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胰岛激素:修订间差异

来自osm&bio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导入01>Qlf2007
无编辑摘要
 
毛蕊花糖移动页面胰岛激素讨论:胰岛激素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没有差异)

2020年5月11日 (一) 15:16的最新版本

总论

文件:47-0.PNG
图1:胰岛的结构
  • 胰腺由两部分组成:葡萄状腺(Acini)和朗格汉斯岛(Islets of Langerhans,又名胰岛)。(图1)[1][2]
  • 胰岛随机分散在胰腺内,大部分靠近胰腺内的小管,尾部数量较多。[2]
  • 葡萄状腺向胰管分泌胰液。[1]
  • 胰岛向肝门静脉分泌多种激素,都与能量代谢有关。[1][3]
  • 胰岛由α细胞、β细胞、PP细胞(γ细胞)、SS细胞(δ细胞)、ε细胞组成。[4][5]
  • β细胞最多,PP细胞最少。[5]
  • 胰腺头部后侧的胰岛PP细胞最多。[5]
  • β细胞集中在胰岛内部,α细胞分散在外部。[2]
  • α细胞主要分泌胰高血糖素(Glucagon)、原胰高血糖素(Proglucagon)。[6]
  • β细胞主要分泌胰岛素(Insulin)、胰岛素C链、淀粉不溶素(Amylin)、原胰岛素(Proinsulin)、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6]
  • PP细胞主要分泌胰多肽(Pancreatic Polypeptide)。[6]
  • δ细胞主要分泌生长激素抑制剂(Somatostatin)。[6]
  • ε细胞主要分泌饥饿素(Ghrelin)。(分泌量极少,不是主要胰岛激素)[6]

各类动物的胰岛

文件:49.PNG
图2:部分动物的胰岛分布方式
文件:50.PNG
图3:各脊椎动物胰岛的细胞组成
  • 无脊椎动物没有胰岛结构,但能分泌结构和功能类似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多肽。[4]
    • 果蝇的脑的神经细胞能分泌类似胰岛素的多肽,降低血淋巴的岩藻糖(Trehalose)浓度。[4]
    • 果蝇的心脏的CC细胞(Corpora Cardiaca)是内分泌细胞,能分泌类似胰高血糖素的多肽AKH(Adipokinetic Hormone),升高血淋巴的葡萄糖浓度。[4]
  • 胰岛素是第一种主要分泌部位移至小肠粘膜的激素。(在头索动物和尾索动物中)[4]
  • 文昌鱼是第一种四类主要胰岛激素分泌部位都在小肠粘膜的动物。(但还没有形成胰岛)[4]
  • 圆口纲开始出现胰岛组织,但不在胰腺内。[4]
  • 盲鳗的胰岛在总胆管基部,七鳃鳗的胰岛在小肠粘膜和肝内。[4][7]
  • 七鳃鳗的胰岛内有空腔。[4]
  • 移除盲鳗的胰岛不会引起高血糖。[4]
  • 圆口纲的胰岛只有β细胞和SS细胞,小肠粘膜上分散有四类细胞。[4]
  • 从软骨鱼开始,β细胞完全进入胰岛,α细胞开始进入胰岛。[4]
  • 从鱼类到哺乳类,小肠粘膜上都分散有三类细胞(α、PP、SS)。(但极少)[4]
  • 某些软骨鱼的胰岛有PP细胞。[4]
  • 软骨鱼的胰岛出现在胰腺内的小管周围。[7]
  • 肺鱼的胰腺和脾被其它器官完全包裹,解剖困难。[4]
  • 肺鱼的胰岛分散在脾和小肠之间。[4]
  • 肺鱼的胰岛有结缔组织包被,PP细胞极少。[4]
  • 硬骨鱼的胰岛由一个较大的主胰岛(称为Brockmann Body)和若干小胰岛组成,分散在肠系膜中。[4][7]
  • 四足类的胰岛分散在胰腺中。[7]
  • 部分鸟类和哺乳类的胰岛出现ε细胞。[4]
  • 鸟类的α细胞最多,哺乳类的β细胞最多。[7]

β细胞的胰岛素

图4:原胰岛素的剪切(简图)
文件:128.PNG
图5:原胰岛素的剪切(全图)
文件:129.PNG
图6:(原)胰岛素的六聚体
文件:52-0.PNG
图7:控制胰岛素释放的因素
文件:130.PNG
图8: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的基本信号通路
文件:132.PNG
图9:餐后胰岛素分泌量的变化
文件:133.png
图10:胰岛素和它的受体
文件:Hsa04910.png
图11:胰岛素的信号通路
文件:134.png
图12:胰岛素的信号通路

结构、合成、分解

  • 11号染色体短臂上的INS基因编码预原胰岛素(Preproinsulin),由糙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翻译。[1][3][8]
  • 预原胰岛素的N端有疏水信号肽。[3]
  • 预原胰岛素被送入内质网腔内,被剪去信号肽成为原胰岛素(Proinsulin)。[3]
  • 原胰岛素由二硫键异构酶(Disulfide Isomerase)帮助形成二硫键,从而完成折叠。[3]
  • 原胰岛素在高尔基体反面被装入原分泌颗粒(Progranules)。[3]
  • 原分泌颗粒内,原胰岛素被剪切成A链、B链、C链。(图4、5)[3]
  • 每个剪切位点由2个碱性氨基酸组成。[3]
  • 类枯草杆菌蛋白酶原蛋白转化酶(Subtilisin-like Proprotein Convertases,简写SPC或PC)将原胰岛素切开。[3]
    • 有两种PC,分别称为PC1/3和PC2。[3]
    • 一般情况下,A链和C链间由PC2切开,B链和C链间由PC1/3切开。(但不是绝对的)[3]
    • PC1/3和PC2都属于丝氨酸蛋白酶,都需要钙离子激活。[3]
    • PC2的最适pH略低。[3]
    • 一般情况下PC1/3先切,PC2后切。[3]
  • 羧肽酶E(Carboxypeptidase E,又名H,简写CPE或CPH)将切开的原胰岛素的剪切位点剪去。[3]
  • A链和B链通过2个二硫键相连,组成胰岛素。(A链内部还有1个二硫键)[1][3]
  • 原分泌颗粒离开高尔基体,成为分泌颗粒(Secretory Granule)。[3]
  • 分泌颗粒停留在细胞内,受到特定信号时排出细胞。(此种胞吐方式称为Regulated Secretory Pathway)[3][9]
  • C链随胰岛素被排出细胞,少量原胰岛素(和处理中间物)也被排出细胞。[1][3]
  • C链的功能:
    • C链将A链和B链绑定,使它们间二硫键的形成由双分子反应变为分子内反应,提高反应速率。[3]
    • C链帮助A链N端的折叠。[3]
    • C链将原胰岛素凑长,帮助其跨过内质网。[3]
    • C链的构象有助于剪切位点与酶结合。[3]
    • C链能微弱促进细胞吸收利用葡萄糖。[3]
    • C链能激活血管内皮细胞的一氧化氮合成酶(Nitric Oxide Synthase)[1],可能用于改善肌肉、皮肤、视网膜的微循环。[3]
    • C链能激活肾小管上皮细胞的钠钾泵。[3]
    • C链能减缓糖尿病时血管和神经的并发症。[3]
    • 细胞对C链的受体可能是G偶联蛋白受体。[1]
    • 上述受体可能不能区分C链的手性。[3]
  • C链可以作为胰岛素分泌的标志。[3]
  • (原)胰岛素能形成以2个Zn2+为中心的六聚体结构。(图6)[3]
  • 胰岛素主要被肝、肾、肌肉的胰岛素酶(Insulinase)分解。[1]
  • 原胰岛素和C链主要在肾被分解。[6]

胰岛素分泌的调控

  • 常见影响胰岛素分泌的因素见图9。[1]
  • β细胞自身有血糖浓度感受器,根据血糖浓度调节胰岛素的生产和分泌。[1]
  • 正常情况下,胰岛素的生产与分泌表观上偶联,即分泌多少,产生多少,细胞内储备几乎恒定。[3]
  • 刺激分泌胰岛素的因子通常也刺激生产胰岛素,但刺激机制可能不同,即胰岛素的生产与分泌实际上不偶联。[3]
  • 短时间内,葡萄糖刺激分泌胰岛素的信号通路依赖钙离子,但葡萄糖刺激生产胰岛素不依赖。[3]
  • 肾上腺素、生长激素抑制剂、二氮嗪(Diazoxide)抑制胰岛素分泌,但不抑制胰岛素生产。[3]
  • 脂肪酸、磺脲(Sulfonylurea)刺激胰岛素分泌,但不刺激胰岛素生产。[3]

胰岛素生产的调控

  • 葡萄糖刺激胰岛素生产主要在翻译层面。[3]
  • 胰岛素基因是11号染色体短臂上的INS基因。[10]
  • INS基因有多种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可供调控。[10]
  • 葡萄糖同时刺激约50种蛋白质的生产,大部分参与胰岛素分泌,包括PC和CPE。[3]
  • 上述若干蛋白质的mRNA的5' UTR有称为“ppIGE”的元素,序列对称。[3]
  • β细胞的细胞质中有ppIGEBP蛋白,葡萄糖浓度升高时与ppIGE元素结合,促进mRNA翻译。[3]
  • 葡萄糖升高12h以上,葡萄糖参与稳定预原胰岛素的mRNA。[3]
  • 长时间葡萄糖升高,Pdx-1和MafA转录因子磷酸化,促进相关基因转录。[3]
  • 更长时间葡萄糖升高(或肥胖、怀孕时),胰岛增生。[3]

胰岛素分泌的调控

  • 葡萄糖通过GLUT1和GLUT2转运器进入β细胞,转化为ATP。(属于协助扩散)[3]
  • ATP升高引起钾离子通道(KCNJ11)关闭,同时钠离子通道(TRPM4)开放,使细胞去极化。[3]
  • 磺脲、氯茴苯酸(Meglitinide)也可关闭钾离子通道。[6]
  • 细胞内电位达到-20 mV时,电压门钙离子通道开放,细胞进一步去极化。[3]
  • 钙离子激活CAMK激酶,引起胰岛素释放。[11]
  • 乙酰胆碱、脂肪酸、胆囊收缩素可激活磷脂酰肌醇磷脂酶C(Phosphatidylinositol Phospholipase C)。[6][11]
  • 肌醇磷脂酶C产生IP3,引起内质网释放钙离子,从而引起胰岛素释放。[6][11]
  • 电压门和钙离子门钾离子通道开放,使细胞回到静息电位。[3]
  • 葡萄糖升高24h以上,胰岛素分泌(可逆地)对葡萄糖不再敏感。[6]
  • 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皮质醇、孕酮、雌激素促进胰岛素分泌。[1]
  • 胰岛受自主神经系统调控。[1][2]
    • 交感神经通过去甲肾上腺素抑制胰岛素分泌。
    • 副交感神经通过乙酰胆碱促进胰岛素分泌。

胰岛素分泌实际情况

  • 空腹时,胰岛素少量分泌,对代谢影响极小。[1]
  • 餐后,血糖快速升高时,β细胞立刻释放储存的胰岛素,其分泌量在5分钟内升高10倍。(称为第一阶段)[1]
  • 8分钟时,储存的胰岛素快要耗尽,分泌量快速下降,同时细胞开始生产胰岛素。[1]
  • 15分钟时,胰岛素分泌量开始上升,并持续上升2~3小时。(称为第二阶段)[1]
  • 上述过程图解见图9。[12]

作用、信号通路

  • 胰岛素的宏观功能:
    1. 促进细胞吸收和分解葡萄糖;[1]
    2. 促进糖原合成,抑制糖原分解;[1]
    3. 促进脂质合成,抑制脂质分解;[1]
    4. 促进细胞吸收氨基酸,合成蛋白质;[1]
    5. 抑制蛋白质分解;[1]
    6. 促进细胞吸收钾,抑制肾排出钠;[10]
    7. 舒张血管壁肌肉,增大血流;[10]
    8. 促进胃酸分泌;[10]
    9. 促进基因转录和翻译;[1][13]
    10. 促进细胞生长和分化,抑制细胞凋亡;[10][13]
    11. 促进记忆和学习,尤其是语言记忆。[10]
  • 人的大部分细胞都有胰岛素受体(IR)。[1]
  • IR是较为特殊的酪氨酸激酶感受器,是糖蛋白。[6]
  • 未结合胰岛素的IR由2个α亚基和2个β亚基组成。[1][14]
  • 2个β亚基之间、α和β亚基之间通过二硫键相连。[14]
  • α亚基在胞外,每个有2个胰岛素结合位点,但只能结合1个胰岛素分子。[14]
  • 与胰岛素结合时,亚基构象改变,相当于普通酪氨酸激酶感受器形成二聚体,β亚基自我磷酸化(Autophosphorylation),受体激活。[14][15]
  • 激活的β亚基将IRS蛋白和SHC蛋白的酪氨酸磷酸化。[13][14]
  • IRS和SHC通过PTB结构域与IR的近膜区的一个磷酸酪氨酸结合。[14]
  • SHC与上述酪氨酸的亲和度较大。[14]
  • IRS蛋白激活3,4-二磷酸磷脂酰肌醇 3-激酶(PI3K),产生PIP3[13][14]
  • PIP3激活细胞膜上的依赖3-磷酸肌醇的蛋白激酶(PDK1)。[13][14]
  • PDK1磷酸化并激活AKT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3][14]
  • AKT激活或抑制大量种类的蛋白质,见图10。[14]
  • SHC蛋白可通过SOS/GRB2蛋白激活Ras信号通路,促进某些基因的转录。[14]
  • GLUT4葡萄糖转运器被激活,促进细胞吸收葡萄糖(但脑的神经细胞除外)。[1]
  • 肝细胞中多余的葡萄糖被用于合成糖原和甘油三酯。[1]
  • 脂肪细胞中多于的葡萄糖被用于合成甘油。[1]
  • 肝细胞的糖原磷酸化酶被抑制,葡萄糖激酶和糖原合成酶被激活。[1]
  • 肝细胞合成的甘油三酯被装入极低密度脂蛋白,然后运入脂肪组织。[1](参阅甘油三酯分解代谢
  • 肝细胞的胆固醇和磷脂合成被抑制。(因为底物被用于合成甘油三酯)[1]
  • 糖异生所需的酶被抑制。(糖异生被抑制的另一个原因是没有底物)[1]
  • 脂肪细胞中,PDE3被磷酸化,降低cAMP,进而对激素敏感的脂酶(Hormone-sensitive Lipase)被抑制。[1][14]
  • cAMP降低的另一结果是cGMP升高。
  • 细胞对氨基酸的吸收被促进。(尤其是亮、异、缬、酪、苯氨酸)[1]
  • 溶酶体水解蛋白质被抑制。[1]
  • 大多数mRNA的翻译被促进。[1]

胰高血糖素

文件:140.PNG
图10:原胰高血糖素的结构
文件:Hsa04922.png
图11:胰高血糖素的信号通路

合成、分泌

  • 2号染色体长臂上的GCG基因编码预原胰高血糖素(Preproglucagon)。[16]
  • 预原胰高血糖素N端有疏水信号肽。[17]
  • 像胰岛素一样,预原胰高血糖素被剪去信号肽送到高尔基体反面的原分泌颗粒中。[3]
  • 除β细胞以外的胰岛细胞都只表达PC2而不表达PC1/3。(但小肠中的α细胞可表达)[3]
  • 原胰高血糖素的结构见图10。(只有Glucagon和IP-1的两端可被PC2剪断)[18]

功能、信号通路

  • 胰高血糖素的功能:
    1. 促进糖原分解;[1]
    2. 促进糖异生;[1]
    3. 提高血液中的葡萄糖和脂肪酸;[1]
    4. 抑制胃酸分泌,促进胆酸分泌;[1]
    5. 强心;[1]
    6. 提高肾的血流量。[1]
  • 胰高血糖素的受体是普通的G蛋白偶联感受器,属分泌素型。[1]
  • 胰高血糖素的信号转导过程见图11。[19]
  • 胰高血糖素升高PIP3和cAMP,降低cGMP。[19]
  • cAMP激活糖原磷酸化酶激酶,将无活性的糖原磷酸化酶b变为有活性的糖原磷酸化酶a,从而促进糖原分解。[1][19]
  • 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细胞吸收氨基酸,进行糖异生。[1]
  • 糖原分解和糖异生都促进肝细胞向血液释放葡萄糖。[1]
  • 胰高血糖素促进脂肪细胞释放脂肪酸,抑制肝细胞吸收脂肪酸,提高血液中的脂肪酸浓度。[1]
  • 影响胰高血糖素分泌的因素:
    1. 低血糖促进胰高血糖素分泌,高血糖则抑制;[1]
    2. 血液氨基酸(尤为丙、精氨酸)升高促进胰高血糖素分泌;[1]
    3. 运动促进胰高血糖素分泌。[1]

其它胰岛激素

  • 淀粉不溶素减缓胃消化液进入肠道,增进饱腹感,防止血糖浓度快速升高。[1]
  • 胰多肽控制胰岛和胰腺的分泌活动。[1]
  • 淀粉不溶素抑制胰岛素的分泌。[1]
  • 生长激素抑制剂抑制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1]

参考文献

  1.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Guyton and Hall Textbook of Medical Physiology》第19版第79章
  2. 2.0 2.1 2.2 2.3 《Gray's Anatomy》第40版第70章
  3.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3.38 3.39 3.40 3.41 3.42 3.43 3.44 3.45 3.46 3.47 《Endocrinology: Adult and Pediatric》第7版第31章
  4.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4.17 4.18 《Islets of Langerhans》第1章
  5. 5.0 5.1 5.2 《Islets of Langerhans》第2章
  6. 6.00 6.01 6.02 6.03 6.04 6.05 6.06 6.07 6.08 6.09 6.10 《Basic and Clinical Endocrinology》第9版第17章
  7. 7.0 7.1 7.2 7.3 7.4 《Vertebrates: Comparative Anatomy, Function and Evolution》第6版第15章
  8. NCBI Gene:3630
  9.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第6版第13章
  10.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Wikipedia:Insulin
  11. 11.0 11.1 11.2 KEGG PATHWAY: Insulin secretion
  12. 《Endocrinology: Adult and Pediatric》第7版第32章
  13.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KEGG PATHWAY: Insulin signaling pathway
  14. 14.00 14.01 14.02 14.03 14.04 14.05 14.06 14.07 14.08 14.09 14.10 14.11 14.12 《Endocrinology: Adult and Pediatric》第7版第33章
  15. 《William's Textbook of Endocrinology》第12版第5章
  16. NCBI Gene:2641
  17. UniProt:P01275
  18. 《Endocrinology: Adult and Pediatric》第7版第34章
  19. 19.0 19.1 19.2 KEGG:Glucagon signaling path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