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同源器官及变态演化:修订间差异

来自osm&bio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Liiiiiing.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Liiiiiing.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未显示2个用户的7个中间版本)
第11行: 第11行:
!<big>种</big>
!<big>种</big>
|-
|-
! rowspan="18" |贮存结构
! rowspan="19" |贮存结构
(多为可食部分)
(多为可食部分)
|胡萝卜、萝卜、甜菜<ref>具有三生生长。其中胡萝卜主要为'''韧皮部''',萝卜主要为'''木质部''',甜菜为既有木质部也有韧皮部的'''同心圆结构'''。另外,萝卜的三生形成层来自木薄壁细胞,甜菜的三生形成层来自中柱鞘和韧皮薄壁细胞。</ref>
|胡萝卜<ref>胡萝卜主要为'''次生韧皮部膨大,无典型三生生长。'''</ref>、萝卜、甜菜<ref>具有三生生长。萝卜主要为'''木质部''',甜菜为既有木质部也有韧皮部的'''同心圆结构'''。另外,萝卜的三生形成层来自木薄壁细胞,甜菜的三生形成层来自中柱鞘和韧皮薄壁细胞。</ref>、商陆、菠菜<ref>商陆,苋菜的次生韧皮部发育为三生结构</ref>、牛膝<ref>牛膝的三生生长始于‌次生韧皮部中的薄壁细胞‌。</ref>
|肉质直根
|肉质直根
| rowspan="2" |
| rowspan="2" |
第21行: 第21行:
| rowspan="2" |
| rowspan="2" |
|-
|-
|番薯、木薯、山芋<ref>以分散的导管为中心进行三生生长。</ref>、大丽花
|番薯、木薯、山芋<ref>以分散的导管为中心进行三生生长。</ref>、大丽花、何首乌<ref>中柱鞘发育为三生结构(周韧维管束)</ref>
|不定根形成的块根
|不定根形成的块根
|-
|-
第32行: 第32行:
| rowspan="4" |
| rowspan="4" |
|-
|-
|薯蓣、秋海棠<ref>同理,不同于块茎,小块茎在植株地上部分出现。</ref>
|薯蓣<ref>'''具网状脉的单子叶植物''',属百合目薯蓣科(克朗奎斯特系统,在APGⅢ分类系统里另立为薯蓣目)。</ref>、秋海棠<ref>同理,不同于块茎,小块茎在植株地上部分出现。</ref>
|
|
|小块茎
|小块茎
第56行: 第56行:
|鳞茎<ref>鳞茎是着生鳞片叶的盘状结构,本身不贮存养分。</ref>
|鳞茎<ref>鳞茎是着生鳞片叶的盘状结构,本身不贮存养分。</ref>
|肉质鳞叶
|肉质鳞叶
|-
|大黄<ref>在次生维管束外围或髓部薄壁细胞中出现三生生长(同心环状异型维管束‌)。
部分髓细胞转化为‌星点状维管束‌(横切面可见放射状排列,俗称“锦纹”)。</ref>
|
| colspan="2" |块根、块茎(根茎都具有三生生长)
|
|
|
|-
|-
|草莓
|草莓
第140行: 第149行:
| rowspan="6" |
| rowspan="6" |
|-
|-
|山楂、柑橘
|山楂、柑橘、(待考证)茄科的枸杞、鼠李
|
|
|茎刺(单刺)
|茎刺(单刺)
第153行: 第162行:
|叶刺
|叶刺
|-
|-
|刺槐属、秦椒、紫叶小檗
|刺槐属(洋槐就是刺槐)、秦椒、紫叶小檗、鼠李科的酸枣和豆科的合欢
|
|
|
|
第164行: 第173行:
|-
|-
! rowspan="2" |同化结构
! rowspan="2" |同化结构
|假叶树、天门冬<ref>天门冬的叶片退化为干膜质鳞片状,枝呈针形叶状。</ref>、竹节蓼
|假叶树、天门冬<ref>天门冬的叶片退化为干膜质鳞片状,枝呈针形叶状。</ref>、竹节蓼、昙花、文竹
|
|
|叶状茎(叶状枝)
|叶状茎(叶状枝)
第198行: 第207行:
|-
|-
! rowspan="3" |攀援结构
! rowspan="3" |攀援结构
|常春藤、络石、凌霄
|常春藤、络石、凌霄,青龙藤。
|攀援根
|攀援根
|
|
第214行: 第223行:
|
|
|-
|-
|豌豆、铁线莲、菝葜<ref>豌豆和野豌豆的羽状复叶先端的小叶片发育为叶卷须,菝葜属的托叶发育为叶卷须。</ref>
|豌豆、铁线莲、菝葜<ref>豌豆和野豌豆的羽状复叶先端的小叶片发育为叶卷须,菝葜属的托叶发育为叶卷须,铁线莲的叶柄发育为叶卷须。</ref>
|
|
|
|

2025年4月7日 (一) 20:20的最新版本

现存结构的功能 植物种类 原始器官
贮存结构

(多为可食部分)

胡萝卜[1]、萝卜、甜菜[2]、商陆、菠菜[3]、牛膝[4] 肉质直根
番薯、木薯、山芋[5]、大丽花、何首乌[6] 不定根形成的块根
[7] 小鳞茎(珠芽)
薯蓣[8]、秋海棠[9] 小块茎
藕、竹、狗牙根、马兰、白茅 根状茎[10]
马铃薯[11]、菊芋(洋姜)、甘露子、姜 块茎
荸荠[12]、芋、慈姑 球茎 膜质鳞叶[13]
大蒜[14]、洋葱、百合、贝母、葱、藠头、水仙、石蒜 鳞茎[15] 肉质鳞叶
大黄[16] 块根、块茎(根茎都具有三生生长)
草莓 膨大的花托[17]
菠萝蜜 花被与果皮[18]
桑椹 肥大的花被和小核果
苹果、梨、山楂、枇杷[19] 被丝托
柑橘、柚子[20] 膨大的表皮毛[21]
西瓜、番茄、火龙果 胎座
荔枝、龙眼,红皮丹[22] 假种皮
石榴 肉质外种皮
银杏、椰子[23] 胚乳
板栗、菱角、荞麦[24]、核桃[25] 子叶
防御结构 皂荚[26] 茎刺(分枝刺)
山楂、柑橘、(待考证)茄科的枸杞、鼠李 茎刺(单刺)
蔷薇、月季 皮刺[27]
仙人掌、小檗属[28] 叶刺
刺槐属(洋槐就是刺槐)、秦椒、紫叶小檗、鼠李科的酸枣和豆科的合欢 托叶刺
红花、飞廉[29] 叶的一部分变态成刺
同化结构 假叶树、天门冬[30]、竹节蓼、昙花、文竹 叶状茎(叶状枝)
台湾相思、某些金合欢属植物 叶状柄
吸收结构 菟丝子、槲寄生[31] 寄生根(吸根)
狸藻、茅膏菜、猪笼草 捕虫叶
攀援结构 常春藤、络石、凌霄,青龙藤。 攀援根
葡萄、栝楼、黄瓜、南瓜[32] 茎卷须
豌豆、铁线莲、菝葜[33] 叶卷须
其它结构 红树、木榄、水松 呼吸根
玉米、榕树 (气生)支柱根
姜科、芭蕉科 地下根状茎 叶鞘层层包叠成为地上的假茎
蒲公英的绒毛 冠毛
杨柳絮 珠柄与胎座的表皮毛
棉花、木棉的绒毛 种皮毛

持续更新⏳...

  1. 胡萝卜主要为次生韧皮部膨大,无典型三生生长。
  2. 具有三生生长。萝卜主要为木质部,甜菜为既有木质部也有韧皮部的同心圆结构。另外,萝卜的三生形成层来自木薄壁细胞,甜菜的三生形成层来自中柱鞘和韧皮薄壁细胞。
  3. 商陆,苋菜的次生韧皮部发育为三生结构
  4. 牛膝的三生生长始于‌次生韧皮部中的薄壁细胞‌。
  5. 以分散的导管为中心进行三生生长。
  6. 中柱鞘发育为三生结构(周韧维管束)
  7. 不同于地下的鳞茎,小鳞茎在枝端花间出现。
  8. 具网状脉的单子叶植物,属百合目薯蓣科(克朗奎斯特系统,在APGⅢ分类系统里另立为薯蓣目)。
  9. 同理,不同于块茎,小块茎在植株地上部分出现。
  10. 杂草难以根除的原因之一便是碎裂的根状茎将会发育成新的植株。
  11. 马铃薯块茎主要由韧皮部发育。
  12. 来自莎草科的挺水植物。
  13. 膜质鳞叶起保护作用,本身不贮存养分。
  14. 成熟时膜状鳞叶枯死,可食部分为腋芽。
  15. 鳞茎是着生鳞片叶的盘状结构,本身不贮存养分。
  16. 在次生维管束外围或髓部薄壁细胞中出现三生生长(同心环状异型维管束‌)。 部分髓细胞转化为‌星点状维管束‌(横切面可见放射状排列,俗称“锦纹”)。
  17. 表面的“籽粒”为小核果,旧称其瘦果。
  18. 实际上果皮只有包裹种子外薄薄的一层,在处理菠萝蜜时去除的中心部分来自花序轴,白色条状物来自不育花。
  19. 同属蔷薇科。
  20. 同属芸香科。
  21. 食用时剥掉的橘皮是外表皮,橘络(和剥掉的内面白色橘皮)是中表皮。
  22. 同属无患子科。
  23. 椰乳是液态胚乳,椰肉是固态胚乳。另:椰宝是胚,椰果是椰乳的细菌发酵产物。
  24. 蓼科而非禾本科!
  25. 硬壳是果皮,软的青皮是花被;因此核桃是坚果,包裹了青皮像核果,称为核果状坚果。
  26. 刺能形成分支。
  27. 枝刺与皮刺的区别在于其有无维管束。
  28. 长枝上的叶变态成三叉状的刺,在其腋间长出短枝,生有寻常叶。
  29. 同属菊科。
  30. 天门冬的叶片退化为干膜质鳞片状,枝呈针形叶状。
  31. 槲寄生为半寄生植物。
  32. 葫芦科的茎卷须由侧芽发育而来,葡萄的茎卷须由顶芽发育而来。
  33. 豌豆和野豌豆的羽状复叶先端的小叶片发育为叶卷须,菝葜属的托叶发育为叶卷须,铁线莲的叶柄发育为叶卷须。

编辑时部分内容汇总自 蔬菜水果的食用部分总结幻想乡问题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