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动物门

来自osm&bio
二体雌蕊留言 | 贡献2025年3月19日 (三) 21:23的版本 →‎肉足纲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单细胞真核生物的概述以及分类

原生动物是真核单细胞动物。构成原生动物体的单个细胞,既具有一般细胞的基本结构一一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又具有一般动物所表现的各种生活机能,如运动、消化、呼吸、排泄、感应和生殖等。因此它和高等动物体内的一个细胞不同,而和整个高等动物体相当,是一个能营独立生活的有机体它没有像高等动物那样的器官、系统,而是由细胞分化出不同的部分来完成各种生活机能。如有些种类分化出鞭毛或纤毛完成运动的机能,有些种类分化出胞口、胞咽,摄取食物后,在体内形成食物泡进行消化,完成营养的机能等。完成这些机能的部分和高等动物体内的器官相当,因此称为细胞的器官,简称为细胞器。

主要的真核生物分支
神秘原生动物分类

原生动物除单细胞的个体外,也有由几个以上的个体聚合形成的群体,很像多细胞动物,但是它又不同于多细胞动物,这主要在于细胞分化程度不同。多细胞动物体内的细胞一般分化成为组织,或再进一步形成器官、系统,协调活动成为统一的整体。组成群体的各个个体,细胞一般没有分化,最多只有体细胞与生殖细胞的分化。体细胞没有什么分化,在群体内的个体各有相对的独立性。

分类上,毕竟是整个动物界里面最原始最难分类的一块,原生动物能否被统称为一个门都是问题。从Whittaker五界系统的角度,原生动物应该被定义为亚界,下分四个门(鞭毛,纤毛,肉足和孢子)。但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又双叒叕重拳出击加到了十几个乃至三十几个门。

为了叙述方便,笔者在此沿用普通动物学第四版的格式,将原生动物当作是一个门来看待,下分四个纲:鞭毛纲,肉足纲,孢子纲和纤毛纲。

鞭毛纲

  • 总体特征

一般来说身体具有鞭毛并以其作为运动器官。鞭毛和纤毛在微观结构上基本没有区别,都是9+2型微管,区别仅在于长度,数目以及分布范围。纤毛往往较短,在虫体上的覆盖面积大,数量多(所以数量在分类学上无太大意义);鞭毛比较长,在各种虫体上着生位置有区别(如顶生和腰生之分),着生数量有区别(单鞭,双鞭抑或是多鞭),形态也有区别(茸鞭型与尾鞭型,区别在于鞭毛上有没有小的分支即“茸”)。所以在分类学上意义蛮大的

ps:也有有很多很多鞭毛的虫,如白蚁肠道内共生的披发虫。

营养方式多样,可光合自养,可异养,可腐生式营养(人话:寄生)

体型中等偏小(比起变形虫那些巨无霸来说已经很小了),但是可形成群体结构(如盘藻Gonium团藻Volvox关于它们到底是绿藻门还是植鞭亚纲让动物学家和植物学家打一架谁赢了听谁的)。无性生殖以纵二分裂为主,有性生殖方式多样,有同配,异配,卵式等多种。(普动和植物学又打起来了,根据普动,团藻是异配生殖,但是根据定义以及植物学团藻是卵式生殖,笔者的观点支持卵式生殖)

  • 代表动物:眼虫(Euglena

属植鞭亚纲,生活于营养丰富的静水污水中,可导致水华。

  1. 形态结构与运动:绿色梭形的单细胞生物,前端钝圆后端尖。细胞核位于虫体中后部。体表膜带斜线,本质为细胞质膜(普动第四版上的三分质膜仅在这里出现过,提到眼虫的题有这个选项就选吧)。表膜的条纹由向内的沟和向外的嵴组成,可以想象成锁子甲之类的。鞭毛位于体前端并且从胞口中伸出,下连有两根轴丝,后者与基体相关联。基体在细胞分裂中作用类似于中心粒。鞭毛9+2型,运动属挥鞭型。胞口向胞内与一个膨大的储蓄泡相连。
  2. 营养:具有叶绿体,进行光合自养类的营养方式。在鞭毛基部紧贴储蓄泡处有一光感受器与一眼点,前者可感光,后者起遮光作用,导致光只能从特定方向被感知,有利于眼虫的趋光运动。这一结构在绿色光合自养的鞭毛虫中广泛存在。叶绿体的形态、大小和数量在不同种属之间有所差别。营养以副淀粉粒的方式储存于胞中,和碘液接触后不变色,结构为β-1,3葡萄糖以及β1,6的分支。胞口能否起进食作用尚有争论,不会考。
  3. 渗透调节与排泄与呼吸:胞口可以排出体内的过多水分以维持渗透压平衡,水分通过储蓄泡旁边的单个大伸缩泡收集。气体交换直接通过体表进行。
  4. 生殖与包囊:眼虫行纵二分裂,但是在核分裂时核膜不消失。环境恶劣时会变圆,分泌胶质形成包囊。环境合适后,眼虫先在包囊内进行一次或几次纵分裂,再出胞进行生活。
  • 分类
  1. 植鞭亚纲

肉足纲

▲肉足纲以伪足(运动&摄食)为运动器,根据形态可将伪足分类:

①叶状伪足(叶状+指状);②丝状伪足;③根状伪足;④轴伪足(其中有微管组成的轴丝)。

▲根据伪足形态不同,可分出两个亚纲:

        ◐根足亚纲----叶状伪足+丝状伪足+根状伪足
        ◑辐足亚纲----轴伪足

▲根足亚纲:①变形虫们---叶状;②表壳虫---叶状;③有孔虫---根状;④鳞壳虫---丝状

★代表-大变形虫:最大的变形虫
⑴结构:质膜薄,膜下为外质(无颗粒、均质透明),外质之内为内质(具颗粒, 中有扁盘形细胞胞核、伸缩泡等)---内质又可分凝胶质(外,相对固态)与溶胶质(内,液态)。
⑵运动--变形运动:外质向外突出呈指状后,内质流入其中(溶胶质向运动的方向流动),流动到临时突起的前端溶胶质变为凝胶质---同时后面的凝胶质变为溶胶质,不断重复向前流动从而使虫体不断向伪足伸出方向移动;溶胶质/凝胶质相互间的转换是细胞骨架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的相互作用(肌动蛋白组装与去组装)。

孢子纲

纤毛纲

系统发育与适应性特征

原生动物门(Phylum Protozoa)是并系群,包括古虫类的类眼虫生物、囊泡虫类的顶复虫、根足类、变形虫类、后鞭毛生物的领鞭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