色 |
肠杆菌属 | 与E.coli相似,但稍大 | 白或米色 | 银灰色,黏性 | 黄-粉红色 | 红或粉红色 |
克雷伯氏菌属 | 大形,黏性,褐色 | 红至粉红色 | 生长受抑制 | 黄-粉红色 | 粉红色 |
变形杆菌属 | 半透明,无色 | 中央黑色,边缘透明 | 绿色 | 透明 | 透明,无色 |
假单胞菌属 | 半透明,无色至金色 | 生长受抑制 | 生长受抑制 | 透明 | 透明,无色 |
沙门氏菌属 | 半透明,无色至金色 | 灰暗色 | 黑色至深绿 | 绿色或透明有黑心 | 半透明,无色 |
志贺氏菌属 | 半透明,无色至金色 | 灰暗色 | 褐色或受抑制 | 绿色或透明 | 透明,无色 |
- ↑ 周德庆《微生物学教程(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