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子植物各科介绍

来自osm&bio
跳转到导航 跳转到搜索

本页面基本按照 APG IV 顺序介绍重要的科的特征和与传统分类系统之间的变化。

被子植物基部类群(ANA)

古神低吟——无油樟目

仅一科一属一种,即无油樟,为现存其他所有被子植物的姐妹群。传统分类系统中,无油樟被列入樟目。

特征:常绿灌木;单叶互生,羽状脉。聚伞圆锥花序,雌雄异株(ZW)型,偶有雄株产生两性花情况(万恶的某联赛题);花被片5-;雄蕊多数,螺旋状排列。三角形花药;雌花雌蕊多数,离生心皮螺旋状排列;聚合肉质核果。

  • 无油樟仅仅产于南太平洋新喀里多尼亚岛。
  • 无油樟的线粒体基因组经历了来自于苔藓和绿藻的水平基因转移。

睡美人——睡莲目

包含独蕊草科、莼菜科以及睡莲科三科。

睡莲科

恩格勒系统采用广义睡莲科(包括如今的莲科),此后各种分类系统则多将其拆分为睡莲科和莲科,APG IV将莲科置于山龙眼目,而睡莲属于被子植物基部类群之一。

特征:水生草本;根状茎;叶盾状、心形或戟形。花单生;萼片通常4;花瓣缺至多数,常过渡至雄蕊,或无花萼花瓣之分;雄蕊多数,螺旋状排列;心皮2或3至多数,子房上位至下位,胚珠多数;海绵质浆果。

代表种:睡莲(子房半下位)、芡、萍蓬草、王莲(知名摄影用植物,网络上可以找到众多的神秘坐莲人图片)

  • “勾芡”一词就来自于富含淀粉的芡实所制作的芡粉,只不过现在一般用淀粉代替。
  • 王莲身为睡莲科一员却不像睡莲在夜晚闭花,而是正好相反,暮开昼合午睡莲。王莲的花随着开花后天数不同会神奇地改变花色。

其他

莼菜科:有沉水叶和浮水叶之分,其供食用的浮水叶是杭州名菜,与茭白、鲈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菜”,“莼羹鲈脍”常常用来描述思乡之情。

独蕊草科:仅10种的小科,曾被错认为是单子叶植物。

“八角目”——木兰藤目

包含木兰藤科、苞被木科以及五味子科三科。其中木兰藤科仅一属一种木兰藤,分布于澳大利亚西北部;苞被木科产于印尼、新几内亚、澳大利亚与太平洋一带。

五味子科

传统分类系统中一般将此科置于木兰亚纲的木兰目或八角目下。现在此科反倒包含了以前多独立成八角科的八角属。

特征:藤本(五味子)或小乔木(八角);单叶多互生;花两性或单性异株,常单生于叶腋内;花被片5至多枚,螺旋状排列;雄蕊4至多数;心皮7至多数;单轮聚合蓇葖果(八角)或长穗状或球状聚合浆果(五味子)。

代表种:五味子、八角(大料)、红毒茴

  • 八角有时被称为八角茴香或大茴香,甚至直接称作茴香,但是其与伞形科的茴香(通称小茴香)没有近的亲缘关系。
  • 辨别八角和红毒茴的方法:八角真的是八个角(心皮8-9个),果先端钝,无钩;红毒茴果实的心皮多为10-13个,果先端尖,有小钩。
  • 五味子含有五味子素,可能具有药用功能。

单子叶植物

最基部类群——菖蒲目

仅一科一属两种(菖蒲、金钱蒲)。因为有肉穗花序,以前归属于泽泻目天南星科。APG IV 系统中表明其是其他所有单子叶植物的姐妹群,从属直接单立成目。

特征:多年生草本,具根状茎;叶二列,如同鸢尾的叶片一样基部呈鞘状对折,互相套叠;肉穗花序,具佛焰苞;花两性,花被片6,雄蕊6,花丝长线形,与花被片等长;子房上位,2-3室;胚珠多数;浆果,花被宿存。

  • 与天南星科的一些区别:等面叶,花序梗中有两个独立维管系统,无针晶体(草酸钙结晶),有外胚乳,油细胞。
  • 菖蒲的叶有中肋,叶片长而宽;金钱蒲的叶则不具中肋,叶片狭而短。

泽泻目

本目包含14科,多为水生或沼生植物,是单子叶植物系统树上近基部的一个分支。

地上明星——天南星科

本科在 APG IV 系统中包含传统上分立的浮萍科,而菖蒲属则被分立为菖蒲目菖蒲属。

特征:草本。具富含淀粉的块茎、球茎或根茎。叶通常基生,如茎生则为互生,呈2行或螺旋状排列,形状各式,剑形而有平行脉至箭形而有网脉,全缘或分裂;基部有膜质鞘肉穗花序,外具一佛焰苞;花小,两性或单性,典型的自下而上为雌花-雄花-附属物,有时中部具有中性花;两性花具4-6片鳞片状花被,单性花常无花被;雄蕊1至6,分离或合生成雄蕊柱;子房由1至数心皮合成,上位。浆果。

代表种:天南星、芋、半夏、绿萝(网状脉)、大薸(浮水植物,可作饲料)、浮萍、魔芋、马蹄莲、海芋(滴水观音、姑婆芋)、龟背竹(三者均为常见观赏植物)

  • 天南星科包含了最大的花之一巨魔芋,以及最小的花之一无根萍。
  • 天南星科是一个具毒大科,许多物种有毒。
  • 浮萍通常只进行无性繁殖,与远处生长的植株相遇时才开始有性生殖。尽管花极小,但是浮萍同样具有佛焰苞,且也有防止自体受精的机制。

水中仁母——泽泻科

世界广布的水生植物科。

特征:水生或沼生草本;根状茎;叶常基生,基部有开裂的鞘,叶形多样。花两性或单性,总状或圆锥花序;花被6,二轮,外轮萼片状宿存,内轮花瓣状;雄蕊6至多数,稀为3枚;心皮6至多数,分离;子房上位,基生胚珠1-2颗;多瘦果,无胚乳,马蹄形胚。

代表种:泽泻、慈姑

  • 慈姑有沉水叶、浮水叶和挺水叶三种叶型;单性花,花序雌下雄上。
  • 慈姑的食用部分是球茎,形似脱皮后的荸荠(莎草科)。
  • “泽泻纹”是日本传统家纹,位列“十大纹”之一。

其他

水鳖科:水鳖、苦草。

  • 苦草的传粉受精过程十分有趣:苦草雌雄异株,在一个佛焰苞内包含着极多的微小雄花,成熟时佛焰苞开裂,雄花上升到水面,在静电作用下互相连接,3片萼片张开利用表面张力将雄花微微托起;雌花有一螺旋状长花柄,直接将花托托举到水面,柱头正好高出水面1-1.5mm,与雄花花粉处在同一高度,完成传粉。雌花受粉后,花柄立刻卷曲紧缩,将雌花拉入水下发育成果实、种子。雄花对浮力的应用以及雄花与雌花的完美配合都令人赞叹。

眼子菜科:眼子菜(识图题常见水生植物,茎有凯氏带)、菹草。

岩菖蒲科:岩菖蒲(原置百合科,名菖蒲而非菖蒲)。

薯蓣目

本目包含沼金花科、水玉簪科以及薯蓣科三科。

一杯山药进琼糜——薯蓣科

传统分类系统中有时置于百合目。

特征:多年生缠绕草本;有块状或根状的地下茎;叶互生,稀对生,单叶或为掌状复叶,全裂或分裂,具网状脉;花多单性,单性异株;单生或穗状、总状或圆锥花序;花被片6;雄蕊6;子房下位;蒴果或浆果;种子具翅

代表种:薯蓣(山药)、甘薯、薯莨(可作染料)、箭根薯(蒟蒻薯)

  • 薯蓣属的雄蕊有时有3枚退化;雌花有时也有退化的3-6枚雄蕊。
  • 薯蓣的叶腋内有珠芽,又称零余子,可药用。
  • 薯蓣属中有不少种类含有薯蓣皂苷,可用于生产甾体激素。
  • 蒟蒻薯虽然名字里有蒟蒻,但是一般所说的蒟蒻为天南星科魔芋的制品。

其他

沼金花科:其中的肺筋草属(粉条儿菜属)传统上被置于百合科中。肺筋草在我国常见。

水玉簪科:腐生草本植物,传统上有时置于百合目或单立水玉簪目。

百合目

本目包含百合科、菝葜科、藜芦科、秋水仙科等十科

家道中落——百合科

广义的百合科是包含200多属4000多种的庞杂类群。近年研究表明,传统百合科是一个多系群,因此许多属种已移到其他科甚至目中。如今的百合科仅剩16个属635多种。

她本是显赫单子叶植物的第一千金,却被分子生物学所害!家人弃她!师门逐她!甚至断她灵脉!重来一生,她定要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她的大名:*P3+3A3+3G(3:3:∞)

特征:多年生草本,具鳞茎或根状茎;叶基生或茎生;单花顶生或排成总状、伞形花序;花被片6分离;雄蕊6,花药基着或丁字状着生子房上位,3室,中轴胎座,每室2至多数胚珠;蒴果或浆果。

代表种:百合(野百合的变种)、卷丹、郁金香(不是郁金)、浙贝母(浙八味之一)、川贝母。

  • 百合的食用或药用部分为鳞叶,虽然名为百合的药物有时来自于卷丹的鳞叶。
  • 而贝母的药用部分则为鳞茎,是止咳名药。
  • 百合的花因为大且整齐,常常被作为讲解花程式各部分的范例植物(虽然百合科没有花萼和花瓣的分化)。

单子叶的叛徒——菝葜科

仅1属菝葜属。传统分类系统中置于百合科。传统上属于菝葜科的鱼篓藤属(菝葜藤属)已经在 APG IV 中单立成鱼篓藤科(菝葜藤科)。

特征:多为多年生木本,根状茎富含淀粉;茎常有刺;叶互生;具有网状脉序,叶形变化极大;叶柄有鞘,上有托叶卷须;花单性异株,常排成单个腋生伞形花序;花被片6;雄蕊6;子房上位,3心皮3室,中轴胎座,每室1-2枚胚珠;浆果,颜色多样,种子少。

代表种:土茯苓、牛尾菜、各种菝葜

  • 菝葜科虽为单子叶植物,但拥有反直觉的木本和网状脉特征。但菝葜科植物与其他木本单子叶植物(丝兰、龙血树等)不同,应无次生生长(还待考证)。
  • 来自北美的碳酸饮料沙士(Sarsaparilla)最初就是以菝葜为原料。现在该饮料也在台湾、香港、广东等地有一定人气。据说很难喝。
  • 土茯苓的入药部位是根状茎。虽然有这个名字,但是其与茯苓(甚至都不是植物,而是真菌的菌核)没有任何的关系。

其他

藜芦科:以往有许多属种都被置于百合科。代表种有藜芦、重楼、延龄草等。

秋水仙科:经典名药秋水仙碱的最初来源(虽然并不是只有该科植物含有秋水仙碱)。代表种有秋水仙、嘉兰、山慈姑等(分别是不是水仙的水仙、不是兰的兰、不是慈姑的慈姑)。

金钟木科:和菝葜科相似,但花两性单生。代表种有智利钟花(鸟媒花、智利国花)。

白玉簪科:腐生植物,叶退化成鳞片状。代表种有白玉簪(仅在广东发现,极其罕见),注意与天门冬科玉簪(有时也被称作白玉簪)相分别。

六出花科:分布于中南美洲,园艺观赏植物。

升起的新星——天门冬目

在传统的系统中通常不设立天门冬目,在APG4中,天门冬目是一个人丁兴旺的类群,包含14科。

兰科

原来被认为最进化的科,现在在进化树上沦落到了天门冬目的基部。但是在结构上依然被认为是适应虫媒传粉的最高级类群。包含28000余种,是被子植物中仅次于菊科的第二大科。

特征:多年生陆生、附生或真菌异养草本,陆生或真菌异养种类常具根状茎或块茎,附生种有气生根;茎基部常膨大为假鳞茎;单叶二列互生;花多两性。两侧对称;花被片6,2轮,内轮中央一片常特化成唇瓣,子房常扭转180°使唇瓣位于下方;雄蕊常为1,与花柱合生为合蕊柱;花粉常集成花粉块;雌蕊3心皮1室,子房下位侧膜胎座;柱头3,其中一个常成蕊喙;蒴果,微小种子极多。

传统上,分三个亚科:

兰科的三亚科
亚科 雄蕊数 子房 合蕊柱
假兰亚科 3 下位,三室,中轴胎座
杓兰亚科 2 下位,一室,侧膜胎座
兰亚科 1 下位,一室,侧膜胎座

代表种:各种兰(春兰、蕙兰、建兰、寒兰、卡特兰、蝴蝶兰、兜兰、杓兰、万代兰、美冠兰等)、石斛、天麻、白及

  • 关于其子房扭转:把你的五指张开,食指朝上,侧向抬平胳膊,现在你的胳膊就是兰科的子房,食指就是兰花的唇瓣——内轮、近轴的花被;现在,把手臂旋转,食指朝下,这时这枚原处于上方/近轴面的,形态最多样的唇瓣便朝下,适合昆虫停落。
  • 兰科具有的特化的虫媒传粉途径实在太多,如精心安排昆虫在花内的路线,模拟雌虫(波杨氏拟态)等。此处不再赘述。
  • 兰科的附生植物多花脆兰有特殊的合蕊柱结构,在雨水滴溅下能将花粉团翻绕270°越过蕊喙,直接落入柱头窝,完成自花传粉,使其成为了有花植物中首例真正意义上的雨媒植物。
  • 天麻是兰科知名的真菌异养植物,靠蜜环菌提供营养,一生几乎都在地下生长,数年才从顶端长出花茎,结果后死去。天麻必须靠蜜环菌才能生长,因此产量低,是草药中的上品(也因此出现了许多造假现象,有些人甚至拿烘干的土豆冒充天麻)。
    • 蜜环菌作为常见的先锋腐生菌,主动进攻天麻,导致天麻被其寄生。但是令蜜环菌无法想到的是,天麻一 转 攻 势,将蜜环菌的菌丝消化,成功将蜜环菌变成自己的寄主,这样的寄主与寄生者互换位置的情形在整个生物界都是极为罕见的。
    • 不过,天麻种子自身还需要在另一种真菌紫萁小菇分解有机物形成的营养基质上才能发芽。而且,在条件恶劣或天麻植株已经死亡的时刻,蜜环菌可能会重新变成寄生者分解天麻。因此,可以认为天麻和蜜环菌是共生+互相寄生的奇妙关系。

鸢尾科

重要特征:子房下位,雄蕊3,柱头3裂非常显著与雄蕊对生(说明内轮雄蕊消失),花被3+3.

此外,鸢尾的叶片叠合,其两侧木质部对生,像扁化茎。

石蒜科

重要特征:子房下位,雄蕊六,伞形花序

重要种:石蒜/彼岸花(鬼灭片尾曲出现的那个),葱属(葱,韭,蒜,洋葱),水仙

获得的:原属百合科/葱科/石蒜科的葱属,终于带着上位子房和伞形花序,定居了石蒜科。

天门冬科

重要特征:子房(主要)上位。

重要种:麦冬,芦笋,龙舌兰,风信子

  • 接下来介绍的目组成鸭跖草类:单子叶植物最顶端的一群,共衍征包括:细胞壁带荧光——等等

——棕榈目棕榈科

重要种:蒲葵(蒲扇的原料),棕榈,槟榔,省藤

雄蕊痒痒的——姜目姜科

整个姜目的雄蕊都很有意思,多是从六个丢失一个成为五个,有的丢失了远轴面的那一个,有的却丢失了近轴面的那个。更有意思的是现属于姜目的美人蕉,6片花冠大约只有1cm,几枚雄蕊却变得大,鲜艳,是观赏的主要部分。只有一枚可育雄蕊保留了原有的形态和功能。

具体到姜科而言,内轮仅一枚雄蕊可育,两枚雄蕊愈合,是花中最显著部分,称为唇瓣;外轮雄蕊剩两枚或全无,也是花瓣状。

(一想到那么美丽的花朵居然是雄性生殖器官……)

重要特征:子房下位

重要物种:郁金(不是郁金香),砂仁,豆蔻(是豆蔻年华的豆蔻,不是肉豆蔻)

“草”——禾本目禾本科

传统分:竹亚科——浆片3;禾亚科——浆片2

也有其他的分法。但是,分子生物学家会出手:

关于禾本科的花发育:

木兰类

木兰类分两类,一类是木兰目+樟目,一类是胡椒目+白樟目

木兰目:木兰科、番荔枝科、肉豆蔻科

木兰科的重要特征:托叶环痕

樟目:樟科、腊梅科

樟科的重要特征:雄蕊瓣裂(每个药室各自打开一扇“活版门”释放花粉),花部轮状排列。

重要的种:樟、楠、山胡椒(不是胡椒)、月桂、鳄梨/牛油果

胡椒目:胡椒科、三白草科(鱼腥草)、马兜铃科

金粟兰类

金鱼藻+真双子叶植物

真双子叶姐妹群——金鱼藻目

真双子叶基部类群——毛茛目毛茛科

举几个例子:

翠雀:又是个雄蕊花瓣状的

乌头:花萼鲜艳吸引昆虫,花瓣形成蜜腺。

雄蕊雌蕊螺旋形排列在花托上。

核心真双子叶基部群——大叶草目

超蔷薇类基部群——虎耳草目

蔷薇类基部群——葡萄目

  • 接下来介绍的四个目组成了“固氮分支”,因为着其中包括了很多可以与根瘤菌共生固氮的植物——不仅是豆科。

多样化的果实——蔷薇目蔷薇科

传统上分为四个亚科:

  • 绣线菊亚科:离生心皮,蓇葖果,上位子房,如:绣线菊,珍珠梅
  • 蔷薇亚科:离生心皮,聚合瘦果/小核果,上位子房,如:玫瑰;各种莓(草莓树莓黑莓蛇莓覆盆子——不包括蓝莓,蔓越莓!)
  • 李亚科:单心皮,核果,上位子房,如桃李杏梅樱
  • 苹果亚科:合生心皮,梨果,下位子房,如苹果梨山楂花楸枇杷

其中认为绣线菊亚科和蔷薇亚科较原始,李亚科和苹果亚科较为进化。

但根据分子证据,四个亚科只有苹果亚科是单系群:原蔷薇亚科包含了仙女木和棣棠等“外人”,原李亚科由两个独立的单系群组成,而原绣线菊亚科乱得一塌糊涂。现在,分为三个亚科:

  • 仙女木亚科:一个小亚科
  • 蔷薇亚科:剔除了几个“外人”的原蔷薇亚科
  • 桃亚科:原来的李亚科、苹果亚科、绣线菊亚科和几个被踢出来的类群(比如棣棠)组成。

三个亚科中哪两个亚科关系更近,尚没有定论。

  • 关于蔷薇目剩下的科,有两支:
    • 一支是原荨麻目(桑科、荨麻科、大麻科、榆科)
    • 一支含有鼠李科,重要特征:一轮雄蕊对瓣,有花盘。重要种:枣。和胡颓子科,含有沙棘(吕梁野山坡)。

蔷薇目桑科

重要特征:含有乳汁和托叶环痕

蛋白质女王——豆目豆科

传统上分三个亚科:

  • 含羞草亚科:花辐射对称,镊合状排列,雄蕊多数,如含羞草、合欢、金合欢、相思树。
  • 苏木亚科=云实亚科:两侧对称,假蝶形花冠-上升覆瓦状-龙骨瓣在最外。如皂荚、紫荆、羊蹄甲、决明。
  • 蝶形花亚科:两侧对称,蝶形花冠-下降覆瓦状-旗瓣在最外。如各种豆、甘草。槐树、花生、苜蓿、紫云英、黄芪、紫檀、黄檀、车轴草(三叶草)、葛、紫藤。

共有特征:单心皮,荚果。多是羽状复叶。

但根据分子证据,云实亚科不是单系群,而是豆科剔除掉两个单系群——蝶形花亚科和含羞草亚科后剩下的一个多系群。现在,分六个亚科:

  • 紫荆亚科:独立自原云实亚科
  • 甘豆亚科:独立自原云实亚科
  • 山姜豆亚科:独立自原云实亚科
  • 酸揽豆亚科:独立自原云实亚科
  • 云实亚科:残留的云实亚科+含羞草亚科
  • 蝶形花亚科:不变。

坚果世家——胡桃目壳斗科

重要特征:子房下位(胡桃目都是),总苞形成壳斗。单性花。

重要种:橡,栎,水青冈,栗子

胡桃科胡桃:果实为坚果,表面被花被形成的“青皮”包裹形成核果样。

胡桃科枫杨:果实的翅是两枚小苞片扩大形成的。

除此外,胡桃目还有桦木科(白桦、榛子),杨梅科,木麻黄科。

瓜——葫芦目葫芦科

葫芦科原来和堇菜科等近缘,现在和秋海棠科等建立了葫芦目。

重要特征:子房下位,侧膜胎座,瓠果。

附带本站界面:APG IV